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
1.有两只对准的标准钟,一只留在地面上,另一只放在高速飞行的飞船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地面上的钟走得慢
B.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慢
C.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快
D.因为是两只对准的标准钟,所以两钟走时快慢相同
2.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不适合使用经典力学描述的是()
A.行驶的自行车 B.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
C.投出的篮球 D.飞驰的汽车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银行利用红外线灯鉴别钞票的真伪
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系中,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4.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出的光谱
B.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事件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D.质能方程2
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确定关系,提出这一方
E mc
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B.电磁波谱波长由长到短顺序是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源周围如果没有介质,就不能形成机械波
D.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快
6.为使电子的质量增加到静止质量的两倍,需有多大的速度( ).
A.6.0×108m/s B.3.0×108m/s
C.2.6×108m/s D.1.5×108m/s
7.世界上各式各样的钟:砂钟、电钟、机械钟、光钟和生物钟.既然运动可以使某一种钟变慢,它一定会使所有的钟都一样变慢.这种说法是()
A.对的,对各种钟的影响必须相同
B.不对,不一定对所有的钟的影响都一样
C.A和B分别说明了两种情况下的影响
D.以上说法全错
8.牛顿把天体运动与地上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创立了经典力学。
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实验发现了许多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事实,关于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车提速后,有关速度问题不能用经典力学来处理
B.由于经典力学有局限性,所以一般力学问题都用相对论来解决
C.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D.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像地球和太阳那样大的宏观物体
9.如图所示,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普通有轨电车,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我们的静止参考系中进行测量,哪辆车的质量将增大()
A.摩托车B.有轨电车C.两者都增加D.都不增加
10.有关宇宙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长
B.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来自于碳、氧等物质的燃烧
C.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的恒星的温度比呈现白色的恒星的温度高
D.由于光速有限,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相当于观察宇宙的过去
11.引力波是指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的时空弯曲中的涟漪,1916年,一著名物理学家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此物理学家由于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5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首个引力波信号,根据上述信息可知预言存在引力波的物理学家是
A.爱因斯坦B.伽利略C.牛顿D.普朗克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紫外线的热效应对物体进行烘干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C.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纵波
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的距离变小了
13.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A.0.4c B.0.5c C.0.9c D.1.0c
14.在高速行进的火车车厢正中的闪光灯发一次闪光向周围传播,闪光到达车厢后壁时,
一只小猫在车厢后端出生,闪光到达车厢前壁时,两中小鸡在车厢前端出生.则()
A.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B.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
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D.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
15.用相对论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在任何参考系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一个物体的长度总不会改变
B.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 km/s的速度运动的飞船中的时钟会变慢,但是飞船中的宇航员却看到时钟是准确的
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km/s的速度运动的飞船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窄,而飞船中的宇航员却感觉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扁一些
D.当物体运动的速度v≪c时,“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果可忽略不计
16.甲和乙为两个不同的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甲相对惯性参考系乙以速度v(v接近光速)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B.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C.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D.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17.以下哪些属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A.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
B.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不相同的
D.物体的能量E和其质量m满足E=mc2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日心说,并指出行星绕太阳转动其轨道为椭圆
B.卡文迪许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C.牛顿证明了地面上苹果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同一种力
D.洲际导弹的速度有时可达到6000m/s,此速度在相对论中属于高速,导弹的质量会明显增大
19.下列关于相对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B.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D.在相对论力学中,物体静止时的质量最小
20.关于电磁波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平行
B.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不同
D.狭义相对论中的假设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均成立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学上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CT”,使用的是γ射线
B.雨后公路积水表面漂浮的油膜阳光下呈现彩色,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D.考虑相对论效应,静止的人测量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比静止时的杆长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仅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
B.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无关
C.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一定比减弱点的位移大
D.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
2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红外测温枪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外线是电磁波,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B.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C.医学上用X射线透视人体,检查体内病变等
D.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波是纵波
B.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小
C.照相机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利用的是光的衍射原理
D.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25.建立经典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和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家分别是()
A.麦克斯韦法拉第
B.麦克斯韦爱因斯坦
C.赫兹爱因斯坦
D.法拉第麦克斯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得到运动延迟的效应;故地面上的人看到飞船上的鈡变慢了,飞船上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认为地球在高速运动,故看到地球上的钟变慢了,C正确.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不适合经典力学的物体的运动”可知,本题考查经典力学规律适用范围,运用经典力学规律适用范围的判断条件: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及低速运动,进行分析。
【详解】
解:A.C.D、行驶的自行车、投出的篮球以及飞驰的汽车的运行都属低速,经典力学能适用。
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ACD错误;
B、粒子接近光速运动,属于高速,而微观粒子的能量,则是微观粒子,所以经典力学就不在适用,故B正确。
【点睛】
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从相对论角度来说,时间延长、空间缩短、质量增加,不适合使用经典力学描述.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1)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但银行是利用紫外线灯鉴别钞票的真伪;故A错误;
(2)麦克斯韦1860年提出了电磁场理论,一直到1888年赫兹才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错误;
(3)多普勒效应是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而波源本身的频率并未改变.故C 错误;
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系中,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银行利用紫外线灯鉴别钞票的真伪;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多普勒效应说明接受者接受到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光速不变是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
4.C
【解析】
【详解】
A.波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的现象,但对于稍微复杂一定的原子如氦原子,波尔理论都无法解释其发光现象,故波尔理论有它的局限性.A错误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错误
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从而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困难.C正确
D.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D错误;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时,产生多普勒效应,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
A错误。
B. 在电磁波谱中按照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顺序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B错误。
C. 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源周围如果没有介质,就不能形成机械波,C正确。
D. 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经过地球时,根据时间的相对性,知时间间隔变长,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慢,D错误。
6.C
解析:C
【解析】
由相对论质速关系式m
v=
=2.6×108m/s,故选C.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时间的相对性可知,选项A正确.
8.C
解析:C
【解析】A、火车提速后的速度仍然远小于光速,有关速度问题仍然能用经典力学来处理.故A错误;
B、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各自成立范围;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v c条件下的近似,因此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
的特例,故B错误;
C、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仅仅适用于像地球和太阳那样大的宏观物体,象乒乓球、篮球、飞鸟等也可以使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相对论爱好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运动物体的质量总是随速度增加而增大;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要趋于无穷大.正确的说法是:物体质量增大只是发生在给它不断输入能量的时候,而不一定是增加速度的时候.
对有轨电车,能量通过导线,从发电厂源源不断输入;而摩托车的能源却是它自己带的.能量不断从外界输入有轨电车,但没有能量从外界输给摩托车.所以有轨电车的质量将随速度增加而增大,而摩托车的质量不会随速度增加而增大.
有趣的是,如果没有能量散失,有轨电车所增加的质量恰好和发电厂损失的质量相等;而摩托车和驾驶员所增加的质量将被电池失去的质量所抵消,所以总质量不变.
思路分析:物体质量增大只是发生在给它不断输入能量的时候,而不一定是增加速度的时候.
对有轨电车,能量通过导线,从发电厂源源不断输入;而摩托车的能源却是它自己带的.能量不断从外界输入有轨电车,但没有能量从外界输给摩托车.所以有轨电车的质量将随速度增加而增大,而摩托车的质量不会随速度增加而增大. 综上分析B正确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故A错误;
B.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来自于在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故B错误;C.恒星的颜色是由温度决定的,温度越低,颜色越偏红,温度越高,颜色越偏蓝.故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的恒星的温度比呈现白色的恒星的温度低,故C错误;
D.由于光速有限,遥远的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我们时,我们看到的是过去的宇宙射线;故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的过去,故D正确.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广义相对论”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可知,预言存在引力波的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
A.A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A正确;
B.B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B错误;
C.C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C错误;
D.D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D错误。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可以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对物体进行烘干,故A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但如果是均匀变化的电场会产生恒定的磁场,不会形成电磁波,故B错误;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横波,即电磁振动矢量与传播方向垂直,故C错误;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尺缩效应,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的距离变小了,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光的本性、红外线的热效应、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效应等,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是记住基础知识.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在任何参考系中,光速不变,即光速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所以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c,所以ABC错误,D正确.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火车中的人认为,车厢是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光源在车厢中央,闪光同时到达前后两壁则在火车上的人看来,小猫和小鸡同时出生,故AB错误;地面上的人以地面是一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向前传播的路程长些,到达前壁的时刻晚些.故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故C正确,D错误.所以C正确,ABD 错误.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相对论的观点,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根据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t∆=
可知,时间延缓效应,因此地面上的人看飞
船中的时钟会变慢,但是飞船中的宇航员却看到时钟是准确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长度的相对性:l l=,可知,在运动方向上长度缩短,所以在地面上的
人看来,以10 km/s 的速度运动的飞船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窄,而飞船中的航天员却感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扁一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低速宏观物体时,v<<c时,△t≈△t′,l≈l0,可知“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果可忽略不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如果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
有公式
t l l ∆==
可得则一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物体的长度会发生变化,A错误,
思路分析:本题根据相对论分析,
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
t l l
∆==
,
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物体的长度都会发生变化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时间延缓效应可知,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爱因斯坦对相对论提出的两条基本假设为: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原理即为即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即为光在真空中总是以确定的速度c传播,速度的大小同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其他内容均建立在这两点的基础之上,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日心说是尼古拉·哥白尼提出的,开普勒是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故选项A错误;
B.卡文迪许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选项B错误;C.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经历了:提出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等阶段,其中实验验证,牛顿就证明了地面上苹果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同一种力,故选项C正确;
D.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只有能跟光速相比拟的速度才能称为高速,真空中的光速为8
=⨯,而导弹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所以没有明显的相对论效应,选项D错c310m/s
误;
故选C。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经典力学研究的是宏观、低速、弱引力范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研究的是高速和微观领域,只是研究的范围不同,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理论,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可知,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对应非惯性系不适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速公式
m=
m0是静止时的质量, m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v等于零时,质量最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与磁场方向相互垂直,且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垂直,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了,只是不能产生新的电磁波,但已发出的电磁波不会立即消失,还要继续传播一段时间,故B错误;
C.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故C错误;
D.狭义相对性的基本假设是: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医学上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CT”,使用的是x射线,选项A错误;
B.雨后公路积水表面漂浮的油膜阳光下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B错误;C.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选项C正确;
D.考虑相对论尺缩效应,静止的人测量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比静止时的杆短,选项D错误。
故选C。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T=可知,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以及摆长有关,A.根据2
选项A错误;
B.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长度缩短,时间变长,故B错误;C.振动加强质点的振幅最大,位移不总是最大,在随着时间在变化,加强点可能处于波峰,也可能波谷,也可能在平衡位置;例如在某一时刻,振动加强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时,其位移等于零,此时可能小于振动减弱点的位移,故C错误;
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发出的频率,故D正确。
故选D。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适量照晒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医学上用X射线透视人体,检查体内病变等,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知在不同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不同方向的传播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磁波是横波,A项错误;
T=得出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大,B项错误;
B.根据2
C.增透膜利用的是光的干涉原理,C项错误;
D.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D项正确。
故选D。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在19世纪60年代建立经典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麦克斯韦,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A.麦克斯韦、法拉第,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赫兹、爱因斯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法拉第、麦克斯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