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局域网方案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成果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
指导老师
2014年6 月27日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题目:局域网方案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时间:6月23日~6月27日课程设计地点:3号实验楼C406
课程设计单位:计算机学院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1)
1.1需求分析 (1)
1.2网络协议分析 (1)
1.3组网技术简介 (2)
2.网络系统规划 (3)
2.1网络拓扑图设计 (3)
2.2 IP地址规划 (3)
2.3网络设备选型 (3)
3.服务器配置 (4)
3.1 WWW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4)
3.2 FTP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8)
3.3 DHCP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13)
3.4 DNS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23)
3.5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38)
4.服务器运行测试结果 (41)
4.1 WWW服务器的运行测试结果 (41)
4.2 FTP服务器的运行测试结果 (41)
4.3 DHCP服务器的运行测试结果 (43)
4.4 DNS服务器的运行测试结果 (44)
4.5邮件服务器的的运行测试结果 (45)
5.课程设计体会 (46)
1.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1.1需求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要完成的主要内容为局域网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要完成局域网方案的设计与实现,需先安装和调试Windows Server2003的网络组件,并在了解和认识DNS、DHCP服务后,简单设置DNS服务和配置DHCP服务器。

利用IIS组件配置Web、FTP服务器。

之后安装Magic Winmail Server V4软件,配置邮件服务器并利用邮件服务器进行邮件传输。

经过以上配置,可以达到自动分配IP、域名解析、访问网页、文件传输、邮件传输等功能,可达到简单局域网的要求。

1.2网络协议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中运用到的网络协议有:
(1)HTTP 协议:HTTP 协议是用于从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的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它不仅能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内容首先显示(如文本先于图形)等。

(2)FTP协议:是一个用于从一台主机到另一台主机送文件的协议,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查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

(3)DHCP协议: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或者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4)DNS协议:DNS是域名系统的缩写,该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

域名是由圆点分开一串单词或缩写组成的,每一个域名都对应一个惟一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NS命名用于Internet等TCP/IP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

DNS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 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5)POP3协议:POP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是规定个人计算机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器进行收发邮件的协议。

他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协议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储存到本地主机,同时根据客户端的操作删除或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POP3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由RFC 1939定义。

本协议主要用于接收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

(6)SMTP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SMTP是建立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

1.3组网技术简介
组网技术就是网络组建技术,分为以太网组网技术和ATM局域网组网技术。

以太网组网非常灵活和简便,可使用多种物理介质,以不同拓扑结构组网,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已成为网络技术的主流。

以太网按其传输速率又分成10Mb/s、100Mb/s、1000Mb/s。

细缆以太网10 BASE-2 10 BASE-2以太网是采用IEEE802.3标准,它是一种典型的总线型结构。

采用细缆为传输介质,通过T型接头与网卡上的BNC接口相连的总线型网络。

2.网络系统规划
2.1网络拓扑图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需要一台服务器,一台交换机,多台PC 机,他们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服务器连接交换机,再由交换机连接多个PC机。

如图2.1所示。

图2.1 网络拓扑图
2.2 IP地址规划
首先,在Server 2003上设置一个静态IP地址,如:192.167.0.1;然后通过DHCP 分配IP地址,例如:192.167.0.100-192.167.0.199;然后在其他主机上将IP设置成自动获取IP地址,主机随机获得Server 2003机上的一个IP地址。

如:192.167.1.100,完成IP地址的自动分配。

2.3网络设备选型
本系统所选择的设备参数及功能,如表2.1所示。

表2.1 设备选型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参数功能描述
交换机TP-Link普瑞尔TL-SF1016S信息交换
服务器IBM System x3650 M4提供相应服务
计算机联想神州终端设备
双绞线EIAT/TIA 568B
EIAT/TIA 568A
连接作用
3.服务器配置
3.1 WWW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1、配置IIS服务
1)打开虚拟机Windows Server 2003,然后在虚拟机窗口的菜单栏点击选择一个虚拟光盘文件→WindowsServer2003SP2EnterpriseEdition.iso上然后点击打开→安装可选的Windows组件。

如图3.1所示。

图3.1 安装可选的Windows组件
2)勾选应用程序服务器选项,点击下一步继续。

如图3.2所示。

图3.2 应用程序服务器安装
3)在弹出的对话框后点击完成按钮。

如图3.3所示。

图3.3 完成Windows组件向导
2、IIS服务的配置
1)找到管理工具并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如图3.4所示。

图3.4 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2)在管理器中右键点击网站下面的默认网站。

选择属性。

如图3.5所示。

图3.5 打开默认网站
3)输入网站IP地址,如“192.168.1.2”(本机IP地址)。

端口默认80。

点击下一步继续。

如图3.6所示。

图3.6 输入IP地址
4)选择网站主目录的路径,访问权限是读取,点击确定。

如图3.7所示。

图3.7 选择本地路径
5)选择文档选项卡,点击添加,输入“index.htm”,添加“默认网站”的默认内容文档。

并选中后上移到最顶端。

点击确定。

如图3.8所示。

图3.8 添加内容文档
3.2 FTP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1)单击开始——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如图3.9所示。

图3.9 添加或删除程序
(2)勾选“应用程序服务器”,并双击,勾选“Internet信息服务(IIS)”,并双击,然后勾选“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然后“确定”,如图3.10,图3.11,图3.12所示。

图3.10 勾选应用程序服务器
图3.11 勾选Internet信息服务(IIS)
图3.12 勾选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
(3)出现“插入磁盘”时,单击“确定”,复制“i386”件,如图3.13 图3.14所示。

图3.13 插入光盘
图3.14 复制i386
(4)单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如图3.15所示。

图3.15 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5)查看默认FTP站点属性,分配IP地址,如图3.16 图3.17所示。

图3.16 打开默认FTP站点属性
图3.17 分配IP地址
(6)主目录——本地路径浏览——C/新建文件夹,确定,应用并确定,如图 3.18所示。

图3.18 在C磁盘中创建一个文件夹
3.3 DHCP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1)打开虚拟机,然后在虚拟机窗口的菜单栏点击选择一个虚拟光盘文件→
win2003sp2X86 →安装可选的Windows组件。

如图3.19所示。

图3.19 安装可选的Windows组件
(2)安装DHCP服务,选择“网络服务”选项,内含DHCP,点击下一步安装,如图3.20,图3.21所示。

图3.20 网络服务安装
图3.21 配置组件
(3)在弹出的对话框后点击完成按钮。

如图3.22所示。

图3.22 完成Windows组件向导
图3.23 管理工具—DHCP选项
图3.24 DHCP界面
图3.25 创建作用域
(6)新建作用域向导,点击下一步。

如图3.26所示。

图3.26 新建作用域向导
(7)输入作用域名称,名称任意。

如图3.27所示。

图3.27 作用域名
(8)配置DHCP分配的IP的网段。

本实验设置:起始IP地址:192.168.0.100 结束IP地址:192.168.0.199。

如图3.28所示。

图3.28 DHCP分配的IP地址范围
(9)输入DHCP排除分配的IP地址,可以忽略。

如图3.29所示。

图3.29 DHCP排除的IP地址范围
(10)租约期限可根据需要填写,并点击下一步。

如图3.30所示。

图3.30 租约期限
(11)为DHCP配置作用域,选择"否",以后再去配置。

如图3.31所示。

图3.31 配置DHCP选项
(12)完成DHCP新建作用域向导。

如图3.32所示。

图3.32 完成DHCP新建作用域向导
(13)右键激活DHCP作用域。

激活前作用域处于不活动状态,在作用域没有配置完整之前,可以防止客户机申请到不完整地TCP/IP信息.激活后,作用域前面的红色向下的箭头消失。

如图3.33所示。

图3.33 激活DHCP作用域
(14)为作用域配置选项。

如图3.34所示。

图3.34 作用域配置选项
(15)给本网段配置了默认网关地址192.167.0.1。

如图3.35所示。

图3.35 配置了默认网关地址
(16)配置DNS服务器选项。

如果多个作用域选项的配置一样,则只需配置一次服务器选项,对所有作用域的客户机有效。

如图3.36所示。

图3.36 配置DNS服务器选项
(17)配置所有网段客户机的DNS服务器为192.167.0.1。

如图3.37所示。

图3.37 配置客户机的DNS服务器
3.4 DNS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1)本机的TCP/IP属性,IP地址192.167.0.1,子网掩码255.255.255.0,
DNS 192.167.0.1。

如图3.38所示。

图3.38 Internet协议属性
(2)打开虚拟机,然后在虚拟机窗口的菜单栏点击选择一个虚拟光盘文件→win2003sp2X86 →安装可选的Windows组件。

如图3.39所示。

图3.39 安装可选的Windows组件
(3)安装DHCP服务,选择“网络服务”选项,内含DNS,点击下一步安装,如图3.40,图3.41所示。

图3.40 网络服务安装
图3.41 配置组件
(4)在弹出的对话框后点击完成按钮。

如图3.42所示。

图3.42 完成Windows组件向导(5)点击DNS。

如图3.43,图3.44所示。

图3.43 DNS选项
图3.44 DNS控制台(6)右键选择配置DNS服务器,如图3.45所示。

图3.45 配置DNS服务器
(7)出现DNS服务器向导,单击下一步。

如图3.46所示。

图3.46 DNS服务器向导
(8)选择创建正向和反向查找区域(适合大型网络使用),单击下一步。

如图3.47所示。

图3.47 选择配置操作
(9)选择创建正向查找区域,单击下一步。

如图3.48所示。

图3.48 创建正向查找区域
(10)选择主要区域(P),单击下一步。

如图3.49所示。

图3.49 区域类型
(11)填入区域名称,网络中的服务器要使用的完整域名是“”,在区域名称中填入“”),单击下一步。

如图3.50所示。

图3.50 区域名称
(12)创建新区域文件,文件名称采用默认值.dns,单击下一步。

如图3.51所示。

图3.51 区域文件
(13)在弹出的窗口中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动态更新,本实验选不允许动态更新,单击下一步。

如图3.52所示。

图3.52 动态更新
(14)为了使DNS服务器能完全正常工作,还要配置反向(IP地址到域名)解析。

选择现在创建反向查找区域,单击下一步。

如图3.53所示。

图3.53 反向查找区域
(15)选择主要区域,单击下一步。

如图3.54所示。

图3.54 区域类型
(16)在网络ID处输入“192.167.0.”,单击下一步。

如图3.55所示。

图3.55 反向查找区域名称
(17)反向区域文件名称采用默认值0.167.192.in-addr.arpa.dns,单击下一步。

如图3.56所示。

图3.56 区域文件
(18)选择不允许动态更新,单击下一步。

如图3.57所示。

图3.57 动态更新
(19)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NDS的转发器,在转发器中输入“202.96.128.86”和“8.8.8.8”(在该DNS服务器中无法解析的域名,该DNS服务器可以转发给其他指定的DNS服务器上进行解析,如向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DNS服务器转发),单击下一步。

如图3.58所示。

图3.58 转发器
(20)等待收集根提示。

如图3.59所示。

图3.59 收集根提示
(21)完成DNS服务器向导。

如图3.60,图3.61所示。

图3.60 完成DNS服务器向导
图3.61 根提示警告
(22)完成“DNS服务器的配置”后,在DNS控制台的正向查找区域可以看到下图画面。

如图3.62所示。

图3.62 DNS控制台
(23)右键“”,点击新建主机。

如图3.63所示。

图3.63 新建主机
(24)创建完整域名为“”的主机记录。

在下个画面填入主机名“www”,IP地址为“192.167.0.1”。

如图3.64所示。

图3.64 新建主机界面
(25)在反向查找区域中的192.167.0.x Subnet中右键,选择新建指针(PTR)。

如图3.65所示。

图3.65 新建指针
(26)填入主机IP 192.167.0.1,再在浏览中找到里面的主机名为www的记录,选择它并确定。

如图3.66所示。

图3.66 浏览主机名
(27)完成后再按确定(这是建立反向解析,192.168.0.1指向域名
)。

如图3.67所示。

图3.67 新建资源记录
3.5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及实现
(1)安装Magic Winmail Server V4邮件服务器,如图3.68所示。

图3.68 Magic Winmail Server V4安装向导(2)安装完成,选择立即重启。

如图3.69所示。

图3.69 Magic Winmail Server V4安装完成
(3)配置Magic Winmail Server V4邮件服务器。

检查邮件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如图3.70所示。

图3.70 系统服务状态
(4)域名设置及邮箱管理。

在窗口左面选“域名设置”,切换到“域名管理”窗口;然后点“新增”建立新域名,在域名框内输入你欲建立的邮箱域名并加入相关描述后,还应对此邮件服务器作总体上的控制设置。

如图3.71所示。

图3.71 设置域名信息
(5)增加邮箱。

就是新增邮箱用户及建立新邮箱,以使服务系统开始投入使用。

在左面“用户和组”-“用户管理”选项下,建立用户及邮箱,并对相关参数作设。

如图3.72所示。

图3.72 新增用户
邮件服务器配置完成。

4.服务器运行测试结果
4.1 WWW服务器的运行测试结果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本机的ip地址。

如“192.168.1.2”,回车显示效果。

如图4.1所示。

图4.1 输入本地IP检测
可以看到浏览器显示上面创建的htm文档内容。

即是index.htm的内容。

所以www服务搭建成功。

4.2 FTP服务器的运行测试结果
(1)在新建文件夹里创建一个文本文档,如图4.2所示。

图4.2 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一个文本文档
(2)打开Internet浏览器,输入本机IP,测试连接,如图4.3 图4.4所示。

图4.3 在IE中输入默认FTP站点IP
图4.4 共享资源成功
该实验在另外一台主机B上进行测试。

(1)运行,进入命令提示符。

如图4.5所示。

图4.5 运行
(1)输入ipconfig查看分配的ip和网关。

分配ip为192.167.0.100,网关为192.167.0.1,可见DHCP服务器运行正常。

如图4.6所示。

图4.6 查看主机B的ip与网关
(1)本机测试。

在命令提示符中,依次键入nslookup,测试域名: 和IP:192.167.0.1都出现类似对应的解析画面,dns服务器解析成功。

如图4.7所示。

图4.7 本机命令提示符nslookup测试
(2)其他主机测试。

http://192.167.0.1/可访问原主机上的www网页。

如图4.8所示。

图4.8 其他主机ip访问网页
(3)其他主机测试。

/同样可访问原主机上的www网页。

(如图4.9)。

综上所述dns服务器解析成功
图4.9其他主机域名访问网页
4.5邮件服务器的的运行测试结果
用其他主机访问并登陆邮件网页,如图4.10,图4.11所示。

图4.10 其他主机域名访问邮箱
图4.11登陆邮箱
5.课程设计体会
本次实训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受益颇丰。

要实现局域网网络设计,需利用IIS组件、Windows Server2003的网络组件、DHCP服务、DNS服务、Web、FTP服务器等等。

本次实训将计算机的这些知识都串联了起来。

给人一个整体的直观感受。

虽然这些实验在本学期初都自行做过,但是温故而知新,在本次实训中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加加深了,也重新认识到了在以前实验中未曾注意到的一些小细节和小错误。

运用到的知识点和书本紧密结合,对计算机网络课上学习到的知识也是一次温习和提高。

身为组长,要担负起的任务也更加繁重。

不仅仅要弄明白老师给的实验内容,也要让组员们理解每个实验要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组员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人并不理解实验到底要让我们怎么做。

但经过大家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点,在共同的努力下收获了合作的果实。

在本次实训中我也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精神。

感谢这些天同学们对我的热情帮助,但更应感谢的是张天伍老师对我们的无私教导。

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着我们,会让我们在计算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