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
一、本大题包含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单项选择)
1、<2018?安徽)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8 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资料的研制和应用,
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使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
提升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2、<2018?安徽)以下几种常有的饮猜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3、<2018?安徽)科学家发现纳M 硒 <Se)可将汞转变为HgSe,从而除去汞污染. HgSe 中汞元素为 +2 价,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0
C、﹣ 1
D、﹣ 2
4、 <2018? 安徽)绿原酸 <C H O )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能够从我省种植较广的杜
16189
仲<中药材)中提取.以下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 9 个水分子
B、在必定条件下,可焚烧生成CO2和 H2O
C、属于氧化物
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5、<2018?安徽)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选
项是<)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独一根源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6、<2018?安徽)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采集 CO2并验满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采集氧气
7、<2018?安徽)科学家提出:“硅是将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响为:
SiO2+C
Si+nCO↑.以下说法正确的选
项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 n=1
B、该反响为置换反响
C、反响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8、<2018?安徽)据报导,化学家创建出对CO2有较强汲取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
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 SiO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干水汲取的 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
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淆物
9 、 <2018? 安徽)科学研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依据以下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
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
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必定是 NaOH 溶液
B某物质能够导电该物质必定是金属单质
C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PH=3该溶液必定呈酸性
D某气体不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必定不含氧气
A、A 正确
B、B 正确
C、C正确
D、D 正确
10 、 <2018? 安徽)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
的选项是 < )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
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温度高升,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必定增大
D、 t1℃和 t2℃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行能相等
二、本大题包含 5 小题,共 34 分?
11、 <2018?安徽)如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
成资料的是 _________ .
<2)淀粉属于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3)图中塑料包装荒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如鉴识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均可作抗酸药)两种白色粉末时,可分别取少许样品放入荒弃包装的两个孔穴中,再滴入_________ <填试剂名称),有_________﹣现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钠.
<4)另一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O8?nH2O),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响,
则反响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15
12、 <2018?安徽)“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好多地域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实验
室常用图 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CH4,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 1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 ﹣.
<2)实验室可用_________﹣方法采集 CH4
<3)天然气不完整焚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 .所以,使用热水
器时,防备发生中毒的做法是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4)充分焚烧 1kg 不一样化石燃料所产生 CO2和 SO2气体的质量如图 2 所示,则 _________焚烧最易以致酸雨,_________ 焚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13、 <2018?安徽)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少许Fe3+等杂质)为原料
生产二水和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以下图.
<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第②步中能否发生化学变化?_________<填“是”或“否”).
<3 )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
<4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个合理的补钙方法:
_________.
14、 <2018?安徽)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焚烧没有火焰,蜡烛燃
烧却有光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研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研究一:蜡烛焚烧产生火焰的原由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此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焚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焚烧形成的.
<3)研究二:物质焚烧产生火焰的根根源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焚烧时温度╱℃
白腊50∽ 70300∽ 550约 600
-3-/15
铁15352750越 1800
钠883越 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焚烧可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焚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焚烧时,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焚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焚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由可能是
_________ .
15、 <2018?安徽)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研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同样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响快,原由是
_________
<3)小芳在 <2)实验中,还察看到有“灰黑色积淀”这一异样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响出现的灰黑色积淀的构成是什么?
【查阅文件】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
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定】假定a:该灰黑色积淀可能含有_________;
假定 b:该灰黑色积淀可能含有AlCl3;
假定 c:该灰黑色积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设计并达成实验取灰黑色积淀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加入适当稀盐酸有微量气泡,固体所有溶解,获得澄清溶液
②加入适当蒸馏水固体部分溶解
③加入适当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 可判断假定 c _________ <填“建立”或“不建立”),再会合②和③ 可得出该灰黑色积淀的成分是_________
<4)你以为 <1)中小明的实验可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_ <填“能”或“不可以”),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详细说明原
由:_________ .
三、本大题共 6 分.
16、 <2018?安徽)硅酸钠 <Na SiO )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美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响
23
为:
2NaOH+SiO2═ Na2SiO3+H2O.现以 125t 石英砂 <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响.试计算:
<1) 125t 石英砂中 SiO2的质量.
<2)理论上获得硅酸钠的质量.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包含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单项选择)
-4-/15
1、<2018?安徽)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8 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资料的研制和应用,提升了人们的
生活质量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使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升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考点:化学的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剖析比较法。
剖析: A、依据化学的主要用途判断.
B、依据化学的主要用途判断.
C、依据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判断.
D、依据化学的主要用途判断.
解答:解: A、利用化学可合成药物,以克制细菌和病毒,能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
B、利用化学可开发新能源和新资料,能改良人类的生计条件,所以正确.
C、化石燃料直接利用是一种浪费,可进行综合利用,以发挥更大功效,所以错误.
D、利用化学可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添粮食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所以正确.
应选 C.
评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
是为了应用,认识化学的用途有益于培育学习兴趣,提升社会责任感.
2、<2018?安徽)以下几种常有的饮猜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差别。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固然含有碳元素,可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
像,把它们纳入无机物.
解答:解: A、果汁中必定含有有机物.应选项错误;
B、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等物质,必定含有有机物.应选项错误;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不含有有机物.应选项正确;
D、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应选项错误.
应选 C.
评论: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样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3、<2018?安徽)科学家发现纳M 硒 <Se)可将汞转变为HgSe,从而除去汞污染.HgSe 中汞元素为 +2 价,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0
C、﹣ 1
D、﹣ 2
-5-/15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剖析:依据化合物的化学式HgSe,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由此中汞元素为 +2 价计算化合物中Se 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设化合物HgSe 中 Se 元素的化合价为m,依照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
为 0 的原则,有 <+2) +m=0 解得 m=﹣ 2
应选 D.
评论: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原则,依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化合物中
某元素的化合价.
4、<2018?安徽)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能够从我省种植较广的杜
仲<中药材)中提取.以下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9 个水分子
B、在必定条件下,可焚烧生成CO和 H O
22
C、属于氧化物
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构成上辨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差别和联系;质量守恒
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依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该物质由C、 H、O 三种元素构成,该物质的分子由
16 个 C原子、 18个 H原子和9 个 O 原子构成;据此,达成对绿原酸的有关判断.
解答:解: A、依据绿原酸的化学式 C H O ,该物质的分子由16个 C原子、18 个H原
16189
子和 9 个 O 原子构成,其实不含有水分子;
故 A 不正确;
B、依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该物质由
C、 H、 O 三种元素构成,完整焚烧时生成
CO和 H O;故 B正确;
22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绿原酸由C、 H、 O 三种元素组
成,虽含氧但不属于氧化物;故 C 不正确:
D、绿原酸 C H O 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8): <16×9) =1:8≠2: 1;故 D 不正确;
16189
应选 B.
评论:可燃物完整焚烧时,可燃物中的碳元素所有生成为二氧化碳、可燃物中氢元素所
有生成水.
5、<2018?安徽)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独一根源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色及其应用;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入方法。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由上图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表示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核内质子
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
解答:解: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独一根源,说法错误,某些食品,如海产品也是人体
摄入碘的根源,故 A 错误;
B、依据“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所以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故 B 正确;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说法正确,故 C 正确;
D、依据“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故 D 正
-6-/15
确.
应选 A.
评论: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特色及其应用;认识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入
方法.
6、<2018?安徽)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采集 CO2并验满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采集氧气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研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
剖析: A、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气体;验满时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B、试管夹离试管口太近,试管不易掌握;
C、试剂瓶瓶盖应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盖;取了液体的胶头滴管不可以胶头在下,防备受腐蚀;
D、采集氧气,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尽原有空气.
解答:解: A、采集 CO2并验满,图中操作正确,故 A 正确;
B、试管夹在距上口处,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B;
C、图中瓶盖的搁置错误;胶头滴管的使用错误,故 C 错误;
D、采集氧气,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采集的氧气会不纯,故 D 错误.
应选 A.
评论:认识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认识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认识加热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认识采集常用气体的方法.
7、<2018?安徽)科学家提出:“硅是将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响为:
SiO2+C Si+nCO↑.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该反响为置换反响
C、反响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地壳中元素的散布与含量;反响种类的判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 A、依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没有增减,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推测生成物 R 的分子构成及化学式;
B、依据置换反响的特色进行剖析;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7-/15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
解答:解: 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数和原子个数相等,反响前有1个碳原子,反响后也应是一个碳原子,所以n=1,选项正确.
B、置换反响的形式为: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对照可知该反响是置换反响,选项正确.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响前后每种原子的个数不变,所有原子的总数自然也不可以
变,选项错误.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所以选项错误.
应选 B
评论:本题主要观察对证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反响种类的判断有关知识.
8、<2018?安徽)据报导,化学家创建出对CO2有较强汲取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干水汲取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
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淆物
考点:纯净物和混淆物的鉴识;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水和二氧化碳反响能生成碳酸;干水属于混淆物;微观粒子是不停运动的.
解答:解: A、干水汲取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响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
化.应选项错误;
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淆物.应选项
错误;
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应选项错误;
D、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构成的混淆物.应选项正确.
应选 D.
评论: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有关
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2018?安徽)科学研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依据以下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
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
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必定是 NaOH 溶液
B某物质能够导电该物质必定是金属单质
C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PH=3该溶液必定呈酸性
D某气体不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必定不含氧气
A、A 正确
B、B 正确
C、C正确
D、D 正确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氧气的查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导
电性及其原理剖析。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 A、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酸碱盐的溶液也拥有优秀的导电性;
C、当溶液的PH 小于 7 时,溶液显酸性;
D、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 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不必定是氢氧化钠溶液,比如氢氧化钾溶液也
-8-/15
能是酚酞试液变红色.应选项错误;
B、某些溶液也拥有优秀的导电性,比如氯化钠溶液拥有优秀的导电性.应选项错误;
C、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溶液显酸性.应选项正确;
D、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选项错误.
应选 C.
评论: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样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有关方面的问题
做出正确的判断.
10 、 <2018? 安徽)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
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温度高升,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必定增大
D、 t1℃和 t2℃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
溶质的质量不行能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观点与现象。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利用图像,进行剖析计算。
剖析:依据蔗糖的溶解度曲线能够看出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状况,从而确立温
度高升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及蒸发溶剂时溶液中能否有晶体析出.
解答:解: A、因为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故 A 错误;
B、给蔗糖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再恢复到本来的温度,则本来溶解在这部分溶剂中的溶质
就会结晶析出,故 B 正确;
C、假如不过纯真的温度高升,在不考虑溶剂蒸发的状况下,溶液中若没有为溶解的溶质存
在,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不发生变化,故 C 错误;
D、因为温度高的溶解度就大,只好说这两个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行能
相等,但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可能想等,故 D 错误;
应选 B.
评论: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观察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依据固体的溶解度
曲线解决有关问题.
二、本大题包含 5 小题,共 34 分?
11、 <2018?安徽)如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Al <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资料的是塑料.
<2)淀粉属于 B <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B.糖类C.油脂 D.维生素
<3)图中塑料包装荒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如鉴识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均可作抗酸药)两种白色粉末时,可分别取少许样品放入荒弃包装的两个孔穴中,再滴入稀盐酸<填试剂名称),有气泡产生﹣现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钠.
<4)另一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O8?nH2O),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响,
则反响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MgCl2<填化学式).
-9-/15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元素的简单分类;合成资料的使用
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塑料是有机高分子合成资料,而淀粉是糖类的一种;所有的碳酸盐都能够和稀盐
酸等酸溶液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考证碳酸盐的攒在;复分
解反响是一两种化合物互相互换成分的反响,即一种化合物中的正价部分和另一种化合物
中的负价部分相联合的反响.
解答:解: <1)依据图示不难看出,铝箔是金属资料,含有铝元素,碳酸钙中含有钙元
素;塑料是有机高分子合成资料,故答案为:Al<或 Ca)
<2)淀粉、蔗糖、葡萄糖、纤维素等都是糖类,故答案为:B
<3)因为碳酸盐能够和酸溶液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碱和酸反响生成盐和水,不会生
成气体,所以能够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鉴识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镁,故答案为:稀盐酸,气
泡产生
<4)因为三归酸镁是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响是复分解反响,因今生成的盐应当是氯化物,及
生成的含镁的化合物应是氯化镁,故答案为:MgCl2
评论: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观察了酸的有关的化学性质,从而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12、 <2018?安徽)“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好多地域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实验
室常用图 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CH4,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 1中仪器 a 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方法采集 CH4
<3)天然气不完整焚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CO.所以,使用热水器时,
防备发生中毒的做法是保持通风<写出一种即可)
<4)充分焚烧 1kg 不一样化石燃料所产生 CO2和 SO2气体的质量如图 2 所示,则石油燃烧最易以致酸雨,天然气焚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有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气体系取装置的研究;常用气体的采集
方法;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剖析:加热是往常是用酒精灯;
依据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够选择采集的方法;
天然气不完整焚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的氧气是保证天然气完整焚烧的必需条件之
一;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一种重要物质.
解答:解: <1)如图 1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能够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采集.故填:向下排
空气法或排水法.
<3)天然气不完整焚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一氧化碳.所以,使用热水器
时,防备发生中毒的做法是保持通风.故填:CO;保持通风.
<4)由图中数据可知,充分焚烧1kg 石油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最多,最简单形成酸雨;充分
焚烧 1kg 天然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之和最小,污染最小.故填:石油;天然
气.
评论:本题主要观察采集气体的方法、促使焚烧的方法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知识,解答
时应当充分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要掌握图中数据反应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有关方面
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 <2018?安徽)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少许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和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以下图.
<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
<2)第②步中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填“是”或“否”).
<3)操作 a 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个合理的补钙方法:多吃富含钙的食品.
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
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入方法。
专题:填写实验报告题。
剖析: <1)依据识记的知识直接写出反响的方程式
<2)判断能否是发生了化学变化,重点是看能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3)依据操作 a 获得的物质能够判断操作 a 应当是过滤,从而确立玻璃棒的作用
<4)补钙的方法有多种,建议经过饮食来补钙
解答:解:<1)能够直接写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响的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H2O+CO2↑
<2)氢氧化钙要和氯化铁反响生成积淀,过滤后获得滤渣能够说明这点,故本题答案为:
是
<3)最后获得了滤液和滤渣,能够确立操 a 为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故本题答案
为:过滤引流
<4)在平时生活中能够多吃一些含钙的食品和蔬菜能够增补人体所需的钙质,故本题答
案为:多吃富含钙的食品
评论:本题题主要观察了一些实验基本操作,要知道分别固体和液体的一种常用方法﹣﹣
﹣﹣过滤.同时明确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熟记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H2O+CO2↑,娴熟掌握碱的化学性质.
14、 <2018?安徽)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焚烧没有火焰,蜡烛
焚烧却有光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