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narin&CHINET耐药监测数据更新
Mohnarin2008年度报告:肺与肺泡灌洗液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1 9 ra i o ln n ALweec l c di tesre eid icu i 3 (60 rm oiv , 7og ns f m ga dB r ol t uv yp r ,n ldn 5 83 . 4 ms r u e e nh o g %1 a p s ie G t
a tmir b a e iiiy o c e ilio ae r m u g a d BAL. H0NET 4 wa p id f ra a y i h a tra n i c o i l nstv t fba tra s lt sfo l n n s W 5. sa ple o n l sst eb ce il s n i v aa fo M o n rn me e st e d t r m h a i mbe o pi l td fe e ta e s i i a fo J n l tt c 3lh. 0 Re u t i rh s t sa i r n r a n Ch n r m a o De t 20 8. s ls a i s
XioYo — on ,W a g Jn a ng h g n i ,Zh ha d Ga i u Ya n o Le
( s tto Cii l hr clg , e i t si l f e i nvri , e ig 10 9) I tue f l c amaoo yt r p a o P kn U iesyB in, 0 1 1 ni n aP h F sHo t g t j
Ab ta t Obe t e T v s g t teds iuin a drs tn eo a tr oae o ln n sr c jci oi et ae h i r t n ei a c fb cei i ltdf m ga d v n i tb o s as r u b o c 0 lv lrlv g ( AL . eh d Di i u ints MI et n — s weeu e ee t h rn h ae oa a a eB ) M t o s s df s et c f o . C ts a dE t t r sdt d tc e e o t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介绍
药物合理应用奠定 了基础 , 也体 现我国政 府遏制抗 菌药物滥用 的决心 。为配合《 菌药物临床应用 抗 指 导 原则 》 的实施 , 卫生 部于 2 0 0 5年 正式发 文 ( 办 医发 [0 5 1 6号 ) 立” 国细菌 耐药 监测 卫 20 - 7 1 成 全
网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监 测 网 ” 目的 在 于 掌 握 我 国抗 菌 药 物 应 用 与 细 菌 耐 药 状 况 , 定 相 应 管 理 措 与 , 制 施 , 临床抗菌药物选择 提供技术支持 。 为 北 京 大 学 第 一 医 院 临床 药 理 研 究 所 受 托 承 担 了全 国 细 菌 耐 药 监 测 网 的组 织 实 施 工 作 , 为尽 快
抗菌药 物是临床应用最 广泛 的一类药物 , 涉及临床各专业科 室 。由于抗菌药物种类多 , 药学特
征 各 异 , 床 应 用 存 在 比较 严 重 的 不 合 理 现 象 , 括 无 指 征 用 药 、 药 时 间 过 长 、 种 药 物 联 合 使 临 包 用 多
用 、 法 错误 等 , 用 由此 导 致 抗 菌 药 物 相 关 不 良反 应 增 加 、 者 医 疗 负 担 上 升 , 严 重 的 后 果 是 抗 菌 患 更
员单位 , 卫生部领 导 的大力 支持下 , 在 对成 员单位进 行相应 培训 , 在监 测过程 中采取 了全面 的质量
控 制 措 施 , 保 获 得 可 靠 监 测 结 果 。本 监 测 接 受 采 用 符 合 规 范 的 各 种 细 菌 鉴 定 与 药 物 敏 感 性 测 定 确 结 果 , 用 W HONE 软 件 综 合 分 析 全 国 以及 各 省 市 自治 区 细 菌 耐 药 情 况 , 争 使 检 测 结 果 充 分 应 T 力 反映 我 国 几 个 地 区 耐 药 情 况 。 本 期 《 国 抗 生 素 杂 志 》 刊 登 内 容 , 自 于 2 0 ~ 2 0 中 所 来 0 6 0 7年 度 Mo n r h ai n中对 临 床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具 有 重 大 价 值 内容 , Mo n r 由 h ai 分 专 家 整 理 而 成 。 n部
Mohnarin 2006~2007年度报告:东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2 0 - 2 0 o na i e r : 0 6'' 0 7 M h r n r po t - Ba t r a s r b i n a e it nc n no t a tChi a c e i ldi t i ut0 nd r s s a e i r h e s n
4哈 尔滨 医科 大 学 一 附 院 , 哈 尔滨 1 0 0 ; 5 0 1 5哈 尔滨 医科 大 学 二 附 院 , 哈 尔滨 1 0 8 ; 5 0 6 6吉 林 大 学 中 日联 谊 医 院 , 长 春 1 0 3 ; 3 0 3
7吉林 大 学第 一 医院 , 长 春 1 0 2 ; 3 0 1
加 强 抗 菌 药 物合 理 使 用 以 降低 耐 药 性 , 采 取有 效措 施 控 制 其 传 播 。 并
关 键 词 : Mo n r ; 中 国东 北 地 区 ; 细 菌 耐 药性 监 测 ; 2 0  ̄ 2 0 年 h ai n 06 07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38 文 献标 识 码 : A
4 Th r t Afi a e s i l e Fis fl t d Ho p t ,Ha b n M e ia ie st i a r i d c lUn v r i y, Ha b n 1 0 0 ; r i 5 0 1 5 Th e o d Af i a e s i l e S c n fl t d Ho p t ,Ha b n M e ia i e st i a r i d c l Un v r i y, Ha b n 1 0 8 ; r i 0 6 5
Ch n z u Tin u f i, Z a g Z ij Cu in d n 。 Ch n S u ln , u Yu —h o , a g S —e h n h —i , e iL a — o g , e h — ‘ a
(仅供参考)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
依赖型抗菌药物,监测峰浓度对疗效的监测意义不
大; 并且万古霉素的组织再次分布速度缓慢,导致峰
浓度难以监测。除非有以下特殊情况: 动力学的改
变、脑膜炎,治疗后无临床应答患者等。
5. 2. 2 谷浓度的监测
5. 2. 2. 1 起始谷浓度的监测 为确保万古霉素达到
稳态血药浓度,其谷浓度应在第 4 剂给药前的 30 min 进行监测[12]。
成人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时,建议起始剂量为 15 mg · kg-1 · 次-1,谷 浓 度 常 规 推 荐 10 ~ 15 μg / mL[13],若患者为重 症 感 染 等,可 将 谷 浓 度 适 当 提 升 至 15 ~ 20 μg / mL。当谷浓度大于 20 μg / mL 时,患者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应用更高的起始剂量, 则需要反复多次测定谷浓度,以确保达稳态所需要的
无明显代谢。 1. 4 排泄 1. 4. 1 肾脏清除率 成人: 0. 048 L·kg-1 ·h-1 ; 早 产新生儿: 0. 3 ~ 1. 7 mL·kg-1 ·min 。 -1[6]
·78· Pharmacy Today,2015 February,Vol. 25 No. 2
Mohnarin2006-2007年度报告:中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简翠 叶涛 张蓓 李 丽 王斌 陈 中举 田磊 孙 自镛
( 中科 技 大 学 同济 医学 院 附 属 同济 医 院 , 武 汉 40 3 ) 华 3 0 0
摘 要 : 目的 了解 中南 地 区 2 0 0 6年 6月  ̄ 2 0 0 7年 6 临 床 分 离 菌 株 对 常 用 抗 菌 药物 的耐 药 情 况 。 法 采 用纸 片扩 散 法 进 月 方 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WH 经 ONE . T 5 4软 件进 行数 据分 析 。 果 1 3 6 临 床 分 离 菌 中革 兰 阳性 菌 、 兰 阴性 菌 、 氧 菌 及 其 结 16 株 革 厌
wa u e t d t r n t a i ir bi l u c p i iiy Da a s s d o e e mi e he ntm c o a s s e tb lt . t we e n l z d r a a y e by W HONET 5 s fwa e .4 o t r . Re uls A ot lof11, 6 c i ia s l t s we e c le e s t t a 36 ln c lio a e r o l t d,wih Gr m— stv oc i3 . a a ne a i e t a po ii e c c 1 7 nd Gr m— g tv ba il 6 .7 . Th o e a h e s we e E. o i cli 6 e t p t n p t og n r c l ,P. e u n s a r gi o a,e gu a e ne tv a y o o c s oa l s — ga i e St ph l c c u ,Kl b — e s
・
6 8・ 0
中 国抗 生 素 杂 志 2 0 0 8年 1 第 3 第 1 期 O月 3卷 O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结果
附件2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结果全国情况报告一、细菌数量、种类、来源本年度共收集临床分离108137株细菌药敏监测结果,包括革兰阳性菌33278株,占30.8%,革兰阴性菌74859株,占69.2%。
33278株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为最主要的菌属,共分离22012株,占阳性菌的66.1%,其中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10409株,占葡萄球菌的47.3%,以后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为5981株(27.2%)和2417株(11.0%);肠球菌8094株,占阳性菌的24.3%,主要包括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为4473株和3055株;链球菌3082株,占阳性菌的9.3%,其中肺炎链球菌最多为907株,其次为化脓性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分别为336株和295株。
74859株革兰阴性菌中分离量第一位的为大肠埃希菌,为20987株,占革兰阴性菌的28.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3720株(18.3%)和10533株(14.1%)。
108137株细菌中,有22589株(20.9%)未标明细菌来源。
对于标明来源者,列于前六位的分别为:痰标本40731株,占总细菌的37.7%,尿标本15064株,占13.9%,分泌物标本7941株,占7.3%,引流液标本5328株,占4.9%,脓标本4889株,占4.5%,血标本4240株,占3.9%。
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我国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按各地区资料收集情况来看,华北地区细菌数量多,共收集29139株,其次为华东地区,收集细菌29134株,东北地区和中南地区较少,分别为9721株和11849株。
按各省市收集资料情况看,北京、上海、新疆和浙江的细菌数最多,而广西和西藏自治区是唯一两个无资料上报的地区。
*MRSA以头孢西丁纸片法判定。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表1):肺炎链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100%敏感,之后依次为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5%和92.2%,对左氧沙星敏感率较前有所下降,仅为88.7%,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达70-90%。
Mohnarin2008年度报告:华东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关键 词:Mo nf ;华东地区; 细菌耐 药性 监测:2 0 年 han i 08
中图分类号:R 7 38 文 献 标 识 码 :A
2 0 o na i e r : c e i ld srbu i n a 0 8M h rn r po t Ba t ra it i to nd e it nc n e s r ss a ei a tChi na
c c iE o iwa h o tfe u n l s l t dpaho e n Gr m— gai a il. a )l oc u r u st e mo t o c . c l st em s q e ty io a e t g n i a ne t b c liStph , r ve oc c sau e swa h s
Ab ta t Ob t e T v siaeteds iuinc aa tr t s n rgrs tn ep o l o iia sr c jci oi et t h ir t h rcei i ddu ei a c rf e fc ncl e v n g tb o sc a s i l
i lt si a t i a i 0 8 M e h d T es s e t i t si g o i ia io ae 3h s i l fo e s Ch n s ae e s n 2 0 . o n Ch n to s h u c p i l y t t fc n c l s lt s n 2 o p t s r m a t i a b i e n l i a wa e f r d u i g K— m eh d o u o a e y t m . e r s l r n l z d b H0NE . c o d n o sp ro me sn B t o ra t m t d s se Th e u t we e a ay e v W s T5 4 a c r i g t CLS 0 8 Re u t Of 3 。 3 c i i a s lt s 4 4 wa a — e ai e b c l n 5 6 wa a p s i e I2 0 . s l s 6 3 l c li ae .6 . % 1 n o s Gr m n g t a i i d 3 .% v la sGr m— o i v t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
29.9
32.3
33.2
39.7
0
头孢哌酮/ 头孢
舒巴坦
吡肟
环丙 沙星
头孢 他啶
哌拉西林/ 亚胺 他唑巴坦 培南
左氧 沙星
761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耐药率(%)
100
80
59.7
60
48.8
50
54.2
45.8
40
20 13.4
23.4
0
头孢哌酮/ 亚胺
舒巴坦Βιβλιοθήκη 培南左氧 沙星哌拉西林/ 头孢 他唑巴坦 吡肟
不动 10%
肺克 12%
铜绿 24%
北京市2006-2007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3727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00
耐药率(%)
80
66.9 69.1
60
54.8 55.3
49.8
41.5
40
20
17.9
0.3 4.5
5
0
亚胺 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 头孢 氨苄西林 头孢 头孢 头孢 左氧 环丙
76.9 68.3 53.9
40
33.4 34.2
22.2 24.2
20
13.7
1.1
0
亚胺 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 头孢 培南 舒巴坦 他唑巴坦 吡肟
环丙 沙星
左氧 沙星
头孢 头孢 氨苄西林 头孢 曲松 呋辛 /舒巴坦 唑啉
912株产气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耐药率(%)
100
80
80.1
60
Mohnarin监测的目的
建立覆盖全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包括根底 网与中心网的大型细菌耐药监测网络,获取有科 学价值的细菌耐药及变迁资料,掌握我国细菌耐 药流行情况,建立相关国际领域交流合作平台, 为我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依 据。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比较
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化学结构对比 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抗菌活性对比 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安全性对比 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徇证医学证据对比
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 化学结构分类不同
• 2010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综 述
G+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表皮葡萄球菌 • 肺炎链球菌 • 肠球菌 • 芽胞杆菌属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菌 • 链球菌G族 ---------
厌氧菌
• 拟杆菌属 • 梭形杆菌属 • 放线菌属 • 双歧杆菌属 • 梭状芽胞杆菌属 • 消化链球菌属 ----------
10.泰能®说明书 11.美平®说明书
– 有研究认为,吡咯烷-3-硫基与药物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亲和 力相关
– 但数据显示,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PBP亲和力的差异主要表现 为PBP3亲和力的不同,这一差异更有利于亚胺培南(减少内毒素 释放)
1.Mohammed I. El-Gamal et al. 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10;10:1882-1897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比较
亚胺培南: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2001年厄他培南获得美国FDA批准
1985年亚胺培南在日本上
2002年厄他培南在美国上市
市 1987年亚胺培南获得美国FDA批 2002年比阿培南在日本上市
准
80’S
90’S
21世纪
1994年亚胺培南在中国上
2006年厄他培南在中国上 市
市19941年99帕6年尼美培罗南培在南日获本得上美国FDA批准2市007年多利培南在日本上
Mohnarin 2006-2007年度报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胡云 建
( 生部北京 医院, 北京 103) 卫 0 7 0
摘 要 : 目 的 了 解 2 0 ~ 2 0 0 6 0 7年 度 全 国 8 4家 医 院 中 非 发 酵 革 兰 阴 性 杆 菌 的 分 布 情 况 及 对 各 类 抗 菌 药 物 的 耐 药 性 。
方 法 药 物 敏 感 性 试 验 采 用 纸 片 扩 散 法 , 药 性 数 据 分 析 采 用 W H 耐 ONE .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果 共 收 集 非 发 酵 革 兰 阴性 杆 T5 4软 结 菌 分 离 株 2 9 3株 , 株 数 列前 6 的菌 种 为 假 单 胞 菌 属 ( 8 2 ) 不 动 杆 菌 属 ( 14 ) 嗜 麦 芽 寡养 单 胞 菌 ( 15 ) 伯克 霍 尔 德 28 菌 位 4 . 、 3 . 、 1. 、
中 图 分 类 号 :R3 8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非 发 酵 菌 在 临 床
2 0 0 6 ̄ 2 07 M o 0 hna i e r : r n r po t A n i i tc e i t nc f n n— e m e i g Gr m g tv a i tb o is r ssa e o o f r ntn a ne a i e b c li l
分 离比重大 , 菌 耐药明显 , 细 临床 应 采 取 积极 措 施 , 理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 少 耐 药 菌 发 生 。 合 减 关 键 词 : Mo n r 非 发 酵 革 兰 阴性 杆 菌 ; 细 菌 耐 药 性 监 测 ; 2 0  ̄ 2 0 h ai n; 0 6 0 7年
Mohnarin2006--2007年度报告:华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we ec l ce r m UN f2 0 h o g U N f2 0 ,o ihGr m e aiemiro g ns n a p s r ol tdfo J e o 0 6t r u h J o 0 7 fwhc a n g t co r a imsa d Gr m o - v
( 卫生 部 北 京 医院 , 北京 10 3 ) 0 70
摘要 : 目的
调 查 华 北 地 区 主要 医 院 临床 分 离 细 菌 对 常 用 抗 菌 药 物 的 耐 药 性 。方 法
在 统 一 方 案 和 统一 标 准 的前 提 下 , 集 收
包 括 北 京 、 津 、 北 、 蒙 和 山西 5个 地 区 临床 分离 菌 株 的药 物 敏 感 性 结 果 , w H 天 河 内 用 ONE 5 4版本 进行 数 据 分 析 。结 果 自 20 T. 06 年 6  ̄ 2 0 年 6月 底 共 收 集 菌 株 2 7 3株 , 中革 兰 阳性 菌 占 3 , 兰 阴 性 菌 占 6 % 。金 葡 菌 和凝 固酶 阴性 葡萄 球 菌 中耐 甲 月 07 86 其 3 革 7 氧 西 林 葡萄 球 菌 分 别 占 6. % 和 7. , 萄 球 菌 中 未 发 现 耐 万 古 霉 素 、 考 拉 宁 的 耐 药 株 。 粪 肠 球菌 和屎 肠 球 菌对 高浓 度 庆 大 29 74 葡 替 霉 素 耐 药 率 分 别 为 4 . 和 7. % , 现 粪 肠 球 菌 对 万古 霉 素 、 考 拉 宁和 利 奈 唑胺 不 敏 感 菌 株 分 别 有 2 3 、 . 和 25 , 71 85 发 替 . 2 8 . 屎 肠 球 菌 不敏 感 菌 株 分 别 有 38 、 . 和 1 2 。 肠 埃 希 菌 、 炎 克 雷 伯 菌 和 奇 异 变 形 菌 E B s . 2 3 . 大 肺 S L 发生 率 分 别 为 5 . 、9 6 和 92 3 . 1. 。 收 集肺 炎链 球 菌 药 敏 数 据 2 5 , S P、 IP P S 19 共 8 株 P S P S 、 R P分 别 为 8 . % 、. 和 8 3 。 感 嗜血 菌 的 产 酶 率 为 2 . % 。 89 28 .% 流 14 亚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比较
• 治疗细菌感染时,除根据患者 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病 原菌选用抗菌药物外,应参考 药物重要的PK/PD参数制定给 药方案
• T>MIC是评估碳青霉烯类药物 PK/PD的重要参数,延长 T>MIC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 专家认为β内酰胺类药物治 疗重症感染时,应维持 T>MIC时间达66%-100%
MIC= 4mg/L MIC= 2mg/L
时间(h)
时间(h)
导致脓毒症的病原体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粪肠球菌等
Novelli A,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05; 44 (5): 5399-549.
泰能®
泰能与美罗培南-同门并不同性
泰能与美罗培南药理学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抗菌活性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临床疗效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安全性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性价比对比
泰能®
5
泰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优于美罗培南
人群
药代参数
泰能
美罗培南
健康志愿者
Cmax(mg/L) AUC0-∞(mg.h/L)
61.2±9.8 96.1 ±14.4
1.Novelli A,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05; 44 (5): 539-549. 2.Dreetz M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6HEMOTHERAPY. 1996,40(1):105–109
泰能®
碳青霉烯类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T>MIC是评估PK/PD的主要参数
➢ 部分研究显示,对于耐药 菌感染,当β内酰胺类药物 T>MIC时间达90%-100%时 可获得杀菌效应
Mohnarin2009年度报告:四川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饶绍琴 邓 君 , 斌 , 葛
( 四川省人 民医院检验科 , 四川 成都 6 07 ) 10 2
【 摘要 】 目的
用抗 茵药物。方法
了解 20 09年度四川地 区医院临床 分离细菌的构 成和 对常 用抗 茵药物的耐 药特征 , 指导 临床合理使
四川地区 3家医院临床分 离茵株按 统一 方案进行抗 茵 药物敏 感试验 , 据 20 依 09年 C S 标 准 , 用 LI 采
Mohnarin2006--2007年度报告:西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பைடு நூலகம்
魏 莲花 常威 盂 灵 周 海凤 黄文 辉。 韩艳 季平
( 1第 四军 医 大学 西京 医 院 , 西 安 7 0 3 ; 1 0 2 3 宁夏 医学 院 附属 医 院 , 银 川 7 0 0 ; 504 5兰 州 大 学 第 一 医院 , 兰 州 7 0 0 ; 3 00 7青 海 省 人 民 医 院 , 西 宁 8 0 0 ; 10 7 2宁 夏 自治 区人 民 医院 , 银 川 7 00 ; 5 0 4 4甘 肃 省 人 民 医院 , 兰 州 70 0 ; 3 0 0 6兰州 大 学 第 二 医 院 , 兰 州 70 3 ; 3 0 0 8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 西宁 800 ; 1 0 1
S n YiQu Xu Xi—i, Ya g P i o g , F n Xi Li i— u u — n, ul n e— n a n , h u Ja y n ,
M uL— o g , Z a h—u 。 W e L a — u ‘ C a gW e , Me gL n i n。 d h oZ i n , j i inh a , h n i n ig ,
1 0新 疆 医科 大 学 一 附 院 , 乌 鲁 木 齐 8 0 5 ) 3 04
9新 疆 自治 区人 民 医 院 , 鸟 鲁 木 齐 8 0 0 ; 3 0 1
摘 要 : 目的
总 结 西 北 地 区 1 教 学 医 院 2 0  ̄ 20 O家 0 6 0 7年 度 临 床 分 离 病 原 菌 的耐 药 状 况 。 方 法
常规方 法培养分离 医院内
感染病原菌 , 并应 用 半 自动 或 全 自动 细 菌 鉴 定 分 析 仪 鉴 定 到 种 , 敏试 验 方 法 按 C S 规 定 的标 准进 行 。 监测 数 据 按 卫 生 部 全 国 细 药 LI 菌 耐 药 监 测 ( h ai) Mo n r 中心 设 计 方 案 的要 求 定 期 上 报 。 用 W HO T5 4软 件 进 行 数 据 统 计 分 析 。结 果 n 采 NE . 西 北 地 区 1 教 学 医 O家 院共 分 离 病 原 菌 株 16 8株 , 中 革 兰 阴性 菌 1 0 8株 占分 离 菌 的 6 . 3 , 兰 阳性 菌 4 9 株 占分 离 菌 的 2 . 1 , 菌 3 6 40 其 09 9 1 革 01 8O 真 9 株
非发酵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高磊
12 May 2020
内容简介
• 非发酵菌的概念 • 2008年Mohnarin非发酵菌耐药趋势 • 非发酵菌的临床治疗
2
12 May 2020
非发酵菌简介
•不发酵糖(Nonfermenters)革兰阴性杆菌:
简称非发酵菌指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
G-菌, 109657,
68%
160513株病原菌分布
8
12 May 2020
2008年度Monarin病原菌分布
鲍曼不动 11%
肺炎杆菌 15%
阴沟杆菌 6%
其他 11%
其他 16%
绿脓杆菌 17%
大肠杆菌 25%
G-杆菌分布
9
12 May 2020
嗜麦芽 4%
其他不动 2%
奇变杆菌 2%
催产克雷 2%
• 除多粘菌素B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在45.6%-72.8%之间
• 敏感率高于70%有阿米卡星、美洛培南、头孢他定、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
• 对碳青霉烯不敏感菌株对所有药物的敏感性都很低,敏 感率大多在40%以下。
14
12 May 2020
鲍曼不动杆菌(12310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流感杆菌 1%
弗枸杆菌 1%
产气杆菌 1%
液化沙雷 1%
洋葱泊克 1%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
12 May 2020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铜绿假单胞菌(13847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抗菌药物
哌拉西林
Mohnarin 2006-2007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拉 维 酸 ( 35 ) 阿 莫 西 林 / 拉 维 酸 ( 2 O ) 头 孢 呋 辛 (9 3 ) 复 方 磺 胺 甲 嗯 唑 ( 8 6 ) 四 环 素 (7 1 ) 头 孢 唑 林 4 . , 克 4 . , 3.% , 3. % , 3 . , (4 2 , 苄 西 林 / 巴 坦 ( 33 ) 哌 拉 西 林 (7 8 ) 氨 苄 西 林 ( . ) 超 广 谱 内 酰 胺 酶 ( S L) 生 率 : 肠 埃 希 菌 3 . %) 氨 舒 3 . , 2.% , 87 。 EB 发 大
采 用 纸 片扩 散 法 测 定
抗 菌 药 物 对 待 测 菌 株 的抑 菌 圈 直 径 , C S 0 7 分 析 结 果 。结 果 2 种 抗 菌 药 物 对 于所 研 究 肠 杆 菌 科 细 菌 的 敏 感 率 依 次 为 按 L I2 0 版 7 美 罗 培 南 ( 93 )亚 胺 培 南 (9 0 ) 头 孢 哌 酮 / 巴 坦 ( 9 1 ) 阿 米 卡 星 ( 84 , 拉 西 林 / 唑 巴 坦 ( 70 ) 头 孢 他 啶 9 . , 9 . , 舒 7 . , 7. %) 哌 三 7 . ,
( 2 4 ) 呋 喃 妥 因 ( 0 8 ) 头 孢 吡肟 ( 8 5 ) 头 孢 西 丁 ( 3 5 ) 氯 霉 素 ( 0 0 ) 米 诺 环 素 ( 7 8 ) 氨 曲 南 ( 6 1 ) 庆 大 7 . 5 . , 5 . , 霉 素 ( O 3 ) 左 氧 氟 沙 星 ( 8 8 ) 头孢 噻 肟 ( 7 0 ) 头 孢 曲松 ( 6 7 ) 头 孢 哌 酮 ( 5 1 ) 环 丙 沙 星 ( 3 7 ) 替 卡西 林 / 5 . , 4 . , 4 . , 4 . , 4.% , 4 . , 克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简介)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简介)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术语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指对异恶唑青霉素如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和氟氯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菌球菌株,称之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
MRSA对目前已经批准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交叉耐药。
2.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指在接触医疗护理机构的人员之间传播和循环的MRSA菌株,称之为医院获得性MRSA 或医疗保健相关性MRSA。
HAMRSA可以出现在医院或医疗护理机构内(医院发病)或出院后发生在社区内(社区发病)。
3.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自社区感染患者的一种新型MRSA菌株,其细菌耐药及临床特点等与以往医院获得性MRSA有明显不同,将这种MRSA称为社区相关性MRSA (CAMRSA)或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CAMRSA大多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而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少数可引起致死性的肺炎或菌血症。
CAMRSA感染的诊断标准:(1)MRSA分离自门诊或入院48h内的患者;(2)该患者在1年内无住院、护理机构、疗养院等医疗机构接触史,无手术及透析史;(3)无长期留置导管或人工医疗装置;(4)无MRSA定植或感染的病史。
由于患者和病原菌在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不断流动,CAMRSA可由患者带入医院并可以导致医院暴发,医院获得性MRSA也可以由MRSA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带到社区并引起传播。
目前仅依据临床和流行病学来区分两者是困难的,而进行MRSA遗传类型和表型检测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二、MRSA耐药机制MRSA常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机制复杂,包括染色体介导的固有耐药、质粒转移的获得性耐药、主动外排泵的作用等,概况起来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改变导致耐药(略)。
五、MRSA常见感染的治疗由于医院获得性MRSA的分离率高,几乎都是多重耐药,尤其在ICU和烧伤科等。
Mohnarin2008年度报告:链球菌、嗜血菌及黏膜炎莫拉菌耐药性监测
甲等医 院2 0 年 1 日至2 0 年l 月3 日分离 的链球菌 、嗜血 菌及 黏膜 炎莫拉菌对药物敏感性进行 分析。结果 共分离链球菌 0 8 月1 08 2 1 5 3 株 ,包括肺 炎链球菌 15 株、草绿色链 球菌14 株 、p溶血链球菌 1 5 株和其它链 球菌 17 株 ;共分离嗜血菌2 6 株,包 18 46 17 . 29 26 30 括流感嗜血菌 16 株 、副流感 嗜血菌5 7 33 4 株及其它嗜血 菌4 0 ;共分离黏膜 炎莫拉菌 10 。 耐 药实验显示链球菌主要 对大环 5株 9株 内酯类与克林霉素耐 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 奈唑胺耐药株 ,耐 青霉 素肺炎链球菌 的发生率为38 . %;嗜血菌对氨 苄西林耐药
率 超 过4 %,对 大 环 内 酯 类 和 复 方 磺 胺 甲嗯 唑 敏 感 率 低 于 5 %; 黏膜 炎 莫 拉 菌 对 氨 苄 西 林 的 敏 感 率 为 3 .%,对 二 、 三代 头孢 菌 0 0 83
素、氨基糖苷及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 。结 论 青霉素可 以作为社 区获得性肺 炎经验治疗药物 ;临床慎重使用 大环 内酯类和 克 林霉素治疗链 球菌感染;嗜血菌 、黏膜 炎莫拉菌对广谱青 霉素类耐药率较高 。
2 08 0 .Re uls s t 5,38 Ste o o c s o ga s swe e c le t d 1 rpt c c u r nim r o l c e ,wh c n l de , 6 S r pt c c u i h i c u d l45 te o o c spne umon a . i e
.
1 1 r pt co cu i i an ,l 259 - e , 47 Ste o c s v r d s , 3 h mol i r pt o cu n l 27 t erSte o oc u t i ytc Ste oc c s a d , 6 o h r pt c c s s a ns 2. 0 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 33(10): 577-578. 2.卓超,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 32(5): 308-312.
2011-2012: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3
• 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95% 3
敏感率(%)
哌拉西林/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阿米卡星 替加环素 左氧氟沙星
他唑巴坦
舒巴坦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敏感率(%)
2013: 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的敏感率高4
• 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率>84%,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 巴坦的敏感性<80% 4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2011-2012: 阳性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3
• 阳性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99% 3
参与2011-2012年耐药监测的医院3
乌鲁木齐
长春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兰州 西安
重庆
济南
武汉
南昌 长沙
南京 上海
杭州
昆明
广州 深圳
• 北京大学 临床药理研究所 • 北京 北京医院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济南市中心医院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汉中市中心医院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内容提要
• 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
̶ 菌检出率 ( . ) ̶ 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 ) ̶ 与非来源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 不同标本来源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 2011-2012年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
̶ 耐药菌种分布及耐药菌检出率 ̶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耐药肠杆菌检出率3,4
• 2011-2012: 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 分别为68.2%和43.7% 3
• 2013: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菌 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4.0%、31.8% 和16.5% 4
注: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多重耐药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内容提要
• 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
̶ 菌检出率 ( . ) ̶ 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 ) ̶ 与非来源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 不同标本来源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 2011-2012年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
̶ 耐药菌种分布及耐药菌检出率 ̶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敏感率(%)
2013: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4
• 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90% 4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敏感率(%)
2013: 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4
•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率>9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低于 80% 4
城市18家医院的3893
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
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
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对抗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排名前十位菌分布3,4
• 2011-2012: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
2011~2012与2013 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报告
国内两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
•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主要目的之一: • 确定地区和部门的细菌耐药性现状,指导临床抗感染的经验
治疗和制定或修正医院内感染控制政策
• 国内两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 •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为国内跨地区细菌耐药性监
2011-2012与 2013研究简介3,4
• 2011-2012 3
• 2013 4
• 目的:监测我国主要 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 院患者的细菌耐药状 况
• 细菌:2011.072012.06来自全国18座
•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 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 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 细菌:收集国内主要地区 14所综合性医院和2所儿 童医院2013年1月1日至12 月31日临床分离株,剔除
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
伯菌最常见 3
(n = 3893株)
• 2013:大肠埃希菌、克
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 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n =常61709株)
见4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参与2013年耐药监测的医院4
乌鲁木齐
长春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兰州 西安
重庆
济南
武汉
南昌 长沙
南京 上海
杭州
昆明
广州 深圳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总医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甘肃省人民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院 • 卫生部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