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高考模拟学科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澄城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高考模拟学科试卷
澄城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
成林洲姚志玲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秕漏紧箍咒真知灼见识事务者为俊杰
B.国粹口头禅优柔寡断杀鸡焉用宰牛刀
C.糟粕拌脚石休养生息来而不往非理也
D.笙萧绕指柔负偶顽抗多行不义必自毙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当校长做完关于开学工作的报告后,我们不谋而合地鼓起掌来。
B.这次印度洋海啸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海边那座造价不菲的豪华度假屋,顷刻间变成了一堆一文不名的瓦片,令他悲痛欲绝。
C.组织少先队员们到敬老院去做一些如扫地、洒水、浇花和擦玻璃等微不足道的事情,可以培养孩子们尊敬老人的思想品德。
D.新馆长一上任,就着手清理图书馆的藏书,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就使上千册久假不归的图书回到了学校图书馆。
3、下列各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
倒。
B.一般情况是,鸟儿如果想在城市生活,就必须提高嗓门,以免自己的声音不被噪声淹没。
C.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态度。
D.宋楚瑜表示,经过50多年的隔阂之后,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比如对大陆的巨大改变和进步,台湾民众如果不来亲自看看,是不会清楚的。
4、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耸峙,奇石满布b.危崖耸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②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___,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
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
A.①a②aB.①a②bC.①b②aD.①b②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一7题。
海啸,大海的“呼吸”
向池塘投入一块石头,可以产生一系列同心圆的涟漪。
海啸就类似于这些涟漪,只是产生海啸的不是石头而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地理运动,如海底
山体滑坡,海洋岛屿的塌陷,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有可能引起海啸。
到目前为止,引起海啸最常见的原因是海底地震。
’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
当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边缘相互卡住时,就会慢慢积聚能量。
当两个板块互相分开后,由于能量突然释放就会造成海底断裂,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
海底地壳的强烈运动搅动了海水,使海面上涌起巨大的波浪,海啸也就诞生了。
____年岁末,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接处由于相互挤压,引发了里氏9级地震,板块垂直位移达10米,将巨量海水排出海床,引起巨大的搅动,将海浪推出数千千米,造成印度洋海岸8国超过17万人死亡。
在广阔的海洋里,海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几乎是喷气式飞机的速度。
但是当你从飞机的舷窗向下望去时,你根本就不可能把海啸和海风引起的海浪区分开来。
这是因为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尽管波动速度很快,但波高却不是很大,一般只有几米,且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
轮船上的旅客很害怕海啸经过,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地摇晃。
因为海啸的波浪动量很大,所以海啸在穿过很长的距离后损失的能量相对来说就很小。
1960年发生在智利海岸线上的地震引起的海啸,在花了22小时穿过了16000千米的距离到达日本海岸后,“雄风不减”的巨浪仍然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海啸即将袭来时,大海先来一次“深呼吸”,海水迅速退落,数十分钟之后,海水又骤然上涨。
当海啸抵达海岸的时候,由于那里海底比较浅,海啸的速度被迫减慢,同时海浪像手风琴一样折叠起来,形成一座巨大的“水
墙”,可以达到几十米高。
最后,呼啸着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海滩,猛扑陆地,涌入城市。
当海啸形成之后就没有办法阻止它移动了,但是仍然可以想办法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半成立了国际海啸情报中心(这个机构着重关注环大平洋国家),日本政府投资了数十亿日元修建海啸防御工程(例如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日本和美国都有海啸报警系统。
在日本和美国,海啸报警系统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
当检测到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海啸。
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很准确,常常会发出错误的警告,因为并不是每次地震都会引起海啸。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在其上路过的轻微的海啸。
日本和美国都相继在其海岸线下沿着电缆线放置了一系列海底压力传感器,当这些传感器检测到海啸时,安放在旁边的浮标就全通过卫星将信号传到海岸上。
尽管像引发印度洋大海啸那样的地震日前仍无法预测,但地震监测系统却可以计算它们的强度和位置,便于地震学家预告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袭击。
由于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大于海潮在海上推进的速度,这样的系统可在海啸发生前几小时发出警报。
1993年当海啸袭击日本海岸的时候,听到报警之后人们就迅速离开了家,转移到高山上去了。
这次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的里氏9级地震是40年来最大的地震,美国大平洋海啸警报中心测出这次海底地震并试图发出海啸警告,但是该地区没有官方报警系统。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夏威夷中心主任查尔斯·麦克里里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我们无法同那个地方的任何人取得联系。
”
(选白《大自然探索》____年第2期,撰文:杨燃等,略有改动。
)
5.根据原文意思,最适合填入文中第2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A.亚洲板块猛烈滑落B.印度洋板块猛烈滑落
C.印度洋板块急剧上升D.两大板块同时急剧上升
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底地震发生后,地震学家可以通过地震监测系统计算它的强度和位置,从而预告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袭击。
B.几乎是喷气式飞机速度的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它的波高一般只有几米,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
C.海啸即将袭来时,海水会从海岸线迅速退落,波浪也变得不规则。
D.因为地震检波仪常常发出错误的警告,所以日本和美国的海啸报警系统被换成了海底压力传感器。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啸生成时,停泊在港口的船只和靠近海岸的船只应该快速驶向大海,离岸越远,安全系数就越大。
B.海啸袭来时,跑到高处和原地躲避是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对抗海啸的两个办法。
C.海底地震都发生在消亡地带,因为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
D.如果印度洋周围的国家有海啸报警系统,那么这次海啸将不可能发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
性宽仁恭爱。
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
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茂性不好争如此。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
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
”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茂曰:“汝为敝人矣。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
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
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
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
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
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
(节选自《后汉书·卓茂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嘿解与之,挽车而去挽:牵引
B.幸至丞相府归我幸:希望
C.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谢:感谢
D.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乘:凭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亦必数年之后,教乃大行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卓茂任密县县令期间,十分爱护当地吏民。
当有人告发他属下的亭长接受馈赠时,他很谨慎地问明情况,并用礼义教育告发者,妥善解决了此事。
B.卓茂骂告发者是“敝人”时,心里真有点火了,因为告发者话中有话地指责他没有管好属下官吏,他觉得告发者的行为如同禽兽,毫无仁爱可言。
C.卓茂认为那亭长向来是好官吏,如果百姓出于敬爱而赠送他礼物,他也可以接受,虽然法律禁止此类事物,但这样做是顺从人情,并不违背礼义。
D.卓茂教育告发者的一番话,也表明了他为政的基本思想,那就是与人为善,慎用刑法,注重以礼义教化百姓。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1)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4分)译文:
(2)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3分)
译文:
(3)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
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_____________,但愿人醉不复醒。
(《将进酒》李白)
(2)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
(《旅夜书怀》杜甫)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____。
(《齐桓晋文之事》)(4),。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五、(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远方
(1)远方似乎总是使人向往的。
(2)其实有美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3)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
那神秘常使人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
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不了解的远方。
(4)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上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
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山的感情。
对一个爱纵的远方的人来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也是悲哀的了。
(5)东方!__!曾是西洋人心中的远方,想象中的天堂,招引着多少西洋人金碧辉煌的梦想。
虽然它不是天堂,但一个研究__历史的意大利青年仍兴奋地向我说:“我终于来到了这里,来到了从小就向往的东方!”
(6)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就是天堂。
对天堂的向
往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他们渴望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走进那远方。
地狱也是最远的远方,关于它的传说令人恐惧。
有人因向往天堂而做好事,有人因怕进地狱而做好事。
远方,常在冥冥中驱策着人们!
(7)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
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拓展着人们的胸怀,成熟着人们的思想。
司马迁曾漫游远方,为他的《史记》积淀了底蕴。
古希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西底德斯曾漫游远方,从而写出了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态的文化,使伯拉图开拓了视野,而影响到他《理想国》的写作。
(8)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也充满生机。
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
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不是人生。
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抵达远方的奋斗的记录。
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
(9)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
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想。
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
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
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
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即便如此,也只管去走自己这段路,英雄的身后自会有新的英雄。
(10)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幸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不管笼子多大,笼子不是天空。
(11)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而有力的挑战,你去吗?
14.作者从空间的角度写“山是纵的远方”,此外还写了几种“远方”?请列举出来。
(6分)
答:
15.第7段中谈及司马迁、柏拉图等人,这样写有哪些作用?(6分)答:
16.作者认为对“远方”应持的态度是(6分)
答:
17.下面对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两项是(4分)
A.以“远方”为线索,古今中外随处点染,内容丰富,开阖自如,表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文化色彩浓重。
B.作者先写拜伦的“眺望”,又写意大利青年的“到达”,在悲哀与喜悦的对比中,突出了“远方”的魅力。
C.作者笔下的“远方”,充满风险,充满机遇,充满引力;“天堂”与“地狱”的描写,使充满了神秘色彩。
D.第9段中,作者以星空作比,突出了“远方”永无止境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人及人类前途的一种理解。
E.从远方的美丑起,以远方的美丑收,首尾呼应。
末句“你去吗?”的叩问,于轻松随意中深化了主题。
答:
六、(15分)
18、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九篇交流论文的题目,推断出“浙江省第四届名校长论坛”的主题。
(不超15字)(4分)
《打造强势品牌学校》《校不在老,有特色才行》《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创特色·树品牌·促发展》《办学特色与特色办学》《学校特色教育及其支点》《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国际人才》《以新的教学理念创学校质量品牌》《特色就是品牌,品牌就是资源》
19.把下面的长句变成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
(不改变愿意,可以适当添加词语)(6分)
布什总统向国会提出约旦国王侯赛因逝世后,王储阿卜杜拉继位首次执掌国家大权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是经济薄弱,美国政府应加快向约旦提供援助的要求。
答:①
②
③
20.仿照例句,任举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的警示作用的句子。
(5分)
例:竹
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
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答:事物名称:
正面:
反面: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乌龟和兔子争论谁跑得快。
他们约定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就出发了,兔子自恃天生腿快,对比赛毫不在意,竟躺在路边睡觉去了。
乌龟知道自己走得慢,一往直前,毫不停歇。
这样,乌龟从睡着的兔子身边爬过去,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这是《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或相反的情况。
我们做事的时候,态度与结果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以“态度与结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故事可用可不用。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
1、B(A项,纰漏,识时务;C项,绊脚石,非礼也;D项,笙箫,负隅顽抗)
2.D(A不谋而合,指没有事先商量而思想行为完全一致。
校长做完报告,学生鼓掌,是出于习惯和礼节,用此成语不合句意。
B“一文不名”是指一分钱也没有,很穷困,而不是不值钱。
C微不足道,形容微小,不值得一说,而不是只形容微小。
)
3、D(A“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主客关系颠倒,可改为:“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使中外游人倾倒”。
B是否定不当。
去掉“不”字。
C把“和”改为“或”)
4、D(注意句子的前后照应和程度轻重)
二
5.B(本题考察“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不过出题方式略有变化,改成填空样式。
分析上下文,“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是指属于大陆板块的海底上升,属于海洋板块的海底下沉,由此可知,A、C、D都错)
6.D(海啸报警系统包括地震检波仪和海底压力传感器等,它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
原文是“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装置”不等于“系统”)
7.A(根据“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的摇晃”和“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可知A项正确。
B项,有的同学可能根据“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这一句而选择B项,但对于大海啸来说,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你只能尽力跑到安全的地方,“原地躲避”错。
C项,原文为“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所以C项错。
D项,海啸生成之后,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和削弱它了,有报警系统,只能减少损失,并不能说“海啸将不司能发生”,所以D项是错误的)
三
8.C(谢:道歉。
)
9.A(A项: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修饰。
B项均为介词,表示比较。
C项均为连词,表示目的,以便,用来。
D项均为副词,于是,才。
) 10.B(卓茂指责告发者为“敝人”,是因为他感到这种告发行为不妥当不高尚;“觉得告发者的行为如同禽兽”之说也不符合文意。
)附
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宛人。
性格宽厚仁慈,谦恭友爱。
乡里的老朋友,
即使品行才能与卓茂有所不同,也都真心诚意地敬爱仰慕他。
起初卓茂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奉事孔光,孔光称赞他是长者。
当时卓茂曾经出行在外,有人指认他的马是自己丢失的。
卓茂问道:“您丢失马多长时间了?”那人回答说:“一个月多几天啊。
”卓茂拥有这马已经几年,心里知道那人弄错了,但还是默默解开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离去,临行回头说:“如果不是先生的马,希望您到丞相府还给我。
”后来有一天,马的主人在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送马,磕头向卓茂道歉。
卓茂本性不喜欢争执就像这样。
后来卓茂凭儒术被举荐为侍郎,供职于宫门之内,随又调任密县县令。
他费尽心思教化地方,对待人民如同子女,总是用善行来教导大家,口中从来没有恶言恶语,官吏百姓亲近爱戴他,因而不忍心欺骗他。
曾经有人告发卓茂属下亭长接受了他赠送来的米肉,卓茂让左右回避,而后问那人说:“亭长是向你索要了吗?是你有事托他而接受你的米肉吗?还是平日自己因为恩情而赠送给他呢?”那人说:“是我自己去送给他的。
”卓茂说:“你赠送,他接受,为什么要告发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使百姓不害怕官吏,官吏不收取百姓财物。
现在我害怕官吏,因此送他米肉,官吏已最终接受,所以来告发啊。
”卓茂说:“你真是个糊涂人哪。
大凡人类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知道互相尊敬的事啊。
现在邻里年长的人尚且送他们礼物,这是为人之道中用来使人互相亲近的方式,何况官吏和百姓呢?官吏只是不应该凭借威势权力硬要索取礼物罢了。
大凡人出生以后,就成群聚居,混杂相处,所以有了纲常礼义,以便互相和睦交往。
你岂不想学习这些,难道能高飞远走,不住在人间吗?亭长向来
是好官史,年节时赠送他米肉,是礼节啊。
”那人说:“如果像这样,那么刑律为什么禁止这种事呢?”卓茂笑着说:“刑律规定大法则,礼义顺从人情。
现在我用礼义教导你,你一定没有怨恨;如果用刑律来惩治你,你将怎么放置手脚呢?这一大门之内,小错可以判罪,大恶可以杀头啊。
暂且回家想想其中道理吧!”于是那人接受了他的教诲,而那官吏则感激他的恩德。
当初,卓茂刚到密县,有些事务被他废置了,官吏百姓嘲笑他,邻城听说的人也都讥笑他没有才能。
河南郡为他配置了代理县令,卓茂也不疑忌,处理事务同平常一样。
几年后,教化广泛生效,县中道不拾遗。
这时候王莽执政,设置了大司农六部丞,勉励督促农桑之事,调卓茂担任京部丞,密县百姓老老少少都流泪跟随着为他送行。
(节选自《后汉·卓茂传》)四、(18分)
11.(1)他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不敢和家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劝告使他留下银子。
(得分点为:①夜行;在夜里走路。
②之:这件事,指代拾银之事。
③恐:担心,害怕。
④“劝令”后省略宾语,翻译时必须补出。
)(4分)
(2)(何岳)问他(那人)银子的数量和封存的标记,回答全都符合,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得分点为:①封识:封存的标记。
②遂:于是,就。
③以:把。
后面省略宾语“银子”,翻译时必须补出。
)(3分)
(3)捡到了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得分点为:①拾金:捡到银子。
②“皆我物也”是判断句,翻译时必须补出主语“银子”。
③何:为什么,表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