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金涛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04期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和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与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们政治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1.现代教育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快速更新,紧跟学科发展步伐,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快速传播、更新、共享成为可能,过去的一些问题如教师知识面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解决有异,传授知识单一落后等都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发展。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具有的大信息量有利于师生知识视野的拓宽。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口头传播,时间长了学生难免感觉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轻松地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情境中,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利用多媒体创造新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这种网络技术环境,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例如:让学生采用网络论坛的方式就政治课涉及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学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热点形成的背景、原因、影响、解决措施及不同意见等等。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热点材料后,教师在引导他们分析、解决这些热点问题时,就可灵活采用对话方式、讨论方式、辩论方式、论文方式等多种方式教学,既避免了干瘪的说教,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政治课堂教学整合中要做到两个结合
1.多媒体教学必须与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应注意这个问题,课堂上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推敲,确实有利于教学,才可应用。
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教育技术,简单地利用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片面追求信息的新、奇、多,出现人机共灌;更不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电子黑板,而忽略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情感教学优点,只有它们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2.多媒体必须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一是言之有理。
导入的言论既要风趣,同时又要注意突出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学生听后感到很有道理从而引发思维。
二是言之有物。
空洞的说教、枯燥的口号学生不愿意听,既要有“理论之物”,又要有“事实之物”。
三是言之有度。
导入的信息要规范,选择最准确、最生动的信息来把握政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能有半点随意性。
“有理”“有物”“有度”,是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在教学中的体现,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其在教学中受到思维训练。
三、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考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应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更新教育观念,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交流过程,这个过程是现代教育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我们不能盲目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因此,客观合理地将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