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篇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仕女图欣赏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分别是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她们以其相貌美艳绝伦,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而流传千古。

她们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品德高洁,受到世人的敬仰。

其中“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四大美女何文铮工笔人物画作品《西施》 (作品来源易从网)
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

天生丽质。

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

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人物画名家何文铮工笔画作品《王昭君》 (作品来源易从网)
貂蝉,山西忻州人。

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

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

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

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

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美协会员何文铮工笔人物画作品《貂蝉》 (作品来源易从网)
杨玉环,号太真,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

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
中鲜见。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何文铮工笔人物画作品《贵妃图》 (作品来源易从网)
何文铮,易从网的签约画家,1963年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

何文铮是当代实力派画家,擅长工笔人物画创作,他所创作的人物画作品笔墨传神,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其作品被中国工笔画协会、人民字画网等收藏机构和中外人士珍藏。

篇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照片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照片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

”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西施浣纱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美女,她在河边浣纱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

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后来也有根
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此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表演色情,格调低俗。

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

有资料说此剧源自昆曲剧目,由其唱词结构可见一斑,尤已开场的四平调为京剧珍品。

貂蝉拜月
貂蝉(177-?)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末年,各地混战不止,董卓掌握了朝廷大权,他是个奸臣,很不得人心,大臣王允于是就想除掉他,王允想到了貂蝉。

貂蝉在战乱中和父亲、哥哥离散,最后和母亲一起被董卓收留为妃(三国演义言貂蝉为王允义女,实为虚构)。

因为貂蝉,吕布与董卓的矛盾激化,最后,吕布刺死了奸臣董卓。

貂蝉与王允献策无关。

王允献策完全是因为得知了吕布与董卓的内部矛盾,从而说服吕布杀了董卓。

吕布杀了董卓,带着貂蝉,逃出了京城长安。

但吕布也没有大的成就,最后被曹操打败。

有人劝说他突围,吕布却舍不得扔下貂蝉,最后被属下出卖给曹操,被曹操杀死.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杨贵妃)中国的四大美女究竟谁排第一,四大美女
本来已有定论,不过那是古代的排法。

西施居首,貂蝉次之,王昭君再次,杨玉环为末。

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四大美女还有一说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

并称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

篇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是哪四位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是哪四位
沉鱼之西施,落雁之王昭君,闭月之貂禅,羞花之杨玉环,这四位一直被称作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古代的四大美人真的是这四位吗?
纪连海在他新出版的《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一书中说:“?四大美人?这
词什么时候有的?又是谁提出来的呢?我并不清楚。

但是可以推断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四个人是什么时候被拉到一起称为?四大美人?的。

这四大美人的生活年代有先有后:西施最早出生,杨贵妃最晚离世的,杨贵妃是唐朝人,所以?四大美人?这一说法肯定是唐朝以后才出现的。

貂禅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成就了貂蝉,因为《三国志》中是没有这个人的。

而《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初年。

所以,我觉得,提出?四大美人?这一说法的人肯定在元末明初时。

但具体是谁提出的?我也没考证出来。


据我国最早收藏的木刻年画,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称为《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此年画的原版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

“题材虽皇家内容,但将汉晋两朝人物于一图,其雕刻线条流畅细腻,构图丰满华丽。


“(《四美图》)画面是四大美人绿珠、王昭君、班姬、赵飞燕。

绿珠左手提裙登阶,回眸又望右手所持的玉麒麟,风情毕现;王昭君身着异族服饰,执笔修书,神情沉郁;赵飞燕金饰玉佩,袖手昂头,志满意得;班姬持扇列后,文静矜持。

整个画面素色,讲究线条,一派清穆之风。

”贾平凹《说舍得》。

是不是由此可以说这四位美人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

至少也可以说这也是一个版本。

再说,这里有有力的证据——南宋的文物。

说起年代也在唐朝之后。

既然南宋这样将这四位美人跨时代组合在一起,自不会是空穴来风,肯定有他的道理。

至于有多少道理,还是让专家煽忽吧。

出塞之昭君
西汉王昭君,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

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
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王昭君进宫后三年,无缘面君。

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应诏。

呼韩
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她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妻)”。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从大局出发,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改嫁给呼韩邪的长子。

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

她的墓地被后人称之为“青冢”。

王昭君得到历史的好评。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

昭君的故事,已成为历史上流传不衰民族团结的佳话。

李白诗云:“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燕舞之飞燕
西汉赵飞燕原名宜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精美绝伦,故人称其为“飞燕”。

她是窈窕秀美,妖冶冷艳,凭栏临风,姿容秀丽的绝色美人。

汉成帝刘骜立飞燕为后,其妹赵合德封昭仪,两姐妹受成帝专宠近十年,显赫一时,贵倾后宫。

赵飞燕的秀丽姿容,轻盈身材和出众的舞技,使得她在后宫嫔妃中如鹤立鸡群。

成帝以玉环击节拍,赵飞燕跳起《归风送远曲》。

她表演的一种舞步,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令成帝十分着迷。

成帝命宫女手托水晶盘,令飞燕盘上歌舞助兴,飞燕的绝妙舞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给成帝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成帝一刻见不到赵氏姐妹,便心神不安。

那才叫“三千宠爱于一身”。

赵氏姐妹虽得专宠,但不曾怀孕,她们害怕别的嫔妃怀孕生子,威胁后位,就疯狂地摧残宫人。

“生下者辄杀,堕胎无数”。

当时,民间就流传着“燕飞来,啄皇孙”的童谣。

色迷心窍的汉
成帝,年已不惑,膝下尤虚。

为讨好赵氏姐妹,竟两次杀子,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爱美人不爱江山”。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飞燕帮助成帝的侄儿刘欣即位,即汉哀帝。

新帝感恩,尊飞燕为太后。

哀帝死后,汉平帝刘衍即位,大司马王莽以赵飞燕杀害皇子之罪,迫其自尽。

风光一时,权倾一时的赵飞燕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唐代诗人徐凝《汉宫曲》写到:“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女史之班昭
东汉班昭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女辞赋家。

其父班彪,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

嫁曹世叔,早年守寡。

班固著《汉书》未成而去世,和帝下诏令班昭整理并续成。

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

和帝非常赞赏班昭的学识,多次召她入宫,教皇后和嫔妃们学习儒家经典,在宫中被尊称为师。

邓太后临朝执政时,班昭以师傅之尊,参议朝政。

当时,人们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妇女称为“大家”,班昭的丈夫姓曹,因而被尊称为“曹大家”。

“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


班昭是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学者女历史学家,在史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著有赋、文等16篇。

她去世时,当朝的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行国葬之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班姬《女戒》,足称母师也。

”清秋瑾《赠女弟子徐小淑和韵》有句“丽句天生谢道韫,史才入目汉班姬。


鸿毛之绿珠
西晋绿珠,白州博白(广西)人,生双角山下,西晋石崇宠妾。

“美而艳,善吹笛”。

石崇惊慕绿珠美貌,以十斛明珠聘为妾,并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还为其建了梳妆楼。

在石崇的悲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石崇,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字季伦。

二十余岁做了修武令,为人做事都很干练。

颖悟而有才气,率意而为,累迁至侍中。

出为荆州刺史,私自与手下人劫掠远来的商客,以至积累如山财富,曾与王恺斗富,以蜡代薪,作锦步障五十里,恺虽得武帝支持,仍不能敌。

绿珠善吹笛,又善舞石崇创作的《明君》(即《王明君辞并序》,是最早歌咏王昭君的文献)。

绿珠妩媚动人,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因而石崇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别有宠爱。

石崇有别馆在河南金谷园,每次宴客,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绿珠之美名闻于天下。

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受牵连被免官。

当时赵
王司马伦专权,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现在石崇被免职,他明目张胆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

石崇勃然大怒:“绿珠是我所爱,那是做不到的。

”石崇坚持不给。

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诛石崇。

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

石崇对绿珠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

”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

”随即“落花犹似坠楼人,香魂一屡随风散”,绿珠坠楼而死。

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

杜牧绝句《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尤似坠楼人。

”《红楼梦》中黛玉《吟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