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教育观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6
2019年/第34期/12月
(上)
瑞吉欧教育观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瑞吉欧教育体系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对现代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从课程观、儿童观
和教师观三个方面分析了瑞吉欧教育观的主要特点,并从师幼关系、课程建设、家园社园合作等方面探讨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并对瑞吉欧模式本土化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瑞吉欧
方案教学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10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400/ki.kjdks.2019.12.071
OntheEnlightenmentofReggio'sEducationalViewon PreschoolEducationinChina
GONG N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usic,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Henan 471023)
Abstract Reggio education system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modern preschool education with its uniqu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curriculum mode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Reggio's education view from three aspects:curriculum view,children's view and teacher's view,and probes into its enlightenment to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curriculum construction,home and social Park cooperation,and reflects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localization of Reggio's model.Key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Reggio;program teaching;enlightenment
瑞吉欧教育体系是世界三大幼儿教育体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

借鉴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与课程体系,并将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是瑞吉欧模式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1瑞吉欧教育观的主要特点1.1课程观1.1.1课程内容
瑞吉欧课程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生成性、动态性和过程性,通常没有明确规定的课程内容,也没有硬性的课程计划或教学方案,更没有事先设定好的结果。

瑞吉欧课程通常从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与问题中“发现”主题或任务,以儿童为中心开展探索性的学习,让儿童在探索中获得直接经验。

1.1.2课程组织与实施
瑞吉欧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主要是以“方案教学(也称项目活动或项目工作)”的形式展开的。

方案教学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像科研人员一样针对某个生活中有趣的“课题”进行实际探究,从而获得经验、建构认识。

方案教学的开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规划阶段、经验分享和问题确定阶段、实地考察和探究阶段、分享和展示阶段。

某个方案教学活动探究哪些具体问题,怎样探究这些问题,是逐步展开而无法完全事先确定的。

有的方案教学持续时间较短,有的则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这就是方案
教学中的“弹性计划”。

方案教学通常采取3-5人的小组活动方式,各小组探索的主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小组活动特别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接纳和彼此欣赏,是一种以合作关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1.1.3课程评价
我国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以目标取向为主,通常以幼儿外显的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即重视课程教学的结果。

与之相比,瑞吉欧课程的评价更偏向过程取向与主体取向。

过程取向意味着瑞吉欧更重视幼儿在课程中兴趣的激发、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能力的增长、合作与沟通以及情绪表现等,认为幼儿能力的发展比任何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重要;主体取向意味着瑞吉欧重视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与幼儿对课程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即教师需评价课程方案规划与实施的合理性、自身在课程中的作用以及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幼儿也需评价自身以及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师幼双方通过课程评价都能够实现自我修正与成长。

基于这样的评价取向特点,瑞吉欧教师需要使用各种手段完整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以便为评价提供客观资料。

1.2儿童观
杜威等人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瑞吉欧体系的儿童观:从儿童的地位来看,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是自己发展的主
人”,①幼儿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应
该受到承认和尊重;从儿童的学习方式来看,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与同伴、教师以及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儿童的表达方式来看,瑞吉欧创始人马拉古齐曾提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和说话的方式,如语言、绘画、雕刻、
泥工、建造、肢体动作等等”。


在瑞吉欧看来,视觉与图像语言
相比文字语言更加适合幼儿,且儿童也喜欢也这种形式来自由表达与相互交流。

1.3教师观
我们可以把瑞吉欧课程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归结为两个层面:一是“合作者与支持者”,二是“倾听者与记录者”。

幼儿教育
1472019年/第34期/12月
(上)
从第一个层面来看,瑞吉欧教师在方案教学中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共商、共建关系。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起到的支持作用主要指引导幼儿对主题不断地深入挖掘和扩展,这要求教师做到不断倾听幼儿的想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随时向幼儿提出问题和提供建议,“接住儿童打过来的球,并以一种适宜的方式推挡回给他们”,以使幼儿保持探索的热情,防止方案教学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向幼儿示范获得信息的方法,包括观察、记录、分析、查阅资料、成果展示等,其目的是最终使幼儿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这种教师角色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理念。

从第二个层面来看,瑞吉欧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倾听和观察儿童,并使用文字、照片、录像、实物等形式完整记录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这在瑞吉欧课程中称为“档案记录”。

档案记录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想法、做法和思考过程,从而对方案教学的价值和可行性做出判断;二是通过记录资料使幼儿获得自我了解、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协助幼儿加深和拓宽学习的范畴;三是为家长了解孩子提供详尽的资料,为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交流和互动打下基础。

2瑞吉欧教育观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2.1对师幼关系的启示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础。

由于我国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的影响,尽管绝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懂得“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尊重儿童”、“师幼平等”的道理,但学前教育实践中仍很难把幼儿作为平等主体对待,在生活中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以限制禁止居多,在教学中空有各种“先进课程模式”的包装,其内核仍然是知识与理念的灌输。

事实上,如果不转变传统的儿童观,我们对任何先进教育体系的学习都是浅层的、外在的。

只有当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儿童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是自己发展的主人”,相信儿童会主动、自发地对知识产生兴趣,具有足够的学习与探索的能动性,意识到谁也不能代替幼儿自身的发展时,“新型师幼关系”的建立才真正具有可能性。

瑞吉欧教育模式主张“关注儿童”、“倾听儿童”,其精神内核就是强调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和理解。

虽然我们不应也不可能苛求教师像儿童一样思考,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

因此,瑞吉欧教育特别注重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这是理解儿童的最好方式,也是教师为幼儿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基础。

2.2对课程建设的启示
瑞吉欧课程模式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启示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协调问题,二是课程由“教师建构”还是“师幼共建”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清醒地意认识到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都有其优点,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设课程目标明确,方便教师充分思考和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利于精确的课程评价,特别适合于间接经验的传授;而生成课程则更加灵活多变,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创造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更适合使幼儿获得直接经验。

因此,应该促进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相互结合甚至相互融合,既重视教学的过程,也重视教学的结果。

在课程评价
中除了考查传统的“知、情、意”目标达成情况之余,我们也应思考和考查预设外目标(生成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如果说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出现的偏离教学目标或主题的行为表现被视为异常的或者是需修正的,现在我们则应重新审视这些行为表现的宝贵价值,它们将有利于教师深入反思和积累经验,以改善今后的课程规划。

其次,我国传统的幼儿园课程中以教师建构为主,而瑞吉欧教育则强调师幼共建课程。

从课程内容来看,瑞吉欧体系中教师和幼儿都有权将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程的主题或任务;从课程的实施来看,教师和幼儿共同决定课程的发展和走向;从课程评价来看,教师和幼儿都有权对课程以及自身在课程中的表现和所起的作用做出评价,实质上这充分体现了“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显然,师幼共建课程的优点是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解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束缚,赋予了幼儿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的权利,使得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师幼共建课程表面上赋予了
幼儿更大的权力,实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假如教师不具备驾驭师幼共建课程的能力、素养和经验,或者只是简单照搬教学方案,而不结合国情、园情和班里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审慎修订,那么课程实施极易走向混乱和失控。

2.3对家园、社园合作的启示
幼儿园教育理应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充分结合,才是“完整”的学前教育。

在这一点上瑞吉欧教育模式中幼儿园、社区、家庭在幼儿教育方面协商、合作、共建、共享的理念和机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国幼儿园方面应首先主动转变观念,一是改变现阶段“单向”的、不对等的家园合作关系,给予家庭和家长实质性的参与幼儿园管理和课程建设的权力;二是改变与社区合作中“流于形式”和“功利化”的现状,既要深入思考社区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也要探索幼儿园为社区服务的新途径,并畅通二者的对话渠道,把社园合作落在实处。

3瑞吉欧模式本土化的反思
瑞吉欧教育扎根于意大利独特的文化传统、社会传统和政治传统,我国国情与之有较大差异,这使得瑞吉欧模式在我国的本土化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我国的传统儿童观和教师观根深蒂固,想要扭转非一朝一夕之功;第二,瑞吉欧的教育目的与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并不完全相符;第三,我国现阶段幼儿教师普遍学历与专业素养不高,对瑞吉欧式生成课程的驾驭能力有待商榷;第四,现有的课程评价模式难以适应方案教学的要求;第五,我国缺少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开展教育的传统。

因此,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学习和借鉴既不可照抄照搬,也不可重形式、轻实质,一定要将其教育理念的精髓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使瑞吉欧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取得最好的效果。

注释

石丽娟,袁爱玲.瑞吉欧的教育看幼儿教师角色的现代化[J ].幼儿教育:教育
导刊,2002(2).
②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习什112
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9.
参考文献
[1]高伟.“瑞吉欧”课程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 ].河南职业技
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
幼儿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