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书人
主备人:毛玉梅二次备课及授课人:毛玉梅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一、识作者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兰》等。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年后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二、知背景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后收入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
《果园城记》是作者描写20世纪初年至40年代北方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和人的短篇小说集。这是一本较为特殊的短篇小说集,它不是一般的小说汇集,而是根据事先的计划创作的。据作者说,那是1936年7月底,他从北平去上海,绕道一位朋友祖居的小城。小城到处栽满的果树把他迷住了,他当时就起意拿小城写一本书。但是没有能马上兑现,接着抗日战争爆发,作者流落上海洋场,直至1938年才又拾起来。全书十八篇,后来又补写了一篇。除第一篇“果园城”概括介绍小城的地理历史外,每篇基本上是写一、二个人物,其中有豪绅地主、地痞流氓、知识分子、邮差先生、说书人、行商、走贩、小渔夫、小学教师,也有革命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可称之为“小城人物大观”。师陀在《果园城记》的后记中写道:“这小书的主人公是个我想象中的小城,……它在我心目中有生命,有性格,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有寿命,像个活的人。我从它的寿命中我顶熟悉的一段:从清末年到民国二十五年,凡我能了解的合乎它的材料,全放进去。
三、注字音
笸箩(pǒluó)扈家庄(hù)咳嗽(ké sou)台衔(xián)踌躇(chóu chú)玉墀(chí)蝙蝠(biān fú)唾血(tuò)喑哑(yīn)灵柩(jiù)阡
zhǒng)瘟癀(wēn huáng)喽啰(lóu luō)
1. 分析人物形象
2. 体悟作者情感
3. 赏析散文笔法
【教学重点】
分析说书人形象
【教学难点】
赏析本文散文化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小沈阳演唱的电视剧《说书人》片尾曲,“折一把纸扇, 着上一身青衫/紫砂壶壮胆,拍案满堂惊叹……话不尽这千古流芳/言不止余音绕梁/故事里留下的思量/总让人向往。”
二、课前自主学习检测
三、文本分析
(一)“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找出直接描写“说书人”的段落。
问题链接
小说中三次描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
【提示】(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3)通过说书人的长衫由“蓝布长衫”到“灰绿色”,到最后的“破长衫”的变化,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为他穷困病死做了铺垫。(4)推动情节的发展。
赏析下面一段话:“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提示】说书人的语言描写,他讲述的动人的侠义故事让人痴迷,却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温饱尚不能解决,再加上他的病体,这请求之中尽显生活的沉重与凄苦。
(二)“我”对“说书人”这一职业及“说书人”怀有怎样的情感?关注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问题链接
作者师陀在《我的风格》中曾说“我只是刻意描写社会和人”,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反应社会现象的,请找出相关内容。反应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对社会混乱、冷漠的批判。本文中,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冷漠的,物价飞涨、外来文化侵入、民不聊生,面对生病乃至死去的“说书人”,人们漠不关心,作者借本文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三、师陀说:“我的短篇小说有一部分像散文,我的散文又往往像小说,我自己称之为四不像。”谈谈本文的散文化。
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本文中,“我”既像一个虚构的线索人物,又给人以散文式的真实感。
⑵少有小说追求的惊险曲折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通过“说书人”的三个阶段
来刻画人物,情节并不复杂。
⑶恰当插入富有诗意的抒情和直白的议论,如文中对“说书人”这一职业的态度、对“乱葬岗”的描述和情感流露,这种手法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一般的小说极力避免的。
四、师生探究
本文通过对说书人的遭遇和命运的叙写,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1)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2)对生命寂寞无常的感叹。“说书人”中年时也曾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听书人,但时间流逝,听客们老去、离开,“说书人”自己也逐渐老去,终于了结一生。
(3)对社会混乱、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4)对说书人技艺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提升
简介小沈阳,让学生感悟时代不同、命运不同的道理,再次播放由他演唱的《说书人》片尾曲,品味本文。
六、布置作业
1、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失望……——鲁迅《故乡》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韩少功《我心归去》
仿照以上例子,结合《说书人》写一段话。并对这三种失望进行对比,作出自己的读解。
2、《课堂讲义》
自主积累第三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