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
汇总
2016 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球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

赤道周长 40000 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 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0 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 E 表示,0 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 W 表示。

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经 160 度与西经 20 度构成的经线圈。

(学会判断)东半球:20°W 向东到 160°E 西半球东半球:20°W 向西到 160°E
6.0 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S 表示 7.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9.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是昼夜交替,2、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等。

10.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四季的更替 2、地球上的五带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1)A 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日,季节冬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2)B 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 3 月 20 或 21,节气是春分日,季节春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3)C 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 6 月 21 或 22 日,节气是夏至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4)D 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 9 月 22 或23,节气是秋分日,季节秋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5)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南半球的节气、季节等均与北半球相反。

一年中,绵阳每天正午太阳夏季节升得高些,冬季较低;一年中,绵阳白昼的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11、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
第- 1 -页共 22 页
(第二次) 12.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1000000 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叫海拔。

地面某点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

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凸出的地方是山脊;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16.地球上 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A、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B、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第三次)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

24、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白色的程度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识记天气符号图七年级上教材 46 页) 25.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的两大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6.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7.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 7 月最高,1 月最低。

海洋上 8 月最高,2 月最低。

南半球季节相反。

28、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a)、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第- 2 -页共 22 页
b)、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刚好相反。

c)、地势: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

29.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测量降水量地仪器是雨量器。

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降水的年变化。

影响降水的分布因素 a)、纬度位置:赤道附近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阿塔卡玛沙漠 30.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2.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3、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第四次 ) 34.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最高。

2006 年 3 月,世界人口已达 65 亿。

35.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6.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37、世界的人口: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达美洲、大洋洲。

41、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其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42.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用俄语。

43.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

藏族多信仰喇嘛教。

44.人类集中居住地叫聚落。

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第- 3 -页共 22 页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木楼或竹楼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第五次) 48.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俄罗斯 1707 万平方千米,加拿大 997 万,中国 960 万,美国 937 万,巴西 854 万,澳大利亚 769 万。

49.人口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50.地跨亚欧两洲的有:俄罗斯,土耳其。

地跨亚非两洲的是埃及。

51.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包括领海)、领空总称领土。

52.世界上有发达国家20 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包括美、加、英、法、德、意、澳、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有 150 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3.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北半球的背部或南半球,简称“南”,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简称“北”。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南南合作”。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54.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正式成立于 1945 年,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55 重要的国际组织:名称联合国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七年级下册:(第六次) 56、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亚洲大部分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57、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58、通常,人们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地区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

北亚只有一个国家:俄罗斯 59、亚洲最大的平原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为里海;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为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为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为马来群岛;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为喜玛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为高原为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60、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61、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广布的特点。

形成原因:(1)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

第- 4 -页共 22 页
英文缩写 UN EU OPEC
总部美国纽约布鲁塞尔维也纳
名称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英文缩写 APEC WTO
总部新加坡瑞士的日内瓦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
62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易造成旱涝灾害。

63、亚洲地广人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人口稠密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亚洲有 6 个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他们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

6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的祥地和创造的文化分别是:发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两河流域(阿拉伯文化)。

亚洲大小民族有 1000 个左右,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65、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亚洲最发达的家是日本,其余多为发展中国家。

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富裕的国家。

66、三类产业的划分:农业为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为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业为第三产业。

(第七次) 67、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邻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附近小岛屿及周围的海域组成,其中最大的为本州岛。

日本附近著名渔场为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为活火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

68、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非常有利。

气候为海洋性季风气候 69、日本国情为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依靠进口原料与能源形成了加工贸易为主的发达经济,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70、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1)劳动力资源丰富;(2)岛国多良港,海运便利;(3)科学技术发达。

不利因素:资源缺乏,需进口。

(但水能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71、日本由于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民族以大和民族为主,日本文化为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兼容。

岛屿:A 北海道岛、B 四国岛、C 本州岛 D 九州岛;海洋:F 太平洋、E 日本海。

主要工业区名称是:a 京滨工业区、b 名古屋工业区、c 阪神工业区、d 濑户内工业区、e 北九州工业区。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72、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73、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地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被日本誉为他们的海上生命线 74、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南亚还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75、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其中,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76、东南亚居民大多是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一定比重。

中国人旅居国外并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华人,保留中国国籍的称华侨。

中国华人华侨最多的省是广东和福建。

(第八次)
第- 5 -页共 22 页
78、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中国西南面,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耕地面积为亚洲第一。

印度人口增长过快,目前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79、印度地形分布特点: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80、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受西南季风影响,极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81、印度由于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已经自给有余。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和水稻。

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恒河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

主要经济作物为黄麻和棉花。

82、印度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为加尔各答,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孟买,其中孟买还是印度最大的港口。

现在印度高技术发达,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

班加罗尔成为印度新兴的工业中心城市:A 新德里、B 孟买、C 班加罗尔 D 加尔各答、邻国:①巴基斯坦②缅甸③中国海洋:⑤孟加拉湾⑥印度洋⑦阿拉伯海地形区:⑧德干高原⑨恒河平原岛屿:④斯里兰卡岛 83、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亚欧大陆北部。

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84、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又跨东西两半球,公认为欧洲国家,通用俄语。

欧洲部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85、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俄罗斯首都和最大城市是莫斯科,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是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86、俄罗斯工业最发达地区是莫斯科,也是该国的首都,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港口。

俄罗斯人擅长:交响乐、芭蕾舞。

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为: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87、俄罗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和管道运输,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称为亚欧大路桥。

伏尔加河为欧洲最长河,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地形区、山脉:①乌拉尔山脉②东西伯利亚山地,③东欧平原,④西西伯利亚平原,⑤中西伯利亚高原,河湖、海洋:⑥伏尔加河⑦黑海⑧里海⑩波罗的海 A 北冰洋⑨贝加尔湖 E 圣彼得堡
B 太平洋城市:
C 摩尔曼斯克
D 莫斯科
矿产地:a 库尔斯克铁矿 b 秋明油田 c 库兹巴斯煤矿 d 第二巴库油田
第- 6 -页共 22 页
(第九次) 88、中东地处联系亚、欧、非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周围环绕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

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非洲的埃及。

89、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主要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中东的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

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

90、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第二节欧洲西部 9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92、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

目前共有 27 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93、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 70%。

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95、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英国——伦敦塔桥;北欧——峡湾风光;荷兰——风车;地中海——阳光沙滩;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阿尔卑斯山——滑雪;西班牙——斗牛士;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国家: B 西班牙
C 法国
D 英国
E 德国
F 意大利
半岛:A 斯堪的拉维亚半岛海洋:①北海②大西洋③地中海
(第十次) 96、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97、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98、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

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问题 99、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00、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澳大利亚地处太平洋和印
第- 7 -页共 22 页
度洋之间,南回归线横贯中部。

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地形: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西部高原。

10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

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10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1、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城市:A 悉尼 B 堪培拉 C 墨尔本,河湖:D 墨累河,E 北艾尔湖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又叫大
地形区:①大分水岭自流盆地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⑤印度洋(第十一次) 103、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印第安人是美国土著居民,各国移民在美国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领土由 50 个州组成,包括本土的 48 个州和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104、美国主要人种为白种人,黑种人次之。

在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有“唐人街”美国社会存在在种族歧视。

主要语言为英语,信仰基督教。

105、美国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10%。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山系。

106、世界河流按长度排列: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为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

107、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形成农业带、区,主要农业带有玉米带、小麦区和乳畜带等。

需进口热带农产品。

108、美国经济的增长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硅谷是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旧金山东南面,生产硅片著名。

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纽约,火箭城休斯敦,汽车城底特律。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

美国农业和城市分布图: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加拿大(国家);④墨西哥(国家);⑤落基山脉;⑥阿巴拉契亚山脉;⑦密西西比河;⑧密歇根湖;城市:⑨华盛顿⑩旧金山? 洛杉矶⑿休斯顿。

农业带: A 棉花带 B 玉米带 C 小麦区 D 混合农业区 E 棉花带 F 畜牧和
第- 8 -页共 2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