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12题;共48分)
1. (4分)(2020·福州模拟) 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

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

这体现了周人()
A . 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 .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
C . 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
2. (4分) (2019高一下·白银期中) 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3. (4分)(2020·河北模拟) 唐初,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其后,因太宗曾为尚书令,臣下不敢担任这个职务,因而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

材料所述现象有利于()
A .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4. (4分)《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

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 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 .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 . 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 . 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5. (4分)(2020·肇庆模拟) 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这表明陈独秀()
A . 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B . 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C . 倡导文化平民化
D . 认识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
6. (4分)(2020·东莞模拟) 1947年,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郭琳爽说:“凡此国势与社会情形,实足令人寒心。

富有人士多已离沪他去,致金融日趋逃避,长此以往,留居者环境日非,贫困日甚,诚不堪设想。

”出现此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 国民党失去资本家的支持
B . 日本侵华破坏发展的环境
C . 官僚资本挤压发展的空间
D .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7. (4分) (2016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

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

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 . 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 . 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C . 强化了片面抗战路线
D . 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8. (4分)(2020·海南模拟) 据统计,1978年,全国住宅投资仅38亿元,占GDP比重为1.2%;1997年,全社会对市场化的房地产投资就高达31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2.74%,占GDP比重达3.99%,其中住宅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为1.93%。

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我国()
A . 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
B . 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C . 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
D . 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变化
9. (4分)(2019·怀柔模拟) 公元前5世纪,雅典在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规定除了将军的职务必须由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以外,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和大部分的政府官员,都不再以选举的方式产生,而改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

这一变化()
A . 体现了“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B . 有利于保障公民内部的平等
C . 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D . 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倒退
10. (4分)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

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 . 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 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 . 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 . 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11. (4分) 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

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2. (4分)(2020·淮北模拟) 195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援助的口号”。

50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援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

这一变化表明美国()
A . 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
B . 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
C . 对外援助政策逐渐趋于科学合理
D . 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共5题;共69分)
13. (25.0分)(2020·福州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代闽侨传奇”黄乃裳,1849年生于福建闽清。

在近代社会剧变的背景下,他大力倡导革除妇女缠足等。

1876年,与友人合作在福州创办第一批新型学校:福音、培元、英华。

1897年春,黄乃裳入京参加会试落第,留京不归,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协助林旭筹建“闽学会”,自筹资金创办福建近代第一份报纸《福报》。

后又主编出版《福州音普通字教科书》,在福州方言区推行普通话。

戊戌政变后,避祸返闽。

1900年,黄乃裳确定婆罗洲诗巫(今属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为移民垦殖目的地,先后在福建闽清、古田等地招募大量垦农,移民诗巫,黄乃裳和垦民们“食与共席,睡与同榻,凡平生所未尝之苦楚,无弗尽尝”。

1911年武昌首义后,黄乃裳参与领导福州
革命党人的起义行动。

袁世凯复辟后,他更是积极奔走,反对帝制。

黄乃裳一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对其家庭成员产生深刻影响,其三弟黄乃模随邓世昌于甲午海战时以身殉国。

——摘编自《闽清县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乃裳被誉为“一代闽侨传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归纳黄乃裳一生体现的精神品质。

14. (12分)(2020·合肥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石油开发专家。

1960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同年主动申请赴大庆油田从事基层生产实践、科技研究工作。

1961年,刚工作几个月就推导出了新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对于大庆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965年首次研制了用钢丝起下的分层测试开采工艺,满足了油田生产发展的需要。

1985年,主持完成的“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世纪90年代,组织完成了“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攻关,推广了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使大庆油田年产油5000万吨连续稳产了27年。

21世纪,提出并组织开展了三元复合驱等、三次采油方法开发三类油层以及与化学驱配套的工艺技术等项研究工作。

参加工作50多年来,王德民一直在大庆油田从事油田开发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多次放弃了调往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拒绝了国内外大公司的高薪聘请,现为东北石油大学的特聘教授,83岁高龄依然正常授课。

——摘编自犁痕《走进王德民》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德民对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德民等先进人物体现的精神品质。

15. (15.0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交通的起步阶段。

秦汉时期,交通得到发展,开辟道路、开凿河渠、完善邮驿和馆舍,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唐宋时期,政府继续整修道路,建设交通干线,完善驿馆,健全交通法令,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同时开凿大运河,推动了南北交通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唐宋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对外交通发达,与各国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扬州、广州、泉州、明州成为著名的贸易港口。

元朝政府整治河运,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同时政府通过修建道路,加强了对西北及东北地区的控制,利用海运运送南方的粮食供应大都。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交通开始起步,逐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步伐,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交通落后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新型的人民交通事业。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运输方式都实现了快速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运营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胡希捷《浅谈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交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

16. (15.0分) (2016高二下·会宁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

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

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

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

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

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

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

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

17. (2分) (2019高二上·成都月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

1951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

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

1959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

1961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

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1988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12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共5题;共69分)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7-1、
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