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3:单元质量检测二+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二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

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

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

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

”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梵·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诚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的。

尽管后印象派的画家是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得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绘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绶和萧云从的作品。

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中国传统艺术
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早在14世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在欧洲上
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

C.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最大。

解析:A项,“公认为”不正确,原文为“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

C项,“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不正确。

根据原文,在此前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寻找新路了,中国传统艺术只是“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D项,“中国传统艺术”应为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最大”不正确,原文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且强加因果关系。

答案: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第二、三两段按照历史时代顺序,具体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一段相关内容。

C.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釆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解析:“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不正确,段末点明写作意图而非提出中心论点。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国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风景画非常相似。

B.“罗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梵·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

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解析:“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不正确。

根据原文,“诚然”表明作者对这一观点并非不以为然,而是强调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源于中国。

答案: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炫目秋景话乡愁
刘醒龙
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

河口战役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

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

宣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
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向四方,成就了近代史上,不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

那时候这地方被称为礼山,直到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在全中国实现后,这一县城才以铁血铸就的大悟山作了名字。

而金岭,是大悟的一个小小村落,被人知晓的首先是那片土地上茫茫田野开着真如铺了黄金的向日葵花,以及那些不亚于任何一处久负盛名秋景的红叶。

不知何时开始的,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上,标明大悟,说着金岭的炫目秋景。

让南来北往的高铁,在一处叫孝感北的小站停了下来。

与小站相比略显夸张的一群群人,大多行装简约,兴高采烈。

秋风一路所向,无一不是秋天的意志。

那所有的银杏树上的所有黄叶子,或许是大悟山中,金岭之上,天太洁净,地太清淡,一切分明是在秋风中,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没过多久,真的踏上金岭土地,就明白这种娇羞也算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

山中的小小村落,注定会被大山掩藏。

金岭的不同之处是藏得太深了,就连红军医院和新四军医院都能安然无恙地设在这里,在腥风血雨中是一种得幸天赐的安宁。

一旦普天之下都安宁了,这些只供躲藏的缝隙,就成了连美景也无法输出的屏障。

银杏的娇羞还有一番难以出口的言说,金岭银杏再动人,面对如此小小村落竟有四十四户,四十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能够示人的表情只剩下无地自容。

什么叫乡愁?乡愁是藏在心中最美的美,落在命运中最苦的苦,总是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分明说不完,道不尽,却又是除非醉到昏天黑地,一个字也不想透露,就像叫着金岭,想着金岭,于心里偏偏苦不堪言。

枫檀秋色,是天下最奇幻的。

与银杏那江河湖海一样的波澜壮阔
不同,一枫一檀各自成趣,一样的阳光照耀,不一样的色彩斑斓;一样的秋风吹过,却没有一样的摇曳风姿,如此光怪陆离,就该有对策应运而生,哪一样颜色是命定,哪一种光彩是未来,需要精准认识,精准扶持,金岭成为精准扶持对象才几个月,情形就发生根本变化,农业示范板块、旅游乡村公路、古民居改造、河道整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农家乐旅游项目,在十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如枫檀一样展现出多姿多彩。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是求知。

几位从省直机关下来驻村的干部,硬是在金岭的山上山下,田头地边,在这几个月里,人人行走了五百多公里,这样的行走,需要一腔热血与不掺一点杂念的拳拳深情。

金岭还有一种动人的植物名叫乌桕,秋风来时,这些参天的高大乔木,一树树的像玫瑰,像牡丹,像金箔,眼皮一眨,这样的乌桕就会变成那样的乌桕。

稍等些时日,霜更浓时,各色树叶一一落尽了,所有乌桕便会不约而同地变得雪白,那是它们的果实!
银杏黄了,枫檀该黄的黄了,该红的红了。

这时节,乌桕本该是这万般灿烂中的一部分。

走在金岭正在修筑的大路和依旧保持原貌的小路上,偶尔有乌桕心不甘情不愿地透出初红,更多的乌桕仍旧继续着春天与夏天的青枝绿叶。

相同的天气,相同的季节,相同的雨露,相同的风霜,乌桕们为何要与银杏们与枫檀们另做一番模样呢?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年轻时,跟着新四军五师爬过千里大别山的每一条山沟与山头,老人年过九旬时,还带着满身的枪伤与弹痕,为这些山沟与山头的富饶奔走。

乌桕不肯黄,不肯红,不肯玫瑰,不肯牡丹,不肯金箔,就在于乌桕比银杏和枫檀更懂得春天与夏天,懂得春天长一些,夏天长一些,多一些耕种时光,接下来的秋天才有实实在在的美妙。

在金岭,见过几位在家门口做着简单事情的老人,那些沧桑纵横的脸上,挂着一些由衷的微笑,既望着一群群初来金岭的陌生人,又望着熟悉的村子一天变一个样子。

这道风景在我心里比银杏、枫檀和乌桕更美!起云的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今年秋天长江北岸的第一场雨眼看着就来了。

雨落久了盼晴,天晴久了盼雨,大悟金岭盼的是将世世代代的青山变为真正的金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革命战争年代河口与宣化店的两场战斗写起,意在突出大悟是一个革命老区,为后文写金岭作了必要交代。

B.文章所写的“乡愁”不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是指对尚处在贫苦之中的乡村的忧虑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情怀。

C.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几位挂着笑容、在家门口做着简单事情的老人,表现了金岭老一代人甘于贫穷的淡定心境。

D.作者语言功底深厚,文章语言既给人简练朴实的感觉,又不乏文采,尤其是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自如。

解析:曲解文意。

看到游客的到来,看到村子的变化,使他们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所以他们才会心地微笑。

作者认为“这道风景在我心里比银杏、枫檀和乌桕更美”,也正是对精准扶贫成果的肯定。

答案:C
5.作者写银杏树“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句中“娇羞”含义的理解。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娇羞”本义是“妩媚含羞”的意思,但在文中是“隐藏
很深”“难以出口”的意思。

具体指: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金岭深藏在大山之中,虽地处偏僻,当地人迷恋此地。

是一番难以出口的穷苦:金岭这个小小村落竟有四十四户、四十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

6.本文写景与写人记事结合紧密,请举例分析这一特点,并指出其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举例分析:写银杏树,既写了黄叶之美,又借其“娇羞”引出了金岭在战争年代对革命的贡献以及和平年代山民的贫穷。

写奇幻的枫檀秋色,点出了如枫檀一样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精准扶贫项目,歌颂了驻村干部的一腔热血和拳拳深情。

写乌桕树,突出它“不肯黄,不肯红”等品质,歌颂了年过九旬的革命前辈为这些山沟与山头的富饶奔走的事迹。

作用:作者抓住景与人、事的内在关联,或以精当议论,或以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将它们勾连起来,既表现了大悟金岭的“炫目秋景”,也讴歌了为金岭脱贫致富而努力的人和事,两者有水乳交融的效果。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

这一糢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

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
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

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

现行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
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材料二: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七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因肿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

“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了手术台;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


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IO)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剖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

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

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15厘米、重达1.4公斤的肿瘤,出血少于200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
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月19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一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100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诊断总共只需要4.8秒,单个病例仅需0.05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通过IPAD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

456分!11月6日晚,2017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某信息机器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0分)9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

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B.由“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C.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几何关系的不足。

D.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人,且和医生的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解析:增长率不是逐年递减,而是有波动,图表显示2013年增长率提高。

答案:B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C.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解析:B项,“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于文无据,资金增长率的降低不等于低速发展,充其量说明产业扩张速度减缓。

C项,“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的分析以偏概全,夸大事实。

D项,“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强分主次,违背原意。

答案:A
9.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利用互联网远程服务,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降低就医成本。

(据材料一)(2)利用三维可视等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痛苦。

(据材料三)(3)利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据材料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

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

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
..,蠲一人,给其薪苏。

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

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

四年,进号车骑将军。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
..,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

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
子良。

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
..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
辅政,萧鸾知尚书事。

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

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

”子良所志也。

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
..,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

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

寻薨,年三十五。

(《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斛”,泛指多斛。

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

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友悌”,与朋友相友爱。

“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D.“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解析:“悌”为兄弟友爱,不是朋友友爱。

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

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

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萧子良深受信任。

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

解析:根据原文第四段,武帝生前无意传位于子良,只是外界有传言。

答案: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