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四 新人教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四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基础训练(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厦.(shà)两栖.(xī)混.沌(hùn)轮廓.(kuò)
B.流域.(yù)梵.文(fàn)蜂窠.(cháo)细胞.(bāo)
C.墁.地(màn)暴涨.(zhǎnɡ)轴.线(zhú)分娩.(miǎn)
D.鲱.鱼(fēi)膨胀.(zhànɡ)接榫.(sǔn)蒙昧.(mèi)
解析:A项,“栖”应读qī;B项,“窠”应读kē;C项,“轴”应读zhóu。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巨擘激奋琉璃富丽堂黄
B.振动木屑点缀苦口婆心
C.糟糕慧星穹宇慈祥谦和
D.霎时崩溃贯例耗尽燃料
解析:A项,黄—皇;C项,慧—彗;D项,贯—惯。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国将开展选拔女宇航员的工作,虽然有外国的选拔条件作参照,但还要符合中国国情,具体做法需进一步。
②学校为全体高三教师配备了一批最新的教学工具用书,大大提高了老师们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③20世纪60年代,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那种工作精神,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A.摸索从而坚苦
B.探索进而艰苦
C.摸索从而艰苦
D.探索进而坚苦
解析:摸索,小心地以尝试的方法寻找(方向、方法、经验);“探索”,多方面加以研究,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从而”,前后为因果关系;“进而”,前后为递进关系。
“坚苦”,坚忍刻苦,侧重主观精神方面;“艰苦”,艰难困苦,侧重客观实际方面。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
....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
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
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
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
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
解析:B项,繁文缛节: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烦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
应用“繁冗拖沓”。
C项,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
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
可用“青睐有加”。
D项,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可用“不绝于耳”。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A.吴俊东表示,现在他就等着高院最后的判决了。
他还在微博中表示,“不管结果如何,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会伸出援手”。
B.我的心思却不在挖野菜上,而是借挖野菜之机享受春光的明媚: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追飞鸟。
C.这场在德国掀起的“查税风暴”已开始刮向法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这些国家纷纷自行或联合起来对逃税行为展开调查。
D.其中最使人扼腕的是,许多名园里的木制联匾不见了(石刻却大抵幸存,因为搬起来较为困难),至今没有很好地恢复。
解析:分号全都改成逗号。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的原因,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
B.由此看来,热带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都能长出椰子树来,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克罗修斯以为这是指波斯帝国,殊不知正是他自己的王国要陷落,而他自己的下场是活活地在柴堆上受火刑。
D.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快得太多了。
解析: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前加“这种现象”一类的词;D项,不合逻辑,在第一个“能力”和“智慧”后都加“的增长”。
答案:C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解析: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宜位于句首。
答案:B
8.对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
(2)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
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来看,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吞并。
(3)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4)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A.下定义做诠释做比较举例子
B.做诠释举例子分类别做比较
C.做诠释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
D.下定义做比较做诠释打比方
答案:A
二、阅读能力训练(5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9~11题。
(9分)
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
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
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
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
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当心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宽,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破坏。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拱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
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
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
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
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9.不属于中国传统木结构抗震防震的方法的一项是(3分)()
A.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
B.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
C.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
D.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的构件连接方式被大量使用。
解析:台基属于木结构建筑的一部分,但不是木结构的抗震防震方法。
答案:B
10.不能充分体现“以柔克刚”思想的做法是(3分)()
A.采用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的柔性框架体系。
B.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
C.通过榫卯使木结构产生变形来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D.利用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以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
解析:D项谈的是建筑构架的整体性。
答案:D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因此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
B.框架结构具有“墙倒屋不塌”的功效、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
C.中国传统木结构的特殊柔性结构体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
D.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解析:柔性的框架体系才“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6题。
(22分)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
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
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
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
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
故自扶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
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
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
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
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也。
”宠无言而去。
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刘宠传》)
【注】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狗吠竟.夕竟:竟然
B.宠简.除烦苛简:选择
C.尝出京师,欲息.亭舍息:歇息
D.子孙家.焉家:安家
解析:“竟”意为从头到尾,“竟夕”即整个晚上。
答案:A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B.以仁惠为.吏民所爱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顷之.,拜将作大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人赍百钱以.送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B项两个“为”都表被动。
A项分别为于是和是,就是。
C项分别为凑足音节,不译和宾语前置的标志。
D项分别为连词,来,表目的和介词,因为。
答案:B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宠仁惠的一组是(3分)()
①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②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③后四迁为豫章太守④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⑤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⑥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解析:③⑤是说升迁情况,⑥是说清廉。
答案:C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其祖先悼惠王之孙因被封为牟平侯,从此世居牟平。
B.刘宠从东平陵县令做起,做过豫章、会稽太守,以后又任将作大匠、宗正、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等高官,却清廉自守,家无余财。
C.刘宠曾经从京师外出,途中想在亭舍休息,被亭吏制止后,无言而去。
其平和宽厚、不事张扬的品格深受人们称赞。
D.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人,拿着钱来谢刘宠,以表示对他惩处扰民官吏的感谢。
解析:文中没有关于刘宠“惩处”官吏的描写,从原文看刘宠为人宽厚、平和,不是苛严之人。
文中只说简除和禁止。
答案:D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并查处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有了大的改观,老百姓安居乐业。
(2)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
(3)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
参考译文:
刘宠字祖荣,东莱郡牟平县人,齐悼惠王的后代。
齐悼惠王的儿子孝王将闾,将闾的小儿子封牟平侯,他的子孙就在牟平安家。
刘宠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人们称他是儒学专家。
刘宠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
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
母亲患病,弃官回家。
百姓送他,连道路都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就穿着便服悄悄离开。
后来四次升迁任豫章太守,又三次升迁授会稽太守。
(会稽这个地方)山里的老百姓非常朴实善良,有的竟然从小到老没有进过城市,他们往往被官吏欺诈。
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并查处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有了大的改观,老百姓安居乐业。
被征任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发都花白了,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
刘宠安慰他们说:“各位长者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无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
过去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
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
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任而去。
因此我们特来奉送。
”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您们辛苦了啊!”于是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后来,刘宠调任宗正、大鸿胪。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因为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而免官。
不久,被授予将作大匠,再任宗正。
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接连任司徒、太尉。
建宁二年,因测算日食有误而免官,回归乡里。
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升迁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
他曾经自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阻止他说:“我们整顿屋舍,打扫干净,专门等待刘大人到来,您不得在这里休息。
”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
当时人称他为长者。
刘宠因年老有病在家里去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20分)
蝉的卵
法布尔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庭。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
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
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
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
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
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
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
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
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
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
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
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7.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
(或: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
18.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
(6分)
(1)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
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心。
(2)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黏土、天冷无处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
(意思对即可)
19.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
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20.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拟人化手法。
举例(略)。
三、表达应用训练(15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回答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宝山遗址中建筑遗迹的情况。
(5分)
宝山遗址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西北一块较平坦的台地上,发掘后发现商时期建筑遗迹10处以上,有地面式和半地穴式等形式。
地面式建筑墓址平面为长方形或长条形。
面积一般为10~20平方米,墙体多采用木骨泥墙或加立柱的做法,不少墙基保护完好,结构与修筑技法清楚可辨。
半地穴式的墓址平面为近椭圆形或圆形,面积大小不一,深度多在1~1.5米之间。
这段文字介绍了宝山遗址中建筑遗迹的——
等方面的情况。
(不超过14个字)答案:时代、形式、基址平面、墙体、墙基
22.将下列三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
(不得遗漏要点)(5分)
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样一个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或一度是沙漠。
23.结合第二题选文,参照下图,给“榫”下定义。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榫是木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四、写作能力训练(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