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外部以非日常经营活动或交易所取得的收入。

它并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而是一种相对较少出现的收入形式。

下面将分两篇文章详细介绍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第一篇: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上)
一、营业外收入的概念与特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外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捐赠收入、处置固定资产、不提供劳务的收入等。

与日常经营活动相比,营业外收入的特点包括不发生频繁、规模较小、时间短暂等。

二、营业外收入的核算方法
1. 捐赠收入的核算方法
捐赠收入是指企业在没有提供相应劳务的情况下取得的捐赠款项,如企业收到的捐赠款、赞助款等。

捐赠收入的核算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准则:根据捐赠款项的性质和用途,将捐赠收入分为食品类捐赠、货物类捐赠、资金类捐赠等。

(2)确认时间:捐赠收入应按照实际收到的时间确认,一般是在企业实际收到捐赠款项时计入相应收入账户。

(3)会计科目:捐赠收入应计入相应的捐赠收入科目中。

2. 处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处置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将其持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出售、报废、赠予等操作所取得的收入。

在核算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时,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认时机:当企业确实处置固定资产并取得相应收入时,应将该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

(2)会计科目:根据具体情况,将处置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
计入相应的收入科目,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3. 不提供劳务的收入核算方法
不提供劳务的收入是指企业在不提供劳务的情况下取得的收入,比如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核算不提供劳务的收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准则:不提供劳务的收入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一般是在收到利息、租金等款项时。

(2)会计科目:根据不提供劳务收入的性质和用途,将其计
入相应的收入科目。

综上所述,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外取得的
收入,包括捐赠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收入和不提供劳务的收入。

对于不同类型的营业外收入,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以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认和核算营业外收入,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字数:714)
第二篇: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下)
四、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
1. 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
捐赠收入一般是属于非经常性利润,应当在利润表中作为其他业务利润呈现。

同时,在财务报表的注释中,还应详细列示捐赠收入的金额、捐赠种类、捐赠用途等要素。

2. 处置固定资产收入的会计处理
处置固定资产收入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会计准确处理。

如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得收入,在利润表中将其列示为其他业务利润;若企业提前偿还银行借款,所产生的减少利润支出的金额,则应在利润表中列示为其他业务利润。

3. 不提供劳务的收入的会计处理
不提供劳务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利息收入一般列入其他业务利润,租金收入也可以归入其他业务利润中。

需要注意的是,计收租金收入时,应按照实际利润的发生时间进行确认。

五、营业外收入的管理控制
为了合规经营和有效利用营业外收入资源,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

具体措施如下:
1. 设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和管理工作,明确各项营业外收入的确认标准、核算方法和会计科目。

2. 推行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营业外收入的监督和审计,确保其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3. 加强对关键岗位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对营业外收入
核算和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4. 定期进行营业外收入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确保营业外收入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六、营业外收入的分析利用
营业外收入的分析利用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对营业外收入的分析,可以识别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点和发展机遇,进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规划。

总结起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外取得
的收入,包括捐赠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收入和不提供劳务的收
入。

在核算营业外收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并进行管理控制和分析利用,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字数: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