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反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全反射 选择题
1.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 、b 两束光线.则( )
A .在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
B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
C .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
D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 首先消失
2.如图所示,AOB 为扇形玻璃砖,一细光束照射到AO 面上的C 点,入射光线与AO 面的
夹角为30°,折射光线平行于BO 边,圆弧的半径为R ,C 点到BO 面的距离为
2
R ,AD ⊥BO ,∠DAO =30°,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砖的折射率2
B .光线在AB 圆弧面上出射时的折射角30°
C .光线会在AB 圆弧面上发生全反射
D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为2R c
3.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 ,从空气中沿半径方向射入玻璃半圆柱后,一部分光沿OA 方向射出,另一部分光沿OB 方向射出。

则( )
A .OA 为黄光,O
B 为紫光
B .OA 为紫光,OA 为黄光
C .OA 为黄光,OB 为复色光
D .OA 为紫光,OB 为复色光
4.一束白光从顶角为 的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i 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P 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在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
失,则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5.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A.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
B.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
C.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
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
6.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某材料表面成45°角入射,每次反射的光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k倍(01)
k
<<。

若这束光最终进入材料的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2
1k
-倍,则该材料折射率至少为()
A.
6
2
B.2C.1.5 D.2
7.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沿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半径垂直ab面入射,有光线从ab面射出。

以O点为圆心,将玻璃砖缓慢转过θ角时,恰好没有光线从ab面射出,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A.B.
C.D.
8.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r B.1.5r C.2r D.2.5r
9.很多公园的水池底都装有彩灯,当一细束由红、蓝两色组成的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关于光在水面可能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A.B.
C.D.
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折射率为n=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θ1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θ1>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有当θ1=90°时才会发生全反射
C.无论入射角θ1是多大,折射角θ2都不会超过45°
D.欲使折射角θ2=30°,应以θ1=45°的角度入射
E.当入射角的正切tan θ1=2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11.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光平行于横截面,以入射角θ照射到OA上,OB不透光.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上的光
θ=︒,则AB面上最大的入射角为45︒
A.若45
θ=︒,则AB面上最大的入射角大于45︒
B.若45
C.若增大θ,则AB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强长不变
D.若增大θ,则AB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变长
12.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构成的,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白光由空气斜射到横截面为矩形acdb的玻璃砖上表面的O点,S、O和d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θ为入射角,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θ增大时,光可能在ab界面发生全反射
B.当θ增大时,光可能射到bd界面,并可能在bd界面发生全反射
C.射到cd界面的光,一定不能在cd界面发生全反射
D.射到cd界面的光,并从cd界面射出,射出的各种色光一定互相平行
13.一半圆形玻璃砖,C点为其球心,直线OO'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C为垂足,如图所示。

与直线OO'平行且到直线OO'距离相等的ab两条不同频率的细光束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光从空气射在玻璃砖后频率均增加
B.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
C.a光的频率比b光高
D.若a光、b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
14.在光纤制造过程中,由于拉伸速度不均匀,会使得拉出的光纤偏离均匀的圆柱体,而呈现圆台形状(如图所示).已知此光纤长度为L,圆台对应底角为θ,折射率为n,真空中光速为c.现光从下方垂直射入下台面,则()
A.光从真空射入光纤,光子的频率不变
B.光通过此光纤到达小截面的最短时间为L c
C.从上方截面射出的光束一定是平行光
D.若满足
1
sin
n
θ>,则光在第一次到达光纤侧面时不会从光纤侧面射出
15.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柱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N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
B .M 、N 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紫
C .P 、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
D .P 、Q 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紫
16.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90,60bac abc ∠=∠=。

一平行细光束从O 点沿垂直于bc 面的方向射入棱镜。

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2,若不考虑原入射光在bc 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
A .从ab 面射出
B .从ac 面射出
C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斜交
D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垂直 17.如图所示,在空气中,一束单色光由两面平行的玻璃板的a 表面射入,从b 表面射出,则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
B .随着θ角的增大,光可能在a 表面发生全反射
C .随着θ角的增大,光可能在b 表面发生全反射(θ<90°)
D .无论如何改变θ角,光线从a 表面射入,不可能在b 表面发生全反射
18.如图所示,一束红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 =2种玻璃的表面,其中i 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i =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i为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当入射角的正切值tan i=2,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
D.光从空气射入玻璃,速度减小
E.若将入射光换成紫光,则在同样入射角i的情况下,折射角r将变大
19.如图中方框区域内有一个位置可以任意摆放的全反射棱镜,其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光线1、2、3、4表示的是入射光线,经过棱镜后,相应的出射光线是1'、2'、3'、4'下图4种情况中,哪些是可能实现的()
A.B.
C.D.
2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A.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全反射选择题
1.ABD
【解析】
光线a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θ是入射角,r是折射角,可知a光的折射率
大;再根据公式,知a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故A 正确,C 错误;a 光的折射率大,说明a 光的频率高,根据
解析:ABD
【解析】
光线a 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
sinr n sin θ= ,θ是入射角,r 是折射角,可知a 光的折射率大;再根据公式c v n
=,知a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故A 正确,C 错误;a 光的折射率大,说明a 光的频率高,根据c=λf,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故B 正确;a 光的折射率大,则根据1sin C n
= 可知,a 光的临界角较小,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 的折射角先达到90°,故先发生全反射,折射光线先消失,故D 正确;故选AB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等知识,注意偏折程度大的折射率较大,频率较高,波长较小,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光路如图所示,由于折射光线CE 平行于BO ,因此光线在圆弧面上的入射点E 到BO 的距离也为,则光线在E 点的入射角α满足sinα=得
α=30°
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光路如图所示,由于折射光线CE 平行于BO ,因此光线在圆弧面上的入射点E 到BO 的距离也为2
R ,则光线在E 点的入射角α满足sinα=12得 α=30°
由几何关系可知,∠COE=90°,因此光线在C 点的折射角为
r =30°
由折射定律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sin sin60
sin sin30i n r ︒=
==︒
选项A 错误; BC .由于光线在E 点的入射角为30°,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在E 点的折射角为60°,光线不会在AB 圆弧面上发生全反射,选项BC 错误;
D .由几何关系可知
cos303
R CE =
=︒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为
c v n =
= 因此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为
2CE R t v c
=
= 选项D 正确。

故选D 。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为反射光,故应为复色光;而折射后只有一束光线,故有一束光发生的全反射,而黄光与紫光相比较,由知紫光的临界角要小,故紫光发生了全反射,故应为黄光,故C 正确,A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OB 为反射光,故OB 应为复色光;而折射后只有一束光线,故有一束光发生的全反射,而黄光与紫光相比较,由1sinC n
=
知紫光的临界角要小,故紫光发生了全反射,故OA 应为黄光,故C 正确,A 、B 、D 错误;
故选C 。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线经AB 面折射后射到AC 面上,随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设到AC
面上的入射角逐渐变大;根据可知,紫光的临界角最小,故紫光首先发生全反射从屏上消失,红光的临界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线经AB面折射后射到AC面上,随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设到AC面上的入
射角逐渐变大;根据
1
sin C
n
可知,紫光的临界角最小,故紫光首先发生全反射从屏上
消失,红光的临界角最大,最后从屏上消失,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A.小球发出的光先从水中传播,然后再射入空气中,故我们从侧面就可以看到小球,选项A错误;
B.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故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故球所发的光不是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小球发出的光先从水中传播,然后再射入空气中,故我们从侧面就可以看到小球,选项A错误;
B.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故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故球所发的光不是从水面任何区域都能够射出的,选项B错误;
CD.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不变,由于折射率变小,故光的传播速度变大,选项C错误,D正确.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光束最终要进入材料,说明光在材料表面即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均为,若临界角等于,则发生全反射:
解得:
若临界角小于,即可发生折射,即: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光束最终要进入材料,说明光在材料表面即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均为45,若临界角等于45,则发生全反射:
1
sin45
n
=
解得:2
n=
若临界角小于45,即可发生折射,即:
02
n n
<=
根据选项可知6
2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B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将玻璃砖缓慢转过θ角时,恰好没有光线从ab面射出,说明光线发生了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即有i=C,而入射角i=θ,则可得到临界角C=θ,根据临界角公式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将玻璃砖缓慢转过θ角时,恰好没有光线从ab面射出,说明光线发生了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即有,而入射角,则可得到临界角,根据临界角公式:
得:
B符合题意。

8.C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
玻璃的折射率为1.5,可得临界角小于45°,经过第一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零,所以折射角也是零,因此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当第二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60°.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
玻璃的折射率为1.5,可得临界角小于45°,经过第一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零,所以折射角也是零,因此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当第二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60°.所以会发生光的全反射,反射光线却恰好垂直射出.因为ON等于r,则OA等于2r,由于
∠MOA=∠AMO=30°,所以AM等于2r.
故选C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蓝光折射率大于红光,故入射角首先达到蓝光的临界角,如果等于或大于这个临界角,蓝光发生全反射,出射光只剩红光,如果小于蓝光的临界角两束光都出射,但蓝光折射角将大于红光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蓝光折射率大于红光,故入射角首先达到蓝光的临界角,如果等于或大于这个临界角,蓝光发生全反射,出射光只剩红光,如果小于蓝光的临界角两束光都出射,但蓝光折射角将大于红光;因此AB图错误,D图错误的原因是红光也有反射光;只有C图正确,故选C。

10.CDE
【解析】
【详解】
AB.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B错误;
C.由折射定律
n==
可知当入射角最大为90°时,折射角θ2=45°,C 正确;
解析:CDE
【解析】
【详解】
AB .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B 错误;
C .由折射定律
n =12
sin sin θθ
可知当入射角最大为90°时,折射角θ2=45°,C 正确;
D .由折射定律
n =
12
sin sin θθ 可知欲使折射角θ2=30°,则
1sin θ=
则应以θ1=45°的角度入射,D 正确.
E .由折射定律 n =12
sin sin θθ 可知反射角为θ1,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则折射角为
θ2=90°-θ1
解得
tan θ1
E 正确。

故选CDE 。

11.BC
【解析】
根据折射定律有: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过O 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 界面上点C 射出,C 到B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 的光线入射到AB 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若AB
解析:BC
【解析】
根据折射定律有:45sin sinr
︒30°.
过O 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 界面上点C 射出,C 到B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 的光线入射到AB 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若AB 面上的入射角等于45°,则由图可知,
∠DOA=1800-450-1200=150,则设到AD 之间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450,即AB 面上最大的入
射角大于45°,选项A 错误,B 正确;根据临界角公式:2
,得临界角为45°,如果AB 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 ,此光线在AO 界面上点E 入射,在三角形ODE 中可求得O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A 到D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所以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 4
R . 增大θ,则折射角也增大,根据几何关系,设折射角为α,则有光线射出的部分对应的圆心角为90°-α-(180°-135°-α)=45°,知对应的弧长不变.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BC .
点睛: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做光路图运用几何关系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基础;此题意在考查正确地作出光路图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2.BCD
【解析】
【详解】
A .根据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知入射光不可能在ab 界面发生全反射,A 错误;
B .当θ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可能射到bd 界
解析:BCD
【解析】
【详解】
A .根据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知入射光不可能在ab 界面发生全反射,A 错误;
B .当θ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可能射到bd 界面上,且在bd 界面可能发生全反射,B 正确;
C .由光路的可逆性知,射到cd 界面上的光,一定不能在cd 界面发生全反射,C 正确;
D .从cd 界面射出的光是各种色光,且一定互相平行,D 正确.
13.BD
【解析】
【详解】
A .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不改变光的频率,A 错误;
BC.由题分析可知,玻璃砖对b束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束光的折射率,b光的频率高,由得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解析:BD
【解析】
【详解】
A.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不改变光的频率,A错误;
BC.由题分析可知,玻璃砖对b束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束光的折射率,b光的频率高,由c fλ
=得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B正确C错误;
D.由
1
sin C
n
=分析得知,a光的折射率n小,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
反射的临界角,故D正确。

故选BD。

14.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子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所以光从真空射入光纤,光子的频率不变;故A正确.
B、光通过此光纤到达小截面的最短距离为L,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则光通过此
解析: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子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所以光从真空射入光纤,光子的频率不变;故A 正确.
B、光通过此光纤到达小截面的最短距离为L,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
c
v
n
=,则光通过此
光纤到达小截面的最短时间为
L nL
t
v c
==;故B错误.
C、通过光纤侧面全反射后再从上方截面射出的光束与垂直射出上方截面的光束不平行;故C错误.
D、设临界角为C,则
1
sinC.
n
=到达光纤侧面光线入射角等于θ,当θC
>,即有
1
sinθ
n
>,则光在第一次到达光纤侧面时发生全反射,不会从光纤侧面射出;故D正确.故选A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反射现象的条件和临界角公式,结合几何知识进行分析.要注意光的频率与介质无关,而光速与介质有关.
15.AD
【解析】
七色光中白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故经玻璃球折射后红光的折射角较大;由玻璃球出来后将形成光带,而两端分别是红光和紫光;根据光路图可知说明M 、Q 点为紫光;N 、P 点为红光
解析:AD
【解析】
七色光中白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故经玻璃球折射后红光的折射角较大;由玻璃球出来后将形成光带,而两端分别是红光和紫光;根据光路图可知说明M 、Q 点为紫光;N 、P 点为红光;故选AD .
点睛:本题考查折射定律的应用,只需明确一个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即可以明确两光线的光路图,从而确定各点的颜色.
16.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没有发生偏折,由于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所以由折射定律
可得临界角C 等于45°。

当光线射到ab 面时,入射角等于60°,所以发生光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没有发生偏折,由于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所以由折射定律
1sin 2
C n =
= 可得临界角C 等于45°。

当光线射到ab 面时,入射角等于60°,所以发生光的全反射,当反射光线射到另一直角边ac 时,由几何关系可得,入射角等于30°,因此既发生了折射也发生反射,由折射定律得折射角等于60°,正好平行于棱镜的底边。

而反射光线对应的反射角是30°,导致光线到达bc 面时垂直bc 面,所以会垂直射出。

如图所示
综上分析可知BD 正确,AC 错误。

故选BD 。

17.AD
【解析】
光线通过两面平行的玻璃板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只是发生了侧移,A 正确;光线在a 表面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故不会发生全反射.当光线射到b 表面时,入射角等于光在a 表面时的折射角,由光
解析:AD
【解析】
光线通过两面平行的玻璃板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只是发生了侧移,A 正确;光线在a 表面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故不会发生全反射.当光线射到b 表面时,入射角等于光在a 表面时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知,它在b 表面的折射角等于在a 表面的入射角,故在b 表面也不会发生全反射,故BC 错误,D 正确.
18.BCD
【解析】
【详解】
A .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时,由光疏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选项A 错误;
B .根据当i=90°时r=45°,可知无论入射角i 为多大,折射角r 都不会超过45°, 解析:BCD
【解析】
【详解】
A .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时,由光疏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选项A 错误;
B .根据sin sin i n r
=当i =90°时r =45°,可知无论入射角i 为多大,折射角r 都不会超过45°,选项B 正确;
C .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时,则 sin 2sin(90)
i i =- 解得 tan 2i =
选项C正确;
D.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由光疏射向光密介质,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
E.若将入射光换成紫光,则由于紫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则在同样入射角i的情况下,折射角r将变小,选项E错误。

故选BCD。

19.ABC
【解析】
【详解】
A.将全反射棱镜如图放置,可满足要求,选项A正确;
B. 将全反射棱镜如图放置,可满足要求,选项B正确;
C. 将全反射棱镜如图放置,可满足要求,选项C正确;
D.
解析:ABC
【解析】
【详解】
A.将全反射棱镜如图放置,可满足要求,选项A正确;
B. 将全反射棱镜如图放置,可满足要求,选项B正确;
C. 将全反射棱镜如图放置,可满足要求,选项C正确;
D. 全反射棱镜对光路有两种控制作用:将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或是改变180°,而没有会聚光线的作用,选项D选项错误。

20.BD
【解析】
从图中可知光线a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是入射角,r是折射角,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故a光的频率大,波长小,根据公式可知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的干涉条纹小于b光的干涉条
解析:BD
【解析】
从图中可知光线a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1sin
sin
n r
θ
=,θ是入射角,r是折射
角,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故a光的频率大,波长小,根据公式
L
x
d
λ
∆=可知用同一装置
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的干涉条纹小于b光的干涉条件间距,AC错误;在真空中,根据公

c
f
λ=可得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B正确;根据全反射定律1
sin C
n
=可知折射率
越大,全反射角越小,最先消失,D正确.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干涉,关键是记住几个公式:折射率定义公

sin
sin
i
n
r
=、光速公式
c
v
n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L
x
d
λ
∆=.要注意公式
sin
sin
i
n
r
=的条
件条件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折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