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1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
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
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
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
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传习录》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
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
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
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
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的学说。
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
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
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
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
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
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
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上达也就实现了。
《传习录》读后感2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
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
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
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
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
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
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
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
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
“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
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
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
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
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
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3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
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传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
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
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
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
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
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
广博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
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
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
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
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
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
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习录》读后感4
心学不容易学!
我看很多给它评论员的文章:这一切的发生会不会是这种—理解不了你,我也不知道碰到同样的事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所以反过来试图用你给出的答案来解释它,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控制。
就像我打不过你,反过来找理由找借口来说服自己,得出结论你很强。
这不是学习心学。
你打算创业,很多人会说,整不成!只有你自己会说我是对的。
你相信谁?一些二货肯定会说我肯定要选择我自己认为对的。
那还要学心学作甚。
你的内心
肯定是:我认为是对的,还没有证明过,他们说的却有很大的概率发生,决策的时候,赌会占很多的。
这个时候心学才会上场:想明白我做的初心,原始动力,别人会不会也需要这份动力,要用什么样的手段,让别人认识到这份动力,接受这份动力。
这个过程涉及多少的精力,多少的人,你愿不愿花这些精力时间去处理这些,到第二天早上你采取的做法,才会搞懂你到底是致那一块良知。
不做好好上班,做那就开始。
这就是知行合一。
很难对吧?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政策,就是上面想让你这么干,但是和你实际不结合。
想哪样干肯定死,不那么干,你会死,这分钟你用用致良知的理论来,就是不干,你来试试,不一定完完全全致良知,不一定都不听从自己的内心。
那个对我有益,我可能就会采取它。
这个过程看到内心是这么觉得,现实你又必须那样,学问功夫就在这里,致良知不容易。
结合上面两个:做还是不做,干还是不干。
做有做的'理,不做有不做的,干有干的理,不干有不干的理,这些理它都不在心外,是你决定要做还是要干。
你心想干你脑子就会找出要干的理,你心想做就会找出要做的理。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那,什么对呢?我是做对还是不干对?这里所说的对是达到心理的预期,你去做了,也达到心理的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你去做了,没有达到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错也是一个反馈),却不符合天理。
您看,又撤出天理来啰,心学不好学!
生有涯,知无涯。
用毕生的精力去追逐王阳明的心学,也追逐不到,是因为这个学问是他的。
但我追逐我的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能指导我,救我,那我就听从它吧。
这才是学心学。
最后:你说古人厉害还是我们厉害。
我说是我们厉害,生活就是比以前好啊,这不是说明我们更厉害些吗?你若学完传习录,你去找心理咨询师,你会发觉,心理咨询比传习录有效,快,更能达到目的……事物已经发展,你还想用500年前的东西来pk?就像我用枪,你用木棍,你怠啊
《传习录》读后感5
立志成圣:纯粹是一种品质。
王阳明讲立志成圣,志是动机,是驱动一个人向前的精神力量,然而才分高下,志有长短,故曰:“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
”意思是人的能力大小虽然不同,若纯粹天理的心相同,都可以称之为圣人,犹如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若成色充足,都可以称之为精金。
王阳明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志向,刘文刀也有为全家奔小康的'小追求,不论哪一种,纯粹都是亘古不变的试金石。
志向一词不妨拆开来看,志的关键在于纯不纯,向的关键在于正不正。
志不纯,经不起难关考验,向不正。
当下这个环境,谈志存高远很奢侈,不如反求于纯粹,正本清源,抱赤子之心,行躬身之事。
格物致知:专注是一种天赋。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王阳明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是圣人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是贤人的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而知之,勉而行之,是学者的事。
让学者一上来就去体会圣人的境界,难免会不知所措。
凡事讲个循序渐进,是“行”这个层面的事,而格物致知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想,是“知”这个层面的事,那什么是格物致知呢?“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意思是使事事物物都得到它的道理,便是格物,通过格物实现自我心中的良知,便是致知。
关于格物致知,王阳明亲自做了示范,格了7天竹子,劳思致疾,随后悟出了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只消在自身心上锻炼格物功夫的道理。
道理很简单,可知易行难,专注便是其难之一。
专注算得上是一种天赋,于外要求注意力长期高度集中在目标对象上,于内要求心无杂念,聚气凝神。
格物需要专注,致知更需要专注,有些品质,靠天生不靠后补,有些人才,靠选拔不靠培养。
知行合一:勇气是一道门槛。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强调知行并进,不分先后,而实际上却往往分个先后,理论指导实践本没什么问题,可先理论后实践就容易出问题了。
很多人喜欢运筹帷幄,因为只要不拿出来接受讨论,就没人知道帷幄里藏了什么东西,就可以独自享受决胜千里的满足感,可是真要抄家伙上战场,便高下立判了。
我们做事讲究胜券在握,谋而后定,事能这么做,人也能这么做吗?况且事有大小之分,大事面前策无遗算,小事面前也应如此吗?人志有长短,才分高下,以上才配短志,下才配长志又合理吗?实际上这些情况随处可见,知行不一罢了。
从知而后行到知行合一,迈出这第一步是需要勇气的,当手上的胜券没了,要从实践中边摸索边发展时,勇气使你出发,专注帮你驱散恐惧,纯粹保护你抵达终点。
这两天还翻了翻东坡的词,真是挡不住的才气,最后附一首比较喜欢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传习录》读后感6
问:“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老师说:“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
所以,还是从旧社会学起比较好。
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
只是他虽然为了学业什么都懂,但是一辈子都得不到。
你必须在身心上努力学习。
做不到的,一定要转向自己的心和身体,才能过。
盖四书五经,然说此身心。
这种身心叫道,而身心则清明,没有别的。
这是为了学习心灵。
”——《传习录》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
我不识字。
我看不懂怎么办?我还是照字面理解,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儒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个人把知识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
像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式,都是对的。
然而,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没有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
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即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
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做正确的知识来读,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还是留在了储备中。
大师说,向他学习主要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旧的模式,创造新的体系。
如果我们在向师父学习的同时遵循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这样会耽误师父的时间和我们自己的时间。
我们通常说的是“一本书读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读。
不用心读,读一千遍也没用。
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从修心开始。
有了心才能有意识,有了意识才能主动解决这个问题。
心不在焉不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听,更是浪费时间。
没有综合的知识,即使正确的知识对你也是无用的。
《传习录》读后感7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
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正‘的意思,还认为穷理是涵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他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这也是有关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学说。
他们俩的解释不同首先在对“格物”的认识。
我都不完全赞同这两种说法。
王阳明有感于他当时的世道而非要弄个良知进去,未免过于牵强,至于朱熹对致知没有很好的解释。
先说致知,那么一个君子要知晓什么?其实在《大学》的开头有一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也是就是告诉了君子要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但是,如何才能知晓,”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
我赞同朱熹所说的‘格’是‘至’的意思,那么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要接触事物或者参与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如果人对某个事物敬而远之,又怎么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听途说,很有可能仅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
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还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逻辑关系。
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说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和”能够齐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国“是一个道理。
要在格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才有可能致知,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最后,说下这本书。
这本书是王阳明的弟子收集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所编集而成的。
重点要看看王阳明的书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阳明想讲些什么。
王阳明本人很厉害,文武兼备,但是他教育学生的水平却不怎么样,他的弟子后来还分成各种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论并不多,明朝后来还居然出现了王学末流。
《传习录》读后感8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
‘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
‘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若析心与理言之,
恐亦未善。
”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
”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
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
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
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
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
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
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
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
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
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
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9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
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
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
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
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
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
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习录》读后感10
《传习录》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的弟子们记录老师学术讲话和论学书信的集子。
本文是阅读《传习录》(上卷)所做的要点摘录和读书笔记。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
笔记:徒知静守时,想法或许很好,遇到事情时,往往手足无措。
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内心笃定、踏实立足。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
笔记:认知与实践,不可分割。
真正的学习只有通过认知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纯粹思考或空想则会产生疑惑,并造成伤害。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
笔记:学问见识的长进,必须从根基和本原上用功,逐渐进步,揠苗助长,心浮气躁,难以长进。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笔记:邪恶的鬼怎么能迷惑正直的人呢?“敢与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人的内心产生邪念,所以才容易被迷惑。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
”
“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
笔记:犹如照镜子,只在照上下功夫,不知道镜子本身昏暗不清,怎么能照得清楚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六祖惠能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
笔记:实事求是,在事情上实践、磨炼、省察,凝炼出智慧,方能产生真正的源头活水。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
笔记:语言缺乏逻辑,颠三倒四,可以看出其本心缺乏存养,内心昏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至善(至善,恢复天性的本来面目)是人的天性,天性于本心之中,不应慌乱于向外寻求,就能够做到心志安定不受困扰,内心笃定而不妄动。
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知和行本来就是一件事,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合一的境界当然是最好的,致良知,止于至善,他以这些观念教人去追求精神生活,伟大的`人格,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这种追求和培养是很重要的。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须俯身实践,而且要始终持之以诚,所谓精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