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用】(1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繁荣、隋朝的灭亡。

教材通过介绍隋朝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这个重要的朝代,认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对于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历史知识,对于我国历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事件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隋朝的历史,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逐步掌握隋朝的历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统一、繁荣和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对于我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繁荣和灭亡的过程。

2.教学难点:隋朝繁荣的原因和灭亡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隋朝的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隋朝的历史。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隋朝的统一、繁荣和灭亡的过程。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隋朝繁荣的原因和灭亡的原因,分享讨论成果。

4.讲授法:教师讲解隋朝的历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所学。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2.隋朝的统一过程3.制度4.经济发展5.文化繁荣6.隋朝的灭亡过程7.隋朝灭亡的原因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隋朝历史的了解程度。

2.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那是谁?又是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探究新知(一)隋的统一展示材料:材料一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冀州谷薄,市井多奸诈,雯(jibng)为铜斗铁尺,重之于肆,百姓使之。

——《隋书•赵观传》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及统一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师生归纳:(1)时间:581年;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都城:大兴:统一时间:589年;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展示材料:隋朝都城大兴位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

605年,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次年,迁都洛阳;同年推动大运河的建造,以使从南方漕运粮食到北方,同时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使用。

迁都凿河,还可以掌控关中政治中心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便于对东北用兵。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提示:经济方面: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解决粮食问题;政治方面: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便于对东北用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教案资料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教案资料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康县岸门口镇初级中学伍积才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和评价。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上期学的内容: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东魏——北齐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隋朝西晋西魏——北周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①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方度陷入分裂和混乱。

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的灭亡,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与此同时.在北方并立存在着一些政权,称北朝。

②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后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东魏和西魏,后来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

③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资料外戚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2、隋朝的统一(1)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别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图文展示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含嘉仓,一个在文献里屡屡提到,却给墨甚少的名字,直到上 世纪70年代,含嘉仓才在洛阳市老城区北部被发掘。据勘察,含嘉 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仓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 。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 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规模之大,储 粮之丰富。
长江、钱塘江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 速度快。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B)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四、隋朝的灭亡
1.根本原因: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 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 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2.直接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使人民忍无可忍, 终于导致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仔细研读材料,概述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隋朝的灭亡;在地图上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关键点;对比秦隋两朝,用自己的话说出其共同点。

【学习指导】1.独立思考探究案上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和问题,自主完成探究案上的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边讨论边做记录,总结答题方法。

探究案——探寻王朝兴亡的规律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

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隋统一后,在政治上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上开凿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分久必合隋统一材料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

材料二: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探究一: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隋统一有什么意义?二、百舸争流大运河《汴水》《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探究二:两人对大运河的开凿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同?三、罄竹难书伐暴君历史上的秦朝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但都辉煌一时,对后世影响深远。

探究三: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给我们什么启示?【史海泛舟】认识大运河经营洛阳和修大运河是彼此相关连的两件事。

大运河把以长安为政治中心的中国西部,与旧日北朝的高齐与南朝的陈控制的东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

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上大多强调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枢纽作用,其实这是按照元朝大运河的走向和作用来理解隋唐运河了。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

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教学重点】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教学过程】1、本学期需准备:小笔记本一个,主要是梳理笔记,定期检查。

没有其他练习册。

2、出示朝代歌,回顾朝代更替的基本知识点。

本学期我们就要学习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先来学习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了哪些事情呢?(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隋建立的过程。

(可结合地图,发问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地图?进一步引领学生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生: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师强调需要整理的笔记:时间:581年;人物:杨坚;都城:长安(古今地名对照)多媒体展示隋文帝杨坚图片介绍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

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

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

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Yuchijio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

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2、隋统一全国师:请同学们看隋与陈对峙形势图师:阅读课文说说隋朝是什么时候统一的?统一后有什么影响?学生:589年隋统一南北知识拓展: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上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上课)
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此表由 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 记其上,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小 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 迁与罢黜。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 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 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 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 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 社会矛盾激化。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P4 材 料 研 读
《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 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制度
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的灭 亡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课堂练习
1.秦朝的建立是通过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方式完成的,
那么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C )
A.农民起义夺取政权 B.大将发动政变,自立为王 C.外戚夺取政权 D.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考:
《汴河怀古》
《汴水》
皮日休
胡曾
尽道随亡为此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至今千里赖通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消亡》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消亡》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消亡》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隋朝的建立与发展;
2.研究隋朝的统一与国家治理;
3.了解隋朝的疆域扩张及其原因;
4.掌握隋朝的政权更迭与灭亡。

二、教学重难点:
1.隋朝的统一与治理;
2.隋朝的疆域扩张;
3.隋朝政权更迭与灭亡。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学生《历史》教材;
3.课堂活动设计。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隋朝地图及图片,引起学生对隋朝的兴趣。

2.知识讲授:讲解隋朝的建立与发展,包括统一与治理。

3.讨论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隋朝的疆域扩张及其原因。

4.知识总结: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5.运用技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隋朝政权更迭与灭亡的过程。

6.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阅读作业。

五、教学延伸:
1.补充阅读: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深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2.写作任务:为学生布置写一篇短文,描述隋朝的统一与消亡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批改学生的写作作业并给予评价;
3.个别辅导和讨论,帮助理解难点。

人教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实用版)

人教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实用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 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列举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 无度 ❶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瓦岗军讨伐隋炀帝 檄文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目 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 统治。
时 间
605年 隋炀帝
开凿者 中 心
洛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民 谣 运河水,荡悠 悠, 涿郡(今北京) 海河 隋炀皇帝下扬 州。 一心只把琼花 看, 万里江山一旦 黄河 丢。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全长 190.25公里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与世界著名运 河的比较
610 年
2700多公 里
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作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你认为开凿大运河是好事还是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 用 坏事? 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 河古》 拥护派,认为利大于弊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 舟更不回。 反对派,认为有弊无利,隋亡皆由于 ——胡增《汴水》 此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 辩证看待,有利有弊 脂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 船》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1)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1)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本课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继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时空观念1.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

2.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中心洛阳、南至余杭,北达涿郡,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

历史理解1.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掌握科举制创立的过程和影响。

2.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历史启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大运河的开通。

2.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1.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由于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概括性很强,所以适当地补充史料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充分利用各种图文资源,以大运河为核心,引导学生思考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条件及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大运河的概况,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2.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七年级学生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证全面的分析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准备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史料等途径来突破这个难点,“论从史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1.情景创设法:创设教学情景,通过情景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通过史料,引导学生体会科举制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归纳法:本课主要讲了四目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比较能力。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隋炀帝乘龙舟到扬州赏花隋炀帝下江南[提出问题]相传,和秦始皇一样,隋炀帝一生都在巡游着自己的帝国,他曾北巡突厥可汗驻地,向西到达过张掖,还到达过四千米的高原。

当然,他最热衷的还是去江都看江南山水,从京城浩浩荡荡地南下江南,前后游了三次。

为了方便游江南,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这两幅图片描绘的是历史上的隋炀帝下江南的情景,那么,这条运河开凿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西
魏 国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
—— 约·诺里斯
课题导入
《汴河怀古》 唐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隋炀帝
自主学习 一、隋的统一
1、建立时间: 581年 2、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3、都城: 长安 4、统一时间: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 5、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5①.通隋济炀渠帝乘“C龙②舟永”济从渠洛阳巡游③到邗扬沟州,要④经江过南大河运河的哪几段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④
6、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C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7、科举制创立的标志是( ) B
A、武则天开创武举 B、隋炀帝设进士科
C、隋文帝分科考试选官 D、唐太宗时科举B第一名称状元
8、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魏晋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太宗时期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统一:结束分裂
运河:造福千秋 隋朝
科举:改善选官
暴政:走向灭亡
板 书 设 计
思维导图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 使他们头脑清醒。
3.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 A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DA.②③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及灭亡的过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建立背景、隋文帝的统一措施、隋炀帝的统治及其衰败、隋朝的灭亡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认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具体过程、原因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背景、统一措施、灭亡过程及其原因,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灭亡原因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隋朝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隋朝有哪些重要历史事件?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地图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隋朝的统一过程、灭亡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内容主旨】隋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在其短暂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创举,尤其以开通大运河和创立科举制为代表,为后来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灭亡等相关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隋朝骤亡的原因;通过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初步掌握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识读东汉至隋朝政权更迭示意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等历史地图和相关文献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认识隋朝完成统一的意义,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对比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通过分析典型材料,增强思辨意识,认识到历史解释的复杂性。

感悟隋朝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王朝兴衰的规律;认识到国家与社会治理必须以民为本,与时俱进,方能长治久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大运河的开通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启示【教学过程】环节1:教师出示东汉至隋朝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带领学生回顾从东汉至隋朝之前中国社会政权的变迁。

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环节2:教师出示课文第一目“隋的统一”相关内容节选,讲述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的历程,提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隋的统一对社会发展有何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史论结合,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及意义。

环节3:以设问“隋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为过渡,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对隋朝统治者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形成初步了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提取与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对于隋朝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形成基本认识,为之后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环节4:出示《隋朝三省六部制》框架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隋朝在政治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师继续提出设问“当时的官员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产生的呢?”,引出“隋朝在人才选拔上创设科举制”的内容,并出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科举制度与历代选官制度的不同点及其进步意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型新授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

能够辩证的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重难点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

开创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

能够辩证的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
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地图册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查学诊断
复习魏晋南北朝知识。

二、示标导入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
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三、导学施教
讲授新课:
一、隋朝的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
2、建立者: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

【点拨】材料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他们克 服了重重困难”,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B正确。材料没 有体现社会秩序、南北联系以及经济繁荣的信息,排除A 、C、D。
返回
3.[2022 ·滨州]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 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 ,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泯贵族平民之阶级,庶 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 科举制度( B )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
① 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 要求参政。
② 已有的选官制度矛盾突出,无法适应政治发展 的需要,中央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 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
2.开创过程:
①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隋文帝:
杨坚,华阴人,隋朝的开国 君主。
初仕北周,封隋公,581年, 静帝禅让为帝,国号隋。
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 广所弑,谥文帝。
隋文帝
5.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6.发展措施: ①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②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个国家的控制,而且朕在日理万机之余可以乘龙舟游江南,体 察民情,实乃一大幸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说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开通大运 河无论主观目的如何,给当时的老百姓都带来了深 重的苦难。大运河在古代发挥交通命脉的功能,是 从唐朝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大运河南物北 运的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多,对历代王朝,尤其是在 元、明、清的数百年间,更是功不可没。时至今日, 大运河仍在发挥着作用。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内容分析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我国封建经济和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隋朝经济发展迅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又是加快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为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短暂而繁荣是隋王朝历史的特点,从581年杨坚建隋至618年李渊建唐,隋朝仅存在三十七年。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逐渐熟悉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引导。

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

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史料等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产生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隋朝速亡”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前人对大运河的不同评价,探究大运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研习《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提高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国家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认识大运河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认识科举制的产生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认识隋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炀帝像
(569-618)
杨广,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次子。史书称 其“美姿仪,少聪慧”。公元604年7月继位, 是隋朝第二位皇帝。
605年4月14日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说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具备哪些条件?
1.隋朝统一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2.中央集权加强,为征发百万人提供可能; 3.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隋炀帝
易错易混点
· 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 谁确立了科举制度?标志为何? · 旧制与新制最大的不同点?
通过材料说出创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是大中进国步古,代它选冲官破制了度世的家一大大族变垄革断
仕途的局面。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2: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加命强的了权皇利帝,在从选地官方和豪用门人士上族的的权手力 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肃肃秋风起 悠悠行万里 ——隋朝统一
公元580年春,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太后 父亲的身份总理朝政,控制了北周最高军政大权。581年 2月,杨坚自立为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建都长安。
外戚 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实现统一 隋文帝像 的原因?
(541-604)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黄河
洛阳
淮水
江都(扬州)
江都
长江 余杭
钱塘江
出谋划策:
请你为余杭的丝绸商人设 计一条到东都的水路线路。
江 南 河
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 读诗,说说你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何评价?
千里长河一旦开,
否 亡隋波浪九天来。 定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促进了社会经济 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 积大幅度增长,隋朝 成为疆域辽阔、国力 强盛的王朝。
含嘉仓示意图
政治军事重心
长安
江南开发 粮食产区
隋朝定都何处?如何 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据图,隋朝粮食主产 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江南地区 南粮北运

炀帝凿汴河 自制水调歌 ——开凿大运河

斜阳欲落处 一望黯消魂 ——隋朝的灭亡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内容,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
内容
奢侈享乐 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兵役
表现 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总结
隋炀帝的暴政,滥用民力,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杨广的野心耗尽了帝国的命数。公元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38年)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长达1300年, 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 制度,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特别提示:
1.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 2.隋朝官员的主要来源并不是科举制,多为察举制。——何忠礼 3.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由国家选取良才的 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秦朝
隋朝
历史地位
重要制度 大型工程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局面, 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顺应统 建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一趋势,重建大一统的局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修长城,建驰道等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
统治时间 灭亡原因
15年(秦始皇、秦二世) 统治残暴,被农民起义推翻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B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2.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称为“开皇之治”是因为( D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京杭运河
隋唐运河 浙东运河
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大都, 为了缩短航线,1283~1293年, 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 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 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 比隋朝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它 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 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 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 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识记大运河
为什么开通大运河?(直接/根本)

直接原因:加强南北交通
根本原因:巩固全国的统治
识记大运河:
长 安
一个中心 ——东都洛阳
两个端点 ——涿郡/余杭
三个作用 ——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四段水渠 ——永通邗江 五条水系 ——海黄淮长钱
钱塘江
海河 涿郡
识记大运河
自己动手:
简笔画大运河,并在图上标 注重点信息。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秦朝
589隋年灭陈
国家统一 陈
西晋 隋朝 元朝
开皇之治
阅读材料,总结隋文帝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材料1:隋朝实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增加政府的税赋收入,健全
仓廪制度,稳定经济秩序。
——《蒙曼说隋》
材料2:隋文帝统一度量衡面对的是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北朝 度量衡混乱,约相当于南方的一尺二寸。——《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统一》
上品
· 说说你对“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士族”的理解?(弊端)
中品 阶上级上上矛下上盾中加剧;
不利于中央集权。
1.士族独占上品,士庶严格区分,
中上 中中
下品 中下 巩固门阀政治的
下上 下中
工具;朝廷无人可用
且官员选拔权由权贵垄断; 2.只重门第,不重才能。
下下
阅读课文,梳理隋朝科举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1. 隋文帝,废除了旧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材料3: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扩治大舞了台官。吏选拔的范围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材料4: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材料5: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 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阅读课文,说出创立科举制度的影响?
民 独孤曼陀
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其四女
独孤伽罗
族 交四
独孤氏,唐高祖李渊之母,后追封元

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隋炀帝杨广 之母,谥号文献皇后。独孤家族从南



北朝到唐朝前期都是皇亲贵族联姻的
主要对象,繁盛了几百年。
表兄弟
关系
李渊
杨广
“鲜卑族在走向封建化、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 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 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肯 若无水殿龙舟事, 定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评价原则: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
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 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但开凿大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4.唐朝一位余杭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
他不必经过:( D )
A.江南河
B.邗沟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知识探究
世卿制
你知道,中国古代官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 科举制
夏商周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血缘/嫡长子)(举荐/贤孝品行)(门第/士族垄断)
隋朝
中正:地方识 鉴评定等级者。
38年(隋文帝、隋炀帝) 隋炀帝的暴政
对后世 的影响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 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 武帝大一统的局面。
唐承隋制,唐吸取隋亡教训, 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这是一个短促而华丽的巅峰,也是一个伟大时代
的序曲。隋王朝之后,唐帝国扑面而来,逸兴遄飞的
雍容气度即将漫天展开。
——纪录片《中国》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前秦
西 晋
统一 北方
266 383年淝水之战
316
东晋

317
420 年
北朝(439-581年)
东魏 北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北对峙 民族交融
南朝(420-589年) 宋齐梁陈
隋唐 朝朝 统盛 一世
第1 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毁灭,勃兴速亡,魅力十足。 ——蒙曼
C.通济渠
D.永济渠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是( B )
A.儒家经书
B.对时事的看法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隋朝统治基础不牢固是隋朝走向灭亡的( A )
A.重要原因
B.主要表现
C.直接原因
D.主要背景
(隋朝在大一统背景下,割据因素存在,统治基础很不稳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