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中学高一年级期末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二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S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鎮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 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S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扬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 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 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触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鎮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淸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鎮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箱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 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S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泄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而,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先生
赵威
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

所以凌先生是初是凌木匠。

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是早年间逃荒,来的。

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罠短的时候。

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裕旌挂在肩头•踱拉着一双单布轻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

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

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

”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

只见他端着擄进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

凌木匠望看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

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

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

三叔寻思,正好辰的木匠有爭•就让他试试吧。

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樑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

聊着聊着,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

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

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

“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

因此,“手艺人”和“先生” 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丈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

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 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

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

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琛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

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

说这话吋,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

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弯,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讲到这里,他究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

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

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絆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

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汾儿。

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旧课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变成一口棺材,严丝合缝。

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厢房里,是留给自己的。

不教书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认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着哪天躺进去了,身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却越活越精神。

想不明白的事不只这一件。

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

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千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t 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

”支书跟他般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疑,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变得浑浊起来。

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

再后来,还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

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2月22日)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A.本文开头描写大先生以“能耙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的“绝活儿”呈现其木匠形象,颇能吸引读者,
并引出下文对大先生不平凡经历的叙述。

B.文中写大先生“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可见英精明能干, 一肚子墨水,有
学问,这也是他成为村里人心中尊贵的好艺人和先生的契机。

C.本文多次描绘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分别表现了他对三婶的感激之情、李白诗句触动了他思乡之
情、对国家给他发放退休工资的感恩之情。

D.文中的“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更加真实地表现了一个乡村普通人物的悲喜人生,
同时也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5.大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最后写道:“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権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β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扌崔毁敌方基地的水甜塔为罠终目标。

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権》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 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

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

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扌居发布的《王者荣權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⅝: 15岁〜19岁的占22. 2%O
对于记者釆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
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多为历史人物,如荆轲、诸葛亮、戎则天等。

在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这款游戏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在这款游戏中,英雄分为坦克、战士、法师、刺客、射手、辅助六类。

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分类,游戏中可以查看各种英雄角邑的介绍。

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狡的:李白,青莲剑仙,定位:刺客/战士,搜长:突进/收割。

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扬都被重新賦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邑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枪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黄忠扛起了大炮,离渐离拿是了吉他,马可波罗使用的则是双枪。

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
色设定为女性。

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的原因。

(来源《法制网》)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爺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圏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嘏》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趨过20%。

在如此可观的用户基尿上,悲剧不斷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吋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 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權》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摘自人民网:《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材料四:7月3日、4日,人民网针对腾讯旗下“王者荣躍”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躍”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

与此同吋,7月4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在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出的访谈中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涵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7月4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権》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o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晩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碇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特续推进。

(摘自搜狐网)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B•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而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左的,因为它导致了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D.材料四中指出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扳斧”。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王者荣糠》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其日活跃用户达3000万,游戏
主体是未成年人。

B.《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英中的游戏角色都是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
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王者荣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
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存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D.腾讯公司认为游戏和苴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
猛曽,精神鸦片。

E.游戏的研发者只要在一泄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由
此所带来的负而影响。

9.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

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从哪些方而防范才能将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

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

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司農,惟家之索。

妾以妇人,岂敢稼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

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

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

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

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

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烽。

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隅少,欲有奏请。

”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徳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

總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 情虽有差,狡无等别。

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

”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

今闻其谏,实乃能以艾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

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社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后因请遗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燃。

将大渐,与太宗絆诀,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堡俭萍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但请因山而葬,不须是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

”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吋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
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B.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
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C.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
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D.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
/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11.下列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例如晋文公是重耳的年号,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厲
太宗是李世民的年号。

B.劣字,名是生下来不久时所取以供长辈呼唤;字则是举行冠礼时所取,以便在与人交往的场合用来自
称。

爼与字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项羽,名籍,字羽。

C.妾,伺候夫君的女子,英身份和地位低于正妻,有卑微、服从之意。

古代女子自称“妾”或"贱妾”是
对自己的谦称,属于第一人称。

D.己卯,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

干,天干,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支,
地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长孙皇后爱好读书,知书达理。

太宗想要与她讨论政事,但她却认为,作为女人,不可参与政事,拒
绝和太宗讨论。

B.长孙皇后吸取汉朝吕后家族、霍光家族的前车之鉴,不愿兄弟子侄担任高官。

她一再向太宗请求不要
将兄长长孙无忌任命为宰相。

C.长孙皇后节俭朴素,在世时所用的东西,仅仅够用而已,临死前,还向太宗表明节俭下葬的心愿,不
愿劳费天下百姓。

D.长孙皇后为人大度,赞赏爱护正直的大臣。

魏徵建议减少皇后女儿的嫁妆,皇后不仅不生气,还私下
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来拉拢魏徵。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歹易为妄作。

《兰亭集序》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移居(其二)①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②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仓当须纪③,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本诗为诗人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作品②将:岂③纪:经营
14.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之意,“佳日”则亦兼及农闲之时。

“登髙赋诗”正是诗人的
本色。

这两句是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

B.“过门更相呼,有洒斟酌之”这是一个生活场而,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
在一起,与友人边饮洒边斟酌诗句。

C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是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聚集在一起
时,说说笑笑没有满足。

D.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劳动生活的认识:田园生活是多么惬意,通过自己的辛勒劳
作解决衣食问题。

E.全诗看似平淡无奇,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居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于和他们朝夕
共处的图画。

15.本诗表现了诗人在FHkI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需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岀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
(2)苏轼在《赤壁赋》里深情地描绘曹操在战场之上饮酒作诗的豪雄形象三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弯无T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
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 • • •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
• ∙(⅛矗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
• • • •
突岀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貞•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
• • •
I、吵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髙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疋支有纟阳狼狈得很。

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
• • • •
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
C.©©④
D.豳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拯本报和部分岀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 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徳,我们学校决左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
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
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D.而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
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欣闻先生即将来豫讲学,不胜期待,敬候大驾光临◎
B.近年来研究高考作文,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兄不吝赐教。

C.咱们是同学,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一泄会鼎力相助。

D.张老师散文写的非常好,本世纪散文百家,他必能忝列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