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湘教版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养解读】本题以海河流域旱涝灾害和水资源匮乏应对策略为背景,考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 减少对地表生产、生活的影响
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 第三节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岛屿面积小,储水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储水条件差,排水速度快,下渗少,因此水资源短缺,A项正确;金门岛地处厦门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D项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
B.提高地下水位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提高农田单产
4.是否适合“井灌”,取决于( )
A.耕地类型
B.作物类型
C.黄河水文条件 D.地下水质条件
5.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 3.C 4.D 5.D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发展“井渠结合”灌溉方式,是打井抽取地下水补 充灌溉,弥补黄河水减少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 提高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C项正确;降低地下水矿化度不是“井灌结 合”灌溉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B项错误; 提高农田单产主要应该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管理,减少病虫害等方面入 手,D项错误。第4题,读图,结合材料,不同地区的地下水矿化度不同,如果矿 化度高,含盐量大,则不适宜进行农业灌溉,与耕地类型、作物类型及黄河 水文条件关系不大,D项正确。第5题,由题意可知,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 浇灌耕地的目的是淋盐排盐,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由此可见,集中浇灌时 间应在春季之前,D项正确。
C.水污染严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少
2.工程设计者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的原因可能是( ) A.减少对地表生产、生活的影响 B.减少蒸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C.减少水体下渗 D.便于渠水自流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岛屿面积小,储水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储 水条件差,排水速度快,下渗少,因此水资源短缺,A项正确;金门岛地处厦门 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D项错误;金门长期缺水,导致人口、产业 严重外流,经济不振,因此经济发达不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B项错误;岛内 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是自然原因,水污染严重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第 2题,因为该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工程设计者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 渠改为地下管道可以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B项正确。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节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地理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一、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经济价值 以提高人
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 物质与能量 的总称。
2.分类:按自我再生性分类,可将自然资源分为 可再生资源 和
题组•训练突破
角度1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同一时、,自每金然年资定门源期与引人岛黄类河活水地动集中处浇灌厦耕地,门淋盐排湾盐,并,距为来年厦春季门储水市保墒。约10千米,岛屿面积约151平方千米,地形以山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岛屿面积小,储水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储水条件差,排水速度快,下渗少,因此水资源短缺,A项正确;金门岛地处厦门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D项
地、丘陵为主,岛上水资源严重匮乏。2018年8月5日,福建省晋江市向金门 错误;金门长期缺水,导致人口、产业严重外流,经济不振,因此经济发达不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B项错误;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是自然原因,水污染严重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
提高节水意识,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一、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考向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我国水资源为例)
规律•深化整合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
其原因与解决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原因
措施
空间分布不均 自然
时间分配不均 原因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节约用水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 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一、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项错误。
农业社会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 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耕地类型
B.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地形、气候、水文等 【典例】 〔2014北京卷,36(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时期 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角度2 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 河。近年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 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 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据此完成3~5题。
3.“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 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 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 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岛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并将供水工程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 (1)暴雨型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
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
的总称。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分别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河南省南、北方水旱灾害的空间差异
非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项 目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发展“井渠结合”灌溉方式,是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弥补黄河水减少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提高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C项正
确;降低地下水矿化度不是“井灌结合”灌溉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B项错误;提高农田单产主要应该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管理,减少病虫害等方面入手,D
此时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充足,因此加强灌溉错误,C项错误。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
A.储水条件差 由此可见,集中浇灌时间应在春季之前,D项正确。
(3)融雪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及东北地区。 下图为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脊位置。
B.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由于冬季积雪量大,春季短时间内气温迅速回升,导致积雪融水量猛增而形成洪涝灾害。
的视角观察认识世界,用地理的观点、方法表达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对区 中游:修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提高蓄洪能力;修建分洪区
原因
措施
人为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 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适度控制经济规模;提高水资源利用 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 展节水农业)
原因 水资源浪费严重
提高节水意识,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
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 立法保护
思路•典题透析【典例】 来自2014北京卷,36(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B.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节水措施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灌溉技术,以及修建农业基础设施以减少水的下渗和蒸发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下游(平原):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开挖新河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按成因与发生过程 ,大致可分为 气象灾害 、 地质灾害 、 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 3.自然灾害的危害: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 生产 、生活设施;造 成居民生命、 财产 的损失。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系统与区域高度融合,强调联系的、综合的地理视角;“针对流域水资源匮 金门岛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根本原因是( )
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我国河南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 ) 由此可见,集中浇灌时间应在春季之前,D项正确。
由于冰凌阻塞河道,形成冰坝,冰坝上游水位上涨,导致河堤决口。
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具有适度开放性,引导学生以地理 耕地类型
据此完成1~2题。 。
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此时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充足,因此加强灌溉错误,C项错误。
1.金门岛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根本原因是( )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节水措施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灌溉技术,以及修建农业基础设施以减少水的下渗和蒸发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考向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我国水资源为例)
工业社会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 矿产资源状况、交通运 近两年,全球火山活动频繁,这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趋缓。
中游:修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提高蓄洪能力;修建分洪区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自然灾害的危害: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
、生活设施;造成居民生命、
的损失。
降低地下水矿化度
B.
第(2)题域,考查认缓解知水资、源紧张综的措合施。思维、人地协调观的考查。
解析 第(1)题,考查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气候方面,海河流域为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在上游地区修建水 库可以防治旱涝灾害,在洪水期蓄水,在干旱季节提供水源,调节降水的时 间分配。地形方面,下游地区为平原,海河独特的水系特征决定了洪水期上 游支流同时来水,水位上涨快,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 此开挖入海河道可以防治洪涝灾害。第(2)题,考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措施。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节水措施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调整种植 结构,提高灌溉技术,以及修建农业基础设施以减少水的下渗和蒸发等,提 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的考查,将自然与人文、 错误;金门长期缺水,导致人口、产业严重外流,经济不振,因此经济发达不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B项错误;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是自然原因,水污染严重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
此时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充足,因此加强灌溉错误,C项错误。 一、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时期 对减弱 耕地类型
B.
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
后天性资源
地形方面,下游地区为平原,海河独特的水系特征决定了洪水期上游支流同时来水,水位上涨快,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开挖入海河道可以防治洪涝灾害。
时期 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解析 第3题,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因此岩浆来源于上地幔,B项正确。
降低地下水矿化度
B.
输的便利程度
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
后工业化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 (3)融雪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及东北地区。
(1)暴雨型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岛屿面积小,储水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储水条件差,排水速度快,下渗少,因此水资源短缺,A项正确;金门岛地处厦门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D项
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 错误;金门长期缺水,导致人口、产业严重外流,经济不振,因此经济发达不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B项错误;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是自然原因,水污染严重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 利用深度、广度不断扩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