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9:稳中求胜,大获全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9:稳中求胜,大获全胜
开始学习孙子兵法《军形》篇第1、2节。

01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先为不可胜,可作两解。

其一,稳中求胜。

战事变化因素非常多,常人是没有超能力去提前预知的。

故而,首要之务,是将己方立于不败之地,切不可轻易置军队于险境。

其后静观其变,等待对手露出破绽,抓住战机一举取胜。

公元前229年,秦国以王翦和杨端和为将,南北夹击赵国。

李牧筑垒固守,避免与秦军决战。

两军相持一年,秦军不能取胜。

其二,兵不厌诈。

道德经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善战者,隐藏实力示弱,骄兵以待战机。

伪装出不可胜的样子,诱敌深入。

孙膑减灶,便是一例。

两种解法的本质都是先自保,再找伺机攻击。

下军旗也是一样的道理,两人对局,看谁先沉不住气,露出破绽就给对手可乘之机。

其中的心理战、情报战、排兵布阵等,便是具体的细节了。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确保自己不被敌人击败,加筑工事、训练士卒、团结人心等等。

这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

至于敌人能不能被打败,则要看是否有合适的战机。

故而善战者,可以做到让自己不被敌人战胜,但是没法做到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毕竟,知道怎么取胜是一回事,能不能取胜,就不仅仅是事在人为了。

三国演义“武侯斗阵辱仲达”也是类似情节。

司马懿坚守,诸葛亮为了激其决战,派人给司马懿送妇人衣服,并写一封信给他:今遣人送巾帼索衣,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

倘有丈夫之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乐呵呵的把衣服收下,偏偏不上当。

诸葛亮知道如何打败魏军,使用了激将法想创造机会,但是司马懿也是高手,见招拆招,棋逢对手,大概就是所谓“胜可知,不可为”吧!
02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之所以守,是因为自己没有绝对碾压对手的实力。

之所以攻,是因为敌方有破绽,出现战机。

这正是所谓“不足则守,有余则攻”。

一攻一守,对应一动一静。

善守者,如藏身地底,无迹可寻,无懈可击。

善攻者,如神兵天降,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做到善守善攻,则足以自保,进而大获全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