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母婴阻断的效果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母婴阻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对HIV感染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护理干预,评价干预效果。
方法: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录98例HIV感染孕产妇,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
产妇处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例数49,分别落实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性护理
干预,依据婴儿、孕产妇结局作为对比标准。
结果: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婴儿、孕产
妇结局与对照组相比,更具干预优势,且出现P<0.05结果,分析存在统计价值。
结论:在
对HIV感染孕产妇开展护理的过程中,施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婴儿、孕产妇结局,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护理干预;效果
在HIV感染的女性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任意一个阶段,将病毒由母体传给围生儿
的过程在临床中被称为艾滋病母婴传播。
近些年来,受HIV感染女性妊娠率不断提高,导致
儿童艾滋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目前,对于15岁以下的艾滋病儿童来讲,母婴
传播是非常主要的渠道[1]。
我院本次研究选择就诊孕产妇98例,基于对其各项临床资料展
开分析,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断母婴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报告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录98例HIV感染孕产妇,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
所有孕产妇处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例数49,比较两组组成基线资料结构的
内容,如年龄、孕周等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为最终结果,可进行对比讨论。
对照组
年龄区间23~41岁,平均(31.37±2.85)岁;孕周区间35~42周,平均(38.74±2.56)周。
观
察组年龄区间20~42岁,平均(31.96±2.11)岁;孕周区间36~43周,平均(39.02±2.01)周。
1.2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遵医嘱实施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基础上实施综合护
理干预,具体如下:(1)知识教育、随访。
与孕产妇、家属积极甲交流,讲解HIV感染相关知识,并派遣专人随访,同时指导孕产妇做好孕期保健,提高对母婴阻断以及艾滋病的认识,以此提升终止妊娠时的依从性[2]。
(2)心理干预。
目前,临床上还未发现治疗艾滋病的有
效方式,因此,当孕产妇认识到自己感染上HIV病毒时,自然会产生较大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要以正确的太对对待孕产妇以及家属,并保护好其隐私,不可出现歧视感。
通
过音乐疗法、聊天交谈等措施,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
(3)药物干预。
以孕产妇个人感染
情况为准,在确保孕产妇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干预风险性后,施加针对性药物治疗[3]。
(4)
新生儿护理。
胎儿彻底娩出后,立即使用流动水冲洗母体血液、毛绒组织等,在日常护理中,注意避免新生儿皮肤受损。
依据新生儿身体状况,尽早采取已放行措施,即按照新生儿体重
每千克使用2㎎NVP、4㎎AZT的用量,对新生儿实施阻断性护理[4]。
1.3观察指标
对婴儿、孕产妇结局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选择SPSS17.0,所有数据检验均选择x2,以(%)表述,对比数据呈现P<
0.05,则存在统计分析价值。
2.结果
(1)婴儿结局
出生婴儿:对照组39例(79.59%)、观察组48例(97.96%),x2=8.2947,P=0.0040;婴儿
失访:对照组12例(24.49%)、观察组1例(2.04%),x2=10.7312,P=0.0011;存活婴儿:对照组35例(71.43%)、观察组44例(89.80%),x2=5.2885,P=0.0215;婴儿HIV阳性:
对照组12例(24.49%)、观察组4例(8.16%),x2=4.7805,P=0.0288;比较上述结果,均
为观察组更优,且各项对比均以P<0.05定局,统计价值显著存在。
(2)孕产妇结局
孕中期阳性检出情况:对照组26例(53.06%)、观察组14例(28.57%),x2=6.0828,
P=0.0137;终止妊娠:对照组19例(38.78%)、观察组7例(14.29%),x2=4.0108,
P=0.0452;比较上述结果,均为观察组更优,且各项对比均以P<0.05定局,统计价值显著
存在。
3.讨论
HIV病毒感染是致使艾滋病发生的根本因素,而母婴传播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
了能够降低儿童艾滋病的发病率,提升护理干预的效果是必要措施。
综合护理干预是在常规
护理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全面性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让患者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及时终止妊娠必要性等等,帮助HIV病毒感染孕产妇正确的认识病症,采取有效的措施,缓
解不良情绪,在取得孕产妇及其家属信任的同时,提高护理依从性,进而提升护理干预效果。
上述研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将其婴儿、孕产妇结局记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体现
出观察组婴儿出生率97.96%、婴儿失访率2.04%、婴儿存活率89.80%、HIV阳性婴儿率
8.16%、孕中期阳性检出率28.57%、终止妊娠率14.29%均优于对照组79.59%、24.49%、
71.43%、24.49%、53.06%、38.78%。
由此可以断定,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确实可以提升
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与李社莲[5]研究存在相似性。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HIV感染孕产妇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母婴阻断效果,
改善婴儿与孕产妇结局。
参考文献:
[1]刘姿. HIV阳性产妇实施母婴阻断的护理分析[J]. 延边医学,2015(14):139-140.
[2]马安舍,唐光平. 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7(9):836-839.
[3]惠月红,朱巧君.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探讨[J]. 中国性科学,2015(3):66-68.
[4]王京仙.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142-142.
[5]李社莲. 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母婴阻断的效果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9):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