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精品教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案设计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历史组李清海
【课程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49年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的主要事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一个扮人物,一个扮记者,进行一次采访,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充分地发挥。
使学生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以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兴衰发展,举步维艰,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作一个有担当的负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难点突破】
重点:“短暂春天”原因和表现;“币制改革”及意义;后期发展困境。
难点:民族工业发展曲折性;国民政府经济措施;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小专题论文档案法;调查法;讨论法。
【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本课主要探究、讨论1912—1949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民国初期(1912—1919)、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和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三个时期。
教学过程:
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3个小组展示;然后教师点评。
以张裕葡萄酒厂的兴起发展为脉落,引入课题,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思考题:
1、民国初年,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你认为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2、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有什么特点?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1912—1919)
1.历史背景(原因)
(1)内部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地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④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也可归纳为“辛亥革命的鼓舞”和“反帝运动的推动”)
(2)外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2.发展概况(表现)
(1)发展实业的团体多,几乎遍及所有省区。
(2)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多,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3)纺织业、面粉业(轻工业)发展最快。
3.发展特点:偏、难、快、短
(1)分布上沿海地区为主。
(2)行业上(经济结构上)轻工业为主。
(3)比例上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为主。
(4)时间上昙花一现。
巧记:
重工薄弱轻工盛,工业体系不完整;外资垄断资本大,民资薄弱难抗衡;自然经济占优势,民资发展难兴盛;战后列强又重来,民族工业又凋零。
4.影响:(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推动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潮流的发展,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思想)
(2)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政治)
小试牛刀:
1.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
B.利润的刺激,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
C.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辛亥革命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思考题:(过渡)
3、国民党统治前期,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又迎来短暂发展的发展时期,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4、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对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短暂发展)(1927—1936)
1、发展概况: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2、原因:
有利因素: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南京国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
(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①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②“新约改订运动”。
③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时间——1935年。
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主要内容——纸币法定;白银国有。
意义——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中国人民的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不利因素:(1)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2)帝国主义的压迫。
官僚资本主义: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2)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3)代表: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4)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过渡:思考题:
5、“濒临破产”形象的说明了此时期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面临的情况。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发展困境)(1937—1949)
1.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日益萎缩
(1)日本掠夺: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2)政府控制:国民政府实施战时经济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官强民萎)
(3)工业内迁: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也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2.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陷入绝境
(1)内战破坏: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给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
(2)通货膨胀(法币贬值):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
(在百业萧条的中国,唯一仍在开足马力生产的工业就是钞票印刷业)
(3)美国侵略:美国对中国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新二十一条”)
(4)官僚资本: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5)苛捐杂税: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国民政府对于民族工商业名义上只征收出厂统税,可是地方性的苛捐杂税种类繁多)
法币: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实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的全国流通货币,简称“法币”。
有人对法币的贬值程度用过计算:法币100元的购买力,1937年买两头黄牛,1938年买一头黄牛,1939年买一头猪,1941年买一袋面粉,1943年买一只鸡,1945年买两只鸡蛋,1946年买六分之一块肥皂,1947年买一个煤球,1948年8月19日买0.19328克大米。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代替已经崩溃的法币。
四、探究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②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
③人民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④实业救国的思潮的推动
阻碍因素: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最主要因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自然经济的抵制;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三座大山的压迫)
②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条件;
③后天畸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失衡;
④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五、手绘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图
六、思考: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3.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不能使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
(二)作用
1.经济上,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2. 政治上,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3. 文化上,为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七、效度测评
1.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设厂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3.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最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大肆掠夺
4.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范围扩大,主要沿海沿江。
材料二: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1)材料二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速度:发展迅速
结构:轻重失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为什么这一时期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
日常生活物资,市场需求量大;大量出口到欧洲,满足战争的需要。
材料三: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材料三实际上反映出在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
力量薄弱,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材料四:
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
总产值的4.87%,并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商业投机性。
材料四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居于从属地位。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积货如山”、“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根据材料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