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TCC16.3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光照色牢度—氙弧灯
AATCC 16.3-2020
1.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当前使用的测定各类纺织材料耐光色牢度的通用原则和操作程序。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纺织材料以及应用于各种纺织材料的染料、整理剂和助剂。

本实验室使用氙弧灯,连续光照,使用黑板温度计控制温度。

2.参考标准
2.1AATCC评级程序1,变色灰卡。

2.2AATCC评级程序6,仪器评级。

2.3ASTM G151 使用实验室光源在加速测试装置内暴晒非金属材料的标准方法。

2.4ASTM G 153用封闭的碳弧灯仪器中暴晒非金属材料的标准方法。

2.5ASTM G 24 透过玻璃的日光暴晒标准方法。

2.6ASTM G 155,用氙弧灯仪器中暴晒非金属材料的标准方法。

2.7ISO105,B部分,纺织色牢度测试方法。

3.原理
待测纺织品和参比标准样在规定条件下同时暴晒,用AATCC变色灰卡或测色仪对比试样的暴晒部分和遮挡部分或原样之间的颜色变化,评定试样的耐光色牢度。

耐光色牢度的分等是通过对一系列同时暴晒的AATCC蓝色羊毛标准。

4.仪器/材料
4.1AATCC 蓝色羊毛标准样,L2-L9
4.2褪色的氙弧参照织物可用作视觉和仪器参考标准来验证测试箱内的温度。

仪器
测得的色差值在每个褪色标准上显示。

4.3褪色的L4 AATCC 蓝色羊毛标准,已暴晒20个褪色单元(AFU)。

4.4褪色的L2AATCC 蓝色羊毛标准,已暴晒20个褪色单元(AFU)备选。

4.5褪色的氙弧参考织物。

4.6AATCC变色灰卡。

4.7白色被衬卡。

4.8遮盖物,透光率接近0,适合多个阶段暴晒。

4.9黑板温度计。

4.10黑板标准温度计。

4.11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

4.12氙弧灯测试仪,可选择的配有光监测和控制系统。

4.13日光暴晒箱。

5.试样
5.1试样数量。

对于可接受性测试,为了提高精确度,至少取三块试样和参比标
准,除非买卖双方有其他协议要求。

实际操作中可取一块试样和控制样便可可
达到测试目的。

有争议时,不可用这种取样方法,应按照常规测试取足够的试
样。

5.2剪取和安装试样。

用耐测试环境影响的标记区分每块试样。

将试样和参比样安
装在试样架上,两者的表面与光源的距离相等。

使用遮盖物时应避免压平试样
表面,尤其是测试起绒织物时。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和参比样相同。

按以下要
求剪取和准备试样。

5.2.1试样的背衬。

对于所有方法,将试样和参比样装在白色背衬卡上,用透
光率接近0的遮盖物遮盖好试样。

5.2.2织物。

剪取试样时,使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向(长度方向),尺寸至少
为70.0mm×120mm(2.75inch×4.7inch),将有背衬的试样固定在测试仪器提
供的测试架上,确保夹持器前后遮挡物与试样紧紧接触,并且在暴晒和
未暴晒区域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界限,但没有必要挤压试样,为防止试样
脱边,可以对其缝边,剪锯齿边或熔边。

5.2.3纱线。

将纱线缠绕或固定在白色背衬卡上,长度约为150.0mm(
6.0inch),
宽度至少为25.0mm(1.0inch),仅对直接面对暴晒的那部分纱线的变色
程度进行评级。

控制样必须含有与暴晒试样相同数目的纱线。

结束暴晒
后,用20.0mm(0.75inch)的遮盖物或者其他合适的带子将这些面对光
源的纱线捆紧。

使纱线紧密地排列在暴晒架上以进行评级。

6.暴晒条件
氙弧光源连续光照,黑板温度63℃±1℃,湿度30%±5%,箱体温度43℃±2℃。

7.操作程序
7.1运行测试程序前,使用以下的测试协议核查仪器的运转情况。

为提高测试结果的
重现性,应按照供应商的建议将测试仪器安装在可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房间
内。

7.2检查测试仪器是否已经按照供应商建议的校准间隔进行了校准与维护。

7.3用L4 羊毛标样暴晒20AFU ,用变色灰卡评级达到4级则仪器可正常使用。

7.4安装试样,将装在试样夹上的试样安装在试样架上,确保所有的试样在上端和下
端有足够的支撑,并以正确的方式排列。

靠近或远离光源的任何移动,即使距离
很小,都可能导致试样间的褪色差异。

试样架必须装满,当试样的数量不足以装
满试样架时,用白色背衬卡将试样架填满。

7.5对于针织物、机织物和非织造布,除非另有规定,确保试样正面直接暴露在辐射
光源下。

7.6启动测试仪器知道所选的暴晒已经结束。

需要更换过滤装置、或灯管打断暴晒
时,避免不必要的延迟,否则会导致解惑偏差或错误。

可用合适的记录仪监控测
试箱内的条件。

如有必要,可重新调整控制条件以保持指定的测试条件。

在测试
过程中,验证测试仪器的校准条件。

7.7当暴晒结束后,取出试样和参比标样。

按照ASTMD 1776 纺织品的调湿和测试标
准环境要求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温度21℃±1℃,相对湿度65%±2%),在暗室
里调湿至少4小时,然后评级。

7.8不管是暴晒至规定的AFU、辐射能还是与参比标准进行对比,应使用AATCC变
色会卡或在规定的暴晒水平进行色差的色度测量进行变色评级。

8.试验报告
8.1测试员姓名,测试时间。

8.2样品描述,暴晒面(正、反)。

8.3耐光色牢度级数。

8.4评级方法AATCC灰卡或仪器评级(名称、型号)。

8.5温度控制器(黑板温度计、黑板标准温度计)温度,相对湿度。

8.6测试仪器类型(型号、序列号、生产商)。

8.7试样架类型(倾斜、水平、一层、二层、三层)。

8.8供水类型。

8.9暴晒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