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琴教授双心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的体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周身,从而维持人的整个生命活动, 包括脑的精神活动。从这个角度上看,心也是通过主血脉而起到了主神志作用,故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 即可导致神志的异常。但也说明了五志过级均能损伤心神。情志思维活动异常多由思虑过度、情志所伤、 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气血失调。《丹溪心法·六都》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而心主血脉的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可以使心主神志 正常,人的精神振作,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对外应激能力强,而如果心气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常, 则心前区憋闷,心悸,刺痛,健忘,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焦虑抑郁等。
作者简介:邓乃哲,男, (197l一)河北省大城县人,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为郭维琴名医 传承工作室成员,研究方向为中西医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
#通讯作者:王亚红,(1967一),女,汉族,河南人,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E—mail:wyh41 l@hotmail.com。
=|c[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郭士魁名家研究室项目(项目编号:2011一sz— A一27),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项目(项目编号:20ll—sz—c一33),首发基金联合攻关资助项目(sF- 2009一I—04)。
271—
综上所述,心主血脉,心藏神的理论是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的高度概括,解释了人体复杂生理 活动的整合机制及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如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 则人的精神振作,意识清晰,思维敏捷,情志适度。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病 理变化,如精神萎靡,怠惰嗜卧,少气懒言,喜怒无常,不寐。如心血亏虚,或血脉运行不畅,心神 ຫໍສະໝຸດ 常,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等,
10卵00)
【关键词】名医经验;双心治疗:益气活血;养心安神:PcI术后焦虑 随着医学的发展,伴随着身体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也随之而生,心身疾病在各科也 越来越受重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同时伴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下面就“双心医学”和郭 维琴教授双心治疗即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疗法对“双心疾病”中的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的中医治疗进 行探讨。 一、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简称“双心”,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心脏疾病与心理疾患相关 性的学科。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现代人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容易 让人罹患心血管神经症。久而久之,也会使患者罹患高血压、心律失常、冠脉痉挛或心脏猝死。女性 由于孕产期、更年期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也容易患上心血管神经症。根据临床观察,心血管神 经症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目前心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患者可分为①患者以胸闷、胸痛症状就诊, 怀疑有心脏病,再加上社会或亲属中经常有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的影响,忧虑不安,但是经检查后根 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②患者有胸闷、心悸的症状,心电图表现为早搏或轻度的sT—T改变,并 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但是由于医生的不正确解释导致患者心脏病不重,精神压力很重。 ③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经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 手术治疗非常成功,但是在医院中所经历的急救、手术、病友的死亡等打击,以及患病后多种不适应, 再加上对疾病预后的不了解、不知情,并担心医疗费用,从而产生抑郁、焦虑、沮丧、失落等精神心 理障碍,出现胸闷、胸痛、气急、早醒、失眠、多汗、入睡困难,导致加重预后,恶化生活质量等。 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患者合并存在心理障碍,“双心疾病”在临床中越来越多。 二、双心疾病: 心脏病的“心”有双重含义,一个是心脏,一个是心理。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很容易并发精神疾病, 最常见的就是焦虑和抑毹而一旦心理有病了,又会反过来诱发心血管疾病,影响康复,即出现了“双心” 问题。病人有焦虑、抑郁、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疲倦、心前区疼痛,多在劳动或精神紧张后发生 或加重,主要是自主神经平衡失调所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的结果。此即为“双心疾病”。冠心病作为 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焦虑抑郁有密切的联系。循证医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证实了在 冠心病各种类型,特别是急性冠脉事件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确是其预后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三、中医病因病机: 郭维琴教授讲:祖国医学对“双心疾病”早有深刻的认识,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 所以中医学中有脏腑血肉之心、神明之心。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的异常。 (1)脏腑之心《素问·痿论》所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课“心藏血脉之气也”,《素 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心者j其充在血脉”即是针对心脏、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系统而言。 此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心脏的正常搏动,又主要依赖于心气 的推动作用。心气充沛,才能推动血液在脉内正常地循环运行,如心气虚,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退,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刈盘证经验
血脉不畅,可导致新的血脉瘀阻,临床可见心前区憋闷,刺痛,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脉涩、结代等。 如心血不足,血脉空虚,临床可见心悸,面色苍白,舌淡无华,脉细无力等。
(2)神明之心:心主神明,又称心主神志或心藏神。即是说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神志活 动亦由心所主。心主神志理论依据如下:一是五脏藏神。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包括 神志活动,统属于五脏,以五脏的精气和气血为物质基础。 《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藏魄, 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灵枢·邪客》说“心者,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二 是认为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
270—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临证经坠 14付,并嘱其放松心情,散步,参加适当娱乐活动。
二诊:患者胸闷气短减轻,仍有畏寒,易急躁,舌暗减轻,舌胖有齿痕,苔腻,脉沉弦尺不足, 即以前方加桂枝6克,继续服剂,三诊时患者精神好,诉畏寒、急躁明显好转。分析:党参、黄芪、 丹参、红花、鬼箭羽益气活血化瘀,荜拨、桂枝通阳,薤白、郁金、枳壳宽胸理气疏肝,伸筋草、鸡 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白术、茯苓、桑寄生、杜仲健脾补肾,夜交藤、远志、菖蒲、合欢皮开窍、 养心、安神解郁,而菖蒲、郁金又可醒脾,脾气足,气血共生,心血充足,心主神志功能自然发挥正常。 全方从心、脾、肾、入手,合气、血、神治疗,取得双心治疗满意疗效。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临证经验
郭维琴教授双心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的体会
邓乃哲1姜玉梅2陈会娟3姬荣倩4王亚红5 指导:6郭维琴
(1邓乃哲河北省大城县中医院065900,2姜玉梅河北省深泽县中医院052560,3陈会娟河北省保定 市第一中医院071000,4姬荣倩河北省东光县中医院,5王亚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 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北京
笔者有幸随郭维琴教授侍诊,总结郭老采用益气活血,理气解郁法、益气活血,养心安神法治疗 冠心病PcI术后焦虑取得了临床很好的疗效,感触颇深,现举案2则以飨同道。
四,病例分析: 1.邱某某,男,60岁,陈旧性心梗10个月,PCI术后胸闷气短10个月。患者刻下症:胸闷、心 悸、气短、自汗伴乏力、烦躁、失眠,发作可持续6 小时/次,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血压为: 90/50ⅡⅢ蛆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1次/分,律齐,查心电图示早搏,平板运动心电图示阴性,超声 心动示心尖部室壁瘤形成。患者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重镇养心安神,药物如下:党参15克生黄芪20 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五味子10克川楝子1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薤白10克煅龙骨30克(先 下)煅牡蛎30克(先下)灵磁石30克(先下)远志6克炒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珍珠粉0.6 克(分冲)14付,一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诉症状明显减轻,轻度胸闷,入睡可,无烦躁。大便稍干,一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腻, 脉弦滑,以前方去五味子、川楝子加生白术3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继服28付后,复诊未诉 明显不适,改服中药颗粒剂维持。分析:党参、生黄芪、 丹参、红花益气活血,党参、黄芪还可健脾, 五味子敛汗,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赤白芍以活血养血柔肝之效,与川楝子相配,肝气得以疏泄,与 安神药相配,可达养血安神之功,与活血药相配,以助活血。煅龙骨、煅牡蛎、灵磁石、远志、炒枣仁、 夜交藤、珍珠粉,重镇养心安神,煅龙骨、煅牡蛎也可敛汗。本方从心、肝、神论治故取得良好疗效。 2.张某某,男,45岁,冠心病,PcI术后3年,症见胸闷气短,心悸,畏寒,腰酸,失眠,易激 惹,胸前有异物感及紧缩感来诊,经常于劳累、生气后出现,心悸气短持续时间为l小时至半天不等, 休息后就可好转,患者心理负担重,担心再次心梗。舌淡暗,舌胖有齿痕,苔腻微黄,脉沉弦尺不足, 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复查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回旋支狭窄50~60%,来诊求中药治疗,给予药物如下: 党参159黄芪209薤白109荜拨69丹参209红花lOg鬼箭羽129郁金109枳壳109伸筋草109 鸡血藤309白术lOg茯苓159桑寄生309杜仲log夜交藤309远志69菖蒲lOg合欢皮209服药
作者简介:邓乃哲,男, (197l一)河北省大城县人,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为郭维琴名医 传承工作室成员,研究方向为中西医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
#通讯作者:王亚红,(1967一),女,汉族,河南人,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E—mail:wyh41 l@hotmail.com。
=|c[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郭士魁名家研究室项目(项目编号:2011一sz— A一27),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项目(项目编号:20ll—sz—c一33),首发基金联合攻关资助项目(sF- 2009一I—04)。
271—
综上所述,心主血脉,心藏神的理论是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的高度概括,解释了人体复杂生理 活动的整合机制及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如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 则人的精神振作,意识清晰,思维敏捷,情志适度。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病 理变化,如精神萎靡,怠惰嗜卧,少气懒言,喜怒无常,不寐。如心血亏虚,或血脉运行不畅,心神 ຫໍສະໝຸດ 常,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等,
10卵00)
【关键词】名医经验;双心治疗:益气活血;养心安神:PcI术后焦虑 随着医学的发展,伴随着身体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也随之而生,心身疾病在各科也 越来越受重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同时伴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下面就“双心医学”和郭 维琴教授双心治疗即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疗法对“双心疾病”中的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的中医治疗进 行探讨。 一、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简称“双心”,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心脏疾病与心理疾患相关 性的学科。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现代人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容易 让人罹患心血管神经症。久而久之,也会使患者罹患高血压、心律失常、冠脉痉挛或心脏猝死。女性 由于孕产期、更年期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也容易患上心血管神经症。根据临床观察,心血管神 经症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目前心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患者可分为①患者以胸闷、胸痛症状就诊, 怀疑有心脏病,再加上社会或亲属中经常有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的影响,忧虑不安,但是经检查后根 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②患者有胸闷、心悸的症状,心电图表现为早搏或轻度的sT—T改变,并 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但是由于医生的不正确解释导致患者心脏病不重,精神压力很重。 ③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经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 手术治疗非常成功,但是在医院中所经历的急救、手术、病友的死亡等打击,以及患病后多种不适应, 再加上对疾病预后的不了解、不知情,并担心医疗费用,从而产生抑郁、焦虑、沮丧、失落等精神心 理障碍,出现胸闷、胸痛、气急、早醒、失眠、多汗、入睡困难,导致加重预后,恶化生活质量等。 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患者合并存在心理障碍,“双心疾病”在临床中越来越多。 二、双心疾病: 心脏病的“心”有双重含义,一个是心脏,一个是心理。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很容易并发精神疾病, 最常见的就是焦虑和抑毹而一旦心理有病了,又会反过来诱发心血管疾病,影响康复,即出现了“双心” 问题。病人有焦虑、抑郁、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疲倦、心前区疼痛,多在劳动或精神紧张后发生 或加重,主要是自主神经平衡失调所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的结果。此即为“双心疾病”。冠心病作为 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焦虑抑郁有密切的联系。循证医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证实了在 冠心病各种类型,特别是急性冠脉事件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确是其预后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三、中医病因病机: 郭维琴教授讲:祖国医学对“双心疾病”早有深刻的认识,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 所以中医学中有脏腑血肉之心、神明之心。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的异常。 (1)脏腑之心《素问·痿论》所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课“心藏血脉之气也”,《素 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心者j其充在血脉”即是针对心脏、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系统而言。 此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心脏的正常搏动,又主要依赖于心气 的推动作用。心气充沛,才能推动血液在脉内正常地循环运行,如心气虚,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退,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刈盘证经验
血脉不畅,可导致新的血脉瘀阻,临床可见心前区憋闷,刺痛,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脉涩、结代等。 如心血不足,血脉空虚,临床可见心悸,面色苍白,舌淡无华,脉细无力等。
(2)神明之心:心主神明,又称心主神志或心藏神。即是说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神志活 动亦由心所主。心主神志理论依据如下:一是五脏藏神。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包括 神志活动,统属于五脏,以五脏的精气和气血为物质基础。 《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藏魄, 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灵枢·邪客》说“心者,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二 是认为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
270—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临证经坠 14付,并嘱其放松心情,散步,参加适当娱乐活动。
二诊:患者胸闷气短减轻,仍有畏寒,易急躁,舌暗减轻,舌胖有齿痕,苔腻,脉沉弦尺不足, 即以前方加桂枝6克,继续服剂,三诊时患者精神好,诉畏寒、急躁明显好转。分析:党参、黄芪、 丹参、红花、鬼箭羽益气活血化瘀,荜拨、桂枝通阳,薤白、郁金、枳壳宽胸理气疏肝,伸筋草、鸡 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白术、茯苓、桑寄生、杜仲健脾补肾,夜交藤、远志、菖蒲、合欢皮开窍、 养心、安神解郁,而菖蒲、郁金又可醒脾,脾气足,气血共生,心血充足,心主神志功能自然发挥正常。 全方从心、脾、肾、入手,合气、血、神治疗,取得双心治疗满意疗效。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临证经验
郭维琴教授双心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的体会
邓乃哲1姜玉梅2陈会娟3姬荣倩4王亚红5 指导:6郭维琴
(1邓乃哲河北省大城县中医院065900,2姜玉梅河北省深泽县中医院052560,3陈会娟河北省保定 市第一中医院071000,4姬荣倩河北省东光县中医院,5王亚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 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北京
笔者有幸随郭维琴教授侍诊,总结郭老采用益气活血,理气解郁法、益气活血,养心安神法治疗 冠心病PcI术后焦虑取得了临床很好的疗效,感触颇深,现举案2则以飨同道。
四,病例分析: 1.邱某某,男,60岁,陈旧性心梗10个月,PCI术后胸闷气短10个月。患者刻下症:胸闷、心 悸、气短、自汗伴乏力、烦躁、失眠,发作可持续6 小时/次,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血压为: 90/50ⅡⅢ蛆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1次/分,律齐,查心电图示早搏,平板运动心电图示阴性,超声 心动示心尖部室壁瘤形成。患者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重镇养心安神,药物如下:党参15克生黄芪20 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五味子10克川楝子1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薤白10克煅龙骨30克(先 下)煅牡蛎30克(先下)灵磁石30克(先下)远志6克炒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珍珠粉0.6 克(分冲)14付,一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诉症状明显减轻,轻度胸闷,入睡可,无烦躁。大便稍干,一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腻, 脉弦滑,以前方去五味子、川楝子加生白术3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继服28付后,复诊未诉 明显不适,改服中药颗粒剂维持。分析:党参、生黄芪、 丹参、红花益气活血,党参、黄芪还可健脾, 五味子敛汗,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赤白芍以活血养血柔肝之效,与川楝子相配,肝气得以疏泄,与 安神药相配,可达养血安神之功,与活血药相配,以助活血。煅龙骨、煅牡蛎、灵磁石、远志、炒枣仁、 夜交藤、珍珠粉,重镇养心安神,煅龙骨、煅牡蛎也可敛汗。本方从心、肝、神论治故取得良好疗效。 2.张某某,男,45岁,冠心病,PcI术后3年,症见胸闷气短,心悸,畏寒,腰酸,失眠,易激 惹,胸前有异物感及紧缩感来诊,经常于劳累、生气后出现,心悸气短持续时间为l小时至半天不等, 休息后就可好转,患者心理负担重,担心再次心梗。舌淡暗,舌胖有齿痕,苔腻微黄,脉沉弦尺不足, 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复查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回旋支狭窄50~60%,来诊求中药治疗,给予药物如下: 党参159黄芪209薤白109荜拨69丹参209红花lOg鬼箭羽129郁金109枳壳109伸筋草109 鸡血藤309白术lOg茯苓159桑寄生309杜仲log夜交藤309远志69菖蒲lOg合欢皮209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