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重点题型攻略卷一 识图题【解题指导+名题集训】答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重点题型攻略卷一·识图题【解题指导+名题集训】解读:识图题重点考查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关系模式图、家族系谱图等。
解答:仔细分析图表,找出题目中需要解答的问题,结合问题和图表信息归纳总结作答。
类型一:结构模式图
【例1】(2019年济南)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不正确的是(D)
A.图甲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
C.图乙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D.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可以同时收缩
【方法指导】(1)心脏的活动规律是:心房收缩,同时心室舒张;心房舒张,同时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室舒张。
(2)解题方法:抓住生物形态、结构上的显著特征。
类型二:过程(流程)示意图
【例2】(2019年陕西)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D)
A.③是神经中枢
B.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若④受损,则能发生缩手反射
【方法指导】(1)据图可知: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2)解题方法:由结构联想其功能,由局部联想到整体。
类型三:坐标曲线图
【例3】(2019年呼伦贝尔)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
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方法指导】(1)据图可知:b、d是两个转折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b段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但是在有光后增加幅度有下降,此时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d 段曲线下降二氧化碳度在减小,此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de段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没有光后只进行呼吸作用。
(2)解题方法:分析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揭示曲线变化的原因和含义。
类型四:定性定量表
【例4】(2020年昭阳模拟)检测某人血浆和尿液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g/L),结果如表,据此可以判断,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是(B)
血浆尿液
甲0.3 18
乙 1 0
A.尿素、蛋白质B D.蛋白质、葡萄糖
【方法指导】(1)表格中,甲是尿素,原尿流经输尿管时之所以变大是因为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了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所以尿素在尿液中含量最高;乙是葡萄糖,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尿液中的葡萄糖是0。
(2)解题方法:准确地把握表格内容和问题间的因果联系。
题型训练
1.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则表示兔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是(D)
2.(2020年广安)如图是消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①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②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C.③中含有多种消化液
D.④是最大的内分泌腺
3.(2020年临沂)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胚泡移入④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B.精子在③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D.进入青春期,女孩会来月经是与④分泌激素有关
(第3题图)(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的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丙代表蛋白质B.乙在D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C.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D D.参与甲消化的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5.如图是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曲线AB段表示吸气,膈肌为收缩状态B.曲线AB段表示呼气,膈肌为舒张状态
C.曲线BC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D.呼气结束点为B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6.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流情况模式图,A、C代表血管,若A、C都流动脉血,则B可能是(C)
A.小肠B.右心室C.肾小球D.肺
7.(2020年河南)如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
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避免损伤耳的(B)
A.①B.②C.③D.④
(第7题图)(第8题图)
8.(2020年内江)如图为膝跳反射和膝关节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膝关节由①②⑥构成
B.膝关节的牢固性只与关节面外的结构①有关
C.图中②内的滑液和④均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
D.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9.(2020年铁岭)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B.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作基因
C.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D.正常人体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如图表示一对双眼皮夫妇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
这对夫妇生下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A)
A.25% B.50% C.75% D.100%
11.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
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A)
A.Aa 1
2B.AA
1
2C.aa
1
4D.aa0
12.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
该曲线图表明(D)
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D.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13.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气液相多功能采集装置,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
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1 0.03 0.1
温度(℃) 20 20 30
(1)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得快,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
温室A与温室C的实验变量是温度。
(2)将蔬菜置于气液相多功能采集装置中,将二氧化碳转化传感器与之相连,连接计算机并进入数据分析软件。
打开“组合图线”,添加“时间-二氧化碳”曲线图,打开光源。
①恒温时,装置内一昼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变化如甲图所示,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D,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D点。
过一昼夜后,装置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据图分析原因是E点二氧化碳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②乙图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则降低光照强度,曲线中A点将向左下方移动;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乙图中纵坐标含义改为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请在丙图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
(3)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若要提高蔬菜的产量,列举出可以采取的两点措施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14.(2020年德州)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学习,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即将结业。
通过不断学习和动手实验,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物学现象。
如下图中,甲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为人体眼球结构模式图。
请结合两图及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用的是清水,但观察到的细胞都能保持正常形状。
这主要是甲图中[①]细胞壁起到的支持作用。
(2)染色后,细胞各基本结构颜色深浅不同,你会发现甲图中[②]细胞核着色最深,其原因是里面有染色体。
(3)能观察到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是通过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使清晰的物像落在了乙图中眼球的[④]视网膜上,刺激上面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了视觉。
(4)患近视的小明担心看不清显微镜中的物像,一直不敢摘掉眼镜。
根据你现在的知识和经验知道:一般近视患者摘掉眼镜后,能(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物像。
(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外面都有核膜包被,与细胞质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这样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
15.(2020年衢州)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
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和接触。
该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
导致死亡。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
(2)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排出并散播。
如图表示患者呼吸运动的两个过程,箭头表示横膈运动方向。
则甲、乙两图表示的过程分别是(C)
A.甲、乙都吸气B.甲、乙都呼气
C.甲吸气、乙呼气D.甲呼气、乙吸气
(3)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含有抗体的血浆来治疗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属于特异性免疫。
(4)目前尚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预防是抗击这场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请从保护自身角度,说说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自觉隔离,避免人群聚集,锻炼身体,按时休息,提高免疫力(答出两点即可)
(第15题图)(第16题图)
16.(2020年自贡)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是[④]荚膜;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的结构是[②]鞭毛。
(2)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它属于单细胞生物。
细菌结构中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它又属于原核生物。
(3)人类生活在充满细菌的环境中,细菌无处不在,很难杀灭。
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细菌靠分裂进行快速生殖;另一方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