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小说-(二王现象)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的,亵渎神圣是他们常用的一招。所以要讲什么玩文学, 正是要捅破文学的时时绷得紧紧的外皮。我们必须公正地说, 首先是生活亵渎了神圣,比如江青和林彪摆出了多么神圣的 样子演出了多么拙劣和倒胃口的闹剧。我们的政治运动一次 又一次地与多么神圣的东西主义、忠诚、党籍、称号直到生 命开了玩笑是他们先残酷地玩¡¯了起来的!其次才有王朔。
王小波认为让小说来负道义责任,那就如希腊人所 说,鞍子扣到头上来了。但这是仅就文学内部而言。 从整个社会而言,道义责任全扣在提笔为文的人身 上还是不大对头。从另一方面来看,负道义责任可 不是艺术标准;尤其不是小说的艺术标准。
我自己以为自己的本义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 而不应在作品里夹杂某些刻意的说教。我的写作态 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 良的青年。
欲望想象
(一)性想象
从1993年东征的陕军开始,到布老虎丛书,再到90 年代的《上海宝贝》,对文学中性描写的争论从没 停过。
《废都》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偷版、盗版约有 1000多万册。《废都》最让人非议的是口口口口口 (作者删去×××字)。贾平凹既是作者又是删者, 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双重权威身份,他在文本中设置 了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一个任何读者都可以参与 进去的关于性的想象空间。
90年代的性文学热点,所利用的正是道德失范时期, 人们对欲望的盲目沉溺与无限追逐。其对性的粗鄙 展示,完全失去了释放生命原欲的意义。
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 作家 1993年深圳文稿拍卖会。 1993年9月28日,中国青年出版社与周洪签定了中
国大陆第一份购买作家的合同。 许多作家开始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职业,甚至自称
是码字师傅。
读者
9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用于工作和家务的时间不断 减少,特别是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拥有较多闲暇时间提供 了保障。
(一)王朔
1988年,《顽主》、《轮回》、《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大喘气》被拍成电影,其中《顽主》获金鸡奖9项提名, 这一年亦被人称为王朔电影年。
王朔参与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 (1990年),领衔创作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 (1991年)上映后均获得极大成功。
《黄金时代》
春天里,队长说我打瞎了他家母狗的左眼,使它老是偏过头 来看人,好像在跳芭蕾舞。从此后他总给我小鞋穿。我想证 明自己的清白无辜,只有以下三个途径:
1、队长家不存在一只母狗; 2、该母狗天生没有左眼; 3、我是无手之人,不能持枪射击。 结果是三条一条也不成立。队长家确有一棕色母狗,该母狗

文,值得一提的是,其杂文在身前
我 的
就曾经受到关注。关于王小波小说

价值的讨论,在主流文学批评界一
神 家
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可以说,王

小波现象的主要焦点在于其杂文以 及其所宣扬的自由主义思潮。
》 书 影
王小波
王小波和王朔都是自由撰稿人;爱嘲弄、挖 苦知识分子;游戏态度,充满了讽刺、幽默、 调侃等等。
中国人的受教育程度在90年代提高较快,这意味着文学读者 数量增加的潜在可能性。
伴随市场化进程所产生的民主和私人空间。 无所适从感;自我根基缺失感;孤寂感;虚无感,等等。
出版商
笛福早在1725年就说过:写作变成了英国商业的一个相当大 的分支。书商是总制造商或雇主。若干文学家、作家、撰稿 人、业余作家和其它所有以笔墨为生的人,都是所谓的总制 造商雇用的劳动者。
要表现的就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因为我没念过 什么大书,走上革命的漫漫道路受够了知识分子的气,这口 气难以下咽。像我这种粗人,头上始终压着一座知识分子的 大山。只有给他们打掉了,才有我们的翻身之日。
二、王小波现象
1、其人其文:知青生活, 大学教授,自由撰稿人, 英年早逝。为人、为文都 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 写作标榜“智慧”、“自 然的人性爱”“有趣”, 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 代表作《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青铜时 代》、《我的精神家园》、 《沉默的大多数》。
90年代的文学环境
90年代的文学环境
1989年 一个无可回避的关键性历史时刻。 市场经济 文学失宠 多元化 新时期结束论? 后新时期? 新时期文学:社会政治形态的文学? 90年代文学:商业社会的写作形态?
一、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对现代化较为乐观。 现代化发展本身具有的矛盾。 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形成和消费文化的成熟,知识
欢迎你来上厕所!生物界同仁恭送。 小便池上方贴的是请上前一步生物室郑重邀请。 厕所门背后是:再见。我们知道您留恋这优美的环境,可现
在是工作时间。何日君再来?生物界同仁恭送。 隔间里的标语各有特色。男厕所里写着:大珠小珠落玉盘、
片冰心在玉壶。女厕所里写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 为君开,还有额匾,暗香亭。要说王二的书法,那是没说的。 光写碑就写过几十斤纸,眼见厕所像个书法比赛的会场,谁 知道校长一来就闯进生物室板着脸喝道: 厕所里的字是你写的? 是呀。您看这书法够不够评奖? 评个屁!高教局来人检查工作,限你十分钟。把这些字全刷 了!
评论家谈王朔
胡河清谓王朔的小说好像一只又破又烂的竹筐,里 面装着一大堆活蹦乱跳的鲤鱼(句子)。那些聪明 极了可爱极了的句子往往从筐子里闯了出来,所以 给人一种野的感觉。
王朔的小说以游戏的态度完成了政治功利主义、意 识形态中心的消解与逃离。王朔宣称:我无根无底, 没有什么文化传统。对于我这样的流氓,我没有什 么不能放弃的,我也可以拒绝追求什么,我甚至可 以坚持我的错误我就是不改我就这样了。
王小波
2、王小波现象:1997年王小波遽 然逝世,成为了王小波现象的开端。
《 黄 金
其作品被空前的传播和接受,在民

间与知识界都引起巨大反响,作品
代 》
的发行量至21世纪仍为90年代小说

家中的佼佼者。人们把诸如“浪漫

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
想家”的称号都加到了王小波的头
上。王小波现象的爆破点在于其杂
他笔下多是些格外聪明、格外清醒的人,嬉笑怒骂,一点正 经没有,往往以认同恶来消解伪善,以认同渺小来躲避崇高, 以游戏来耍弄正经。
我觉得咱中国的知识分子可能是现在最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一 群人。商品经济大潮兴起后危机感最强的就是他们,比任何 社会阶层都失落。他们的经济地位已然丧失了。现在在大众 文化、通俗小说、流行歌曲的冲击下,文化上的优越感也荡 然无存了。真有点一无所有的感觉。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 恐怕将来难有一席之地。
专刊。 1993年3月27日,《文学报》开辟王朔现象众说不一文摘专
刊。 郑万隆说很多人是靠一篇作品走红文坛,而王朔,却是以一
个人造成轰动效应。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也就是王朔。
王朔神话
王朔神话
王朔的小说契合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读者关于游戏(或曰消解) 的想象。而读者游戏想象的产生,一方面同社会的商业化和生 活的世俗化在文化上的要求有关,另一方面又同极端政治化、 意识形态化的前文化背景有关。
1992年,华艺出版社推出了年轻小说家王朔长达一百多万字 的四卷本《王朔文集》,开了当代作家出文集的先例。
1993年,王朔成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王朔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成了除巴金外第二个不拿工资完全
靠稿酬生存的作家。 1993年1月30日,《中国青年报》开辟王朔给我们带来什么
读他的作品你觉得轻松得如同吸一口香烟或者玩一圈麻将牌, 没有营养,不十分符合卫生的原则与上级的号召,谈不上感 动但也多少满足了一下自己的个人兴趣,甚至多少地尝到了 一下触犯规范与调皮的快乐,不再活得那么傻,那么累。 (王蒙《躲避崇高》)
王朔言论
我不给梦涂颜色,都说的那么美,梦一旦醒了,不让人给耽 误了?我求真求实,人原来已活得不易,够累了,你还把人 往深层引,那不更累吗?我把真实的告诉大家,为他们逗乐 解闷,活得轻松些,实在些。
四、个人化
脱离80年代的集体性政治化思想的独立姿态。 个人经验成了作家据以描述现实的主要参照。
90年代的小说概述
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占据了社会生活 的中心,文学的神圣性被消解,不再具有轰 动效应。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时代,文学的 生存依赖于市场,一步步走向世俗化。
90年代以来的小说一方面呈现出一种多元的 格局,另一方面它的热点总是作用于/暗合于 读者的心理需求。
王小波的创作特点
王小波多次强调有趣和童心,这既是他的一种文学观,更是 他的一种人生态度:我总觉得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整个社会 变无趣、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 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有趣是个开放的空间,一直伸往未知 的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全部耳熟能 详。
王小波是个诗意而浪漫的人:在冥想中长大以后,我开始喜 欢诗。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好诗描述 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是都有一点相同的 东西。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 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 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
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人们发觉西方世界已经远 远地走在了前面,老百姓跟在知识分子的后面构想着一个个强 国之梦。此时对历史谬误的反拨,实质是由一种超越走向另一 种超越,以一种崇高置换另一种崇高,人们从共产主义的想象 空间迈入到现代性的想象空间。
王朔笔下的人物多数是普通的都市青年,如个体户、待业者、 退伍军人、司机、临时工、劳改犯等等,也有一些中学生和大 学生。读者从小说中既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姿态, 又在痞子、顽主们的游戏人间、玩世不恭、调侃讽刺中,读出 对现实生活的怀疑、不满和反叛,以及内心那种无助的虚妄和 深刻的痛苦,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王朔是实用主义者,王小波则是一个理想主 义者。王朔的游戏指向游戏行为本身,而王 小波嘲弄、讽刺、批判的是专制、强权、愚 昧、虚伪、腐朽、无趣的东西。
王小波谈小说
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 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我觉 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 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 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这 样说固然有煽情之嫌,但想要说服安徒生,就要用 这样的语言。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 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 牵牛花中走过来了。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 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
的左眼确是后天打瞎,而我不但能持枪射击,而且枪法极精。 在此之前不久,我还借了罗小四的汽枪,用一碗绿豆做子弹, 在空粮库里打下了二斤耗子。当然,这队里枪法好的人还有 不少,其中包括罗小四,汽枪就是他的,而且他打瞎队长的 母狗时,我就在一边看着。但是我不能揭发别人,罗小四和 我也不错。何况队长要是惹得起罗小四,也不会认准了是我。 所以我保持沉默。沉默就是默认。当然,我也不肯无所作为。 有一天在山上,我正好借了罗小四的汽枪,队长家的母狗正 好跑到山上叫我看见,我就射出一颗子弹打瞎了它的右眼。 该狗既无左眼,又无右眼,也就不能跑回去让队长看见天知 道它跑到哪儿去了。
《三十而立》
这楼里大小三十个单位,每单位轮一次卫生值周。轮到校长 是亲自去刷洗厕所。这是因为学校里人心浮动,校长想收买 人心。如今王二想走正路,说不得也要来一回。扫完了厕所, 到化学实验室讨了几瓶废酸,把厕所的便器洗得光可鉴人。 后来一想,光刷了厕所不成,人家知是谁干的。我弄来几幅 红纸写了大幅的标语,厕所门上贴一张:
畅销书? 辩证地看待出版商的作用。
二、全球化
西方现代文学作为一个想象性空间,潜在地 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未来。
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市场化、现代化问题, 还有民族的问题。
三、多元化
主流文化(官方文化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 精英文化(高雅文化或知识分子文化) 和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 各种文化形态互相交叉、渗透。 文化的分流造成了知识分子群体的进一步分化。 采取何种方式参与现实文化实践? 站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上发言? 1993-1995年:人文精神大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