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联考试
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 雾是一种胶体
B. 光是一种胶体
C.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
C
A、雾是一种胶体,但这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A错误;
B、雾是一种胶体,光不是,B错误;
C、题干中所提及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即10-9m~10-7m,C正确;
D、雾作为一种胶体,确实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这也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D错误,答案选C。
2.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重氢、超重氢
B. 水、重水
C. 氧气、臭氧
D. 冰、干冰
参考答案:
A
略
3. 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还存在的另一种“分子足球”N60,它与C60的结构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14N 都是氮的同位素
C.N60和N2是同素异形体D.N60和N2是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C
略
4. 关于钠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同的质子数
B、自然界中钠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
C、钠原子易失一个电子,表现强氧化性
D、不同条件下,钠单质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参考答案:
C
略
5. 以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6g铁与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
B.7.8gNa2O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0.1N A
C.16g O2和O3的混和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11.2L 2H218O中含中子数为6N A
参考答案:
B
略
6. 不同条件下,在4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下列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2mol?L-1?min-1 B.v(N2)=0.2mol?L-1?min-1
C.v(N2)=0. 02mol?L-1?s-1D.v(H2)=0.04mol?L-1?s-1
参考答案:
C
略
7. 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
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
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参考答案:
C
8.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aCO3
B. 稀硫酸
C. 液氨
D. NO2
参考答案:
A
【分析】
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A. CaCO3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电解质,A正确;
B. 稀硫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 液氨是氨气,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D. NO2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9.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元素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符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在第2列
B.第2~12列元素全为金属,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
D.115号元素在第13列,为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B.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
C.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D.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参考答案:
B
11.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C. 当0.1 mol Cu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质溶液的电子数目为0.2N A
D. 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C
【详解】A.铜的活动性较银强,铜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根据A项分析,铜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铜经导线流向银电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方向相反,电流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故B正确;
C.电子由铜经导线流向银电极,不会流经电解质溶液,故C错误;
D.该原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Cu+2AgNO3=2Ag+Cu(NO3)2,如果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则铜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铜是负极,银是正极,负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方向与之相反。
12. 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过滤
D. 移开蒸发皿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A.闻气体应防止中毒,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则应用手轻轻扇动,操作合理,A正确;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易导致失火,应利用火柴点燃,B错误;C.过滤需要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C错误;D.不能用手拿蒸发皿,以免烫伤,应利用坩埚钳取蒸发皿,D错误;答案选A。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质量为
B.的摩尔质量为
C.个分子的质量为
D.标准状况F,任何物质体积均为
参考答案:
C
14. 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往导管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a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 浓H2SO4
B. 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 H2O
参考答案:
BD
15. 下列贮存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A. FeCl3溶液加入少量铁粉保存
B. 常温下,浓硝酸保存在铁器皿中
C. 烧碱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 小块钠保存在煤油中
参考答案:
A
A、FeCl3能与铁反应生成FeCl2,选项A错误;
B、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钝化而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能保存在铁器皿中,选项B正确;
C、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选项C正确;
D、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小块钠保存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1)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
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0 g 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中,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到的现象(有刺激性气味除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还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
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请解释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使固体反应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
②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③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Ba(OH)2·8H2O和NH4Cl反应的过
程吸收热量
(2)①2Na2O2+2H2O===4NaOH+O2↑
②脱脂棉剧烈燃烧反应放出的热能使脱脂棉燃烧,反应中生成的O2又使燃烧加剧
解析(1)立即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Ba(OH)2·8H2O和NH4Cl充分接触并起反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1)一种单质还原一种化合物
(2)一种单质氧化另一种单质
(3)一种非金属单质还原一种氧化物
(4)同一物质中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
参考答案:
(1)Zn+2HCl ZnCl2+H2↑
(2)2H2+O22H2O
(3)C+CO22CO
(4)2KMnO4K2MnO4+MnO2+O2↑(或其他合理答案)
18.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图的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__、C ________、F _________ 、H______、甲_______、乙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Na Al Fe FeCl2 Fe(OH)3 Cl2
(2)2Na + 2H2O = 2NaOH + H2↑ 2FeCl2+Cl2 = 2FeCl3
19. 今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生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1)A:氧(O) B:钙(Ca) C:钠(Na) D:氯(Cl)(2)CaO,Na2O(或Na2O2)、 CaCl2、 NaCl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