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必修5 必修5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荆山之端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6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

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

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

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材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材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作者巧妙地用语言和文学打比方。

E.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有其风格,本没有相通之处。

2.选文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3.“可译性”具体指什么?其表现是什么?
4.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中国建筑体系和其他建筑体系的异同。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占比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摘编自《2017~2023年中国旅游地产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材料二:图表一(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
2010年 2030年(预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二
国家/地区 2017年中国游客人次 在国际游客中的排名 在国际游客中的占比
泰国980万第一大客源国28%
日本735.6万第一大客源国25.6%
越南400万第一大客源国31%
柬埔寨120万第一大客源国21%
印尼205.9方第一大客源国14.95%
马尔代夫24万(前九个月)第一大客源国25%
韩国417万第一大客源国31.3%
(图片来源于《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材料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是人们度过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

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

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年以来,中国
成为居法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2010~2012
年中国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

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

(摘编自《2017年中国旅游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四: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成功,最基础的条件在于它所拥有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那些自然景观多样,地域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更容易发展旅游业。

但当前一些地区盲目粗放式开发,既提高不了经济效益,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得不偿失。

而且有限资源与市场之间迅速扩张的矛盾也使得当地压力加大,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开发方式,让资源重新活起来。

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

有人曾说:“一个项目,一个想法如果不够独特
的话,很难吸引到别人。

”注意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结合,注重旅游项目的地域
组合。

良好的旅游项目与地域组合也是人们旅游选择的一大标准。

当然,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出行方便,安全性高,住宿条件好,食品干净卫生的旅游景点往往能得到大众的青睐。

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旅游地在“吃住行购”等方面的建设,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摘编自《2018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表一表明,世界旅游市场分为欧洲区,美洲区、亚太地区、中东区,非洲区
五大区域。

2010年,欧洲区,美洲区、亚太地区市场占比居前三位。

B.从图表一可看出,亚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较快,预计到2030年在全球旅
游市场的份额将上升至30%,超过美洲区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

C.图表二数据表明,相对国内游,中国游客更喜欢出境游,尤其喜欢去泰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2017年去这几个国家的游客人次相对较多。

D.图表二显示,我国已成为很多国家最大的客源国,在图表二中这些国家的国际游客中,中国游客的占比最高达到30%以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我国旅游产业已超过其他产业,在我国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超过8%。

B.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新兴国家不断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推动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C.中国摒弃了传统观光,度假旅游等旅游方式,发展了个性化、自由化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曾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

D.当前一些地区盲目粗放式开发,既不能提高经济效益,又造成资源浪费,得不偿失,我们只有靠转变思路,努力开发有地域特色的项目来改变。

3.结合材料四,简要论述如何才能使旅游业发展更有前景。

四、句子默写(名句名篇默写)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逍遥游》)
五、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不仅因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而著称,其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柏群也举世闻名。

天坛名柏很多,以干纹奇特而驰名的“九龙柏”就是其中代表。

“九龙柏”是明永乐十八年所植,如今巍然屹立在回音壁外西北侧,它高达18米,树干周长达3.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躯干上布满了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像数条巨龙绞身盘绕。

然而这既不是人工雕琢,也不是画工彩绘,却是树体本身天长日久形成的!“九龙柏”之所以生长成这样,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由于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除了“九龙柏”,天坛还有“迎客柏”“问天柏”“莲花柏”“卧龙柏”等一大批有名柏树。

()?这是因为,柏树常青长寿,其木质芳香,经久不朽,人们视其为吉祥昌瑞之树,因此在天坛大量种植。

每年定期为古树施肥复壮,在地面打孔通气,改良土壌,增加保护设施,加强树周施工监管……多措并举之下,近几年,天坛公园没有一棵古树病亡。

众多古树虽已
是数百岁高寿,至今仍是枝繁叶茂、苍翠挺立,把天坛装点得古色古香、生机盎然。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由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

B.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由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

C.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D.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由于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什么在天坛里种这么多柏树呢
B.为什么在天坛里种品种繁多的柏树呢
C.为什么在天坛里种有名的柏树呢
D.天坛里种这么多的柏树有什么好处呢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加强树周施工监管……”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
A.多年以后,他还能回忆起第一次读到《墓碣文》时的震撼“……于浩歌狂热之际
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B.人家帮助了他,他却反咬一口,这种做法实在令人……!
C.唐代文坛曾有许多惊才绝艳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
D.“好久不见,你还好吧?”“……”顾然猛然见到暗恋多年的姑娘,脸一下子红到了
耳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