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新民主主义的崛起 (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成立的历史条件: 经济: 内部 阶级: 思想: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 共产国际的帮助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邓中夏
蔡和森 瞿秋白 周恩来
(二)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拒绝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
(三)、结果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初 利 步
释放
罢免
拒绝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 改变山东的状况。
(四)意义
1.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 动 2.特点: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反帝 指明方向
国内 背景 ③阶级
④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 我 青 岛 拒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字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
(2)第二阶段
开始时间: 1919.6.5 中心: 主力: 上海 工人
4、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 权,实现共产主义
(3)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 为书记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二)标志:
(三)意义: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焕然一新。
(一)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 (二)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中共三大确立
1、时间和地点:1923年 广州 2、内容:(1)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2)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 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3.作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影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 主义革命有何异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比较 社会性质 革命性质 名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启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 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洪秀全 孙中山 人物一 太平天国运动 人物二 辛亥革命 结果:失败
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 革命或运动?结果怎样?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
9
一、五四风雷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国际 ①日美加紧侵华
背景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①政治 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 ②经济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正是在对五四生生不息的纪念中,我们感 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能 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把自己的奋斗与 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联结在一起, 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 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是生机盎然 的青春中国 。 (引自《人民日报》)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 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 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 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1)第一阶段
开始时间: 1919.5.4 中心: 主力: 北京 学生
斗争形式:示威游行(罢课) 斗争形式:罢工、罢课、罢市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北 洋 政 府 被 迫 释 放 被 捕 学 生

释放
罢免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本代表拒 绝签署!”
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巴 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思考: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 性质不同,革命目标不同,资历也不同,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他们采取怎样 的合作方式?
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 内部条件: 1.“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中共总结“二七惨案”的教训,积极寻求同盟者; 3.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的政党,有 威信、有实力; 4.孙中山思想转变,同意合作。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一)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 (二)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中共三大确立 (三)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1924年1月 广州
(1)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 (2)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 2、主要内容: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革命前途 革命范畴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三民主义
资本主义
世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探讨:
“五四精神”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结合实际 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
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 是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新”在哪里?
新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前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三、国共合作
【创设情境】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 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 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 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 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 基础。 ——《中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 问题的议决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