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陆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陆超
摘要:建筑防火设计是保证建筑物防火效果的基础所在,而在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下,我国民用建筑的防火效果普遍不容乐观。
为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效果,保
证居民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就必须加强对于建筑防火设计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从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
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效果。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建筑作为人们工作生活以及居家等活动的场所从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备受重视,发展到现代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两种。
工业建筑主要是服
务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其面积和内部空间都比较大,对安全性、功能性等都要求
较高,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们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民用建筑主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居家等需求,对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要求较高。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
的不断发展,国内的民用建筑数量和规模都迅速增长,但是对民用建筑的建筑防
火设计方面发展还较为落后,加上我国民用建筑逐渐呈高层化和密集化趋势发展。
由于建筑的体量、高度、层数都较大,人员聚集,一旦发生火灾,居民的逃生和
救援难度非常大。
因此,必须要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和建筑质量等预防火灾方
面加强要求,增强民用建筑的安全性。
1 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通过对以往民用建筑火灾的情况分析发现,民用建筑的火灾特点比较多,比
较突出特点第一就是火势蔓延速度快,温度高毒气多。
高层民用建筑一般发生火
灾后,会出现火灾的快速蔓延,而且一般的火势都是比较猛的。
因为高层的建筑
本身具有电梯井和排气道,所以会出现烟囱效应,使得火势出现快速的蔓延,再
加上通道比较多,蔓延的速度快,火势的控制较为困难。
一旦出现火灾,必然会
导致周边物体的燃烧,出现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人员窒息死亡。
第二就是高层
建筑中的人员一般比较多,进行人员的疏散比较困难,容易出现人员的恐慌和践踏,再加上人们的心理素质较差,场面一般比较混乱。
第三就是整体的扑救难度
比较大,虽然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配备了高层消防车,但是消防车就算是可以到位,也无法实现快速扑救,再加上水压等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人员的
伤亡。
2 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建设年代较早的民用建筑在功能性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差,且普遍存在着防火
系统不完善的情况,即便是近年新建的民用建筑,也难免存在诸多的防火隐患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耐火性较差。
建筑企业为实现对
于建设成本的控制,所选择的建筑材料普遍存在耐火性差的情况,当出现火灾问题,火情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张。
此外,老旧居民楼中普遍缺少灭火设备,甚至未
配备灭火器,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降低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性。
二是民用建筑
的间距较短。
为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新建的民用建筑相对较为密集,当出现
火灾时,火情存在着扩张到其他民用建筑上的可能性。
尽管老旧居民楼之间的间
距相对较大,但由于老式小区的整体布局设计不合理,火情扩张速度同样不可忽视。
三是居民缺少防火意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居民在防火意识上
存在欠缺,无论是火灾前期的抢救还是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均无法达到标准。
此外,在缺少防火意识的背景下,用火、用电不慎的情况比比皆是,且在面对火灾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从而最终酿成大祸。
3 建筑防火设计的方法
3.1 明确设计范围
对于民用建筑进行消防设计,是十分复杂而又繁琐的。
必须要对建筑自身的
各个方面有充分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另外还需要严
格的按照国家和行业的要求,利用科学的方式,确保设计防火方案的合理性。
在
进行建筑防火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范围,充分的考虑建筑自身的性
质和用途,实现建筑的合理布局和结构控制。
对于一些比较难以控制的防火位置,要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针对性设计。
3.2 明确防火安全目标
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首先需要制定总目标,
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提升建筑
结构的稳定性。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确保人员的安全,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将人员进行转移,确保人员的快速转移,防止出现转移过程中的踩踏
和拥挤之间。
另外就是性能目标,做好对相应防火设计方案的性能评价,做好相
应的分析,进行全面的问题处理。
4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4.1 建筑格局防火设计
为了提高建筑设计的防火性能,应当建筑格局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对火灾的防
范作用,在建筑物的整体格局层面,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风向等进行合
理的建筑物方向的设计,避免发生火灾时风向较大促使火灾情况不断蔓延,尽可
能的为消防车的救火措施创设条件。
在建筑物内的格局设计上,建设防火分区与
防火分隔,即将建筑物通过合理的范围设计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当一处区域发生
火灾时,使用防火分隔对火灾范围进行隔离,避免火灾蔓延到建筑设备的各个区域,防火分隔的设计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耐热性与防火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气体
隔绝性能,使得防火分隔区域启动时,对火灾现场的有毒气体、燃烧烟雾等进行
充分的隔绝,保障建筑设计在火灾发生时的整体安全性。
4.2 设计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通道
火灾发生后,首要考虑的便是居民的快速撤离,因此消防安全通道在减少火
灾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新建成的民用建
筑中都设置有安全疏散门,但是很多建筑都因为防盗等原因都对安全疏散门上锁,在发生火灾后,人员不能及时通过安全疏散门进行逃生。
因此,民用建筑的安全
维护人员应该加强管理,做好日常巡逻和维护工作。
另外,部分民用建筑中存在
疏散通道较为狭窄的问题,应该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对疏散通道进行重新设计或者
多开疏散通道,真正保障火灾发生时居民的疏散安全和效率。
4.3 建筑防火墙体设计
防火墙体的建筑设计是建筑物防火设计的常用形式,对建筑物墙体的厚度与
材料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与要求,一方面,建筑物中防火墙的建设厚度需要达
到一定的标准,保障防火墙在火灾发生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在重大火灾发生时,依然能够预防建筑物的倒塌风险,为火灾发生时的灭火与人员营救提供充足
的时间。
另一方面,防火墙体的材料应用,应选择防火、耐高温性能较强的内部
支撑材料与外部涂料,采用实心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等硬度较强的建筑材
料作为防火墙的主要假设材料,要求建设材料能够耐受大于3小时的高温,使得
建筑设计与成本相匹配,另外,建筑物内防火墙的设计要保障定期的检查与管理,严禁在防火墙上开设孔洞或破坏防火墙等,要通过合理的监督与排查保障防火强
的性能与质量完好。
4.4 建立系统完备的消防给排水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发生后,因为消防救援时产生的水给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不
便和财产上的损失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在进行消防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
该对火灾发生后消防给水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预估,并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与之
对应。
另外,在选择消防给水方式时,还应该综合考虑成本、安全性和稳定性等
方面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并定期安排人员对给水通道进行排查,
保证给水通道的畅通。
综合来看,导致建筑火灾出现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为从根本上实现对
于建筑火灾影响力的控制,建筑企业就必须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应用多
种防火设计及防火技术,提高民用建筑的整体防火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
低建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为建筑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磊.探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7(21):47+52.
[2] 黄仲渊,陈学智.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25):30-31.
[3] 李海峰.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