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睡眠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躯体活动
相关实验指出,对卧床36小时的受试人员进行动脉观察,发现80%的人会出现白天瞌睡的情况,50%的患者会出现快动眼睡眠。让健康受试人员躺在ICU中,大部分患者的睡眠会出现紊乱,提示有机体躯体活动下降,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受疾病因素限制,患者会被限制于床上,再加上呼吸机的使用,其活动范围将大大受限,还有一些患者由于存在拔管风险会应用约束器具,使得患者出现较强的束缚感,使得患者极为难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5]。
1.5心理社会因素
绝大多数ICU患者对ICU环境并不了解,且缺乏相关医疗知识,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并表现出自尊感下降、无助、烦恼等,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弃治疗的念头。上述负面情绪及不良想法会逐步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影响其睡眠质量,使其生活质量持续降低[7]。
其次,隔离与经济因素。ICU患者的隔离治疗,高额的医疗费用也会导致患者思想压力过大,进而影响睡眠。
2.2缓解患者疼痛感
除了切口及伤后引起的疼痛外,管道置入、抽血检查、频繁护理操作、有创监测等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疼痛[10]。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患者疼痛评估,通过按摩疼痛部位、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护理人员在进行采血、注射、吸痰等操作时,必须动作娴熟、操作动作轻柔,提高侵入性操作水平,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在每项操作前,均应向患者介绍、说明,从而缓解患者的对抗、紧张等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疼痛反应,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充分掌握疼痛原因并消除,给予超前镇痛。若患者存在大面积外伤,在其换药期间需提前静脉注射镇痛药,降低其换药时的疼痛感。提早实施手术疼痛治疗,进行充分镇痛[10]。
1.6环境因素
首先,ICU病室环境是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例如,温度不适宜、床垫不舒适、枕头不舒适等因素均会导致患者疲劳,进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另外,ICU病房一般需要保持一定的照明,这就会导致部分患者因灯光照射问题出现睡眠障碍。ICU病房灯光强度会对患者机体褪黑激素产生影响,从而干扰患者睡眠,影响其生物节律,使其无法正常入睡[6]。
1.2疼痛
从客观角度来看,疼痛是一种应激性心理反应,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若疼痛症状较为严重,会影响患者呼吸状态,并改变患者循环功能[4]。而ICU患者多采用气管切开、留置导管、持续动脉血压监测等有创性治疗,会让患者感到痛苦不难,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情况。另外,部分ICU患者认为,护理人员的碰触也会导致疼痛,这就会加剧其想象疼痛与恐惧,进而引发思想负担,影响自身睡眠。
1.4药物
ICU患者经常使用的鸦片类、抗抑郁精神病类、二氮卓类等药物,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药物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问题较为普遍。很多ICU患者需要给予镇静药物治疗,包括控制疼痛、心率、血压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带来一定副作用,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睡眠周期。例如,阿片受体拮抗剂、苯二氮卓类以及肾上腺素等会造成慢波睡眠减少。这些药物所引起的睡眠变化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还有一些升压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正常情况下并不会透过血脑屏障,但与异丙酚共用,其渗透性将大幅度提升并进入脑组织当中,会让SWS和REM睡眠时间下降。部分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会提升睡眠终端频率。β-阻滞剂与胺碘酮等用于治疗房颤,可能会造成噩梦或失眠。所以在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干扰睡眠药物的使用频率[6]。
2.3合理用药
为了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睡眠问题,必须加强原发疾病的治疗。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不良反应,全面了解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在服用影响睡眠的药物时,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并给医生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在满足疾病治疗需求的同时提高舒适度。若患者必须服用催眠药物,那么,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该类药物的作用,动态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变化等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预防药物成瘾。还有部分睡眠障碍患者,情况较为特殊,可按照医嘱适当给予其安眠药物。用药前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安眠药物特性以及对睡眠所造成的影响。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安眠药物使用前要对其睡眠情况及药物效用进行评价,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若其他促进睡眠方法无效时才能使用安眠药物,且用药时间愈短愈好[11]。
2.ICU睡眠质量干预对策
2.1控制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躯体不适以及疼痛感也是造成ICU患者睡眠质量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述因素与患者基础治疗存在着密切关联。对于一些影响睡眠,造成睡眠紊乱的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例如,术后疼痛可给予药物控制或心理疗法;原本进行的慢性病治疗,如COPD慢性咳嗽治疗应当继续保持[9]。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睡眠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11-03
1.ICU睡眠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1.1疾病
ICU患者睡眠质量与疾病本身存在密切关联。受疾病影响,ICU患者躯体会表现出不适状态,例如疼痛、持续发热、呼吸受阻、尿痛等均会让患者躯体出现不舒适,上述症状均会影响患者睡眠状态,使其出现睡眠障碍[1]。
其次,噪声污染。噪声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噪音超过60db时就会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使患者躁动不安,也会让患者出现压力感、肌肉紧张、心率加快等反应,导致患者入睡困难。一些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警报仪器,并且会受到其他患者警报仪器声音干扰。这些警报声虽然有利于监控患者病情,但也会给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对其正常入睡产生干扰,并造成睡眠障碍[6]。
ICU睡眠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
摘要】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适当的睡眠能够让机体充分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基本前提[1]。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及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其身体处于危机状态,心理层面上也面临着较大压力[3]。长此以往,其睡眠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参考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