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旅游环境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良好的旅游环境,能给旅游者提供舒心宜人的旅游氛围
B.旅游业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最基本要素
C.大多数旅游者认为,“高质量的人文条件"是他们享受快乐假期的首要条件
D.旅游环境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两方面的因素
【解析】旅游环境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最基本要素,大多数的旅游者认为,“高质量的自然环境”是他们享受快乐假期的首要条件。
旅游环境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
【答案】 A
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不包括( )
A.旅游者感染传染病
B.对动植物的破坏
C.自然环境污染
D.损毁文物古迹和扰乱社会秩序
【解析】旅游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的破坏,如乱砍林木、乱挖草皮等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如游客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游客的到来必然会冲击当地的正常社会秩序;旅游者的触摸攀爬、乱刻乱画、损毁文物古迹等。
【答案】 A
3.下列现象中,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是()
A.旅游者随意践踏、触摸、拍照
B.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过度开发
C.旅游者的捕猎活动和采集贝壳、珊瑚等
D.旅游者的活动占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解析】人流、车流过度聚集引起的交通堵塞,旅游活动占据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公共设施,旅游经营者的违规经营,都可能引起旅游地社会秩序混乱。
【答案】 D
4.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A.环境污染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解析】在旅游过程中,应爱护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景区内不文明的旅游活动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捕杀和采挖动植物资源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造成生态失衡,使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 D
广西北海银滩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闻名全国。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发,大规模的开发导致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
北海市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发布通告,将全国4A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滩于海。
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自然发育过程
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人类对北海银滩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论证
6.公园内33幢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是因为()
①过多人工建筑改变了海水动力状况使沙滩萎缩
②建筑给背景环境造成破坏
③扰乱当地的社会秩序
④建筑布局不合理,对旅游区造成严重水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5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海银滩变黑的直接原因是人工建筑的干扰作用.第6题,北海银滩素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闻名,这与北海银滩长期稳定的海水动力平衡和泥沙运动有关。
人工建筑的建设破坏了这种平衡,阻隔了泥沙运动使沙滩萎缩,宾馆、饭店、建筑物过于靠近沙滩,其污水渗污海滩,也破坏背景环境造成视觉污染。
扰乱社会秩序的是过多的旅游者,而不是建筑物。
【答案】 5.A 6.D
7.旅游业的发展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污染源有( )
①旅游交通②宾馆、酒店排放的油烟③宗教信徒和旅游者“虔诚”的香火形成的烟雾④游人丢弃的有机垃圾腐烂变质,所散发出的气味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旅游业的发展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旅游需要的交通服务,宾馆、酒店的厨房所排放的油烟,以及宗教信徒和旅游者“虔诚"的香火形成的烟雾.
【答案】 C
8.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溶蚀,有的雕像溶蚀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水增多
B.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燃烧煤和石油,使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解析】城市地区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交通运输等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产生酸雨的几率较高,对建筑物、雕像的腐蚀程度较自然状态要高得多。
【答案】 D
9.读漫画,图中反映了旅游活动中的( )
A.旅游环境污染
B.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C.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这里游客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导致文物古迹损毁。
【答案】 C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回答10~11题。
10.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A.土地沙化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海岸受损害
11.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密度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游客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解析】第10题,土壤酸化主要原因是酸雨等导致的土壤pH值下降,主要与工业生产排放酸性气体有关。
第11题,对于旅游密度过大产生的问题重点在于分流游客,但不能从交通运输方面提高价格,会导致当地与外界交流成本上升,采取禁止游客入内的手段,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答案】10。
B 11.C
12.发展旅游对环境质量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证心情舒畅是旅游对环境最基本的要求
B.影响环境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建筑物的布局
C.古典园林和集市的环境容量,应以经济效益为标准
D.旅游环境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生理要求为标准
【解析】保证人体健康是旅游对环境质量的最基本要求,而保证人的心情舒畅即为保证人体的健康,所以A是正确的。
【答案】 A
13.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
A.加强宣传,增加游客接待量
B.开发景区内的生物资源,制作土特产
C.定期开放旅游景点,限制游览人数
D.大力建设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接待质量
【解析】定期开放旅游景点,限制游览人数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增加游客数量、大量获取景区生物资源和大力建设建筑设施会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答案】 C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绿色旅游”是绿色消费中的一项内容.“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
据此完成14~15题。
14.倡导“绿色旅游”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建设项目( )
①污水处理②垃圾收集和处理③游客休憩地
④新的旅游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A.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不吃野生动植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解析】第14题,“绿色旅游”倡导在旅游的全过程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求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
因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15题,“绿色旅游”应尽量减少碳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交通方式。
【答案】14.A 15.C
16.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旅游行业进行合理开发,以下旅游开发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泰山景区大规模兴建索道,方便游客上下山
B.杭州西湖增设大量游船,提供游客亲水活动
C.黄果树瀑布建设大型观景台,方便游客观赏瀑布
D.广西桂林限制渔船数量,保护野生鱼类
【解析】泰山景区大规模兴建索道、杭州西湖增设大量游船、黄果树瀑布建设大型观景台等开发活动会破坏景区的背景环境,同时景区大型工程建设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广西桂林限制渔船数量,保护野生鱼类则有利于保护景区生态,同时还能保证旅游质量。
【答案】 D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76米。
“太白山生态旅游"吸引了众多徒步登山者,他们常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
据此回答17~18题.
17.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②旅游者不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③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④“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旅游者自南坡向上攀登,可能看到()
①在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②沿路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③沿途可能有马尾松林长势良好④山顶永久冰雪千里冰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7题,生态旅游既顺应了旅游者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又能更好地体现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8题,秦岭南坡基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驯鹿生活在纬度较高的苔原带;南坡发育着红壤,呈酸性,适合茶、马尾松等的生长;秦岭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足4 000米,山麓与山顶的温差最多是24 ℃,故山顶不会有永久性冰雪。
【答案】17。
D 18。
C
19.有关环境保护措施的正确说法是()
A.法律法规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
B.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C.加强生态建设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D.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
【解析】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包括: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加强环境监测和旅游环境评价,科学地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区。
【答案】 D
20.下列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旅游可持续发展侧重后代人的利益
B.实质是协调旅游与生态的关系
C.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D.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现共同性原则
【解析】旅游可持续发展兼顾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好旅游与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生态旅游既实现了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又实现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现代际公平原则.
【答案】 C
读我国某地新开辟的自然风景区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该地开辟为旅游区后,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加了该地区的旅游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自然风景区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③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调
④可能带来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该地区可实施的环保措施主要有( )
①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②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③积极开发地热能,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
④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和减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对旅游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由图可知,该风景区位于云南西双版纳,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傣族为主,传统节日为泼水节,该地区开辟为旅游区之后,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但该自然风景区并不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因为无法判断该地区地热资源是否丰富,所以开发地热资源不可取。
【答案】21.C 22.C
23.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生态破坏②环境污染③土地荒漠化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旅游者不良的消费行为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游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必然对交通、生活物品等产生较大冲击。
一般说来,旅游活动不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生.
【答案】 C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
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制约。
据此回答24~25题。
24.深圳成为国际花园城市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处临海,水源充足
③起步晚,规划较好
④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⑤经济基础较好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25.桂林市成为旅游特色城市,主要是因为( )
A.交通发达,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桂林山水独具特色
【解析】第24题,深圳市水热条件优越,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故规划较好,布局合理。
第25题,桂林山水独具特色,使其成为特色旅游城市。
【答案】24。
D 25。
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南京汤山镇位于南京东郊约29千米处,该镇周边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包括温泉、阳山碑林、安基山水库、南京猿人溶洞等旅游资源.
材料二汤山泉水来自地下2千米处,水温常年保持60℃~65℃,冬夏温度相差不大。
据化验,汤山温泉水中富含钙、镁等30多种微量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多种顽症疗效显著,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上海某旅行社推出的双休日旅游路线中共有8条是到汤山温泉的.
材料三目前汤山景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有:温泉水存在无证开采、超量开采现象;有些地方在温泉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以开水冒充温泉水;温泉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南京猿人溶洞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也有损坏.阳山碑林景区的石材和树木上被刻上“到此一游”字样.节假日游客数量过多,对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冲击。
(1)汤山的旅游资源类型包括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
(2)你如何体验汤山温泉的特色?
(3)汤山温泉吸引了大量的上海游客,简要分析原因。
(4)针对材料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请提出旅游开发中的环保对策。
【解析】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汤山既有温泉、溶洞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阳山碑林、安基山水库等人文旅游资源.若想体验汤山温泉的特色,就要到温泉中去体验一下。
汤山温泉在南京市附近,基础设施完备,接待能力强,离经济发达的上海市较近,故能吸引大量的上海游客。
但汤山在温泉开发中出现了大量问题.过度开发、管理不完善对汤山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环境超载等,将会严重影响汤山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必须加强宣传教育,采取有力措施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自然旅游人文旅游
(2)(洗)泡。
(3)汤山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对外交通便利;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上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旅游消费市场大。
(4)制定旅游环保措施;加强旅游环保管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公众积极参与,做生态旅游者。
27.读我国某种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
(1)四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的游客数量有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双选)()
A.市场经济距离不同
B.交通通达状况不同
C.绘画和雕塑风格不同
D.数量、规模不同
(2)“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许多雕像表面如同一张酥饼,手指轻轻一触,就像酥饼皮或粉末一样脱落。
"这是对云冈石窟雕像受损状况的描述,请简述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人为原因。
(3)结合四处旅游资源所处地理环境,推断受酸雨腐蚀最严重的是( )
A.莫高窟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D.大足石刻
(4)敦煌莫高窟针对节假日期间急剧增多的游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第(1)题,四处旅游资源均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影响旅游行为形成的因素还应考虑旅游者的旅游选择,而这又受到个人经济状况及交通状况等的影响.第(2)题,我国山西省煤炭工业发达,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和尘埃多,燃烧煤炭和汽车尾气排放的酸性气体对石窟腐蚀严重。
第(3)题,由大足石刻的位置可知,此处重化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盆地地形,不易扩散;该地多雨雾天气,是我国重酸雨区之一,因此受酸
雨腐蚀最严重。
第(4)题,限制游客人数主要是使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保护景区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保障旅游质量。
【答案】(1)AB
(2)我国山西省煤炭工业发达,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和尘埃多;燃烧煤炭和汽车尾气排放的酸性气体对石窟的腐蚀严重。
(3)D
(4)①保护景区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②保障旅游质量.
28.近年来,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
读崇明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2分)
(1)简要分析崇明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
(2)说明“生态旅游”对崇明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生态旅游的基本资源应该是能成为旅游景观的自然环境资源,结合图中信息可回答;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可结合课本知识,从促进就业、促进产业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崇明岛是著名的河口沙岛,岛上有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业等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的景观。
(2)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可带动崇明岛的交通、餐饮、宾馆、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改变原有的封闭状态,全面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行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收集垃圾的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免费吃一顿午餐.
材料二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 776米,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庐山和张家界的武陵源等名山,日本人不但不在上面建缆车,就连上山的公路也只修到2 000多米,剩下的路要游客自己去爬,甚至连台阶都不建,最大限度地保护大自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结合材料一分析推出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2)为避免旅游区环境的继续恶化,你认为除材料一中所采取的措施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3)材料二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析】日本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方式既可以让人们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更可以引起示范、宣传和广告效应。
除此之外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以及确立合理的环境承载量.日本并不是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而是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答案】(1)①可以扫除垃圾,清洁旅游区环境;②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③可起到广告效应,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在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相对淡薄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许多风景区,旅游者随意乱扔垃圾或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景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
因此,开展一些保护风景区的公益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2)制定旅游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规,加强法制管理;建立相当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建立严密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确立科学合理的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等。
(3)为确保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以保护为前提和基础,适度、合理地开发,让每一个景区都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接受“再教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