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母
药材名称:
云母
拼音名称:
YUNMU
别名:
云珠、云华、云英、云液、云砂、璘石、云粉石、千层玻、银精石、云母石、千层纸、金星石、老鸦金
科属:
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
产地:
产于内蒙古、陕西、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
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性味归经]甘;温。
归心;肝;肺;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
安神镇惊;止血敛疮。
主心悸;失眠;眩晕;癫痫;久泻;带下;外伤出血;湿疹
中成药:
共有1种中成药使用云母:骨质宁搽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本经逢原》:阴虚火炎者,慎勿悮与。
采收储藏:
采得后洗净泥土,除去杂石。
炮制工艺:
1.云母:洗净泥土,拣净杂质,捣碎。
2.煅云母:取净云母装入砂罐内,置无烟炉中,烧至红透,取出放凉。
3.《纲目》:书言盐汤煮云母,亦可为粉。
又云,云母一斤,盐一斗渍之,
铜器中蒸一日,臼中捣成粉。
又云,云母一斤,白盐一升同捣细,入重布袋之,沃令盐味尽,悬高处风吹,自然成粉。
化学成份:
主含铝钾的硅酸盐[KAL2(ALSI3O10)(OH)2],其中三氧化二铝(AL2O3)
38.5%,二氧化硅(SIO2)45.2%,氧化钾(K2O)11.8%,水(H2O)4.5%。
此外,还含
有钠、镁、铁、锂等,并含有微量的氟、钛、钡、锰、铬等成分。
因此,显色
各异。
原形态:
单斜晶系。
晶体通常呈板状或块状,外观上作六方形或菱形,有时单体呈锥
形柱状,柱面有明显的横条纹。
也有双晶。
通常呈密集的鳞片状块体产出。
一
般为无色,但往往带轻微的浅黄、浅绿、浅灰等色彩,条痕白色。
玻璃光泽,
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透明至微透明。
解理平行底面极完全。
硬度2-3。
比重
2.76-
3.10。
薄片具弹性及绝缘性能。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形成于中酸性岩浆岩和云英岩中,也广泛见于变质岩中。
强烈的
化这风化作用可使之水化成水云母(水白云母、伊利石),再转化而成蒙脱石、高岭石。
资源分布:产于内蒙古、陕西、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为叶片状集合体,呈板状或板块状,沿基侧面边缘易层层剥离
成很薄的叶片。
无色透明或微带浅绿色、灰色。
表面光滑,具玻璃样光泽或珍
珠样光泽。
用指甲可刻划成痕。
薄片体轻,质韧,有弹性,弯曲后能自行挺直,不易折断。
气微,味淡。
以扁平、张大、易剥离、无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
平行底面的切面,晶体呈片状,
无解理缝;低-中正突起;干涉色为Ⅰ级灰色;二轴晶;负旋旋旋旋光性。
垂直
低面的切面,晶体呈条状,解理极完全,可见到细而直的连续的解理缝;闪突
起明显;最高干涉色可达Ⅱ级顶部,十分鲜艳;近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
2.《名医别录》: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
3.《本草经疏》:云母,石性镇坠,能使火下,火下则水上,是既济之象也。
故安五脏,益子精,明目。
《别录》主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
损少气。
皆此意出。
其曰止痢者,久痢则肠胃俱虚,甘温足以回其虚,下坠足
以去其积,故亦主之也。
4.《长沙药解》:云母,利水湿,消瘀除疟。
《金匮》蜀漆散,用之治牝疟
多寒,以其泄湿而行痰也。
疟以寒湿之邪,结于少阳之经,与淋利之证,皆缘
土湿而阳陷,云母泄湿行痰,故治牝疟而除淋痢。
5.《药性论》:主下痢肠澼,补肾冷。
6.《医林纂要》:补肺下气,坚固肌理,去热解毒。
7.《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消毒药,治淋疾及妇人带下。
又治慢性肠炎,
小儿下痢,猩红热等。
外用治火伤,刀伤,湿疹等糜烂症。
8.《药材学》:镇怯,治心悸。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