大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标签:大黄;炮制;临床应用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i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块根。

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下经,谓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恶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出新、通利水谷,现代研究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功效[1]。

1大黄的主要成分
大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总量约占3%~5%,它主要以氧化苷元(游离型)及其与糖结合的苷(结合型)两种形式存在:其中,氧化苷元(游离型)较少,一般占总量的10%-20%,包括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等,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与糖结合的苷(结合型)是其主要成分,也是具有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

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酮苷,其中双蒽酮甙泻下作用最强。

双蒽酮甙有番泻苷A、B、C、D、E、F。

此外,尚含有鞣质,约占5%,为大黄收敛作用的有效成分,以及少量的有机酸和微量元素。

2大黄炮制的历史沿革
大黄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常需与其他辅料混合进行不同加工炮制后随症使用。

从本草文献上可以查到历代医家采用了酒、醋、姜、盐、蜜、石灰、米泔水、芒硝等辅料和炮、蒸、煨、炒、熬、浸、洗、煮、煅、焙、烧等炮制方法,如《本草述钩元》:“化脾积血块,多用醋熬成膏。

其酒浸煨熟者,寒因热用也”,《本经逢原》:“若峻用攻下生用。

邪气在上,必用酒浸上引,而驱热下行。

破瘀血韭菜制。

虚劳吐血,内有瘀积,韭菜拌炒黑用之。

大肠风秘燥结,皂荚绿矾酒制”。

迄今仍在沿用的有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酒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

其中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最为常用,并为2005版《中国药典》所收载。

3大黄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大黄炮制的现代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两方面,以及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3.1生大黄
取原药材洗净,大小分开,水适量,闷润至软,以水尽药透为度,切块或厚片,低温干燥或晾干,筛去碎屑。

临床应用:生大黄因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蒽醌类和鞣质,气味重浊沉降,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攻积导滞,凉血解毒,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脾胃。

临床主要用于湿
热便秘、高热谵语、热毒肠痈、跌打瘀肿、瘀血腹痛、水肿、疮疡肿毒、黄疸、淋症以及外治烧汤伤等症等。

如洪广祥教授用以大黄为主药的寒下法治疗内科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气壅瘀滞的哮喘、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等实热证侯都能取得良好疗效[2]。

现代研究生大黄中番泻苷含量相对较高而具有强烈泻下作用,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有强烈的抑菌抗感染作用,大黄酚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而促进血液凝固,另外还具有抗肿瘤、降血脂、免疫抑止,促进胰液、胆汁分泌等作用。

3.2酒大黄
取大黄块或片,按100:10比例加黄酒,喷淋拌匀,置适宜容器内,稍闷,待酒吸尽,用文火炒干,待色泽加深时,取出放晾,筛去碎屑。

临床应用:大黄经酒炒后,结合性蒽醌有所减少,泻下作用弱于生大黄,但酒制后能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既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能减轻腹痛等副作用,又增强活血化瘀之功。

且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与药效发挥,大黄素、大黄酚等游离蒽醌和鞣质总量几乎没有影响,保留了其抗菌消炎等成分,如泻心汤中三药共治热迫血行之吐血、衄血,三黄栀子豉汤治疗上焦热证,大活络丹治疗中风偏瘫,大黄散治疗火热攻上之眩晕、咽喉肿痛等。

3.3熟大黄
每100公斤大黄块或片用黄酒30-50公斤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内外均成黑褐色时,取出干燥。

临床应用:熟大黄由于较长时间的加热处理,结合性蒽醌减少约50%,鞣质减少约30%,泻下和收敛作用显著降低,故作用缓和。

用于年老体虚患者、儿童患者,一方面可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另一方面保证了药物的疗效。

现代研究也表明酒制后结合性蒽醌转化成为游离蒽醌增多[3],酒制后大黄素与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炮制品[4]。

酒制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导致大黄由峻泻转为治疗上焦疾病。

枳实导滞丸治疗脘腹痞满,大黄虫丸治疗五劳虚极,大黄朴硝汤治疗小儿惊热,二便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血停滞等瘀血阻滞之症。

3.4醋大黄
取大黄块或片,按100:15比例加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吸尽,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另外,还有用1:1的比例加压醋蒸大黄。

临床应用:大黄醋制后受加热时间和温度的影响,总蒽醌、结合型蒽醌含量较生品明显下降,游离型蒽醌含量有所增加,其中以加压蒸制30min为最高[5]。

由于醋性酸缓,可制生大黄峻烈之性,可引药入肝。

醋制大黄泻下作用缓和,并除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且散瘀止痛功能较强,可用于瘀血诸症。

如化癥回生丹治疗癥瘕积聚。

3.5大黄炭
取大黄块或片,置炒制容器,武火炒至浓烟见火星,内焦黄外焦黑,取出灭净火星摊开放凉晒干。

注意炒炭过程中注意火候,否则造成炭化或生药成分存在,达不到炮制效果,影响疗效。

临床应用:大黄炭炒炭后,由于结合蒽醌含量极少,泻下作用极微,同时大黄酸含量增加,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伤口渗出,改善血管脆性,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生成,收敛止血吸附作用较强,且保持一定的抗菌消炎等作用,多用于大肠有积滞便血等出血症。

如王泽凤等[6]用单味大黄炭治疗胃痛患者130例,取得总有效率97.1%的疗效,十灰散治疗呕血、咯血、便血。

综上所述,大黄不同炮制品由于成分变化以至临床上功效各异是有科学依据的。

但研究较集中在致泻成分与致泻作用方面,而对大黄保肝利胆、免疫抑制、抗肿瘤以及影响消化等成分与药理研究较少。

另外,炮制方法的革新、最佳的炮制条件及炮制品质量的客观指标控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扩大大黄用药范围,满足临床治疗不同疾病的需要提供客观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药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洪广祥.论下法与泻心汤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通报2008,7(2):11.
[3] 成玉怀,许巧霞.大黄加工炮制前后蒽醌含量的变化[J].内蒙古中医,2008,12:46.
[4] 周现军.不同炮制工艺对大黄中蒽醌成分含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130.
[5] 戴万生,赵荣华.不同醋制方法对大黄蒽醌含量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2):30.
[6] 王泽凤,孙利伟,李爱琴.大黄炭在胃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