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3分)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省力杠杆
2.(3分)2017年5月21日,在长春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当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运动员的()
A.动能增大B.惯性增大
C.所受重力增大D.运动状态不变
3.(3分)下列生活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筷子B.瓶起子
C.羊角锤D.独轮车
4.(3分)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A.F、p 不变,f 变大B.F、f 不变,p 变大
C.F 变小,p、f 变大D.F、f 不变,p 变小
5.(3分)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满水,当阀门A和阀门B打开后,水不流动时()
A.左管中水面最高B.右管中水面最高
C.左右两管水面一样高D.中间容器水面最高
6.(3分)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三个球A、B、C,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A.A 球B.B 球
C.C 球D.B 球和C 球
7.(3分)一个中学生从教学楼一楼爬到三楼,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30J B.300J C.3000J D.30000J
8.(3分)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受到的摩擦力()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绳子粗糙
B.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C.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
D.爬绳和爬杆时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9.(3分)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10N,如果滑轮、绳子所受重力、绳与滑轮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不计,则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F做功的功率分别是()
A.10N 40W B.5N 10W C.10N 20W D.5N 20W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2分)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还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11.(2分)如图所示,农村炉灶里的烟之所以顺着烟囱排到屋外,其原因是因为风吹过烟囱的顶端,使那里的空气流速,压强。
12.(3分)质量为3kg的物体被1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的墙上不动,如图所示,则此时
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N;若将水平压力减为8N时,物体刚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方向向。
13.(3分)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的实验是实验;历史上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实验;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14.(4分)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排开水的体积是m3.(g=10N/kg)
15.(2分)如图所示,杠杆A端为支点,在另一端B用力F将挂在C点的物体提起。
已知物重为50N,则动力F为N.物体G重力方向是。
16.(2分)爱米将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
则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力(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7.(6分)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g=10N/kg)。
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8.(6分)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组提升砖块,某工人将500N重的砖块一次匀速提升到离地面4m高的砌墙处,所用拉力是200N,所用时间是20s,求这次提升砖块过程中
①工人做的有用功;
②工人做功的功率;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综合题(共43分)
19.(2分)画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及其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0.(4分)把羊角锤看做杠杆,如图用羊角锤拔钉子,O为支点,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21.(5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忽略绳重及摩擦。
(1)如图甲是小明实验中的情景,如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弹簧测力计拉力
F/N
弹簧测力计移
动距离s/m
20.050.40.15
①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0.1J,拉力做的总功为J。
②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根据所给信息分析,可知小明
的错误是。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滑轮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3)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2.(6分)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
23.(8分)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测量蜡块(ρ蜡<ρ水)的密度,并进行了如下操作:a.如图甲,蜡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下方,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c.如图丙,将蜡块拉出水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在b操作中将蜡块和金属球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该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蜡=(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以上操作顺序会使测得的密度比实际密度,为使测量值更准确,甲、乙、丙的合理顺序应为。
24.(6分)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
(2)当在A挂三个钩码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处挂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均为100克),若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选填“左”
或“右”)端下沉。
(3)若A端挂三个钩码拿去B处钩码,改在C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平衡时弹簧上的示数为N(g=10N/kg)。
若弹簧测力计在C位置是由竖直向上改为斜向右拉动时其示数大小将(选填“变大”或“变小”)。
25.(6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6.(6分)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
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峰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实验优于小峰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B.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A;2.A;3.A;4.B;5.C;6.C;7.C;8.B;9.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形变;运动状态;11.大;小;12.10;29.4;上;13.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
减小;14.8;上浮;5;5×10﹣4;15.20;竖直向下;16.不变;不变;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7.;18.;
四、综合题(共43分)
19.;20.;21.0.06;总功小于有用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读错;力的方向;相同;22.b;远;匀速直线;23.排开水的体积;•ρ水;小;甲、丙、乙;24.左;测量力臂;4;左;6;变大;25.小桌陷入细沙的深度;压力大小;受力面积;26.相反;钩码的数量;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够平衡;将小卡片剪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