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地上升,对于住房和办公场所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很多的工民建结构也大量
的建设。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最常用就是水泥混凝土,不仅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同时可塑性非常高,并且非常的经济性被广泛地应用到工民建结构施工中。

但是水泥混凝土是一种无机类型的材料,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出现了化学和物力
反应,同时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通常在外部作用下,加上施工操作不当,
就会导致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有严重的开裂,或是出现蜂窝麻面等情况,既影响
了工民建结构的性能,同时也缩短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工民建结构混
凝土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地把控,要重点分析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工民;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引言
当前城市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高层与超高层建筑
数量快速增加,此外,地下室的数量也获得大幅度上升。

这些新型建筑工程出现,由于功能上的需求,要求少设置甚至是不设置伸缩缝,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选择使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越来越多,技术难题也日渐凸显。

一、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
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后,最大的危害就是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
工程质量。

结构裂缝将导致建筑物各部位的应力发生明显变化,不仅影响整个工
程的结构质量,而且严重威胁建筑物内居民的人身安全。

另外,建筑混凝土结构
出现裂缝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修补和处理措施,裂缝问题会逐渐演变成较
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使整个混凝土结构各部分的承载力发生明显变化,大大缩
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使投资大的项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降低投资效益,一旦发生重大人员伤亡,施工企业也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为了提高施工企业
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周期,需要深入分析建筑工程中混
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有效探讨,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防止裂缝
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二、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
2.1沉陷裂缝
工民建施工中裂缝的类型有很多种类,其中有水平裂缝,斜裂缝和竖裂缝等,出现结构裂缝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有温度应力、地表沉降或者是养护过程不到
位等都会造成裂缝的产生。

沉降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工民建过程中地基引起的,地基因为土质比较松软,或者是土质不够均匀,模板的支撑出现了松动,回填土
等方面所影响的,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发生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通常都
是深陷或者贯穿等形式,一般情况下裂缝的宽度和地基沉降呈现了正比,如果建
筑的地基比较稳定,此时混凝土结构出现沉陷裂缝程度就会不高。

要想防止沉陷
裂缝的产生,就要提高地基的稳定和安全性,另外,要确保模板的强度以及刚度,同时还要让地基所承受的压力均匀。

另外,施工人员禁止过早地将模板拆除,要
按照顺序。

2.2设计阶段问题
在设计的时候思虑不够周全,构造措施存在欠缺,也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
现裂缝。

一般情况下,这些裂缝在设计与计算的过程中,很难会控制的精准,导
致这些裂缝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构造措施存在的缺陷或者是结构布置方案。

通过
对当前设计阶段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混凝土构
造措施存在缺陷,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痕。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的凹槽位置和凹
角位置,较为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各种裂缝出现,尤其是在较少构造配
筋位置或者是形式不当的位置,开裂已经成为常态。

第二,混凝土概念设计的时
候存在着思虑不周全的现象,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很多裂缝。

例如布置混凝土结
构的时候存在着不恰当现象,在刚度突变位置或者是体量存在问题的位置,都会
造成薄弱,受到小型干扰也将会发生裂缝。

2.3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干缩裂缝比较常见,混凝土中的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混凝土强度的形成过程中外表面混凝土凝结硬化较快,失水较快的混凝土
在外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叫做干缩裂缝,这种裂缝主要原因是:在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流失出现的塑性收缩和水泥水化期间出现的化学收缩与
自身收缩的同时作用下,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导致开裂。

同时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也受环境温度、养护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时或者单独作用,都可能引起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出现。

三、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
3.1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防治措施
结构裂缝的重点在“防”不在“治”,防患于未然是最重要的,处理得当、
施工方法科学、施工工艺规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裂缝的出现。

在了解裂缝
产生的原因后,预防就要有的放矢。

对于温度裂缝,一是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特别是要严格控制水泥和水的比例;在拌制之前需进行试配,保证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砂浆要充分搅拌,注意外界环境温度,使用专用砂浆自动配料搅拌机;二
是抹灰基层处理方法应得当;一般混凝土要提前1~2d用清水浇透,防止抹灰过
程中砂浆中的水分被混凝土夺走,表面出现水光后即混凝土湿润完成,在抹灰前
用手触摸可感觉到潮湿即可;三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多孔砖需在施工前适当浇水,阴干半天左右即可抹灰处理。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

确保混凝土工程表面
平整,控制好垂直度,以此达到控制抹灰厚度的目的,注意不能出现抹灰厚度不
均的问题,这样即可从最大程度上减少龟裂问题的发生。

分层抹灰。

抹灰总厚度、分层厚度都要严格控制,一般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不超过20mm,高级则不能超过25mm,外墙抹灰不能超出20mm。

3.2加强施工现场防护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建筑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
选择一些质量差的建筑材料。

为了确保施工中选用的混凝土标号合理,水泥砂浆
配制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试验,以确保水泥砂浆配合比均匀,无分层析出现象。

另外,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内外温度及环境温度。

在浇注状态
下要进行适当的洒水处理,降低骨料温度,控制结构温度,并且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模板工程的安装,确保模板结构安装科学合理,避免各模板间的变形和开裂。

同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浇筑时,应尽量减少整个结构工程的裂缝,明确各部分结构的受力情况,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在允许的范围内,避免各种材料和设备集中堆放、集中碾压。

各类结构浇筑完毕后,要进行有效的养护处理,保证混凝土内外含水率达到有关要求,切实发挥养护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施工结构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施工材料,有自身的特点和施工中各种原因极易造成裂缝的产生,甚至是表面不平整等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日后的长时间使用性能,同时还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外观。

要想避免裂缝的产生,对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以及监督管理就要加强,要从施工材料下手,严控施工流程和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如果出现裂缝要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处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钱远桥.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J].四川水
泥,2020(08):39+41.
[2]崔春亮.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
饰,2020(07):19-20.
[3]李子友.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居
舍,2019(27):14.
[4]徐宁.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
刊),2019(01):88.
[5]薛智.我国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174-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