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 指数的构建、测度及综合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创新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 力。创新发展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战略支 撑。创新动能不足,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长期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复苏举步维艰的根 本原因。而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是“阶梯攀登”相对艰难的跋涉期,涉及经 济发展动力重塑和结构变迁的综合行为,只 有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动力,才能适应现代经 济发展中持续性的技术革新和结构变革。随 着分工行为的逐渐深化,资本资源的充分积 累,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在动态运动中持续演 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势偏离。此时,就需 要增强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 形成与新的偏离行为相一致、相匹配的产业 技术革新,获得资源重组和更新性优化配 置,形成经济体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总 体上具有最强竞争力的产业配比和产业优 势。因此,创新发展,涉及了科技成果、人 力资本以及创新能力三个部分,一方面通过 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壮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 成,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 升社会劳动力质量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d经费内部支出gdp正指标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gdp正指标协调发展城乡协调二元对比系数正指标泰尔指数正指标农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比正指标产业结构协调一产比较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二产比较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供需结构协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正指标社会就业率正指标区域协调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正指标绿色发展资源消耗单位gdp能源消费量逆指标单位gdp电力消费量逆指标环境治理能力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总额gdp正指标工业污染治理总额gdp正指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正指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正指标绿化建设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正指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正指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gdp正指标开放发展开放水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正指标在外劳务人数占总人口比重正指标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正指标开放效果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gdp正指标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gdp正指标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数正指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gdp正指标共享发展脱贫攻坚最低保障居民占总人口比重逆指标社会保险基金收入gdp正指标收入分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正指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gdp正指标福利水平社会服务机构覆盖率正指标人均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正指标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数正指标医疗卫生机构数正指标052chinapolicyreview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国经济报告themagnificent70yearsofstruggleforaneweraf路
CHINA POLICY REVIEW 049
THE MAGNIFICENT 70 YEARS OF STRUGGLE FOR A NEW ERA
70
F
壮中
丽国
经
年
济 报
奋告
斗
新
时
代
F
中壮
国丽
经
济 报
年
告奋
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
时
代
THE MAGNIFICENT 70 YEARS OF STRUGGLE FOR A NEW ERA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 指数的构建、测度及综合评价
文 /李梦欣 任保平 *
【提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 自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提质 增效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的是质量的提高以及效益的增强,与新发展理念具有一 致性和同步性,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因此,本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中国高 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 BP 神经网络模拟,测度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数,进 而对中国 2000-2017 年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BP 神经网络模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已发生变化,中国已经 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 , 强调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致力于解决现 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 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高质量发展, 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发展,充分体 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即实现创新 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 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
(二)协调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 特点。在马克思时代,社会协调就成为了马 克思“新社会”的基本构想,并且,马克思 指出 :社会协调必须使不同的利益冲突服从 “共同福利的共同制度”。协调发展,就是要 解决各主体内部组织关系以及多元系统之 间不平衡、不均衡以及不充分的矛盾,强调 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政治经济学意义 上来讲,协调发展还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和统一关 系。事实上,事物及其各要素之间是具有普 遍联系的,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共 同促进形成了整个世界的必然联系,协调发 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的绝对表现, 也开拓了发展结构理论的新境界。新时代中 国要坚持协调发展成为内生特点,就是要致 力于推动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产业结构协 调以及供需结构的协调发展。
根本目的。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高质 量发展的战略引领,并且与高质量发展具有 一致性和趋同性。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 测度,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框架内进行的综 合评价,基于此,本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 本方面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对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进行测度及 评价,旨在破除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阻 碍,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一、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回望历 史,中国 70 年的快速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
* 李梦欣,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任保平,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部沿线省 区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绩效评价》(项目号:19JJD790007)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项目号:2019ZDWT05)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项目号:13JBGP014)成果。
70
的繁荣硕果,这源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 导,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 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持续总结经验教训。 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 的,是基于中国高速数量型经济发展到一定 程度,由这一时期经济结构、要素禀赋、生 产力水平共同决定,遵循于经济发展必然规 律、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判断。推动 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并贯彻新发展理 念,新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 展,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归 宿和目的,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和轨迹,两者之间具有协同性。理解高质量 发展,就需要充分重视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 涵和具体内容。
(三)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 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是在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基本上,与中国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而形成,并且推动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和创新,是马克思主 义绿色发展观的中国化表现。绿色发展的初 始概念被理解为保护环境的同义语,成为生 态保护、治理污染的代名词,然而自进入经 济新时代,绿色发展不仅强调改善环境,还 具有强调生态效益、保护生产力的全新内 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这意味着绿色发展和生产行为不能是 脱节的两个体系,绿色发展应该将绿色生产 力嵌入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及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之中,重视资源的集 约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资源的低消 耗、生产的高效率、能源的清洁性。综合来 看,绿色发展包括了资源消耗、环境治理能 力以及绿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
d经费内部支出gdp正指标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gdp正指标协调发展城乡协调二元对比系数正指标泰尔指数正指标农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比正指标产业结构协调一产比较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二产比较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供需结构协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正指标社会就业率正指标区域协调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正指标绿色发展资源消耗单位gdp能源消费量逆指标单位gdp电力消费量逆指标环境治理能力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总额gdp正指标工业污染治理总额gdp正指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正指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正指标绿化建设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正指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正指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gdp正指标开放发展开放水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正指标在外劳务人数占总人口比重正指标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正指标开放效果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gdp正指标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gdp正指标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数正指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gdp正指标共享发展脱贫攻坚最低保障居民占总人口比重逆指标社会保险基金收入gdp正指标收入分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正指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gdp正指标福利水平社会服务机构覆盖率正指标人均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正指标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数正指标医疗卫生机构数正指标052chinapolicyreview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国经济报告themagnificent70yearsofstruggleforaneweraf路
CHINA POLICY REVIEW 049
THE MAGNIFICENT 70 YEARS OF STRUGGLE FOR A NEW ERA
70
F
壮中
丽国
经
年
济 报
奋告
斗
新
时
代
F
中壮
国丽
经
济 报
年
告奋
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
时
代
THE MAGNIFICENT 70 YEARS OF STRUGGLE FOR A NEW ERA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 指数的构建、测度及综合评价
文 /李梦欣 任保平 *
【提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 自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提质 增效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的是质量的提高以及效益的增强,与新发展理念具有一 致性和同步性,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因此,本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中国高 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 BP 神经网络模拟,测度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数,进 而对中国 2000-2017 年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BP 神经网络模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已发生变化,中国已经 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 , 强调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致力于解决现 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 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高质量发展, 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发展,充分体 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即实现创新 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 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
(二)协调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 特点。在马克思时代,社会协调就成为了马 克思“新社会”的基本构想,并且,马克思 指出 :社会协调必须使不同的利益冲突服从 “共同福利的共同制度”。协调发展,就是要 解决各主体内部组织关系以及多元系统之 间不平衡、不均衡以及不充分的矛盾,强调 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政治经济学意义 上来讲,协调发展还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和统一关 系。事实上,事物及其各要素之间是具有普 遍联系的,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共 同促进形成了整个世界的必然联系,协调发 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的绝对表现, 也开拓了发展结构理论的新境界。新时代中 国要坚持协调发展成为内生特点,就是要致 力于推动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产业结构协 调以及供需结构的协调发展。
根本目的。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高质 量发展的战略引领,并且与高质量发展具有 一致性和趋同性。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 测度,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框架内进行的综 合评价,基于此,本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 本方面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对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进行测度及 评价,旨在破除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阻 碍,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一、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回望历 史,中国 70 年的快速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
* 李梦欣,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任保平,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部沿线省 区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绩效评价》(项目号:19JJD790007)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项目号:2019ZDWT05)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项目号:13JBGP014)成果。
70
的繁荣硕果,这源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 导,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 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持续总结经验教训。 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 的,是基于中国高速数量型经济发展到一定 程度,由这一时期经济结构、要素禀赋、生 产力水平共同决定,遵循于经济发展必然规 律、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判断。推动 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并贯彻新发展理 念,新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 展,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归 宿和目的,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和轨迹,两者之间具有协同性。理解高质量 发展,就需要充分重视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 涵和具体内容。
(三)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 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是在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基本上,与中国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而形成,并且推动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和创新,是马克思主 义绿色发展观的中国化表现。绿色发展的初 始概念被理解为保护环境的同义语,成为生 态保护、治理污染的代名词,然而自进入经 济新时代,绿色发展不仅强调改善环境,还 具有强调生态效益、保护生产力的全新内 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这意味着绿色发展和生产行为不能是 脱节的两个体系,绿色发展应该将绿色生产 力嵌入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及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之中,重视资源的集 约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资源的低消 耗、生产的高效率、能源的清洁性。综合来 看,绿色发展包括了资源消耗、环境治理能 力以及绿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