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分析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者:蒋海峰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而旅游英语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
本文拟对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英语;语言翻译;未来发展
【作者简介】蒋海峰(1979- ),男,汉族,江苏海安人,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当今时代,随着交通的愈发便利与发达,出国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习以为常的事情。
对于中国而言,自改革发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以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都让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瞩目的焦点。
中国的自然风光、历史传承、科技成果,无一不让外国游客所为之倾倒。
在此基础之上,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江南北都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游客驻足观光。
从我国的入境旅游现状来看,外国游客主要以英、日、韩三种语系的游客为主。
其中,英语系涉及世界许多国家,不同国家之间语言、行为习惯各不相同,相比较以日本和朝韩为主的日韩语系国家来说,英语系国家的游客更加不适应中国的语言文化。
因此,旅游英语翻译在我国旅游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创新推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旅游英语翻译的价值和意义
旅游英语翻译,是语言翻译的一种常见形式,但与社交中的口语翻译及文本翻译不同,其有着其额外的任务。
旅游英语翻译,不仅要如实地翻译出所要解释的中文词语,还要同时起到宣传和引导的作用,使旅客通过翻译的内容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的相关自然、地理、习俗、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旅游英语翻译,最为简单的是在旅游区域重要位置的引路牌,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旅游景点的说明与介绍。
通过这些翻译后的旅游语言,外国游客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和观看,从而由心底生出一股一睹为快的冲动,达到最佳的旅游翻译效果。
可以说,旅游英语翻译质量的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旅游业的国际品牌和外汇收入,对我国整体旅游形象乃至国际形象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旅游英语翻译太过蹩脚甚至错误百出,将会大大损害我国的全球形象,使我国对外旅游市场大受打击,甚至会引发不必要的外交冲突。
因此,对旅游英语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助于国家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并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翻译队伍,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当前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旅游行业起步,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较为迟缓,经过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特别是随着外国友人来华旅游人数的增多,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但同时各个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1.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的现实情况。
通过对我国近十年来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情况进行调查,笔者发现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论文非常的少,其中旅游翻译方面仅占翻译论文总量的百分之四,而英语翻译类更是只占了不到百分之零点零三,可见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冷门。
与我国目前的旅游产业发展相比,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相对非常地迟缓,难以适应当前旅游的实际需要。
当然,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有着较快的增长,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认可,并将会逐渐为我国的旅游行业深入发展进行有益的指导。
从研究成果的转化情况看,我国很多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多发表在非外语类期刊上,而在外语类旅游期刊中发表不多。
根据当下期刊研究的实际情况,外语核心期刊的含金量相比较非外语类期刊来说更高,特别是外语期刊对于语言的规范与实用更加严格,因而如果旅游英语翻译研究不能被外语类期刊刊用,其价值也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我国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存在极大的研究空缺,文章的档次也不是很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从选题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目的分析以及跨文化研究方面,而地域性研究和实用性旅游研究方面相对较少。
2.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常见问题。
一是研究的深度不够。
当前,我国的很多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往往是将汉语的旅游资料翻译成英语,存在较大的片面性,重在对中国旅游的宣传,而没有站在旅游全球化的高度对旅游英语进行深入研究。
特别是对于国外的旅游资料,研究人员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使得国内的旅游英语翻译与国外缺少衔接,有一种“自说自话”的感觉。
有的研究人员,重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和纠正,对他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重复的研究,而没有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使得研究文献的视角和深度千篇一律,研究价值大打折扣。
此外,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要么执着于跨文化的宏观研究,文章内容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创新有效的思考和探索不足,要么拘泥于翻译词语的微观研究,将精力放在一词一句的反复分析上,研究的性价比相对较低,并且不足以进行推广应用。
二是研究缺乏相应的实用性。
实践中,旅游行业的翻译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造成基础翻译错误。
旅游学科是种边缘科学,涉及面广而杂,集多种学科于一身,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用住,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旅游资料也会涉及多种知识,多种文本,多种体裁。
因此,从事旅游翻译(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的译者都必须对相关的专业术语有着深入的了解。
因此,无疑加大了旅游英语翻译的难度,对译员的要求也更为苛刻。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看到一些不符合习惯用法或错误百出的翻译,让人啼笑皆非。
例如:某块公示牌上写着“柔弱的小草需要你的呵护”,其英译文为“tender grasses
want your care”。
这里的旅游英语翻译,显示出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不高,对“需要”一词用错英文单词,将“need”写作“want”;又如某旅游景点“禁止吸烟”的英文翻译是“smoking is banned”。
很明显,这里的翻译并没有任何的语法错误,但翻译人员显然对旅游英语的专业性不够了解,这种翻译不符合国际化的潮流,反而会显得旅游管理不够专业。
相比之下,“no smoking”更加符合旅游英语翻译中宣传和引导的需要。
我国的旅游翻译研究对于前者缺乏足够的兴趣,而对于后者又研究得不深不透,导致研究往往浮于理论层面,难以被运用到旅游实践当中。
三是研究偏于翻译而不重旅游。
旅游翻译其实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翻译,二是旅游。
在旅游当中,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差异,很容易造成翻译达不到效果。
旅游通常有两种主流形式。
一种是生态旅游,以大自然风光为主要的浏览目的,这种旅游除了间歇中的吃渴睡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不大。
而另一种是文化旅游,是将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及文化产品作为旅游的核心目的,语言翻译在其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但从旅游的实际情况看,基本上没有完全绝对的生态生态旅游或文化旅游,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旅游景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旅游的过程中,外国游客除了可以享受当地美景,还可以对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民俗风情有所感悟;与此相反,他们也带来了自己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文化,这无疑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
但是,这些文化因素给翻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巨大的“文化赤字”使旅游英语翻译走到了瓶颈。
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应尽可能地保留各种文化因素。
例如:我国北方传统小吃“烙合子”,就是将大家喜爱的各种馅料放在面饼中间,对折粘合后,放到锅里烙,许多外国游客对“韭菜合子”情有独钟,赞不绝口。
可是“韭菜合子”该如何用英语表达了,这就难倒了翻译员们,有人尝试将其译为“Chive Box”,让外国游客摸不着头脑。
这种小吃涉及到当地的文化内涵,“合子”有合家团圆的寓意,但“box”有“盒子”的意思,相距甚远;“Chive”指的是细香葱,多用于调味,韭菜应该是“leek”。
由此可见,译者对这种传统小吃本身还不够了解。
三、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越来越热,旅游英语翻译研究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旅游英语翻译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面的研究,并且将旅游学专家、语言学专家、文化学专家等各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引进旅游英语翻译研究中,从而推动该项研究的深入快速发展。
一方面,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在跨文化交际和功能目的两个视角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研究和功能论研究将会继续保持一定的热度,并不断地探索旅游英语翻译在解决文化障碍、提升宣传功用等方面的作用。
这些研究,将会引领我国旅游英语翻译行业构建系统化的体系,并将其与旅游英语的实用性研究结合起来,使旅游英语的翻译与我国重要旅游景点的相关翻译进行紧密结合,使研究成果被运用到旅游行业的具体实践中。
另一方面,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将不断地寻找全新的视角,将研究带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近些年来,已经有一些学者,分别从接受美学、突出主题、关联理论等角度,将旅游英语翻译与语用学、符号学、语言学甚至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关联研究,从而进行多元化的研究分析。
例如,王景文教授强调翻译者的心理过程,认为应当将心理学与旅游翻译学形成关联理论,从而推进旅游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叶苗教授虽然也是从关联理论进行研究,但是其观点是运用扩充法、缩简法、整编法、替换法四种方法进行翻译中的变译研究;贾文波教授是将旅游翻译与美学相结合,对审美差异所造成了旅游英语翻译不当问题进行阐释,从而寻找不同语系、不同民族之间对旅游美感的认识,并探索旅游翻译调和美学矛盾的技巧。
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加入到旅游英语翻译研究行业,融入越来越多的关联学科和新兴理论,翻译实践的经验将会得到更加丰富的积累,并且推动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不断地扩大,研究深度也会随之而不断地加强,促使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向纵深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发展,就如同我国的旅游行业一般,起步很慢,但发展很迅速。
在这样的快速起步状态下,必然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相关研究过于功利化,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和高层次的研究文献。
从目前该方面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许多关于旅游英语翻译方面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功能目的论的影响,研究方向相对局限,大多数都是对文化差异进行的重复研究。
当然,我国应当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步,并且随着新的研究理念与视角的出现,相关研究将会逐步由单一的研究内容向着多元化研究方向扩张,成为一种发散性、实用性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已经进入多样化的研究状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的高效发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并不断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具体实践中,我国的旅游英语将会越发成熟并且更加专业化,为我国的旅游产业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从而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更加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海燕.论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4-36.
[2]曹丽静,许鲁之.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及其缺陷[J].东方教育,2014(1).
[3]邓荣华.浅析旅游英语句子在不同文化下的翻译及实践应用[J].校园英语,2017(2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