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演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故事演讲稿
名⼈故事演讲稿(14篇)
演讲稿是在⼀定的场合,⾯对⼀定的听众,演讲⼈围绕着主题讲话的⽂稿。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可以使⽤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名⼈故事演讲稿,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名⼈故事演讲稿1
⽼师们,同学们:
⼤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是《⽣命是“1”》。

布莱恩让是泰国著名耍蛇⼈,且他耍的不是⼀般的蛇,⽽是令⼈⽑⾻悚然的剧毒眼镜蛇。

19xx年,26岁的布莱恩让和⼀千条眼镜蛇同在⼀个玻璃柜中“同居”了整整7天⽽安然⽆恙,创下当时的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世界“蛇王”,闻名全球。

20xx年3⽉19⽇,泰国⽓候炎热,空⽓沉闷。

许多⼈从曼⾕开车赶赴布莱恩让的住所,观看他⾼超的耍蛇技艺。

布莱恩让和往常⼀样,把⼀条条“驯服有素”的眼镜蛇从⽵筒⾥倒出来和他⼀起表演。

其间,⼀条眼镜蛇屡次不听“号令”,蜷盘着长长的⾝⼦赖在舒适、清凉的⽵筒⾥,但抵挡不住主⼈的“威逼利诱”,很不情愿地登台表演。

布莱恩让⼗分娴熟地操控着⼏⼗条眼镜蛇,任它们⾃由灵活地游⼷、穿⾏并缠绕在⾃⼰的⾝体上。

突然,就是刚才企图赖在⽵筒⾥偷懒的那条蛇,猛地对布莱恩让发起攻击,在他的胳膊肘上咬了⼀⼝,鲜⾎⽴刻流了出来。

观众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坏了,诧异地叫出声来,纷纷提醒并劝说布莱恩让去医院治疗。

布莱恩让脸上显出⼏分尴尬,额上沁出许多汗珠,但他却装做什么事也没发⽣⼀样,继续着表演。

可是,观众们发现,布莱恩让原本从容、利落的动作逐渐凌乱、迟钝,且⼤汗淋漓。

⼤家再次劝阻他停⽌表演,赶紧救治。

然⽽,布莱恩让尽管已头晕⽬眩、呼吸困难,明显地感到⼒不从⼼,但他仍强撑着坚持摇头说:“不⾏,没事的。

我的表演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差错和失误……”接下来,他的情形越来越糟糕,⽽他却坚持不肯中断表演。

⼤家⾯⾯相觑,交头接⽿⼀番后,⼼照不宣地纷纷快速离去,好使布莱恩让抛却“⾯⼦”,抓紧时间救治。

观众刚⼀离开,布莱恩让就像醉汉⼀般倒在地上。

家⼈连忙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

可是,医⽣检查后却⼗分痛⼼地说:眼镜蛇的毒素
名⼈故事演讲稿2
凡尔纳的失败与成功
凡尔纳是⼀位世界闻名的科幻⼩说作家,但很少有⼈知道凡尔纳为了发表他的第⼀部作品,曾经遭受过多么⼤的挫折!这⾥记录的,就是凡尔纳的⼀段令⼈难忘的经历:
1863年冬天的⼀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阵敲门声,他开门⼀看,原来是⼀个邮递员。

邮递员把⼀包⿎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

⼀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从他⼏个⽉前把他的第⼀部科幻⼩说《乘⽓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是第⼗四次了。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情拆开⼀看,上⾯写道:“凡尔纳先⽣:书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出版,特此奉还。


每看到这样⼀封封退稿信,凡尔纳⼼⾥都是⼀陈绞痛。

这次是第⼗五次了,还是未被采⽤。

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爷”们是如何看不起⽆名作者。

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

他拿起⼿稿向壁炉⾛去,准备把这些稿⼦付之⼀炬。

他妻⼦赶过来,⼀把抢过书稿紧紧抱在怀⾥。

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烧掉。

他妻⼦急中⽣智,以满怀关切的语⾔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再试⼀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

”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夺书稿的⼿,慢慢放下了。

他沉默了好⼀会⼉,然后接受了妻⼦的劝告,⼜抱起这⼀⼤包书稿到第⼗六家出版社去碰运⽓。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书稿后,这家出版社⽴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

没有他妻⼦的疏导,没有“再努⼒⼀次”的勇⽓,我们也许根本⽆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的科幻故事,⼈类就会失去⼀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宽容⽐⾃由更重要
1874年11⽉30⽇的夜晚,伦敦的布伦海姆宫灯⽕辉煌,⼀群贵族男⼥在这⾥翩翩起舞。

突然,⼀位活泼、美丽的贵族夫⼈连声叫喊肚⼦疼痛,⼈们赶快把她扶到就近的⼀个临时⼥更⾐室。

温斯顿·丘吉尔——⼀个早产⼉,就这样⾮同寻常地来到⼈间。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

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位。

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1873年与丘吉尔的⽗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24⽇伦道夫因病医治⽆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

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风姿绰约。

不久,她便萌⽣了嫁给⼀个25岁男⼈的想法。

然⽽消息⼀经传出,⽴刻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

就在詹妮⼏乎要放弃了的时候,詹妮25岁的⼉⼦、与母亲要嫁之⼈同岁的丘吉尔,坚决地握住她的双⼿:“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所以,请您也⼀定要勇敢。

”⼉⼦坚毅、⿎励的⽬光,让詹妮义⽆反顾地披上了洁⽩的婚纱。

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

10多年过去了,詹妮的⼉⼦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政坛。

60岁的詹妮也要再次迎来婚礼。

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强烈的反对,尤其是⼉⼦的那些反对派们。

詹妮犹豫了。

这次与上次不同,丘吉尔打⼩就怀有雄⼼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理想的能⼒。

她不想因为⾃⼰贻误⼉⼦的前程。

然⽽,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次握住了她的⼿: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情愿的选择后者。

请您不要再有任何顾虑。

母亲幸福,我才幸福。

詹妮⼜⼀次⽆⽐快乐地迈⼊了婚姻的殿堂。

婚礼上,⼉⼦依然像上次⼀样,坚强地站在她的⾝边,⽽另⼀边则是⽐⼉⼦还要年轻的36岁的新郎。

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都做得到。

⽽⾯对沉重的压⼒,丘吉尔两次接受和⾃⼰年龄差不多的⼈作⾃⼰的继⽗,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1908年8⽉15⽇,伦敦报纸登载了⼀条引⼈注⽬的消息:33岁的内阁贸易⼤⾂温斯顿·丘吉尔先⽣与23岁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娅⼩姐订婚。

举⾏婚礼的这⼀天热闹⾮凡,宾朋满堂,欢歌笑语。

证婚⼈是财政⼤⾂劳合乔治,⽽他选择的男傧相却是他在下院的⼀个坚决反对者——包括休塞西尔勋爵。

当时丘吉尔推⾏⼀系列争取⼯⼈拥护的社会改⾰,休塞西尔勋爵在内的贵族集团坚决反对这些改⾰。

这⾥反映了英国政治⽣活中的⼀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们可以在下院和政治集会上相互咒骂,如同仇敌,但在个⼈⽣活中却能成为亲朋好友,相敬⽆间。

在政治⽣活中虽然是公敌,却不妨碍他们在私⼈⽣活中称兄道弟。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这样说过:“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XX的⼈。

……⽽我敢⼤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但未必有⼀个私敌。

”西⽅近代的这种⽂化现象是多么的耐⼈寻味。

宽容⽐⾃由更重要!这宽容来源于对每个⼈权利的尊重: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虽然不⽀持你的⾏动,但我坚决维护你合法⾏动的⾃由!
完成未完成的学业
⼤导演史蒂⽂·斯⽪尔伯格决定回到加州⼤学修完当年还没有读完的电影系学分。

1965年,史蒂⽂·斯⽪尔伯格在加⼤电影系⼆年级时拍了⼀部22分钟的短⽚,参加亚特兰⼤电影节,好莱坞的投资者看了,马上与他签约,斯⽪尔伯格因此辍学,到好莱坞发展。

事实证明这⼀步是对的,如果他当年不把握机会,坚持要完成学业,他或许成不了⼤师。

但40年过去了,斯⽪尔伯格虽然功成名就,他还是很介意年轻时的学业没有完成。

夜深⼈静时,斯⽪尔伯格总听到⼀个声⾳对他说:今天你是好莱坞权⼒最⼤的⼈,你的名字是年轻⼈的名⽓、⾦钱的保证,但那⼜怎样呢?你曾经背弃过⾃⼰的承诺,⽆论再有钱、名⽓再⼤,你的品格还有个⼩⼩的污点,因为你曾经当过逃兵。

斯⽪尔伯格回到⼤学,⽤假名重新注册插班,⽤假名考试交卷,只有⼏个教授知道他的⾝份,他的功课与其他学⽣⼀起送交校外的学者审阅。

课程要求学⽣交电影实习作业,斯⽪尔伯格在《⾟德勒的名单》中选取了12分钟的影⽚,还交了《⼤⽩鲨》和《第三类接触》的⽚段。

⼤学电影系助理教授凯利为他总评分,给他成绩“良”,评语是“该学⽣对⾳响、灯光、剪接和剧本管理颇有驾驭⼒”。

这位《侏罗纪公园》的主⼈还要副修⼀门叫野⽣⽣物的学科。

教授说他精于恐龙知识,上课谦卑有礼,除了有⼀天在课堂上把⼀只脚搁在书桌上。

他向⽼师道歉,解释是前⼀天与⼉⼦⼀起玩滑板扭伤了腿。

教授提醒班上其他学⽣,不要对这个天王级的同学有什么崇拜的眼光,只把他当普通⼈。

学⽣做到了,没有向他索取签名,但在毕业典礼的那天,他们告诉⽗母:我与史蒂⽂·斯⽪尔伯格同⼀年毕业。

在虚荣的世界,有太多⼈相信“成功⼈⼠”不⼀定要念完⼤学,并以盖茨为例,说盖茨也没有读完哈佛。

但学业没有完成,是毕⽣的⼼理创伤,即使缝合了,也还在⼼头留下疤痕。

终有⼀天,我们都会为年轻时⼀件没有交的功课、⼀项未完的⼯作,或辜负了的⼀个⼈⽽感到遗憾,醒悟⼀切名誉和财富都不能补偿。

这样的遗憾,像风湿症,通常在中年以后发作。

斯⽪尔伯格不惜代价,治好了他的风湿症,他是⼀个有福⽓的⼈。

名⼈故事演讲稿3
⽼师、同学们:
⼤家好!我是初⼀(12)班的万嫣然。

今天我演讲的题⽬是《求知若饥,虚⼼若愚》。

众所周知,乔布斯是⼀位IT⾏业的天才。

他设计⽅⾯虽然不如他的⼀些朋友,并且还是⼀个完美主义者,性格暴躁——这在他在创⽴了NeXT公司后,更加体现出来。

但是,他在商业上却有很⼤的天赋。

在乔布斯中学时,他的朋友沃兹设计出⼀些电⼦产品,但他从未想过也卖,⽽乔布斯,往往能把它们推销出去。

在这⾥想和⼤家分享⼀下乔布斯的故事。

我就说三个乔布斯印象最深的故事吧。

第⼀个故事,是这样的:乔布斯从来没从⼤学毕业。

他在⾥德学院待了六个⽉就办休学了。

这得从他的出⽣前讲起。

他的亲⽣母亲当时是个未毕业的未婚妈妈,她觉得应该让有⼤学毕业的⼈收养他,因为她想将他送⼈。

可是,⼏经周折,最终乔布斯的养⽗母都没有上过⼤学。

⼗七年后,乔布斯上⼤学时,他的养⽗母花光了所有积蓄来供他上⾥德学院——⼀所和斯坦福学费⼀样贵的学校。

可是在⼤学⾥乔布斯觉得课程太没有价值了,⽗母的钱花的没有⽤处。

那时候,他不知道这辈⼦要⼲什么,也不知道念⼤学能对他有什么帮助,所以他决定休学,相信船到桥头⾃然直。

我相信绝⼤多数⼈都不会这样去做,可是乔布斯后来说,那是他这辈⼦做过最好的决定之⼀。

当他休学之后,他便把时间拿去听那些他有兴趣的课。

他所学过的东西在后来都起了作⽤。

举例来说:当时⾥德学院有着⼤概是全国最好的书法指导。

乔布斯学了serif与sanserif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版印刷伟⼤的地⽅。

他没预期过学的这些东西能在他⽣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不过⼗年后,当他在设计第⼀台Mac电脑时,他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Mac⾥,这是第⼀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计算机。

乔布斯认为Windows抄袭了麦⾦塔的使⽤⽅式,如果乔布斯没沉溺于那样⼀门课⾥,我们所⽤的电脑可能就不会有多重字体跟变间距字体了。

在⼀次演讲中,乔布斯说:“当然,当我还在⼤学⾥时,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预先串在⼀起,但是这在⼗年后回顾,就显得⾮常清楚。

我再说⼀次,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起的。

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块。

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命也好,或者能⼒。

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整个不同起来。

”是的,你现在所做的、所学的或许在⼗⼏年后有很⼤作⽤
第⼆个故事发⽣在乔布斯30岁时。

年轻时,乔布斯拼命⼯作,使苹果在⼗年间从⼀间车库⾥的两个⼩伙⼦扩展成了⼀家员⼯超过四千⼈、市价⼆⼗亿美⾦的公司,⽽他才刚迈⼊⼈⽣的第三⼗个年头,就被炒了鱿鱼。

曾经是乔布斯整个⽣活重⼼的东西不见了,令他不知所措。

有⼏个⽉,他实在不知道要⼲什么好,他甚⾄想要离开硅⾕。

但是渐渐的,他发现,他还是喜爱着他做过的事情,所以他决定从头来过。

接下来五年,乔布斯开了⼀家叫做NEXT的公司,⼜开⼀家叫做Pixar的公司。

Pixar 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部全计算机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

后来,苹果计算机买下了NeXT,乔布斯回到了苹果,NeXT发展的技术成了苹果后来复兴的核⼼。

多年后乔布斯回忆说:“我很确定,如果当年苹果没开除我,就不会发⽣这些事情。

这帖药很苦⼝,可是我想我需要这帖药。

有时候,⼈⽣会⽤砖头打你的头。

不要丧失信⼼。

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让我继续⾛下去的唯⼀理由。

你得找出你爱的,⼯作上是如此,对情⼈也是如此。

“你的⼯作将填满你的⼀⼤块⼈⽣,唯⼀获得真正满⾜的⽅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的⼯作,⽽唯⼀做伟⼤⼯作的⽅法是爱你所做的事。

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些事,继续找,别停顿。

尽你全⼒,你知道你⼀定会找到。

⽽且,事情只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好。

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继续找,别停顿。


当乔布斯⼗七岁时读到⼀则格⾔,是「把每⼀天都当成⽣命中的最后⼀天,你就会轻松⾃在。

」这对他影响深远,他每天早上都会⾃问:「如果今天是此⽣最后⼀⽇,我今天要⼲些什么?」每当他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个「没事做。

」的答案时,他便知道知道⾃⼰必须有所变⾰了。

提醒⾃⼰快死了,是乔布斯在⼈⽣中下重⼤决定时,所⽤过最重要的⼯具。

因为⼏乎每件事在⾯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不带来,死不带去,诊断没什么道理不顺⼼⽽为。

⼀年前,乔布斯被出癌症。

医⽣告诉他,那⼏乎可以确定是⼀种不治之症。

医⽣建议他回家,好好跟亲⼈们聚⼀聚。

乔布斯整天想着那个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次切⽚,发现那是⾮常少见的⼀种胰脏癌,可以⽤⼿术治好。

这是乔布斯最接近死亡的时候了。

经历此事后,他告诉我们下⾯这些:
没有⼈想死。

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也想活着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们共有的⽬的地,没有⼈逃得过。

这是注定的,因为死亡简直就是⽣命中最棒的发明,是⽣命变化的媒介,送⾛⽼⼈们,给新⽣代留下空间。

现在我们是新⽣代,但是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逐渐变⽼,被送出⼈⽣的舞台。

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的⽣活⾥。

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思考结果⾥。

不要让别⼈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声。

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与直觉的勇⽓,你的内⼼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

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关于乔布斯的故事。

在乔布斯年轻的时候,曾⾮常喜欢过⼀本杂志——《Whole Earth Catalog》,在最后⼀期的封底,有张早晨乡间⼩路的照⽚。

在照⽚下有⾏⼩字:求知若饥,虚⼼若愚。

乔布斯总是以此⾃许。

求知若饥,虚⼼若愚。

名⼈故事演讲稿4
很多⼈都读过这样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

王、谢是晋代闻名遐迩的两⼤家族。

王家是以王羲之为代表,是名流千古的⼀代书圣。

“清风⼊袖,明⽉⼊怀”,⼈们⽤绝妙的⽐喻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他作品的笔法、墨⽓、⾏款、神韵,⽆不为后⼈赞叹景仰。

他是⼀个没有真迹存世的⼤书法家,然⽽后⼈对他的书法作品却是推崇备⾄,如痴如醉。

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

17岁时他把⽗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边练字,送⾛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洗笔,天长⽇久竟将⼀池⽔都洗成了墨⾊,这就是⼈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致志,达到废寝忘⾷的地步。

他吃饭⾛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在⾝上划字默写,久⽽久之,⾐襟也磨破了。

王羲之⼩的时候,有⼀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样,专⼼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正拿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送呢,弄得满嘴乌⿊。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啊!”
提到王羲之不得不提到《兰亭序》,东晋有⼀个风俗,在每年阴历三⽉三,⼈们必须去河边玩⼀玩,以消除不祥。

东晋永和九年的三⽉初三,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位⽂⼈雅⼠聚于会稽⼭阴的兰亭饮酒作诗。

42位名⼠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觞放⼊溪⽔中,随风⽽动,⽻觞停在谁的位臵,此⼈就得赋诗⼀⾸,倘若是作不出来,就要罚酒三杯。

正在众⼈沉醉在酒⾹诗美的回味之时,有⼈提议不如将当⽇所做的三⼗七⾸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

这时众家⼜推王羲之写⼀篇《兰亭集序》。

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呵成,名噪天下的《兰亭序》由此⽽⽣。

每每提到王羲之,⼤家都会羡慕他的成就、惊叹他的天赋,但是他成功背后更多的是汗⽔与勤奋。

爱迪⽣说过:“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和百分之九⼗九的汗⽔”,充分证明“天道酬勤”这个⾃然规律,它决不亏待勤奋的⼈。

⼀个不愿付出艰苦劳动的⼈、⼀个甚⾄不肯挥洒汗⽔的⼈只能虚度年华空⽩少年头。

⼈类历史创造了两类天才:⼀类聪明绝顶,⼀类终⽣勤奋。

⽽历史对后者格外垂青。

因此,你若⽴志创造⼀番事业,那么,勤奋之⾈则是万万不能弃之不⽤的。

最后,我想⽤《周易》⾥的⼀句话作为结语,与⼤家共勉:天⾏健,君⼦以⾃强不息;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名⼈故事演讲稿5
⽼师们,同学们:
⼤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是《⽣命是"1"》。

布莱恩让是泰国著名耍蛇⼈,且他耍的不是⼀般的蛇,⽽是令⼈⽑⾻悚然的剧毒眼镜蛇。

1998年,26岁的布莱恩让和⼀千条眼镜蛇同在⼀个玻璃柜中"同居"了整整7天⽽安然⽆恙,创下当时的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世界"蛇王",闻名全球。

20xx年3⽉19⽇,泰国⽓候炎热,空⽓沉闷。

许多⼈从曼⾕开车赶赴布莱恩让的住所,观看他⾼超的耍蛇技艺。

布莱恩让和往常⼀样,把⼀条条"驯服有素"的眼镜蛇从⽵筒⾥倒出来和他⼀起表演。

其间,⼀条眼镜蛇屡次不听"号令",蜷盘着长长的⾝⼦赖在舒适、清凉的⽵筒⾥,但抵挡不住主⼈的"威逼利诱",很不情愿地登台表演。

布莱恩让⼗分娴熟地操控着⼏⼗条眼镜蛇,任它们⾃由灵活地游⼷、穿⾏并缠绕在⾃⼰的⾝体上。

突然,就是刚才企图赖在⽵筒⾥偷懒的那条蛇,猛地对布莱恩让发起攻击,在他的胳膊肘上咬了⼀⼝,鲜⾎⽴刻流了出来。

观众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坏了,诧异地叫出声来,纷纷提醒并劝说布莱恩让去医院治疗。

布莱恩让脸上显出⼏分尴尬,额上沁出许多汗珠,但他却装做什么事也没发⽣⼀样,继续着表演。

可是,观众们发现,布莱恩让原本从容、利落的动作逐渐凌乱、迟钝,且⼤汗淋漓。

⼤家再次劝阻他停⽌表演,赶紧救治。

然⽽,布莱恩让尽管已头晕⽬眩、呼吸困难,明显地感到⼒不从⼼,但他仍强撑着坚持摇头说:"不⾏,没事的。

我的表演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差错和失误......"接下来,他的情形越来越糟糕,⽽他却坚持不肯中断表演。

⼤家⾯⾯相觑,交头接⽿⼀番后,⼼照不宣地纷纷快速离去,好使布莱恩让抛却"⾯⼦",抓紧时间救治。

观众刚⼀离开,布莱恩让就像醉汉⼀般倒在地上。

家⼈连忙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

可是,医⽣检查后却⼗分痛⼼地说:眼镜蛇的毒素已侵袭了他的整个中枢神经和⼼脏。

年仅34岁的蛇王布莱恩让停⽌了呼吸,⼀命呜呼。

曾经的荣誉和称号,随着他⽣命的终结,成为永久的回忆。

⾮常奇妙的是:就在同⼀天,地球的另⼀端,布莱恩让的同⾏———美国知名耍蛇⼈⼤
卫,也在表演过程中遭到袭击,⼀条眼镜蛇在他的腹部狠狠咬了⼀⼝。

遭到攻击后,⼤卫⽴刻⽰意摄像师和助⼿停⽌表演,并⽤双⼿不停地往外挤压伤⼝处的毒⾎,遏⽌毒素蔓延和扩散的速度。

同时驾车赶赴就近的医院寻求帮助和救治。

医院动⽤直升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来抗毒蛇⾎清为⼤卫注射。

⼤卫最终得到了救治,⼏个星期后痊愈出院。

⼤卫为什么能蛇⼝逃⽣?因为,⼤卫为⾃⼰的⽣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布莱恩让顾及颜⾯,为保全"蛇王"的名声,耽搁了救治时间。

不错,名誉是⼈的第⼆⽣命。

但是,第⼆⽣命毕竟不是第⼀⽣命啊!我们常说"留得青⼭在,不怕没柴烧"。

什么是青⼭?青⼭就是⾝体、⽣命。

当你能保住⽣命,就能开创⽆限的未来。

⽣命好⽐数字"1",如果没有这个"1",后⾯纵使加⽆数个"0",最后的结果不还是零吗?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家!
名⼈故事演讲稿6
⽼师们,同学们:
⼤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是《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下来就⼀贫如洗的林肯,终其⼀⽣都在⾯对挫败,⼋次竞选⼋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还精神崩溃过⼀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的总统之⼀。

以下是林肯进驻⽩宫前的简历:
1816年,家⼈被赶出了居住的地⽅,他必须⼯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的州内担任⼟地局长的⼯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泥泞。

我⼀只脚滑了⼀下,另⼀只脚也因⽽站不稳;但我缓⼝⽓,告诉⾃⼰,“这不过是滑⼀跤,并不是死去⽽爬不起来。

”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家!
名⼈故事演讲稿7
⽼师们,同学们:
⼤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是《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下来就⼀贫如洗的林肯,终其⼀⽣都在⾯对挫败,⼋次竞选⼋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还精神崩溃过⼀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最伟⼤的总统之⼀。

以下是林肯进驻⽩宫前的简历:
1816年,家⼈被赶出了居住的地⽅,他必须⼯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的州内担任⼟地局长的⼯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泥泞。

我⼀只脚滑了⼀下,另⼀只脚也因⽽站不稳;但我缓⼝⽓,告诉⾃⼰,“这不过是滑⼀跤,并不是死去⽽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家!
名⼈故事演讲稿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