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提练第13招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公式G=mg=ρVg可得,ρ水V水l1=ρ石V石l2;又石块体积等
于它排开水的体积V石=V水,则ρ水l1=ρ石l2,故ρ石=



(2)实验时筷子水平平衡,此时重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支点
到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零,即重力的力臂为零,可消除筷
子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故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
果无影响。
(3)若瓶中水未装至溢水口,则溢出的水的体积小于实际排开
的水的体积,溢出的水的重力就小于排开的水的重力,当进
行图丙实验时,l1会变大,由ρ石=
答案:(1)


(2)无
(3)偏大


可知,ρ石偏大。

一次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1.如图所示的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ρ水=
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
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
物体的质量。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

杠杆的平衡条件


[产品制作]
器材:木棒、塑料杯、细线、刻度尺、金属块(代替秤
砣)。
步骤:
①模仿杆秤结构,用杯子代替秤钩,先自制一根无刻度
“密度秤”;
②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
D.换用更细的秤杆
【点拨】
(4)把秤纽位置往远离秤钩一侧移动,则阻力臂增大,动
力和阻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臂增大,即AB两点
之间长度增大,密度秤会更精确,故A正确。减小秤砣的质
量,动力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臂增大,即AB两点
之间长度增大,密度秤会更精确,故B正确。杯中不加液体,
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0×l1=G
O点)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质量的“杆秤”;
①如图乙所示,以杠杆上的A点为支点,当在C位置挂3个
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刚好平衡,则该杠杆的质量


100
g。然后小明将C位置的3个钩码取下,

挂到右侧作为“秤砣”。
②为了将该“杆秤”的零刻度线标在A位置处,
小明应在图乙C位置处装配一质量为 150

g的吊盘。
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由此准备制
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
[小组讨论]
液体密度计是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判断密度大小;根


据密度公式ρ= ,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
系来制作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及深入讨论最
后确定了制作方案。
[查阅资料]
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如图甲所示),刻度是均匀
4m3,物块的密度ρ= =
=2×103



×
kg/m3。(5)实验
中,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便于得到
普遍规律。

多次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3.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杠杆质量
分布均匀,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 g。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
后,用细线将物块挂于杠杆左侧,将3个钩码挂于右侧,杠
杆仍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每个钩码质量为100 g,0=
3×100 g×g×4L0,则物块质量m=400 g。
(3)该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调节右侧钩码的位置,使
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3L0=

2
N;

(4)该物块的密度是

2×103
kg/m3;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的位置和
个数,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A
(填字母)。

A.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便于得到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点拨】
(1)图甲中杠杆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
改变物块M悬挂点的位置,当密度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
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秤的刻度值可均匀标记在AD之间的刻度线上
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
C.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
D.将支点向A右侧移动1格,秤的量程会增大
【点拨】
(1)杠杆右端高,应将螺母向杠杆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
砣×lA,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
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0+G水)×l1=G砣×lB,
联立两式可得G水=


。杯中加某种液体至a处,提起秤纽,
移动秤砣,当秤杆在AB中某一点C处,水平位置平衡时,可
得G液=







。当液体体积和水的体积相同时,液体

③接着小明在图丙的D位置标记上该“杆秤”能测的最大
质量为

600
g,并将其他质量数值均匀标记在AD之间的

刻度线上,完成“杆秤”的制作。
(3)小华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将“杆秤”改装成简易的液体
密度秤,如图丁所示,将C位置的吊盘换成等质量且容积
足够大的空桶,将右侧的“秤砣”换成一已知质量的物块
M,现往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等体积的不同液体,
第13招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
教你一招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的思路:利用直杆与刻度尺,
运用杠杆平衡条件测物体的重力;再利用排水法可间接测得
物体的体积,进而求出物体的密度。
⁠ ⁠
[情境题 动手实验型]李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巧妙地测
出一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取一根筷子,用细线将其悬挂,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

和水的密度比就是重力比,也为长度比。如果减少加入杯中的
液体体积,则不能通过密度秤得到液体的密度大小,故C错误。
秤杆的重力不影响最后的密度结果,故D错误。
水平位置刚好平衡,设杠杆的质量为m,则3m钩码g×2L+


mgL= mg×4L,解得m=2m钩码=2×50


g=100 g;②为了
将该“杆秤”的零刻度线标在A位置处,由①可知,小明应
在题图乙C位置处装配的吊盘的质量应等于三个钩码的质量,
杠杆能够重新保持平衡,即吊盘质量为150 g;
③小明在题图丙的D位置挂上3个钩码后,设能测的最大质量
kg/m3。

【点拨】
(3)题图丙中,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石l1=G水l2,即m
石gl1=m水gl2,ρ石V石gl1=ρ水V水gl2,ρ石V石l1=ρ水V水l2,又溢
出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即V石=V水,则石块的密度ρ


3
石= ·ρ水= ×1.0×10

kg/m3=2.6×103 kg/m3。
2.[2023·达州]在学习了密度、浮力、杠杆的相关知识后,小
丽同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出了一个物块的密度,请帮
她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相邻两刻度间距离相等的轻质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
位置,此时杠杆


(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

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
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节。调节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
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
挂同样的钩码

3
个 。若将 A、B两点下方

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格,那么杠
杆 右 ( 填“左”或“右”)端将会下沉;


(2)完成实验后小明突发奇想,想利用该杠杆(重心始终位于



(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用细线将物块挂于杠杆左侧,将
3个钩码挂于右侧,杠杆仍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每
个钩码质量为100 g,则物块质量为

400
g;

(3)将该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调节右侧钩码的位
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则物块在水中所
受浮力为


石块的体积;


(3)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
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好的杠杆
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如图丙所示。此时小桶A、B的悬挂点距支点O分别为
13 cm和5 cm,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


2.6×103
水平平衡,悬挂位置记为O点,如图甲所示;
B.将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形状,倾斜固定放置,在瓶中装水至
溢水口处,用细线系紧石块,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溢出的
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如图乙所示;
C.取出石块,擦干水;将装水的塑料袋和石块分别挂于筷子
上O点两侧,移动悬挂位置使筷子仍水平平衡,用刻度尺分
别测出O点到两悬挂点的距离l1和l2,如图丙所示。
故A正确;
随着L'的增大,ρ的值变大,即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
故B正确;增大M的值,当L'取到最大值时,ρ的值变大,即
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故C正确;将支点A向右侧
移动1格,左侧力臂变大,右侧力臂变小,根据上述计算式
知ρ的值变小,秤的量程会减小,故D错误。
4. [2022·金华·新考向·科学论证]项目学习小组在使用密度
平位置平衡;设杠杆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一个钩码的重力
为G,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3L=nG×4L,解
得n=3;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
格,则杠杆左端F1'L1'=4G×2L=8GL,杠杆右端F2'L2'=
3G×3L=9GL,故右端下沉。
(2)①以杠杆上的A点为支点,当在C位置挂3个钩码,杠杆在
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应往


侧移动。

(3)步骤③中,秤砣悬挂点B标记的刻度值应为

1.0


[产品检验]
用多种密度已知的液体对“密度秤”刻度准确度进
行检验。
[产品升级]
(4)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进措施可行
的是

AB


A.把秤纽位置往远离秤钩一侧移动
B.减小秤砣的质量
C.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
1.0×103 kg/m3)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的是

便于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调节,这样做的目

,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

的影响;
(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
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 等于
(1)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密度ρ石=
(用字母ρ水
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

(填“有”或“无”)影响;
(3) 如图乙所示的步骤中,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实验
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题秘方
(1)图丙中,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水l1=G石l2,
位置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A标记为
“0”刻度;
③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时,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刻度(单
位g/cm3);


④以AB两点之间长度的 为标准,在整根秤杆上均匀地
标上刻度。
(2)在制作过程中,秤杆出现左低右高现象(如图丙所示),要
为m',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m'g×2L=3m钩码g×8L,解
得m'=12m钩码=12×50 g=600 g。(3)设液体密度为ρ,液体
的体积为V,物块M对应的力臂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

以列式ρVg×2L=MgL',解得ρ= L'。由于M、V、L都是

固定值,则秤的刻度值可均匀标记在AD之间的刻度线上,
2L0×3×0.1 kg×10 N/kg;解得F=2 N,物块的重力G=mg
=400×10-3 kg×10 N/kg=4 N,则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G-F=4 N-2 N=2 N。
(4)物块的体积V=V排=





=2×10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