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中,其中有一封是写给儿子阿德奥达图(Adeodatus )的。

他的理论大致如下:(二)翻译中必须注意三种风格:朴素、典雅、庄严。

三种风格的选用主要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三)翻译中必须考虑”所指"、”能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

这一理论是对亚里士多德”符号”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按奥古斯丁的定义,”所指"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能指"是指符号,其中主要包括语言单词。

在一个单词中,”能指”是"所指”的符号,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单词符号与所指事物的关系一样,是任意确定的。

(四)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

在奥古斯丁的理论中,语言符号和单词是等同的。

(五)《圣经》翻译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

奥古斯丁的这一观点与三百年前的斐洛的观点完全一致。

罗马帝国崩溃时算起,到1 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

)就翻译史而论,有三大标记:初期的翻译但丁布鲁尼异在翻译中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的观点,实际上是译者用来掩盖自己能力低下而放出的烟幕。

优秀的译者精通原语和译语,只要正视两种语言的差异,就不愁没有断权。

在某些著作的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是准确的内容,而不是优雅的风格。

因此,为了表达出”没有说误的真理”,译者应当采用逐词对译。

文学不可译。

在意大利,民族语翻译的规模虽不大,但其影响并不亚于其他国家。

首先是大诗人但丁有关翻译和民族语的论述,这些论述见于他的《论俗语)和《飨宴)两部著作中。

在《论俗语》一书中,但丁对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对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用民族语从事翻译的问题都起了重大作用。

在《飨宴》这部著作里,但丁除盛赞俗语的优点外,还对翻译问题作了明确的论述。

布鲁尼在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序以及在《论正确的翻译方法》一文中发表的见解主要有如下几点:(一)亚里士多德不是抽象的教条,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译者务必使自己深入作品,”面对亚里士多德” C换言之,译者应当尽可能模仿原作风格,像亚里士多德用希腊语写作那样,用译语进行创作。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

精选课件
5
▪ 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译文应 该充分传达原文的指涉功能,信息翻译应该 直白易懂。
▪ E.g.: These statement are worth taking with a basketful of salt.

这些话的可信度应大打折扣。
精选课件
6
▪ 表情功能文本(expressive)——译文应 传达原文的审美以及艺术形式,使用“认 同法” (identifying method),即译者应 采用原作者的视角。
▪ And the “boudoir romance”… Still worse is the “erotic novel”…(David Hawkers译)
精选课件
18
▪ 目的论将翻译研究的视线从原语转移到 译入语,对突破对等思想的禁锢有重要意 义。但是将“目的”作为翻译行为的首要 准则,指导翻译策略。在本质上还是规定 性的,很难避免应用理论的通病。目的论 虽然声称是一种普遍的翻译理论,但事实 上主要用于商业文本,其对文学翻译研究 的可行性一直受到质疑。
精选课件
4
▪ 早期理论:主要围绕对等概念展开,认为 翻译追求的对等应该是语篇层面的对等, 而不是词、句的对等,所以主张把翻译策 略和语言功能、文本类型以及文章体裁结 合起来考察。
▪ 后期理论: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 实现真正的对等,于是她逐渐将研究的目 光转向翻译的目的,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 的开创者。
精选课件
21
▪ 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 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间的 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以表 示各种各样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及作品
翻译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都有目的,首先要明确 翻译的目的
费米尔和目的论
• 目的论(skopos)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 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 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 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
• 费米尔的目的论突出了翻译文本使用者的重要性 ,突破了莱斯功能对等的束缚
• 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 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译本的 功能范围,强化了译者和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 协商
• 和对等论中fidelity(诚实)的区别:fidelity属于 人际、道德范畴,loyalty指原文和译文的关系

(乔楠,2010)
汉斯·荷尼西 & 保尔·库斯摩尔
• 合著《翻译策略》以行为和文化为导向的 交际论为基础,论述了如何恰当解决翻译 ,为功能翻译理论的译者培训领域做出了 贡献
参考文献
•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 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 邵艳,《目标论观照下的两岸三地电影片名翻译 》,载《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第19卷第1期 ,第 100-102页。
(乔楠,2010)
• 莱斯认为,语篇有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 类型,语篇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 《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一 文中,她在语篇类型学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了翻 译过程的步骤。
• 分析阶段(phrase of analysis):要确定原文的 功能类型(text type)和文本体裁(text variety) ,然后进行文本外部语言分析。
莱斯和文本类型理论
• 早期理论:围绕对等概念展开,认为翻译追求的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意义。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等学者的早期研究。

他们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翻译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功能派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翻译目的论、翻译行为论、翻译功能论等多个分支。

在核心观点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决定翻译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功能,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应用领域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

它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翻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

该理论也促进了翻译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概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或“目的论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功能的社会行为。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强调翻译的文化语

文化学派认为翻译过程中必须考 虑原作所处的文化语境,以及译 作所面临的接受环境。
重视文化因素的传

该学派认为翻译过程中必须尽可 能地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将文化因素有效地传递给译作读 者。
主张译者的主体性
文化学派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具有主体性,可以发挥自己的主 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适当的调 整和改写,以实现更好的文化交 流与融合。
奈达还关注语言的文化内涵,认为语 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翻译 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目标文化的背景 和价值观。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应该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 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和文化对等。
03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应用
CHAPTER
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文化学派翻译 理论强调在文学翻译中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译者的创造性 翻译,让读者能够领略到原作的文化魅力。
增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鼓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有助于增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
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01
过度强调文化因素
02
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过于强调文化因素 在翻译中的作用,可能导致忽略文本 的其他因素,如语言结构、修辞手法 等。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理 论框架,导致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多样 性,不利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学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播。未来可以 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生成、演变和互译 。
心理学
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 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翻 译过程。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e.g. 奈达早在1964年区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用学受到更多的关注, 翻译代为由词、短语转移到了语篇, 但基本的语言学框架没变。 在功能主义翻译学派成为主流之前, 以对等论为基础的语言学派在德国翻译界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是Wilss 和Koller等。
科勒指出: 如果译文能够满足有关结构条件的某些要求,那么原文和译文便存在着对等。这些相关的条件跟内容、风格以及功能有关。因而对等的要求便体现为: 原文的质量必须得以保留。也就是说原文的风格、内容及功能必须得以保留,或者至少译文应该尽可能地保留这些特征。 对等论者一般都侧重于原文,认为原文的特征必须在译文中得以保留。
Dacron 的确凉 TOFEL 托福 第六届中国厦门对台商品交易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展销会 The sixth China Xiamen Commodity Fair &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Exhibition
在家靠自己, 出国靠国旅 At home you’re your own boss. In china your Aladdin’s Lamp is at CITS
e.g. Cette semaine on tuer le cochon. this week we (will) kill the pig. 这个星期我们杀猪。 为实现译文功能。只能改写: Special offer—Fresh and abundant
删减与改写
删减和改写在文学类语篇翻译有时是一种必要。(见P39) 在应用语篇的翻译中, 则是常常必须借助的手段。
在目的论的框架下, 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依着心目中的接收者,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 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 因此翻译是在 “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文本”(Vermeer) 费米尔的理论中较少提及原文, 可见目的论中原文明显低于对等论中原文的地位。费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的语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的风格高雅,而把译文必须朴素、通顺、准确当作衡量译作的标准。

(二) 翻译的重点,很明显地突出对近代和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北欧各国作品的译介。

(三) 开始较多地翻译中国作品,出现汉学热潮。

言学论文集》和帕尔默编辑的《弗斯论文集》两部文集里,其中集中反映他翻译理论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是《语言学与翻译》,另一篇是《语言分析与翻译》。

在这些文章里,弗斯着重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 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

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先决条件。

(二)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

(三) 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语言的。

卡特福德指出,他的理论叫翻译的"描写理论" 。

即是说,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 级阶与范畴语法"(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 ) 来描写翻译。

作者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一) 翻译的性质。

据卡特福德所下定义: 翻译乃是"把一种语言( 摞语) 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 目标语) 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

(二) 翻译的类别。

就其程度而论,可分为" 全文翻译( full translatìon ) " 和" 部分翻译" ( partialtransla tion) 。

(三) 翻译的对等问题。

这是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所在,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

另→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目标文本和摞文本是否具有相同或至少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

(四) 翻译转换。

(1) 层次转换; (2) 范畴转换。

(五)翻译的限度。

指的是不可译性的问题。

翻译中有两种类型的不可译: (1)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如英语的Time f1ies ,其中flies可以是动词f!y( 飞行)的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也可以是名词f !y (苍蝇) 的复数形式,等等。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理论流派翻译是一们很重要的学问,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而他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下是一些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些大体的了解。

一:尤金;奈达(1976)根据各学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与社会符号学派(Nida,1984)四个基本流派。

二: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依据各流派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三、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2000)在《西方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全市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四、谭载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研究学者)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布拉格学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交际理论派四大学派。

五、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文学-文化学派;结构学派;社会符号学派。

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1、创始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与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2、主要成员: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主要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与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3、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可布森。

简介: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1.西方翻译理论发轫于公元前1世纪,以古罗马帝国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106—43)发表的《论演说术》x标志。

2.中世纪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崩溃起(476年)至15世纪文艺复兴止。

代表人物曼里乌?波伊提乌。

3.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末起至17世纪初止,代表人物:德西德利乌?伊拉斯谟,马丁?路德和乔治?查普曼。

4.近代时期从17世纪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黄金时代)。

代表人物:约翰?德莱顿,夏尔?巴托,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莱尔马赫,施雷格尔(August Sxhlegel,1767--1815)和洪堡。

5.现当代翻译理论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起至今。

“翻译范围之广,形式之多,规模之大,成果之丰,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谭载喜?《西方翻译史》1991),四大学派:a、布拉格学派: 创始人是马西休斯,特鲁贝茨考伊和雅可布逊. 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乔治?穆南、冉佩尔特、维内. 主要论点是:(一)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二)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b、伦敦派: 创始人是弗斯. 代表人物弗斯、卡特福德、萨瓦里和纽马克. 主要论点是: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c、美国结构派;d、交际理论派。

6. 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介绍有六大学派:a、语言学派:代表安德烈?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b、交际学派:现于7、80年代,代表奈达和雷伯恩。

其理论渊源是信息论c、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d、文学—文化学派;e、结构学派;f、社会符号学派。

7.布拉格学派: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38)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k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 1896--1982)。

主要代表人物有解渴的雅可布逊和吉里·列维(Jiri Levy)、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 Mounin)、德国的冉佩尔特(R·Jumpelt)、加拿大的维内(Jean-Paul Vinay),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罗曼·雅可布逊和列维。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近代中国八大翻译家1.严复的“信达雅”2.鲁迅的直译3.林语堂的美学4.郭沫若的创作论5.朱光潜的艺术论6.傅雷的神似7.钱钟书的化境8.许渊冲的竞赛论1 严复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2 鲁迅宁信而不顺(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Lu has translated & introduced 200 works by 100 authors from 14 countries, half of which are in Russian.•The first period:(1903---1919)•While he was in Japan.in 1903年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雨果的《随见录》中的《哀尘》以及编译的《斯巴达之魂》。

•In 1907,《红星佚史》cooperated with Zhouzuoren.•In 1909,《域外小说集》•“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的思想•鲁迅先生主张翻译“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反对顺而不信。

鲁迅所主张的“宁信而不顺”中的“不顺”,就是在翻译时,“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而“其中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其实,韦努蒂早在1986年在其发表于Criticism28(Spring)的一篇名为“TheTranslator’Invisibil时”的论文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异化翻译”的概念(参见Robinson,1997:97).但这个概念真正产生国际影响是在其名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于1995年出版之后。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

“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

世间伎艺,多所综习。

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

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

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

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

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

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

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

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

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四)胡经中在长行之后,另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翻译时往往也得删除,才能使译文洗练;(五)胡经中,每说完一事,再说另一件事时,往往还要把前边那件事重说一遍,因此翻译时,也不得不对这些重复的话一并删除。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见解,见《翻译入门》、《翻译教程》。
(三)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奈达(Nida) ◆ 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极丰,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 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该派观点反 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 卡特福德 (Catford):著有《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 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 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 ◆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二、 翻译的语言学派
4、首次提出对等概念,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5、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 语言进行处理。
6、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从语言意义入手,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段,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5、安托瓦纳·贝尔曼
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 1942-1991)当代法国著名理 论家,拉美文学及德国哲学的翻译家,以其一贯的哲学立场而 闻名译学界。
主张摒弃翻译中的种族中心主义,反对通过变形、改编等方式 对译本进行“本土化”。
秉承了德国古典阐释学奠基人施莱尔马赫的将译本读者引向作 者的异化观,但又把自己的翻译批评理论建立在现代阐释学的 基础上。
他推崇直译,即依附于字面的翻译。这里的字面指目标语中多 种指示可能性的范围(not word for word, literally)。
阐释学翻译观的几点启示:
阐释学使得翻译的观念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对翻译的 认识更加丰富。但翻译概念的持续扩展有可能导致学科界 限的消失,并最终威胁到学科本体的生存;
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和视阈融合观在带来理论积极面 的同时也潜藏了很多问题,如过分提倡译者主体性导致翻 译实践的乱译之风;相对主义盛行导致以行为目的来衡量 手段的正当性,而这些翻译实践如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就存 在相互之间怎样交流的问题,偏离了翻译实践的正轨。
四、意义及影响
创造性地将理解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反思了主题 对客体的认识的理解过程,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此外,阐释学派通过探讨理解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 阐明了翻译的文化内涵,开创了翻译学向文化转向的 先河。
二、理论特点
1、将阐释概念扩大,认为翻译,乃至语言研究都是阐 释过程。强调原文理解的普遍性与历史性。
2、广阔的研究视野,翻译研究涉及功能学、文化学、 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研究对象涉及口译与笔译、 文学翻译与机械翻译。
3、将翻译视为一门艺术,而非科学。
三、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理论内容提要
1.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观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及作品
对等应该是语篇层面的对等,而不是词、句的对 等,主张把翻译策略和语言功能、语篇类型以及 文章体裁结合起来考察 • 但到了后期,她意识到,等值不仅不可能实现, 而且有时并非人们所期望的,因此应该首先考虑 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 1971年,莱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 限性》中提出功能类别的问题。是突出一 种基于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功能关系的 翻译批评的新模式。
• 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 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 受众---依着心中的接受者 受众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 期待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 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 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文本” (邵 艳,2010) • 费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了目的语受众提供 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目的论将翻译理 论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乔楠,2010)
• 莱斯认为,语篇有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 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 信息型 类型,语篇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语篇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语篇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 《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一 文中,她在语篇类型学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了翻 译过程的步骤。 • 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phrase of analysis):要确定原文的 功能类型(text type)和文本体裁(text variety) ,然后进行文本外部语言分析。 • 重述阶段 重述阶段(phrase of reverbalization):在上一 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功能决定 一般翻译方法,体裁决定语言和篇章结构。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和翻译行为论
• 德国 ,1984年发表《翻译行为-- 理论和方法》 • 提出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 • 把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 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分析,包括发起人(the initiator)、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 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译 文使用者(the TT user)以及译本接受者(the TT recie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个过程,又是一个人 可以担任几个不同的角色。

西方翻译理论书目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书目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经典一、英国部分:1.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 1719-1796 ),《四福音的翻译与评注》(A Translation of the Four Gospels with Notes, 1789)简介:坎贝尔的《四福音的翻译与评注》是西方最早的翻译专论之一,其理论意义体现在:第一,该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宗教翻译研究的重大转折。

坎贝尔认为,《圣经》翻译“应为文学和宗教两种不同的目的服务”,这就弥合了哲罗姆提出的“宗教翻译”和“文学翻译”的严格区分,因而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第二,该论著是最早论及“对等翻译”的翻译理论专著之一。

坎贝尔在该论著中提出了从词汇、语法和风格方面取得对等的观点,成为20世纪“对等”理论的先导。

第三,该论著的问世,意味着翻译理论的探究突破了前人圄于具体文本的界限,标志着系统性、原则性和抽象性的理论研究视角的出现。

第四,该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认知视角的革命性嬗变。

宗教翻译“三原则”的出现,意味着坎贝尔背离了斐洛、奥古斯丁等人所信守的“上帝感召”的无端依从,完全从理性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宗教翻译“三原则”。

因此,在相同的人文主义文化背景下,其“三原则”的具体内容同泰特勒的“三原则”有着惊人的雷同,实不足为怪。

总之,坎贝尔的“三原则”同泰特勒的“三原则”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而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2.亚历山大·弗雷瑟·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0)简介:泰特勒的《论翻译的原则》一书是西方翻译理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其理论意义表现在:第一,泰特勒首次以概念的形式规定了“优秀翻译”的内涵。

优秀翻译定义出现,标志着泰特勒的译学主体视角具备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征。

西方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西方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方法由施莱尔马赫提出,施雷格尔和洪堡加以发展
施莱尔马赫提出:
(一)翻译分笔译和口译 (二)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三)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辨证关系 (四)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地
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 另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 去接近读者。
---- 《论翻译的方法》 (Ue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1)逐字译 (2)意译 (3)拟作
法国的夏尔.巴托(Charles Batteux,1713-1780)
❖ (一)翻译应尽可能保留原作语序 ❖ (二)保留所表达意思的先后次序 ❖ (三)使用同样长度的句子 ❖ (四)再现连词 ❖ (五)避免意译 ❖ (六)必要时可对原著加以修正,但首先必
须强调形式的对等
语言学派
❖该派兴起于50、60年代,以结 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 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 究原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 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原 文与译文的等植
❖代表人物:卡特福德、奈达(英)、 威尔斯(德)
交际学派
该派出现于70、80年代 以奈达和雷伯 恩为代表
主张:人类语言是一种复杂的信息系 统;翻译则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 活动,遵循着信息理论中的一些原 则。如在信道接受力固定,为了降 低信息难度就必须用明显的形式表 现出暗示的部分,因而增加信息的 长度故译文常常长于原文。
解构学派
❖ 该派产生于60年代后期的法国解构主义哲 学家德里达。
❖ 该派认为:原文并不存在,文本中并没有什 么深层结构或预先决定的意义。译文是更早 的译文的译文。
社会符号学派
(1) 产生于8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奈达。 (P167)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梳理
主要流派
◆ 文艺学派 ◆ 语言学派 ◆ 翻译研究学派 ◆ 阐释学派 ◆ 解构学派 ◆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 ◆ 法国的释意派
2
翻译的文艺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 • 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古罗马) • 德莱顿、泰特勒(17、18世纪 英国)
3
1、西塞罗(Cicero) • “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进行翻译
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 ◆ 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把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认为
翻译即交际,创立了翻译研究的交际学派 ◆ 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并进而从社会语言学和
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
18
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 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 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36解构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比较著名的学者有德里达本雅明韦努蒂等37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1翻译的性质作用1德里达认为翻译应该重新定义
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
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
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 具有的通顺。
9
翻译的语言学派
◆ 奥古斯丁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提出了语言 符号的“能指”、“所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 开创了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时代
代表人物
主要理论
古代
西塞罗
解释员(意译)和演说家(直译)的翻译:
《论最优秀的演说家》和《论善与恶之定义》
(一)译者在翻译中应像演说家那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以吸引和打动读者、听众的感情。
(二)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应当避免逐词死译;翻译应保留的是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译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原词的“数量”。
第一项原则是针对忠实原作的意思而言的,是翻译中最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则。第二项原则是对译者提出的语言要求,多雷认为优秀的译者必须同时精通两种语言,在原则上这两种语言并无主次之分,对它们掌握的程度不可一高一低,译者应当是善于用原语阅读,用译语写作的语言专家。第三项原则表明,多雷不主张直译或逐词死译,而提倡意译、活译。在第四项原则里,多雷同所有人文主义者一样,强调使用民族语言和习惯用法的重要性,强调为一般读者服务,让平民百姓能看懂译文。最后一项原则指的是风格,要求译文必须通过各种修辞手段在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译文本身也必须讲究自然、流畅、谐调,给读者"美的享受"。
但丁
文学不可译。
在意大利,民族语翻译的规模虽不大,但其影响并不亚于其他国家。首先是大诗人但丁有关翻译和民族语的论述,这些论述见于他的《论俗语)和《飨宴)两部著作中。在《论俗语》一书中,但丁对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对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用民族语从事翻译的问题都起了重大作用。在《飨宴》这部著作里,但丁除盛赞俗语的优点外,还对翻译问题作了明确的论述。
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拉丁文《圣经》。
(一)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须采取灵活原则。他认为,各种语言在用词风格、表达习惯、句法以及语义、内容等都互为区别,因此不能采用逐词译法。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西塞罗和昆体良的"翻译是创作"以及译作必须与原作"竞争"的观点。
(二)应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意思。但在《圣经》翻译中,则不能一概采用意译,而主要应当采用直译。
阿米欧(法)(翻译之王)
阿米欧在翻译中所遵循的准则是: (1)译者必须吃透原文,在内容的移译上狠下功夫; (2)译笔必须纯朴自然,不事藻饰。他强调内容和形式、意译和直译的统一。他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把人民语言和学者语言熔于一炉,文字上讲究朴素的美,使译文的风格自成一体。
多雷(法)(翻译理论家,多雷在1 54 0年发表了一篇简短而富有创见的翻译研究论文,成为西方近代翻译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人。

翻译五原则(理解原作/通晓双语/避免对译/通俗形式/讲究风格):(一)译者必须完全理解所译作品的内容;
(二)译者必须通晓所译语言和译文语言;(三)译者必须避免逐词对译,因为逐词对译有损原意的传达和语言的美感;(四)译者必须采用通俗的语言形式;
(五)译者必须通过选词和调整词序使译文产生色调适当的效果。
(二)本族语可通过译借外来词加以丰富。
昆体良(西塞罗、贺拉斯之后提倡活译的另一位著名人物,以演说家、修辞学家著称。)
与原作竞争:翻译也是创作,这种创作必须与原作媲美,译作应力争超过原作。翻译同样是创作的观点,早先已由西塞罗提出。但具体提出与原作"竞争"之说的,却源出于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
哲罗姆(早期西方基督教会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被认为是罗马神父中最有学问的人)
(三)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哲罗姆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斐洛和奥古斯丁的。他不相信在用词造句上会有什么"上帝的感召"。
奥古斯丁
《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
并未从事过大量的翻译工作,而只是校订过拉丁文《圣经》的某些部分,但他对于语言问题颇有研究。
奥古斯丁除《论基督教育》外,奥古斯丁的翻译理论还体现在他的几篇有关《圣经·诗篇》的诠释和两封书信中,其中有一封是写给儿子阿德奥达图( Adeodatus )的。他的理论大致如下:
(四)原文中的所有连词都应予以保留。(五)所有副词都应置于动词旁边,或前或后,视句子和谐和语句气势而定。
十七至十九世纪
夏尔·巴特(法):
《论文学原则》和《纯文学教程》。《论文学原则》更是翻译领域里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巴特在书中阐述了他对于翻译问题的种种思想和看法,他的观点新颖,论述精当,从而使该书成为西方1 8世纪翻译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8世纪法国翻译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上。
波伊提乌(中世纪初期翻译领域里的中心人物)
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译者应放弃主观判断。
(一)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要么讲究风格,要么保全内容,二者不可兼得。
(二)翻译是以客观事物为中心的,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在某些著作的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是准确的内容,而不是优雅的风格。因此,为了表达出"没有说误的真理",译者应当采用逐词对译。
马丁·路德(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和翻译家)
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
路德的《圣经》德译本是西方翻译史上对民族语言的发展造成巨大而直接影响的第一部翻译作品,与古希腊语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古罗马第一位翻译家安德罗尼柯的《奥德赛上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以及后来英语的《钦定圣经译本》齐名。除《圣经》以外,路德还翻译了《伊索寓言)>.其文学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在理论方面,路德对翻译也很有见地。他的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二)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三)翻译必须遵循七条原则。路德在翻译中采用意译,以使读者完全看懂译文为最终目的。他不仅对一些翻译原则作一般性的阐述,如论述怎样才能使读者懂得《圣经》的意思,而且还系统地提出了关于翻译的七条细则: (1)可以改变原文的词序; (2)可以合理运用语气助词; (3)可以增补必要的连词川的可以略去没有译文对等形式的原文词语; (5)可用词组翻译单个的词; (6)可以把比喻用法译成非比喻用法,把非比喻用法译成比喻用法; (7)注意文字上的变异形式和解释的准确性。(四)翻译必须集思广益。上述四点反映了路德的一些独特见解。然而,就整个理论的实质而言,路德是从神学家而不是从人文学者的角度来处理和谈论翻译问题的。
(一)原作所说之事不论是事实还是推理,我们对它们的先后次序都不得改变,因为事物排序取决于人的共性,不取决于不同民族的个性,这个次序在所有语言中是相同的。
(二)对原文思想的先后次序,我们也应予以保留。原作者为什么要用某一种
表达方式,而不用另一种方式,其中一定自有其道理,因此译者不可轻易破坏。
(三)原文句子不论有多长,在译文中都应保持其完整,因为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思想,在句子里的不同成分彼此关联,它们的相互关联构成一种和谐。如果把句中短语打乱,或把它们拆分开来,我们也许可以得到原文的思想,但却得不到原文思想的彼此连贯。
(四)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在奥古斯丁的理论中,语言符号和单词是等同的。
(五)《圣经》翻译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奥古斯丁的这一观点与三百年前的斐洛的观点完全一致。
中世纪(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时算起,到1 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就翻译史而论,主要有三大标记:初期的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民族语翻译。
文艺复兴
伊拉斯漠(16世纪对文学研究采取新方法、对翻译理论提出新见解的杰出代表之一)
《圣经》翻译靠译者语言知识。伊拉斯漠对翻译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译文准确,风格优美,主要还在于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对待翻译问题,从多方面对翻译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他认为:
(一)必须尊重原作。
(二)翻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像赖希林一样,伊拉斯漠为人文主义者力争翻译《圣经》和阐释《圣经》语言的自由。
布鲁尼
布鲁尼在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序以及在《论正确的翻译方法》一文中发表的见解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亚里士多德不是抽象的教条,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译者务必使自己深入作品,"面对亚里士多德"。换言之,译者应当尽可能模仿原作风格,像亚里士多德用希腊语写作那样,用译语进行创作。
(二)任何语言都可用来进行有效翻译;那种认为语言差异在翻译中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的观点,实际上是译者用来掩盖自己能力低下而放出的烟幕。优秀的译者精通原语和译语,只要正视两种语言的差异,就不愁没有对付的办法。
(三)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拉斯漠的翻译原则是: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要表现出希腊语的修辞手段,以诗译诗,以单词译单词,以朴素语言译朴素语言,以高雅风格译高雅风格。
(四)风格的性质还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毫无疑问,伊拉斯漠的翻译理论是他人文主义思想和他精通多种语言、对文学风格富有鉴赏力的产物。
(三)为了忠实于原文,宁愿牺牲译文的易懂性。
小结:西方翻译史在中世纪主要有三个特点显著的阶段。
初期几百年,占主导地位的是波伊提乌等人的拉丁语翻译,但所译题材不像哲罗姆时代那样仅限于宗教文献。继而,在1 1至1 3世纪,东方文学及其华丽的风格通过翻译介绍到西方,特别是在1 2世纪,阿拉伯学术研究的成果活跃了欧洲的学术空气,促进了西方翻译事业的发展。从四世纪末起,《圣经》的民族语翻译便开始进行,到中世纪中期发展扩大,1 4世纪、1 5世纪开始形成高潮。世俗文学的民族语翻译起步较晚,但也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规模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三)翻译也是文学创作,任何翻译狄摩西尼的人都必须自己也是狄摩西尼式的人物。
(四)声音与意思自然相连,或者说词与词义在功能上不可分割,这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而由于修辞手段以这种词与词义的自然联系为基础,因此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这就说明,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
贺拉斯(诗人和批评家)
(一)翻译必须坚持活译、摒弃直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