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那些美到心颤的植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那些美到⼼颤的植物
1、荇菜:今名莕菜,多年⽔⽣草本。

⽣于城郊池沼或不怎么流动的河流湖泊中。

嫩茎叶及根皆可⾷,古时常⽤的菜蔬。

全草可⼊药。

荇菜
2、葛:今名葛藤,多年⽣藤本,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

块根肥⼤,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药,是古⼈重要的⽣活原料。


3、卷⽿:今名苍⽿,俗称⽺带来,⼀年⽣草本。

野⽣于⼭坡、草地、路旁,适应⼒强,耐⼲旱薄瘠。

幼苗嫩叶可⾷,种⼦可磨⾯,是古时常⽤⾷物。

卷⽿
4、桃:桃,落叶灌⽊或⼩乔⽊。

原产于我国,有⾄少三千年的栽培史,除⾷⽤外,根、叶、花、枝、⽪、核皆可⼊药。

桃⽊则是我国民间辟邪之物。


5、芣苢(fú yǐ):今名车前草,多年⽣草本。

性喜光,常成群⽣长于⽜马迹中,嫩叶可⾷,是⼀种普遍的救荒本草,全草和种⼦都可⼊药。

芣苢
6、楚:今名牡荆、黄荆,落叶灌⽊。

⽣长于向阳⼭坡、原野路旁等,⼀种较为常见的野⽣灌⽊。

古⼈以其茎秆供刑杖之⽤,被视为刑罚的象征。

也作薪材之⽤。


7、蒌:今名蒌蒿,⼜名芦蒿,多年⽣草本。

浅⽔、陆地皆可⽣长,嫩茎叶可⾷,是蒿类最可⼝的野菜之⼀,⽼化的根茎可作为⽣⽕的薪材。

今天已被驯化成多个品种的常见蔬菜。


8、蘩(fán):今名⽩蒿,⼆年⽣草本。

嫩茎叶可⾷,亦可⼊药。

是先秦时代主要的⾷⽤野菜,重要的祭祀⽤品。

⾄今,我国部分地区仍保留着农历三⽉份⾷⽩蒿防疫的习俗。


9、蕨:即今蕨菜,多年⽣草本。

⼀种常见的蕨类植物。

分布⼴泛,可⼊药,其叶含毒素,以避免动物、昆⾍啃⾷,但煮⾄紫⾊后即可⾷。

是传承⾄今的⾷⽤野菜,有“⼭珍之王”的盛誉。


10、蘋(pín):今名⽥字草,多年⽣沼⽣⽔草。

⽣于静⽔浅⽔、池塘、稻⽥中。

嫩茎叶可⾷,可⼊药。

先秦时代主要的⾷⽤野菜之⼀,也是重要的祭祀⽤品。

藻:今名菹草,⼜称虾藻,多年⽣沉⽔草本,⽣于流动⽔域。

古代常见的⾷⽤植物,也有驱⽕避灾的象征意义,成为周代的祭品。

其中《⼩雅·鱼藻》中的“藻”可能为⾦鱼藻。

蘋、藻
11、⽢棠:今名棠梨、杜梨,落叶灌⽊或⼩乔⽊,常野⽣于温暖潮湿的⼭坡、沼地、杂⽊林中。

果实酸甜可⾷,亦可酿酒酿醋。

根、叶可⼊药。

原产我国华东、华南,⽬前已栽培有多个变种。

⽢棠
12、梅:今名青梅,落叶⼩乔⽊。

原产于我国西南,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

果实除⾷⽤外,亦可酿醋。

⽬前各地均有栽培,品种多达三百种以上,主要分为⽩梅类、青梅类、花梅类,其中花梅是历史悠久的观赏类植物。


13、⽩茅:⽩茅,⼜名茅草,多年⽣草本。

初⽣⽈荑(如《卫风·硕⼈》“⼿如柔荑”),⽩⽽柔,茅芽可⾷。

⽼化茎叶不易腐烂,古⼈常取⽤作建造屋顶的材料,所谓“茅屋”,也有着洁⽩柔顺的象征意义。

常⽤于各种庆典、祭祀等场合。

⽩茅
14、棠棣(dì ):唐棣,⼜称扶栘,在《郑风·⼭有扶苏》中称为“扶苏”。

落叶⼩乔⽊。

喜肥沃⼟壤,不耐潮湿,多⽣长于海拔1000⽶左右的⼭坡上。

果实甜⽽多浆,除⾷⽤外可酿酒制酱。

⽊材坚硬有弹性,可制作农具。

花朵盛开于早春,著名的观赏花⽊。

棠棣
15、蓬:今名飞蓬,⼆年⽣草本菊科,品种繁多。

野外常见植物,蓬花枯萎后,种⼦随风⽽舞,随地⽣长。

花可⼊药。


16、匏(páo):即匏⽠,⼀年⽣攀缘草本。

与《卫风·硕⼈》《⼩雅·南有嘉鱼》等篇中
的“瓠”、《豳风·七⽉》中“壶”通称葫芦。

果实颈⼩腹⼤⽈匏,瘦长⽈瓠,上下双球细腰葫芦形⽈壶。

是我国最早栽培的重要蔬菜之⼀,有苦者不可⾷。

果实成熟⽼化晒⼲后可系于腰间渡⽔,称为腰⾈。

亦可作酒器,对称剖开,掏空内囊可作瓢等各种⽣活器⽫。


17、荼(tú):古⼜名“苦”,如《唐风·采苓》之“采苦”。

今名苦苣菜,⼜称苦菜,⼀年⽣草本,⽥野、荒郊、路边均可⽣长。

嫩叶可⾷,味稍苦,全草可⼊药。


18、荠(qí):今名荠菜,⼀年或⼆年⽣草本,⼀种常见野菜,亦可栽培。

全草可⼊药。

嫩叶可⾷,味稍苦,全草可⼊药。


19、葑(fēng ):今名芜菁,⼜称⼤头菜等。

⼆年⽣草本,喜阴,多长于寒凉之地。

古代重要菜蔬。

《图经本草》⽈:“芜菁四时仍有,春⾷苗,夏⾷⼼,秋⾷茎,冬⾷根。

”直⾄现代,仍是制泡酸菜的常⽤菜蔬。


20、榛:⼜名榛⼦,灌⽊或⼩乔⽊,⽣长于海拔200~1000⽶的⼭地阴坡灌丛中。

榛⼦的利⽤在我国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榛果在周代已普遍栽种,是重要的供祭⾷品。

⽬前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各省。


21、栗:今名板栗,落叶乔⽊,多⽣于低⼭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

板栗的利⽤在我国已超过6000年,“诗经”时代已经⼴泛栽种,成为⽐较常见的⼲果树种,重要的粮⾷来源。


22、漆:今名漆树,落叶乔⽊。

⾼⼭种,性耐寒,⽣于海拔800~3800⽶的向阳⼭坡,我国最古⽼的经济树种之⼀,⽊材通直耐腐,是制作器具的上等⽊料。

果实可制肥皂,种⼦油可制油墨。


23、蝱(méng):今名川贝母。

多年⽣草本,百合科。

主产于我国西南、西北的⾼⼭⾼原地带。

是润肺⽌咳的名贵中药材,其花、叶具有观赏价值。


24、绿:今名荩草,古⼜称王芻,⼀年⽣⽲本。

⽣长于⼭坡、草地和阴湿处。

全草可⼊药,也可⽤于染织,在古代是黄⾊、绿⾊的染料来源之⼀。

⽵:今名萹蓄、扁⽵,⼀年⽣草本。

多⽣于郊野道旁、沟边湿地。

嫩叶可⾷,但味不佳,古时⽤于充饥的救荒本草,叶可⼊药。

绿、⽵
25、桧:今名圆柏,常绿乔⽊,兼松、柏两种植物特性,即柏叶松⾝,性耐寒。

⽊材芳⾹,耐久⼒强,属于上等⽊料。

树形枝⼲优雅,多被引进园林、庭院作景观植物。


26、芄(wán):今名萝藦,多年⽣草质藤本,嫩叶可⾷,枝、叶、果实均可⼊药。

其果实呈纺锤形⽺⾓状,似觿,是华中、华北⼀带较为常见的野⽣植物。


27、谖(xuān)草:今名萱草,花⾊鲜艳,极具观赏性,赏花⽽忘忧,故⼜名忘忧草。

多年⽣宿根草本,花蕾可⾷,全草和根可⼊药。

原产于秦岭以南各省,现全国各地⼴泛栽培。

另,黄花菜是萱草同属但不同种植物。

谖草
28、⽊⽠:⼜名榠楂(míng zhā),落叶⼩乔⽊,与今⽔果⽊⽠⾮同物种。

原产我国,果质坚硬,长期散发⾹⽓,在古代被⽤作空⽓清新剂,⽔煮后可⾷⽤。

果实、种⼦、根、枝叶均可⼊药。

分布于华中及西北各省。

⽊⽠
29、蒲:今名旱柳,落叶乔⽊,常⽣长于黄河沙地,在河滩、沟⾕、低湿地也能成林。

品种多,⽊料可制作各种器具,古⼈常⽤的经济树种。


30、蓷(tuī):今名益母草,⼀年或⼆年⽣草本。

喜光,⽣长于向阳处的多种环境。

⾄夏季果实成熟,全株⼲枯,也称夏枯草。

常⽤的药⽤植物,全草可⼊药。

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