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春化特性及春化作用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通报 2004, 21 (1): 26 ̄36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植物春化特性及春化作用机理①
胡 巍 侯喜林② 史公军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 210095)
摘要春化作用是某些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促使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理状态转变的一种受遗传控制的生理过程。本文对植物春化反应特性、春化作用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春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春化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春化作用,成花,春化特性,分子生物学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Plant Vernalization
HU Wei HOU Xi-Lin② SHI Gong-Ju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Vernalization, one of the genetically controled process induced by low temperature which involves expression of related gen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ransition to flowering in some higher plant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plant vernalization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ypes of vernalization , 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rnaliza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vernalization. The existed problems in research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prospect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Vernalization, Flowering, Vernal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lecular biology
高等植物的成花过程(包括成花诱导和花芽分化等过程)是植物个体发育的中心环节。植物成花的诱导过程则是植物个体发育的核心问题之一。至21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发现低温及日照长度对许多一、二年生植物开花的诱导起着关键性作用,从而开始了对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研究。而植物春化作用一直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吸引着众多科学家不断努力以阐明其作用机理,彻底揭示植物生长发育的本质。春化作用机理研究经历了从生态特性及生理学转到遗传学及分子水平的发展过程,本文将对这些方面取得的进展作一概述。
1 植物春化生态特性
1.1 温度与植物成花诱导
植物生长发育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温度、光照等。温度对植物发育(特别是对植物成花转变)有不同的作用。一些二年生的植物(如芹菜、胡萝卜、白菜、芥菜和天仙子等)和
①上海市科技兴农攻关项目[农科攻字(2000)第1-4号]。
②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hxl@.
作者简介:胡巍,1977年生,硕士,主要进行洋葱遗传育种与生理生化研究。现工作单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侯喜林, 1960年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收稿日期:2002-12-28 接受日期:2003-05-26 责任编辑:孙冬花
272004胡巍等:植物春化特性及春化作用机理
一些冬性一年生的植物(如小麦、黑麦等)成花主要受低温的影响,低温成为这些植物花诱导所必需的条件。在这些植物生长初期,若给予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可大大加快其开花进程,可在当年正常结实并得到成熟的种子。这种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效应被称为低温诱导作用或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此外,高温也有促进某些植物(如莴苣、大豆等)开花的作用——所谓“高温春化”(孟繁静,2000)。罗春梅和胡承霖(1986)研究表明,低温在春化中具有完成植物生理转变和加速其发育的双重作用。最近报道低温春化不仅是冬性小麦开花启动所必需的,而且是花序正常发育和顶部及基部小穗结实不可缺少的(梁铁兵等,2001)。
一般春化型植物都生长在温带地区,属于二年生,自然环境下都在寒冷季节接受低温。而不同植物春化所需的低温有所不同,一般有效低温介于0和10℃之间,最适温度为5~7℃。最适宜的低温被认为是在此低温下,其他条件相同时,植物完成春化的时间最短。试验证明植物完成春化的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过低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Weibe,1990)。赵大中等(2000)曾对春化作用与低温适应关系的遗传学基础作了系统的总结。一般来说,在相同低温下,冬性强的植物完成春化所需时间愈长。而对于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番茄,在生长初期(苗期)给予适当的低温处理,有利于提早开花(蒋先明,1984)。对番茄来说这种低温处理虽不是冬性植株春化的低温,但相对低于番茄整个生长期适宜的温度。这种促进开花现象很容易将此低温对促进开花的作用机理与春化作用联系起来。
低温对植物花诱导一般可在种子萌发或在植物生长的任何时期进行,有时甚至可在母体正在发育的幼胚中进行,而有的植物只有在绿体植株长到一定大小,才能感受低温。依据植物开始感受低温的时期,可将植物分为种子萌动春化型,如白菜、芥菜、萝卜、菠菜;绿体植株春化型,如洋葱、甘蓝、大蒜、大葱、芹菜。植物感受低温的时期因植物而异,甚至,同种植物不同生态型感受低温的时期和对低温的要求有差异,这与其系统发育有关。
一般认为茎尖生长点是接受低温的部位,即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才具有感受春化的能力,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春化效应。以完成春化植株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获得的离体再生植株,并能保持春化作用而迅速开花,而植物有性繁殖却导致春化作用的消失。这种现象促使遗传学家想了解植物春化作用特性是如何遗传的。
1.2 春化反应特性
春化反应特性的研究,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广泛利用的生理标记来评价春化作用的完成,主要以植物主茎生长点的形态变化的早晚——花芽分化为基本标记。评价春化作用效果的实验是将萌动种子或幼小植株置于低温下一定时间后,转到适宜生长的温度和长日照条件下生长,直到开花结果,分析低温处理对开花期的促进程度。而春化作用的效应主要是通过叶片数降低和抽薹时间的缩短表示,常以开花所需的时间、开花时的叶数、茎粗、株高等作为判断品种春化特性的形态指标。王士英(1997)提出小麦品种的春化反应是由其主茎最大可变叶片数和每一低温日数对出叶数的降低值决定,认为春化现象是小麦因低温而使得其生育早期的出叶数减少,进而导致主茎总叶数降低的一种生态适应方式。这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春化作用的效果,为春化作用的生态研究提供了可能的切入点。当然也有用低温处理后到抽薹时的积温作为判断完成春化与否的依据,但当日数低于春化需求时,则不能用积温作为品种春化反应的标准。根据低温春化诱导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有报道利用生长点组织特异性染色反应,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