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识字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识字3
炉灶鸭子
桌子大马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课题
识字3
课型
识字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识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意思,明白道理,能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识字3
画家铅笔炉灶
鸭子桌子大马
授课日期月日
三、指导写字
1、细心的同学一起看,这儿有我们要学习的三个汉字。
2、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怎么写才会好看。
3、交流体会:
①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火”字做偏旁,捺要改成点。
②尖: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小”的竖钩变成竖。
③歪: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收笔横比起笔横长,“歪”字才站的稳。
4、推荐学生的作业在全班展示。
3、交流
灶:(介绍)以前人们用土做成一个台子,下面有个门,可以放柴点火,上面放锅,可以煮水做饭。
尖: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看上去也是尖尖的?这些尖尖的东西看上去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歪:把“歪”字上下两部分联起来想想,说说自己的理由。
6、小结:你们真是太棒了,把字的两部分合起来想,就可以猜到这个字的意思。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谈话;挂图、生字卡、投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入,激发识字兴趣
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老师提出游戏规则)。
2、游戏①
长耳朵、三瓣嘴、爱吃萝卜和青菜。
游戏②圆圆像玉盘、夜晚挂天空
二、看图会意,识记生字
笔
1、出示“竹”和“毛”: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哪个字?2大家都很细心,儿歌编的也很好。
四、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字。
例:不—正——(歪)
小—大——()火—户——()
云—力——()火—土——()
长—弓——()日—生——()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铅笔一()炉灶一()鸭子
一()桌子一()大马一()画家
3、写反义词。
歪()细心()短()
五、课堂小结,引申迁移。
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读完课文后,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朗读欣赏,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创造。背诵不仅是对原文的重现与记忆。同时也是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
让学生在创编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尝试运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今天,我们学了《识字3》,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汉字,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1、学生自由交流。
2、学生口头扩词。
1、指名读。
2、学生听老师范读。
3、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课文第一句,写宁宁是个小画家。
课文第二句,写宁宁这个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样的?
2、将“竹字头”和“毛”拼成“笔”:看看字,再看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实物(毛笔),让学生摸摸毛笔的笔杆和笔头是用什么做的。
4、小结:把“竹字头”和“毛”字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尾看
1、出示“尾”“看”的图和字:仔细看看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再看看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2、尾:继续用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在创编儿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祖国文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明白道理,能朗读、背诵。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谈话;挂图、生字卡、投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3、看:结合动作引导学生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4、小结:看来,有些汉字把它两个部分联系起来想一想,有时就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灶、尖、歪
导入:有几个有趣的汉字和自己的朋友走散了,愿意帮帮他们吗?
1、出示生字“灶”“尖”“歪”(不带拼音)。
2、(出示三幅图)这儿有三幅图,分别可以和这几个字成为好朋友,我们一起找找吧!
3、学生观察图画,并当小评委来评一评宁宁的画。
(1)学生练读儿歌。
(2)指名读,评价。
4、学生齐读儿歌。
1、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2、学生练写(先描后仿)。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形、音、义三个因素之间形成联系。
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创编儿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谈话;挂图、生字卡、投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
1、你认识了哪些会意字?(笔、尖、灶、歪、尾、看、星……)
2、书空生字:灶、歪、尾(并口头扩词)
二、练习背诵,赏读品味。
1、引导学生读的时候,你可以跟着他在心里读,或者小声读。
在教学研讨的过程中,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创生。在处理“灶、尖、歪”这几个字的学习时,大胆地去掉了这几个字的拼音,改变了以往按照“读准字音--看图感知--识记字形”的顺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采用了先出示这几个字(不带拼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组成,再联系起来想它的意思,选择相应的图后,最后猜字的读音。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识字的兴趣,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领悟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学生结合动作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学生观察生字,看看它们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联系起想一想,猜猜它的意思,并交流。
2、学生观察图片,并找一找分别代表哪个字的意思。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全班交流。
灶:①说说将图与字放在一起的理由。
②指名读准字音。
尖:①谈谈自己的想法。
②学生带读生字。
鸭子的嘴巴是怎样的?谁的嘴巴才是尖的?
桌子的腿歪了,会怎样呢?(站不稳,要倒,不能放东西。)
大马没尾巴会怎样?
(4)从这里,你觉得宁宁是个怎样的小画家?
齐读第三句,重读“粗心”。
(5)学了这首儿歌,你觉得粗心有哪些危害?你愿意做个粗心的人吗?你会怎样劝告宁宁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三、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倡导自主学习。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插图和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3)把自己记住的字在本子上练写。
2、交流讨论。
3、检查读书情况。
二、细读儿歌,用心品味
导入:你们很会动脑筋,有个叫宁宁的小孩也开动小脑筋编了一首儿歌,里面还藏着这些汉字呢!想不想听?
1、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把前后两句话联系起来想一想,猜一个你在生活中见过的东西。
2、学生猜谜语。
1、指名回答。
2、学生看图,并思考自己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学生观察毛笔,并摸摸毛笔的笔杆和笔头,说说毛笔的笔杆和笔头分别是用什么做的?
4、指名朗读“笔”字,分别正音。
1、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
2、学生利用拆字的方法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1、老师范读。
2、反馈。
3、学习儿歌。
(1)为什么说宁宁是个小画家?
(爱画画,画得好,画得多,有许多彩色铅笔。)
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小画家”、“一大把”。
(2)宁宁画出的作品是怎样的?
指导读好第二句,重读“没有门”、“尖嘴巴”、“腿歪斜”、“没尾巴”。
(3)炉灶没有门会怎么样?(柴禾不能塞进去,就不能生火做饭了。)
教学课题
识字3
课型
识字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1、利用看图体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2、让学生能在字与文的对照中感受到一种识字方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识记“灶、尖、歪”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理解字义,建立会意字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1、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2、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和写字姿势。
1、学生自读。
2、交流讨论。
学生把有趣的字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
3、学生自读两遍课文。
1、学生练读儿歌,巩固识字。
①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小组学习,互帮互查。
2、运用小组读、开火车读、带读、比赛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检查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词儿连读,读通读顺句子。
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诵读歌谣来巩固识字、识词的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始终围绕着学生中不断出现的层层递进的各种疑问展开。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学生在实践中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在“读帖”“描红”“仿影”以及“临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老师也想读,听听老师读好吗?老师配乐朗读。
3、老师读得好吗?那是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宁宁画的画,你们要想读好,也要一边读,一边想,把课文记在心里,背下来,咱们先回忆一下课文——
4、我们来试着背一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会背又想表演的同学还可以站起来表演。
三、运用语言,改编儿歌
1、现在如果你们也是一个小画家,让你来画一画,你会怎么画呢?把你的想法也编成一首儿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根据汉字的特点,选择识字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像。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对每个字都认真进行选择,通过观察在脑海中建立会意字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自己经历思维的过程,从而逐步建立独立识字的能力。
板书设计:识字3
笔灶尖
歪尾看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课题
识字3
课型
识字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积累量词。考察学生是否能灵活使用量词。
将课堂内外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汉字很有趣,发现了问题,就要根据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分析和处理信息,对信息的可靠性作出评估,并形成解释,这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无疑都大有裨益。
课文第三句,问一问大家,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吗?
4、学生练习背诵。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1、小组讨论。
2、新编儿歌交流。
1、指名读题目。
2、指名照样子写生字。
3、指名说说这类词的特性。
1、指名填上合适的量词。
2、齐读词组,了解要正确使用数量词。
1、学生先讨论已经知道的会意字。
2、指名说说怎样寻找会意字
歪:①猜一猜“歪”的读音。
②齐读“歪”。
1、齐读“灶”“尖”“歪”。
2、学生静静思考。
3、学生在音乐声中描红,仿影,临贴。
4、相互欣赏,学习。
利用前后两句话之间的联系,来猜一个事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为后面会意字的学习作了思维上的铺垫。
让学生初步建立会意字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在老师语言与行为上的暗示下,让学生体会会意字所蕴含的合体结构。
识字3
炉灶鸭子
桌子大马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课题
识字3
课型
识字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识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意思,明白道理,能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识字3
画家铅笔炉灶
鸭子桌子大马
授课日期月日
三、指导写字
1、细心的同学一起看,这儿有我们要学习的三个汉字。
2、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怎么写才会好看。
3、交流体会:
①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火”字做偏旁,捺要改成点。
②尖: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小”的竖钩变成竖。
③歪: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收笔横比起笔横长,“歪”字才站的稳。
4、推荐学生的作业在全班展示。
3、交流
灶:(介绍)以前人们用土做成一个台子,下面有个门,可以放柴点火,上面放锅,可以煮水做饭。
尖: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看上去也是尖尖的?这些尖尖的东西看上去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歪:把“歪”字上下两部分联起来想想,说说自己的理由。
6、小结:你们真是太棒了,把字的两部分合起来想,就可以猜到这个字的意思。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谈话;挂图、生字卡、投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入,激发识字兴趣
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老师提出游戏规则)。
2、游戏①
长耳朵、三瓣嘴、爱吃萝卜和青菜。
游戏②圆圆像玉盘、夜晚挂天空
二、看图会意,识记生字
笔
1、出示“竹”和“毛”: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哪个字?2大家都很细心,儿歌编的也很好。
四、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字。
例:不—正——(歪)
小—大——()火—户——()
云—力——()火—土——()
长—弓——()日—生——()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铅笔一()炉灶一()鸭子
一()桌子一()大马一()画家
3、写反义词。
歪()细心()短()
五、课堂小结,引申迁移。
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读完课文后,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朗读欣赏,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创造。背诵不仅是对原文的重现与记忆。同时也是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
让学生在创编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尝试运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今天,我们学了《识字3》,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汉字,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1、学生自由交流。
2、学生口头扩词。
1、指名读。
2、学生听老师范读。
3、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课文第一句,写宁宁是个小画家。
课文第二句,写宁宁这个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样的?
2、将“竹字头”和“毛”拼成“笔”:看看字,再看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实物(毛笔),让学生摸摸毛笔的笔杆和笔头是用什么做的。
4、小结:把“竹字头”和“毛”字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尾看
1、出示“尾”“看”的图和字:仔细看看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再看看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2、尾:继续用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在创编儿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祖国文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明白道理,能朗读、背诵。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谈话;挂图、生字卡、投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3、看:结合动作引导学生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4、小结:看来,有些汉字把它两个部分联系起来想一想,有时就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灶、尖、歪
导入:有几个有趣的汉字和自己的朋友走散了,愿意帮帮他们吗?
1、出示生字“灶”“尖”“歪”(不带拼音)。
2、(出示三幅图)这儿有三幅图,分别可以和这几个字成为好朋友,我们一起找找吧!
3、学生观察图画,并当小评委来评一评宁宁的画。
(1)学生练读儿歌。
(2)指名读,评价。
4、学生齐读儿歌。
1、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2、学生练写(先描后仿)。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形、音、义三个因素之间形成联系。
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创编儿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谈话;挂图、生字卡、投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
1、你认识了哪些会意字?(笔、尖、灶、歪、尾、看、星……)
2、书空生字:灶、歪、尾(并口头扩词)
二、练习背诵,赏读品味。
1、引导学生读的时候,你可以跟着他在心里读,或者小声读。
在教学研讨的过程中,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创生。在处理“灶、尖、歪”这几个字的学习时,大胆地去掉了这几个字的拼音,改变了以往按照“读准字音--看图感知--识记字形”的顺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采用了先出示这几个字(不带拼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组成,再联系起来想它的意思,选择相应的图后,最后猜字的读音。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识字的兴趣,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领悟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学生结合动作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学生观察生字,看看它们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联系起想一想,猜猜它的意思,并交流。
2、学生观察图片,并找一找分别代表哪个字的意思。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全班交流。
灶:①说说将图与字放在一起的理由。
②指名读准字音。
尖:①谈谈自己的想法。
②学生带读生字。
鸭子的嘴巴是怎样的?谁的嘴巴才是尖的?
桌子的腿歪了,会怎样呢?(站不稳,要倒,不能放东西。)
大马没尾巴会怎样?
(4)从这里,你觉得宁宁是个怎样的小画家?
齐读第三句,重读“粗心”。
(5)学了这首儿歌,你觉得粗心有哪些危害?你愿意做个粗心的人吗?你会怎样劝告宁宁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三、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倡导自主学习。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插图和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3)把自己记住的字在本子上练写。
2、交流讨论。
3、检查读书情况。
二、细读儿歌,用心品味
导入:你们很会动脑筋,有个叫宁宁的小孩也开动小脑筋编了一首儿歌,里面还藏着这些汉字呢!想不想听?
1、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把前后两句话联系起来想一想,猜一个你在生活中见过的东西。
2、学生猜谜语。
1、指名回答。
2、学生看图,并思考自己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学生观察毛笔,并摸摸毛笔的笔杆和笔头,说说毛笔的笔杆和笔头分别是用什么做的?
4、指名朗读“笔”字,分别正音。
1、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
2、学生利用拆字的方法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1、老师范读。
2、反馈。
3、学习儿歌。
(1)为什么说宁宁是个小画家?
(爱画画,画得好,画得多,有许多彩色铅笔。)
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小画家”、“一大把”。
(2)宁宁画出的作品是怎样的?
指导读好第二句,重读“没有门”、“尖嘴巴”、“腿歪斜”、“没尾巴”。
(3)炉灶没有门会怎么样?(柴禾不能塞进去,就不能生火做饭了。)
教学课题
识字3
课型
识字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1、利用看图体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2、让学生能在字与文的对照中感受到一种识字方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识记“灶、尖、歪”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理解字义,建立会意字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1、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2、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和写字姿势。
1、学生自读。
2、交流讨论。
学生把有趣的字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
3、学生自读两遍课文。
1、学生练读儿歌,巩固识字。
①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小组学习,互帮互查。
2、运用小组读、开火车读、带读、比赛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检查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词儿连读,读通读顺句子。
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诵读歌谣来巩固识字、识词的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始终围绕着学生中不断出现的层层递进的各种疑问展开。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学生在实践中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在“读帖”“描红”“仿影”以及“临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老师也想读,听听老师读好吗?老师配乐朗读。
3、老师读得好吗?那是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宁宁画的画,你们要想读好,也要一边读,一边想,把课文记在心里,背下来,咱们先回忆一下课文——
4、我们来试着背一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会背又想表演的同学还可以站起来表演。
三、运用语言,改编儿歌
1、现在如果你们也是一个小画家,让你来画一画,你会怎么画呢?把你的想法也编成一首儿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根据汉字的特点,选择识字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像。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对每个字都认真进行选择,通过观察在脑海中建立会意字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自己经历思维的过程,从而逐步建立独立识字的能力。
板书设计:识字3
笔灶尖
歪尾看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课题
识字3
课型
识字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积累量词。考察学生是否能灵活使用量词。
将课堂内外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汉字很有趣,发现了问题,就要根据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分析和处理信息,对信息的可靠性作出评估,并形成解释,这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无疑都大有裨益。
课文第三句,问一问大家,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吗?
4、学生练习背诵。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1、小组讨论。
2、新编儿歌交流。
1、指名读题目。
2、指名照样子写生字。
3、指名说说这类词的特性。
1、指名填上合适的量词。
2、齐读词组,了解要正确使用数量词。
1、学生先讨论已经知道的会意字。
2、指名说说怎样寻找会意字
歪:①猜一猜“歪”的读音。
②齐读“歪”。
1、齐读“灶”“尖”“歪”。
2、学生静静思考。
3、学生在音乐声中描红,仿影,临贴。
4、相互欣赏,学习。
利用前后两句话之间的联系,来猜一个事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为后面会意字的学习作了思维上的铺垫。
让学生初步建立会意字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在老师语言与行为上的暗示下,让学生体会会意字所蕴含的合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