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通用版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天强化练15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
默写+小说阅读]
(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导学号:76082181】
①“且行且珍惜〞“萌萌哒〞“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等十条网友们________的流行语入围“十大网络流行语〞,这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②“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阀门。
如果这个阀门消失,君子人格将________;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是会生生不息。
③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________,所以既受人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A.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方内圆
B.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方内圆
C.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圆内方
D.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圆内方
D[“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不能以“网友们〞为修饰对象。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能以“网友们〞为修饰对象。
故①应填“耳熟能详〞。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②如果这个阀门消失,君子人格将全部丧失,即“荡然无存〞。
“外圆内方〞指为人处世之道,外表随和,内心严正,含褒义。
“外方内圆〞指人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含贬义。
从先生“既受人尊重〞推知,③应该填表褒义的“外圆内方〞。
]
2.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坚持戴太阳镜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它能让你远离白内障等各种眼疾,
尤其是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段时间阳光照射最强烈。
B.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标准和公约守那么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自觉到不自觉地遵守。
C.她用灵活自由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形成略带伤怀而又充满温情的迷离意境,使作品充满了抒情性。
D.直隶总督署作为保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进展科学维护,但其维修工程是否成功,还要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D[A项,介词使用不当,应将“从〞改为“在〞。
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从不自觉到自觉〞。
C项,搭配不当,应将“形成〞改为“营造出〞。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____①____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
它们有的____②____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诉你生存该是多么困难;更有的,它们____③____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____④____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____⑤____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B[第①处是对前一句“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原因的说明,应该用“因为〞,排除A、D两项。
④⑤句之间是表目的的关系,用“为了〞与“便〞搭配,可排除C项。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导学号:76082182】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
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情趣密切相关。
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①________________。
比方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
宇宙的妙谛。
一朵花如此,②________________。
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③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语段主要表述的是物的形象和人的情趣的关系问题,第一处前表述的内容是深人所看到的物就深,根据横线后的举例,可知此处内容与此处前内容是比照关系,填写的内容应该是“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第二处的前文写不同的人看到同一朵花的感受不一样,从“一朵花如此〞分析,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第三处,是总结性语言,主要表述的内容应该是物的形象的呈现。
【答案】①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②一切事物也都是如此③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答对一句给1分,答对两句给3分,答对三句给5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也称IPUSH)为一种划时代网络技术,它是由中国电信开发的。
以下图是该系统的运行流程图。
请认真读图,选择有用的信息,为“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下定义。
(6分)
网络定向直投运行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注意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的结合。
题目中说“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也称IPUSH)为一种划时代网络技术,它是由中国电信开发的〞,由此可判定所写句子的主干应为“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为一种……网络技术〞,“它是由中国电信开发的〞为补充说明的信息。
而流程图那么是对整个过程的分步讲
解。
图中显示,整个过程分为3步,表述时需要按相应的顺序进展信息提取,而不能照抄图上文字。
同时注意三个步骤之间的连贯性。
这些信息也都只能是作为修饰性的成分补充进句子的主干。
【答案】网络定向直投系统为一种中国电信开发的通过分析用户上网数据,根据用户的特征,在用户翻开相应的网站或页面时直接推送广告的网络技术。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
6.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行人不吃嗟来之食、乞人不屑承受踢过来的食物得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来表现自己品格的高洁。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讨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不变〞的角度表达诗人“而又何羡乎〞的具体原因。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博大的胸襟和美好心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小说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导学号:76082183】
在一个飘舞雪花的冬夜
[蒙古族]玛拉沁夫
雪花,轻轻地飘落着,从清晨起,一直到蓝色的北方夜幕降临时分。
杨本老人已经六十七岁了,然而白头发却比我的还少!两只猎人的眼睛,依然可以识别几里以外的野兽。
他是个老共产党员,在猎民中有很高的威望。
我们的四轮马车穿行在白桦林里。
这正是雪后短暂的风平浪静的时刻。
杨本老人手里的马缰,松弛地耷拉在雪地上,马儿迈着缓慢的步伐略作喘息,以便迎战每每雪后都要到来的大风暴!
我曾经历过屡次草原风暴,然而森林风暴,对于我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
风暴常常给人们带来损害,但是经历一次风暴,人们也会多享一次斗争的欢乐。
不时,一阵冷风从雪面上掠过,吹起一层淡淡的雪的烟雾。
这预示着风暴即将降临!
杨本老人望了望天空,泰然地吹起口哨,然而他的双手却不由得勒紧了马缰。
我们往南走,顺风,风暴再大也不误我们赶路。
我跟杨本老人并肩坐在一起,两个人合着把一件宽肥的狼皮大衣披在身后。
这时杨本老人向天空做了个欢送的手势,打趣地说:
“请吧,风暴!〞
没有过多久,果真风暴来了。
好似它一直等候在那幽暗的森林后面,当主人一发出邀请,立刻就登上“门〞来。
从那以后,我们好似被蒙上了眼睛,周围的一切景物,全都看不清了,耳朵里充塞着风婆放肆的叫喊声。
然而那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区分道路的鄂伦春马,是足以使我们信赖的,它会把我们安然拉到目的地去。
这时,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熟悉的?国际歌?的音调,那歌词既不是蒙语,也不是汉语,我一句也听不懂。
“尤合勒!额沃米道恩吐米毕儿热,包勒……〞
从音调上,我听出这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那句词。
顿时,我觉得整个森林都在合唱着。
当我睁开眼时,才觉察原来只是杨本老汉一个人,在轻轻地唱着那支伟大的歌曲。
他的歌声虽然轻而低,但是那样热烈而壮阔!与今晚这风暴的气氛恰恰吻合。
我突然觉得他不是平白无故地唱起这支歌的,听得出来,这歌声发自他内心的最深处!
我向他看了一眼,他眉宇如常,脸色平静,只从那眼角的皱纹里露出一种自豪的神情。
他的两眼直视着前面的道路,好似那条道路上浮现着使他深深冲动的往事……
当他唱完以后,我问道:“你唱的?国际歌?是鄂伦春语的?〞
“是的!是鄂伦春语的?国际歌?!〞
他攥紧拳头,又用汉语高声唱了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庄严的?国际歌?!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民族,用多少不同的语言,唱着这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歌曲!这里有几千万,甚至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也有几万,或者几十万人口的小民族。
然而,在全世界只有两千人的鄂伦春族,是怎样第一次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唱出这支伟大歌曲的呢?
我不是在作历史考证,这里面包含着比历史考证更为意义深远的东西!当我正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杨本老人自言自语地说:
“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天,也是在夜里,我们两个人冒着风暴从这条道上走过!他是一个汉族同志。
跟你一样,他也和我并排坐在四轮马车上,到我们鄂伦春地区来。
风雪叫人透不过气来,可是他不停地唱着一支歌,那支歌叫人一听,就浑身是劲儿,心里着起一把火来!我问他,他说:‘这支歌叫?国际歌?。
’我说:‘这么好的歌,教给我唱唱吧!’我用汉话刚学了几句,就知道这支歌的分量了。
我停住唱,说:‘这么好的歌儿,应当叫每一个鄂伦春人都会唱。
同志,你帮助我把它翻译成鄂伦春话行不?’那个同志很愿意,可是他说他不会鄂伦春话。
我说:‘你给我讲歌词的意思,我试着翻。
’就这样,第二天早晨,我们到达部落的时候,我们鄂伦春语的?国际歌?诞生了。
它像一只神鸟,很快飞到了苦难中的每一个鄂伦春人家,鄂伦春人都非常喜爱它!……〞
风暴还没有平息,森林庄严地挺立着。
我跟杨本老人紧紧地相靠着肩膀,又唱起那支“神鸟〞的歌来……
(有删改) 7.以下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情节的重复出现是本文的构思特点,森林风暴中杨本老人与“我〞同行,他唱响?国际歌?的情节,引出了当年老人与汉族同志同行学唱?国际歌?并译成鄂伦春语的主要情节。
B.森林大风暴的典型环境不仅衬托了?国际歌?激昂、奋进的旋律,而且衬托了鄂伦春语?国际歌?的诞生。
C.马拉着“我〞和杨本老人在雪原上奔波,无论风雪多大也不会迷路,一那么它是鄂伦春马,二那么它是杨本老人亲自喂养调教的。
D.?国际歌?的雄浑壮阔能令人热血沸腾,充满豪情,像心里燃起一把火。
于是老人冲动地将它译成鄂伦春语,让每个鄂伦春人都会唱。
E.风暴未来时马儿喘息着,步伐缓慢,缰绳松弛,风暴即将降临老人那么双手勒紧了马缰,这缰绳一松一紧的细节凸显出老人赶车技术的娴熟。
BD[A项,“情节的重复出现〞不准确,情节有一样点又有不同点。
C项,“二那么它是……调教的〞不准确,主要是杨本老人经历丰富。
E项,“这缰蝇……的娴熟〞错误。
]
8.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不是在作历史考证,这里面包含着比历史考证更为意义深远的东西〞?(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复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语句中的关键词,如“历史考证〞“深远的东西〞分别指代什么。
所谓“历史考证〞指的是对鄂伦春语的?国际歌?诞生过程的考证,而“深远的东西〞指鄂伦春人的斗争精神、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等。
【答案】①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对鄂伦春语的?国际歌?的诞生过程(包括诞生的时间、鄂伦春族只是个具有两千人的小民族)作历史考证,②而在于表现鄂伦春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斗争精神,尤其是对?国际歌?的喜爱,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9.文中杨本老人将鄂伦春语?国际歌?比喻为“神鸟〞,作者也称?国际歌?为“神鸟〞的歌,有什么深刻的寓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复这个问题时,要关注“神鸟〞本身的意义以及“神鸟〞与?国际歌?之间的关系等。
“神鸟〞是我国很多民族神话传说中有灵性的鸟,它代
表祥瑞,?国际歌?就像“神鸟〞一样传递着共产主义的信息,能够鼓舞、振奋人心等。
【答案】①“神鸟〞是我国很多民族神话传说中有灵性的神奇的鸟,它代表祥瑞,能够为人祛邪、避灾、祈福,深得鄂伦春人的喜爱。
②“神鸟〞飞翔神速,比喻鄂伦春语?国际歌?传唱的广泛、迅速,很快传到了每个苦难的鄂伦春人家。
③作者称?国际歌?为“神鸟〞的歌,泛指各种语言的?国际歌?像神鸟一样为人们所热爱,能振奋起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奔向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