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皮卡佐剂狂犬病疫苗取得临床突破狂犬病临床表现分四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用皮卡佐剂狂犬病疫苗取得临床突破狂犬病临床表现分四期
近日,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开发的人用皮卡佐剂狂犬病疫苗已经在新加坡完成临床一期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结果,并预计2016年在新加坡完成临床二期研究。

据了解,狂犬病是一种目前已知的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之一,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感染死亡率几乎达100%。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球有60,000人因此丧生,在中国、印度和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威胁。

另据中国广西疾控中心的研究报道,被动物咬伤后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但仍然死于狂犬病的案例仍然是一大挑战,78.1%的疫苗免疫失败案例发生在疫苗接种后的第6 到27天,因此研发出能够快速产生中和抗体(达到血清抗体阳转)的狂犬病疫苗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据介绍,人用皮卡佐剂狂犬病疫苗将用于狂犬病病毒暴露后(动物咬伤后)的免疫治疗。

该产品是由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采用全新的能够激活免疫细胞Toll 样受体3(TLR-3)(“PIKA”)的皮卡佐剂技术。

该项目于2013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并于2014年在国内获得临床受理通知书,目前处于药品评审阶段。

关于狂犬病知多少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

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

狂犬病病毒属于RNA型的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

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

在唾液腺和中枢神经尤其在脑海马角、大脑皮层、小脑细胞的胞浆内形成狂犬病特异的包涵体,叫内基氏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嗜酸性染色。

病毒对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新洁尔灭、来苏儿等消毒药敏感。

1%~2%肥皂水、43%~70%酒精、0.01%碘液、丙酮、乙醚都能使之灭活。

病毒不耐湿热;50℃加热15分钟,60℃数分钟,100℃2分钟以及紫外线照射均能灭活,但在冷冻或干状态下可长期保存病毒。

在50%甘油缓冲溶液中或4℃下存活数月到一年。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狂犬病患者典型三恐恐风、恐水、恐光。

临床表现可分为脑炎型(狂躁型)及麻痹型(安静型)两型。

狂躁型狂犬病的病变主要在脑干、颈神经或更高部位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型狂犬病的病变则局限于脊髓和延髓,因而造成临床症状的差异。

分为以下四期表现:
1、潜伏期:(平均约4-6周,最短和最长的范围可达10天-8个月),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潜伏期的时间从几天到数年不等,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人类: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注意:早期易误诊,儿童及咬伤史不明确者尤然。

已在发作阶段的患者,根据被狗或猫咬伤史、咬人动物已确定有狂犬病、以及突出的临床表现,如咬伤部位感觉异常、兴奋躁动、恐水怕风、咽喉痉挛、流涎多汗、各种瘫痪等,即可作出诊断。

免疫荧光试验阳性则诊断确立无疑,必要时进行脑组织内基氏小体检查或动物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