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防效和黄瓜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药剂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防效和黄瓜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晶霍柯宇杨美玲王慧林郭园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01期
摘要以内蒙古奈曼旗温室黄瓜根结线虫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菌及嗜小红卵菌HNI-1 4种生防药剂及化学药剂噻唑磷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和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4种生防药剂中淡紫拟青霉对黄瓜根结线虫防效最好,达76.10%。

淡紫拟青霉对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有效叶数、叶面积和根系活力均有促生作用。

因此,淡紫拟青霉可推荐为该地区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的可替换生防药剂。

关键词设施蔬菜;黄瓜根结线虫;生防药剂;淡紫拟青霉
中图分类号 S43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1-013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2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Biological and Chemicals Agents on Root Knot Nematode and Growth of Cucumber in Greenhouse
CHEN Jing1,2, HUO Ke-yu1, YANG Mei-ling2 et al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Xinjiang 830052;2. College of Agriculture, 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 Tongliao,Inner Mongolia 028000)
Abstract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control effect and growth promotion of four biocontrol agents and one chemical agent on root knot nematodes and growth of cucumber in greenhouse of Naiman Banner, Inner Mongolia, namely Bacillus subtilis, Paecilomyces lilacinus, 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 and Rhodovulum sulfidophilus HNI-1. Thiazolophos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ecilomyces lilacinus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on cucumber root knot nematode up to 76.10%. The height, stem diameter, number of effective leaves, leaf area,and root activity of cucumber plants were improve by Paecilomyces lilacinus. As a result,Paecilomyces lilacinus has thus been selected as the biological agent for managing vegetable root knot nematodes in this area.
Key words Facilities vegetables;Cucumber root-knot nematode;Biological agents;Paecilomyces lilacinu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2042001);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
(dxscx2022030)。

作者简介陈晶(1986—),女,内蒙古兴安盟人,讲师,博士,从事植物病害绿色防控研究。

*通信作者,讲师,硕士,从事蔬菜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1-06;修回日期 2023-04-13
植物根结线虫是危害我国设施园艺生产的重要病原之一,其引起的病害可造成20%~30%的减产,严重时减产可达90%以上[1-2]。

近年来,通辽市奈曼旗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

但由于温室种植蔬菜种类单一,轮作倒茬困难,异地购进带病种苗以及化学农药的滥用,导致根结线虫连年严重发生且抗药性逐渐增强,成为影响该地区温室蔬菜的重要病害。

目前生产中,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仍然是化学杀线剂的使用,但长期使用化学方法防治根结线虫,会造成根结线虫产生抗药性、土壤理化性質变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3-4]。

因此,寻找高效安全绿色的可替代药剂及防治技术迫在眉睫。

近些年,随着生物防治技术及相关药剂的不断成熟与开发应用,生防药剂在防治线虫病害的应用逐年增加,主要包括食线虫真菌、生防细菌、杀线植物、微生物代谢物等[5],使用较广的主要有淡紫拟青霉[6]和芽孢杆菌等[7]。

但目前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生防药剂药效差距较大,因此,笔者通过比较不同防治药剂对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效,并测定施药后蔬菜植株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综合评判4种生防药剂的防治效果,为今后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设施黄瓜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为博美W1,由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药剂为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由中农绿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 5.0亿个/g;淡紫拟青霉粉剂由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2.0亿个孢子/g;厚垣轮枝菌微粒剂由云南陆良酶制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2.5亿个孢子/g;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由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2.0亿CFU/mL;10%噻唑磷颗粒剂由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1年9月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哈沙图村蔬菜基地进行。

该基地温室蔬菜种植已有20多年,根结线虫发生严重。

共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 35 m2,各小区间隔1 m,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药剂信息及使用方法见表1。

移栽后第40天开始调查病害发生情况,每隔7 d调查一次,共调查4次,并测定黄瓜植株各生理指标。

1.3 调查指标与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病情指数。

植物根结线虫病害分级标准参考文献[3]。

病情指数和防效计算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中公式计算。

每个小区选取10株黄瓜植株,取植株根部时尽量不伤根部完整取回。

分别测量株高、茎粗、有效叶片数、叶面积、主根长,将清洗好的植株根部多余水分用吸水纸吸干分别称取根鲜重,再将根系放入烘干箱65 ℃烘干24 h后称干重[8]。

根系活力采用改良氯化三苯基四氮锉(TTC)法进行测定[9]。

选取黄瓜植株第4、第5、第6个叶片采用80%丙酮浸提法[10]测定叶绿素含量。

1.4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根结线虫防效的影响
不同生防药剂处理黄瓜根结线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空白对照的发病率(32.00%)和病情指数(47.14)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化学药剂噻唑磷的发病率(16.58%)和病情指数(13.57)最低,防效为74.12%。

在生防药剂中,T1的发病率(19.68%)和病情指数(21.44)最高,T2的发病率(17.50%)和病情指数(15.00)最低,防效达76.10%,与其他三类生防药剂的防效具有显著差异。

由此可知,4种生防药剂对根结线虫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淡紫拟青霉防效最好。

2.2 不同药剂对黄瓜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防治药剂对植株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黄瓜株高的影响,表現为T2> T3>T4>T1>T5>CK,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

对于黄瓜茎粗的影响,表现为T2> T4>T3>T1>T5>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黄瓜的有效叶数在11~1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对于黄瓜叶面积的影响,表现为T2> T4>T3>T1>T5>CK,T1、T2、T3、T4处理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

由此可知,不同生防药剂处理对黄瓜植株均有较好的促生作用。

2.3 不同药剂对黄瓜植株根系的影响
由表4可知,5种防治药剂对黄瓜的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系活力均有影响。

T1、T2、T3和T4处理对黄瓜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表现促进作用,且与T5、CK 存在显著差异。

T2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T5和CK处理的黄瓜根系活力较低,与其他生防药剂处理差异
显著。

5种药剂对植物根系的影响中,T5的各指标最低,这是由于噻唑磷会对植物根部造成损伤,对黄瓜根部生长影响较大。

2.4 不同药剂对黄瓜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药剂处理对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知,除T5处理,其他处理的平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且呈显著差异。

4种生防药剂中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后的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该药剂可促进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增加植物光合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生长[11]。

3 结论与讨论
根结线虫是蔬菜上一类危害严重且很难防治的主要病害。

近年来我国一直注重食品安全,尤其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可直接食用的农作物,因此筛选高效、绿色、安全的线虫防治药剂是保证设施蔬菜产业的重要举措。

该研究比较了4种生防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地上植株长势、根系长势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除淡紫拟青霉处理,其他生防药剂防治效果较化学防治效果稍差,这可能是生防药剂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地理适应性低等原因导致,进而降低了药剂有效成分的活性和稳定性,这也是目前生防药剂市场使用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生防药剂对植物长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该研究中与对照差异显著。

目前,噻唑磷广泛应用于根结线虫的防治,可以直接杀死植物根外和根内寄生的线虫[12]。

但目前保护地蔬菜生产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化学药剂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根结线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加以及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筛选高效的生防药剂迫在眉睫。

淡紫拟青霉也广泛应用于根结线虫的防治[13-14],其主要优势是长期使用不会导致根结线虫产生抗药性,这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几丁质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可以破坏根结线虫卵壳,侵入并寄生在线虫卵内达到杀虫目的[15]。

黄婷[16]研究表明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防效好且对作物具有促生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它会产生分子量为14 kDa的胞外蛋白物质具有类植物生长素功能[17]。

该研究中淡紫拟青霉的防效与噻唑磷的防效相当,且对黄瓜的促生作用较
供试黄瓜为博美W1,由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药剂为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由中农绿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 5.0亿个/g;淡紫拟青霉粉剂由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2.0亿个孢子/g;厚垣轮枝菌微粒剂由云南陆良酶制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2.5亿个孢子/g;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由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2.0亿CFU/mL;10%噻唑磷颗粒剂由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1年9月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哈沙图村蔬菜基地进行。

该基地温室蔬菜种植已有20多年,根结线虫发生严重。

共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 35 m2,各小区间隔1 m,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药剂信息及使用方法见表1。

移栽后第40天开始调查病害发生情况,每隔7 d调查一次,共调查4次,并测定黄瓜植株各生理指标。

1.3 调查指标与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病情指数。

植物根结线虫病害分级标准参考文献[3]。

病情指数和防效计算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中公式计算。

每个小区选取10株黄瓜植株,取植株根部时尽量不伤根部完整取回。

分別测量株高、茎粗、有效叶片数、叶面积、主根长,将清洗好的植株根部多余水分用吸水纸吸干分别称取根鲜重,再将根系放入烘干箱65 ℃烘干24 h后称干重[8]。

根系活力采用改良氯化三苯基四氮锉(TTC)法进行测定[9]。

选取黄瓜植株第4、第5、第6个叶片采用80%丙酮浸提法[10]测定叶绿素含量。

1.4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根结线虫防效的影响
不同生防药剂处理黄瓜根结线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空白对照的发病率(32.00%)和病情指数(47.14)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化学药剂噻唑磷的发病率(16.58%)和病情指数(13.57)最低,防效为74.12%。

在生防药剂中,T1的发病率(19.68%)和病情指数(21.44)最高,T2的发病率(17.50%)和病情指数(15.00)最低,防效达76.10%,与其他三类生防药剂的防效具有显著差异。

由此可知,4种生防药剂对根结线虫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淡紫拟青霉防效最好。

2.2 不同药剂对黄瓜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防治药剂对植株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黄瓜株高的影响,表现为T2> T3>T4>T1>T5>CK,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

对于黄瓜茎粗的影响,表现为T2> T4>T3>T1>T5>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黄瓜的有效叶数在11~1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对于黄瓜叶面积的影响,表现为T2> T4>T3>T1>T5>CK,T1、T2、T3、T4处理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

由此可知,不同生防药剂处理对黄瓜植株均有较好的促生作用。

2.3 不同药剂对黄瓜植株根系的影响
由表4可知,5种防治药剂对黄瓜的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系活力均有影响。

T1、T2、T3和T4处理对黄瓜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表现促进作用,且与T5、CK 存在显著差异。

T2处理的根系活力最高,T5和CK处理的黄瓜根系活力较低,与其他生防药剂处理差异显著。

5种药剂对植物根系的影响中,T5的各指标最低,这是由于噻唑磷会对植物根部造成损伤,对黄瓜根部生长影响较大。

2.4 不同药剂对黄瓜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药剂处理对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知,除T5处理,其他处理的平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且呈显著差异。

4种生防药剂中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后的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该药剂可促进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增加植物光合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生长[11]。

3 结论与讨论
根结线虫是蔬菜上一类危害严重且很难防治的主要病害。

近年来我国一直注重食品安全,尤其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可直接食用的农作物,因此筛选高效、绿色、安全的线虫防治药剂是保证设施蔬菜产业的重要举措。

该研究比较了4种生防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地上植株长势、根系长势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除淡紫拟青霉处理,其他生防药剂防治效果较化学防治效果稍差,这可能是生防药剂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地理适应性低等原因导致,进而降低了药剂有效成分的活性和稳定性,这也是目前生防药剂市场使用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生防药剂对植物长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该研究中与对照差异显著。

目前,噻唑磷广泛应用于根结线虫的防治,可以直接杀死植物根外和根内寄生的线虫[12]。

但目前保护地蔬菜生产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化学药剂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根结线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加以及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筛选高效的生防药剂迫在眉睫。

淡紫拟青霉也广泛应用于根结线虫的防治[13-14],其主要优势是长期使用不会导致根结线虫产生抗药性,这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几丁质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可以破坏根结线虫卵壳,侵入并寄生在线虫卵内达到杀虫目的[15]。

黄婷[16]研究表明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防效好且对作物具有促生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它会产生分子量为14 kDa的胞外蛋白物质具有类植物生长素功能[17]。

该研究中淡紫拟青霉的防效与噻唑磷的防效相当,且对黄瓜的促生作用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