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5华罗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法镜鉴
巧妙运用说明顺序
•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 叙述的方法,倒叙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 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产生吸引人注意的效果。顺叙和倒叙结合起来运用 可以使得文章摇曳生姿。
•本文开头从华罗庚被伯乐熊庆来发现落笔,一来避 免了对传主生平其他琐事的赘述,有利于把材料集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 罗庚充满艰辛的求学、治学的经历,在艰难的环境 中取得数学研究领域的巨大成果以及饱满的爱国情 怀。
• 1.文中引用了华罗庚的诗歌以及他的话语,从不同 侧面烘托和丰富了传主的思想精神,既表现了华罗 庚作为一个数学家的文学兴趣,又使文章具有一种 古雅的韵味。请举出两处并做简要赏析。
二、多音字
①薄bbóáo微薄薄饼 bò薄荷
③率lsǜhu比ài 率坦率
②数sshhùǔ 数数学落 shuò数见不鲜
④厦xshiàà厦大门厦
三、形近字
①治冶zyhěì陶治冶疗
沧cānɡ 沧海
③舱 苍ccāānnɡɡ
船舱 苍白
怆chuànɡ 悲怆
迅xùn 迅速 ②讯xùn 音讯
汛xùn 汛期
佳jiā 佳音
继续使用(过去的方 法、制度、法令
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 定办理。
等)。
例句
李老师习惯于沿用 老方法,走旧路 子。
很多朝代开国时会沿袭 前人遗制。
• 2.商榷 商讨
词语
商榷
商讨
释义
商讨,一般用于书 面语。
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 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 商量讨论。
提出几点意见,与 他们商讨了筹款的最好
例句
推理的科学性,然后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这类试
题多要求分点论述,组织答案时最好显示出多点的
组合,点与点之间不前后重复或左支右绌,概括全 面,突出要点。
• 【典型例题】 • (2017届黑龙江九中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
面的题。
• 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 • 钱理群
• 王瑶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执教于北大 中文系,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他对中古文学史的研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 《中古文学史论》,据有关专家说,可能到现在中 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很少有超越他的著作;他另
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时,既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
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把握其主
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 性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 另外,要注意区分文本中作者、传主、他人等不同 人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
能找出他们支撑自己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
• 【答案】①发表论文,引起权威重视。②有数学头 脑并深深地爱上数学。③失学后痴迷于数学而刻苦 自学。④不幸染病而留下终身残疾。⑤进入清华大 学,研究数论,发表论文十几篇,蜚声国际;留学 英国,研究出“华氏定理”。⑥在西南联大的艰苦 岁月里完成《堆垒素数论》手稿。⑦应邀到苏、美 访问讲学并受到高度赞扬和褒奖。⑧号召留美学生 并带头回国。⑨回国三十多年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 出了重大贡献,出版了《数论导引》。⑩发现和培 养了陈景润;传播和推广优选法和统筹学;光荣入 党。
• 【对应考点】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
• 【提示】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引用传主的诗词 作品或原话可以更好地直接展现传主的思想性格, 更有真实感。而引用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则可以侧 面烘托传主的精神品质,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真实 丰满。
• 【答案】①“寄旅昆明日,金瓯半缺时,狐虎满街 走,鹰鹯扑地飞”。表现了华罗庚在国破家亡的抗 战时期的思想情绪,表明他对国家被日寇侵略而国 民党政治黑暗的忧虑。②“向在城市里,今来大地 边。东风勤拂拭,绿满万顷田。规划处处用,数学 入田间。移植谁之力,靠党非靠天”。一句则形容 了华罗庚将研究室里的数学运用于工厂、田间后的 喜悦心情。③“五十年来心愿,三万里外佳音。沧 海不捐一滴水,洪炉陶冶砂成金。四化作尖兵”。 则表现了华罗庚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兴奋情绪和对 自己人生目标的规划。
对接高考
传记——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 【考点解读】 • 阅读传记,要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
论中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 把握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等。
• 传记是写人的艺术,事件和细节是传记的重要组成 部分,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情感离不开具有典型意
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细节描写。评价文本的主
• 2.文章是如何刻画华罗庚的爱国情怀的?请结合他 的事例加以概括。
• 【对应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提示】传记阅读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 干要求筛选的信息,确定筛选范围,然后将筛选出 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 【答案】华罗庚身上具有新旧交替时代科学家所特 有的爱国情怀:①国难当头,悲愤至极。②梁园虽 好,非久居之乡。③数学下乡,造福人民。④光荣 入党,欢欣鼓舞。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1987年,王瑶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自我介绍》 这样一篇短文:“在校时诸多平平,鲜为人知。惟 斯时曾两系囹圄,又一度主编《清华周刊》,或能 为暌违已久之学友所忆及。多年来皆以教书为业, 乏善可述,今乃忝任北京大学教席。迩来垂垂老矣, 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之讥;而 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惟 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 失故态耳。”
• 2.本篇传记与《“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在写 法上有什么区别?
• 【答案】与《“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主要通过 传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细节来突出其某一方面的 精神特性的写法不同,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较为完 整地概括介绍了传主华罗庚一生的求学、治学的生 活经历,较全面地表现了华罗庚作为一个著名数学 家艰苦求学、兢兢业业搞研究、勇于创新、热心培 养接班人、热爱祖国和人民等方面的精神品质。
•5 华罗庚
• 华罗庚的哲学
• 华罗庚善于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将深刻的道理说出 来。这些语言言简意赅,富于哲理,令人难忘。
•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 明在于勤奋”的格言。华罗庚虽然聪明过人,但从 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 与“积累”作为成功的钥匙。
• 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研究所有些青年 做出一些成果后,产生自满情绪,或在同一水平上 不断写论文的倾向,华罗庚及时提出:“要有速度, 还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 谓“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要不断提高。
知识链接
• 评价华罗庚
• 华罗庚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 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 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 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 了毕生精力。
•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 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中于表现传主作为数学家方面的特性;二来华罗庚
的这一段特殊经历为后文写到他热心发现、培养后
辈科学家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的篇章按照时间
顺序来介绍华罗庚的生平事迹,结构脉络很清晰, 材料虽多,但是都很有代表性,很有条理。
• 【即时小练】
• 请用倒叙手法写一个文段。
• 【答案】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我坐上 公共汽车回家。我的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她看我 佩戴着省示范高中的校徽,就和我聊起来。当我告 诉她,我初中就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时,她惊讶地 睁大了眼睛:“哟!你还不简单呢!”这话虽然是 在夸奖我,可我的心里却被狠狠地击了一下,因为 这话分明意味着普通中学的学生是考取不了示范高 中的。我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暗问自己: 我母校真的是这样吗? 沉思中,我眼前浮现出一个 矮胖的中年妇女的形象。她是余老师,我的母校的 数学老师。记得刚入学时……
• 劳埃尔·熊菲尔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世 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 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 多。”“华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卓越 的价值”。
• 吴耀祖:“华先生天赋丰厚,多才好学,学通中外, 史汇古今,见识渊博,论著充栋。他的生平工作和 贡献,显示于他经历过的广泛数学领域中,皆于可 深入处即深入探隽,可浅出的即浅明清澈,能推广 的即面面推广,能抽象的即悠然抽象。”
④蛙洼wwāā
青蛙 低洼
畦qí菜畦
溯sù追溯 ⑤朔shuò朔风
塑sù 雕塑
⑦萃 粹ccuuìì出 纯类 粹拔萃 瘁cuì鞠躬尽瘁
瓯ōu 金瓯 ⑨呕ǒu 呕吐
讴ōu 讴歌
⑥殆 怠ddààii
殆尽 怠慢
⑧誉 眷jyuùàn荣眷誉恋 誊ténɡ 誊写
• 四、近义词辨析 • 1.沿用 沿袭
词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沿用
沿袭
释义
一、正字音
①蜚.声( fēi )
②金瓯.( ōu )
③置若罔.闻( wǎnɡ )
④停滞.( zhì) ⑤褒.奖( bāo ) ⑥苏家驹.( jū )
⑦鹰鹯.( zhān ) ⑧商榷.( què) ⑨一拐一瘸.( qué)
⑩华罗庚.( ɡēnɡ ) ⑪吴筱.元( xiǎo ) ⑫万顷.田( qǐnɡ )
诸位商榷。
办法。
• 3.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
词语 释义
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不管, 好像没听见一 样,指不去过问 或不予关心。
例句 国家大事,岂可 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
放在一边 不理不 睬。
不把生死、利 害等放在心 上。
老师批评 他,他置 之不理。
七十老翁,死 生早置之度 外,由他去 吧。
• 五、重点词语
• •惨淡:①形容苦费心力。②暗淡无色。③凄凉,萧 条,不景气。
• •蜚声:扬名。 •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秘(道理),表示事
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如获至宝:好像获得最好的宝贝一样。
• •出类拔萃:“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后来用“出 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 1.文中叙述了华罗庚的哪几件事?请简要叙述。
• 3.《华罗庚》一文蕴含了多方面的思想意义,请你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对应考点】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 【提示】传记一般都展现了传主的形象,赞扬了传 主的某种精神品质。解答此类题,首先注意把握作 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 思考总结: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与整个事件之间 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 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 针对一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 华罗庚在给金坛中学写的条幅中写道:“人说不到 黄河心不死,我说到了黄河心更坚。”
作者介绍
顾迈男,曾名顾迈南,新华社女记者,著 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如《中国当代科学家 的奋斗之路》《华罗庚传》《丁肇中:故国情深》 《李政道》等。
背景解读
• 1962年起,顾迈男任专职科学记者,以大量新闻和 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 件。其中的长篇通讯和特写,新华社播发后被国内 外报纸广泛采用。在此期间,还与人合作写了6集电 视连续剧《华罗庚》,出版了专著《华罗庚传》等, 旨在弘扬民族精神,给人以启迪。
• 【答案】我深受文中华罗庚逆境中求生存的奋斗精 神的感动。华罗庚一生的大劫难都没能阻挡住他奋
斗的脚步,在他青少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
脚残废;抗日战争时期,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
在这些挫折和恶劣的环境下,华罗庚仍能坚持工作, 做出成就,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还可以谈自学成 才、爱国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言之成理 即可)
• 华罗庚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只要能求得学问,他 宁肯暴露弱点。在他古稀之年去英国访问时,他把 “不要班门弄斧”改成“弄斧必到班门”来鼓励自 己。
• 华罗庚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就把研究数学比作 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较量。中 国象棋有个规则,那就是“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 无悔大丈夫”。 1981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 华罗庚指出:“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 有悔大丈夫,改正缺点。”意思是当你见到别人研 究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说;另一方面,当你发 现自己研究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修正。这才是 “君子”与“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