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含反思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形态及其作用。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动物的尾巴,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能够尊重动物,珍视动物资源,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
1.动物的尾巴形态及其作用。
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动物的尾巴,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小游戏:“谁的尾巴最长”、“赏花猜尾巴”。
教学过程
导入(10分钟)
1.引导幼儿回忆已学习过的动物的形态特征。
2.告诉幼儿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让他们想一想,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30分钟)
1.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动物的尾巴形态及其作用,提供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看、摸、感觉。
例如:
–狗的尾巴可以表现出狗的情绪,透露出狗的想法,还可以作为平衡器;
–猫的尾巴可以用来保持平衡和判断方向,还可以表现出猫的情绪;
–狐狸的尾巴可以抵御寒冷;
–鸭子的尾巴可以调节身体平衡。
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动物的尾巴,让幼儿学会分类。
例如:与动物的身体比较大小,分出长尾猴、短尾猴、无尾猴;按颜色分出红尾鹰、蓝尾鸟、绿尾蛇。
3.小游戏:“谁的尾巴最长”、“赏花猜尾巴”。
在“谁的尾巴最长”游戏中,分别给幼儿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让他们按照长短大小排序;在“赏花猜尾巴”游戏中,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的花瓣表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幼儿通过颜色、形态进行分类。
总结(10分钟)
1.梳理整个学习内容,重点再强调动物的尾巴作用;
2.鼓励幼儿表达、分享学习到的知识,对于表现积极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3.教师帮助幼儿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激发幼儿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引导幼儿珍惜动物资源。
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动物的尾巴,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并了解了不同动物的尾巴形态及其作用,帮助幼儿珍视动物资源,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
但是,在下次授课时,我可以更多的倡导学生需要去尊重每一个生命。
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把动物作为物品去对待或者损伤动物。
这样才能更加的有益的去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关怀之心,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生命的珍贵和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