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卫生微生物考试总结.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方医学之父:希腊的希波克拉底。

显微镜的发明者:荷兰人列文胡克。

法国人巴斯德发明了“巴氏消毒发”。

德国的科赫是微生物学另一位奠基人。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发现了第一个病毒一烟草花叶病毒。

2、微生物按结构分,细胞型和非细胞型。

细胞型分:原核: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核: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型分:病毒和噬菌体。

按致病性分:致病性、非致病性、条件致病菌。

3、微生物生态学:是微生物学与生态学发展过程中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周围环境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4、生境:微生物生存的外环境。

5、微生物生态主要研究:各类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和微生物与其环境中物理化学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环境污染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环境的微生物检测和评价的原理和技术, 以及污染控制的微生物学方法。

(pl2)
6、微生物生态的基本规律:限制因子定律(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综合作用定律。

7、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8、放线菌产生:链霉素和土霉素。

灰色链霉菌产生:链霉素。

龟裂链霉菌产生:土霉素。

棘抱小单砲菌产生:庆大霉素。

9、粪便污染指示菌的选择标准具备的条件:是人及温血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数量大。

排出体外后,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与肠道治病菌大致相似或稍长。

在外环境中不繁殖。

在被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易检出,未被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无此种菌的存在。

用作饮用水的指示菌,对常用饮用水消毒剂的抵抗力应该不低于或略强于肠道致病菌。

检查方法简便,易于定量计数,相对理想的是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

10、菌落总数:指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容积、表面积或体积内,所含有的能在某种培养基上经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培养后长出的菌落数量。

11、大肠菌群主要包括: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椽酸杆菌属。

耐热大肠菌群主要成员是埃希菌属的菌。

卫生学意义:表示样品被粪便污染的情况。

测定方法类型: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纸片法。

12、微生物分型鉴定方法: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细菌素分型、耐药谱分型、质粒图谱分型、毒素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13、PCR:即聚合酶链反应,是在体外酶促扩增特定DNA或RNA片段的技术。

基本步骤: 变性、退火、延伸。

14、(p59)
15、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16、常用的物理杀菌因子:热力、紫外线、过滤除菌、电离辐射、微波、脉动强光、等离子体。

热力消毒灭菌方法:干热和湿热。

17、牛奶巴氏消毒多采用72°作用15〃以上。

18、滤膜器的滤膜是由硝酸纤维素和醋酸纤维制成,孔径小至0.211 m以下的为空滤膜对细菌的滤除效果个更好。

19、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处理剂量、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温度、湿度、酸碱度、化学拮
抗物质、穿透力。

(p78)
20、大题:(p96)影响水微生物种群分布的因素:温度,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任何的微生物都有其适应的温度范围,水中通常的异养微生物在气温高的季节易繁殖,数量大,冬季相对降低。

水温低虽然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有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静水压,水深每增加10米,静水压就增加101kpa o耐压微生物大多在一个大气压活动,嗜压微生物能在高压下存活。

能形成高静水压的水体有湖泊、深水井、地下煤矿等。

光照,深度每往下深1米,光强度降低50%。

光照能使水体表层温度升高,具有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和藻类主要分布于此。

溶解氧,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影响着微生物生长的种类和分布。

水体的表层主要为需氧和兼性需氧微生物,深层和谁底则以厌氧微生物为主。

氢离子浓度,一般适宜范围PH6.5-8.5o海水中多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
PH7.2-7.6o 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在PH3.0以下生长。

化学物质,水中的有机物是异养微生物的营养来源, 无机物中的氨、硝酸盐、磷酸盐可直接被微生物利用。

汞、铜等金属离子可以抑制一些微生物的生长。

水中的二氧化碳被藻类利用的过程中,引起PH的变化,限制着有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营养物质,对异养微生物而言,在生活污水及可供微生物利用的有机废水中微生物数量大,换言之,混浊的水中微生物数量常大于清水。

21、浮游生物:水生态系统的表面区域漂浮和漂流的微生物生命的集合物。

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22、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条件:在污染的水中有致病菌存在时,指示菌亦应存在。

不存在于未污染的水中。

指示菌在数量上应大于致病菌数量。

指示菌的密度应与污染程度有一定相关。

在水中生存寿命要比致病菌长,并对消毒剂有相同或较强的抵抗力。

作为微生物学的标准,应适用于各种水源。

指示菌的特性应是稳定的,在水中不能繁殖。

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准确性高。

23、(pl03)我国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每毫升水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lOOcfu,每100ml中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24、水中病毒最常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腺病毒。

25、对人致病的大肠杆菌主要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26、(pll3)污水微生物处理分三级:一级处理(物理处理)、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三级处理(物理和化学方法)。

27、(大题)水微生物研究的前景:随着人口增多,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水环境日益受到生活性和生产性废弃物的污染,包括大量的化学性污染及生物性污染,严重破坏着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受各种污水严重污染的水体会给人类的健康构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

其中水中微生物生态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 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很简便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选择更合适的指示微生物和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用以对水质进行卫生细菌学调查,及了解水质情况,减少人工破坏与干扰,维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

28、(大题)土壤生境特征:与微生物密切相关的土壤生境主要包括:土壤的固相成分,包括颗粒状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矿物质中有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常量与微量元素,有机质中包括有机活体、分解与未分解的有机残体,简单的有机的化合物等。

有机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氮和能量来源。

不同的土质,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和种类的土壤中微生物分布的千差万别。

土壤的水分,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介质,这些水使矿物质处于溶解状态,有利于微生物的利用,使微生物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

土壤的酸碱度,土壤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适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不同酸碱度的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也不同。

土壤的温度,土壤有一定的保温性,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土壤温度不同,会影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土壤的空气,空气的多少会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条件,就决定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

29、人与污染土壤直接接触而感染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破伤风。

30、农民肺:是农民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因反复吸入含有高温放线菌等的谷草粉尘而发生的一种过敏性肺泡炎。

31、大肠菌群值=1000/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数越大,表示被粪便污染越严重;大肠菌
群值越大,就表示土壤越干净。

32、大气圈分三层:由高到底分别为电离层、平流层、对流层。

33、空气微生物采样法类型:自然沉降法、惯性撞击式采样法、过滤阻留式采样器、静电沉着类采样器。

34、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pl37)
35、空气微生物污染传播方式:尘埃、飞沫、飞沫核。

36、气溶胶:以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

37、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大小不同,进入呼吸道作用部位也不同,分为:直径大于5um阻塞于鼻腔;直径4~5um仅到达支气管,后随纤毛上皮细胞的运动和痰一块排出体外或吞入消化道;直径在1-4urn 到达肺泡,此大小的粒子最具感染性;直径小于1 Pm时,随呼吸排出体外,具有传播性。

38、食品微生物生境特征:(pl71)食品的营养组成、水分、氢离子浓度、温度、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天然防御结构和抑菌物质。

39、非酸性食品:PH为4・5以上,如:蔬菜、鱼、肉、乳。

酸性食品:PH为4.5以下,如: 水果。

(细菌生长的PH为7・0,所以非酸性食品适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而酵母菌PH为4・0~4・5, 霉菌PH 为3・8~6・0,所以水果易发生霉变。

)
40、食品变败:是指食品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的成分被分解、破坏、失去或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41、腐败:指食品的蛋白质成分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以恶臭为主的变化。

42、酸败:指食品的脂肪成分被微生物分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的变化。

43、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44、细菌性的食物中毒:指由于食入被病原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中毒症状的疾病。

45、引起细菌食物中毒的常见菌及常见的食品。

(pl90)
46、真菌产毒的条件:营养物质、温度、水分、湿度、酸碱度、空气。

47、真菌毒素中毒症:人畜食用了被真菌毒素污染的粮食、食品和饲料后,发生的食物中毒。

48、(大题)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真菌性食物中毒?①赤霉病麦中毒:主要病原菌是禾谷镰刀菌,临表: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人在食用病麦后30niiii到1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腹泻、手足发麻,颜面潮红和醉酒样症状,持续2小时后恢复。

严重者生命征微弱,但未见死亡报告。

②霉变甘蔗中毒:主要病原菌是节菱鞄霉,临表:发病急,潜伏期一般在15到30min 内,最短1()分钟最长48小时,最初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障碍,进而出现阵发性抽搐,四肢强直等。

最具特征的是眼球向上凝视,昏迷、呼吸衰竭而死。

③霉变谷物中毒:病原菌是黄曲霉毒素,引起短时间一过性的发热,呕吐、厌食、黄疸,轻者可恢复,重者在2~3周内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肝脾肿大,很快死亡。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引起的急性中毒与赤霉病麦中毒相同。

49、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需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进行常规检测。

50、GMI>:即良好生产规范,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安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

(GMP已成为药品、化妆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51、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化学工业品。

52、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的特定菌: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53、我国目前将培养基的高营养成分改为: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

54、药品:是特殊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有目的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的物质。

55、药品微生物检测的内容: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内毒素、热原质检查。

56、无菌检查: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辅料及其他物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是批准无菌产品放行检验或监管部门对无菌产品质量监督的项目之一。

57、我国药典规定无菌检查结果不得复试。

58、微生物限度检查: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敷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法。

59、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蛍(hou)试验,是利用堂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制, 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60、热原质检查法中,家兔对热原质最为敏感,更适合于证明热原质的不存在。

62、根据药品的用药途径和使用要求不同将特定药品分为规定灭菌药品和非规定灭菌药品。

63、检测在水中分散较差的化妆品时,需要在样品中加入液体石蜡和吐温80、使之匀质化, 然后加入生理盐水稀释。

64、含抑菌成分规定灭菌药物作物军检查时,去除抗菌作用有稀释法、中和法、微孔滤膜过滤法。

65、我国规定的药品控制菌为大肠埃氏菌、大肠杆菌、沙门、铜绿、金葡、破伤风梭菌属。

66、规定灭菌药物的微生物检测项目为无菌检测、非规定灭菌药物微生物检测项目为染菌量、控制菌。

67、小麦、面粉、玉米粉中DON限量标准为1000ug/k g
68、天然污染何物和饲料的单端葩霉烯族化合物有四种F2毒素,NAS、NIV和DONo T-2毒素是此
类毒素中毒性最强的。

69、蜡样可产生两种肠毒素是致呕吐型和致腹泻型肠毒素
70、产生荚膜菌分为A、B、C、D、E五个型,引起人类中毒的主要是A型少数为C型。

71、肉毒素根据其抗原性可分为:A、B、Cb、、Cn、D、E、H、G。

8个血清型常见中毒型为A、
B、Eo 3个型
72、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分为A、B、G、C2、C3、D、E、G、H9个血清型,以A、D型最多见,B、C型次之。

61、两个大题(P207)
1、微生物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常用指标是: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
2、噬菌体复制周期可分为:吸附穿入生物合成组装成熟释放5个阶段。

凡在短时间内完成以上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之则称为温和噬菌体
3、在实验室中发生缺壁突变的细菌称1-型细菌。

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性缺壁细菌称为支原体
Ocfu/ml (不得检岀)大肠菌群通常用乳糖蛋白东培养基
5、专性厌氧菌体内缺酶和
4、我国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细菌总数不可超过lOOcfu/ml,大肠杆菌不能超过
6、两个菌株的GTC 相差5%以上可以肯定不是同种的菌,相差10-15%是同属不同种,相差30%为不同属,也可能不同种。

7、为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互生、寄生、拮抗、捕食、竞争、种间共处
8、用以评价检品受人畜粪便污染状况的常用指示菌有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

10、大肠菌群包括埃希菌属、克雷伯枸椽酸杆
9、常用的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有标准平板计数法和表面涂布法
11、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左肠枉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的
检岀意义略差一些。

12、质粒图谱分型的基本过程包括:质粒的提取、限制性内切酶X切、琼脂糖凝胶电泳13、含氯消毒剂的优点:杀菌谱广、价格低廉、作用迅速、应用广泛。

缺点:容易受有机
物影响,对物品有刺激性和漂白作用,应用必须注示有效氯XXXX。

14、影响灭菌消毒效果的因素是:计量处理、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温度、湿度、X碱度、
化学拮抗物质、穿透力
15、水中病毒主要通过饮用水、水产品、娱乐用水、污水灌溉等途径感染人
16、不同微生物生长所需PH值各异,一般真菌喜酸、放线菌喜碱、细菌喜中性
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微生物是细菌(70~90%)・其次是放线菌和真-
18、降低和消灭室内中微生物有效措施有控制污染来源、物理通风、紫外线照射、负离子
发生器以及化学消毒剂消毒。

19、飞沫核由唾液中的黏液素、蛋白质、无机盐和微生物组成。

20、按GB9663-1996标准对医院候诊室采用沉降法,细菌菌落要求范围在40cfu/皿。

21、影响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的因素有营养成分、水分、H+浓度、温度、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等。

22、具有强烈分解蛋白质能力的细菌是芽胞杆菌属、绿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等。

23、具有强烈分解蛋白质能力的真菌是責霉厲、曲霉属、根霉属、毛霉属、木霉属。

24、嗜冷菌最适生长温度10-20 * C嗜温微生物20〜40 - £_嗜热50~60 ° Co
25、食品微生物的来源及污染途径包括土壤、水、空亘、人与动植物、疋产环境和食品用具。

26、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感染型和蚕素型两类。

27、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常见菌种是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